更新於 2023/06/0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聚落】那十年前種下的芒果樹,為成功北邊聚落現溫暖—就是這道光/成功鎮/台東縣

賊賊擔任海派特派員系列的文章,不知道大家看了幾篇,數數看我們一起度過幾個部落。我們走過了花蓮的豐濱鄉與台東的長濱鄉,感受部落介於山海之間的美。接下來的旅程,我們難得走進小鎮市區,看看位於小鎮的部落會有什麼不同於風情。
成功鎮的部落為 #麻荖漏 ,與成功的老地名相同。若以現在的行政區域劃分,部落在成功鎮三民里,位於成功溪右岸的台地上,地勢較港口高了不少。最早來這裡的丁子漏社與大港口的海岸阿美,主要由Ciwidian、Cilangasan、Ciokakai、Sapiat四個氏族。日治時期有恆春阿美,及八里芒阿美族人相繼而來。
在三民路上,有成功鎮上最在地的信仰 #成功福德宮 。應該會有人提出疑問,東海岸部落這麼多,又多以基督信仰為主,怎麼會有土地公廟?其實,深入部落,會發現前面提到的靜浦、長光都有屬於該區域的福德宮。
雖然各部落以阿美族、布農或噶瑪蘭族為主,但還是有漢人間雜其中,有些住民也跟著信仰最基本的土地公。而成功鎮是以從六堆地區遷移而來的客家族群為主, #伯公 是表現客家族群對土地信仰的一環,對這些渡海而來的移民更是心靈的守護神。賊賊很喜歡成功福德宮樑上這幾隻小獅子。
成功鎮的地形滿特別,往海岸處高度趨緩,土地公廟所在的三民里地勢較高。日治時期,由來自屏東萬巒的商人林阿番,攜帶著在木柵指南宮開光後的土地公廟至麻荖漏社。
起初,供奉在芝田部落。後來,林阿番、張之遠、宋阿郎等三人為土地公(伯公)創建福德祠。建築上經過茅草搭建、竹籠仔厝,及海邊咾咕石搭配簡易瓦片等時期。民國八十一年(1992年) 三民路拓寬,原本的福德祠搬遷,並奉請媽祖與關帝爺至宮內奉祀,而升格為福德宮。
還記得去年的花蓮大地震嗎?成功福德宮即使在海岸,也受到嚴重受損,賊賊去的時候,廟宇仍在修葺。成功土地公廟曾遭遇皇民化運動而廢止,戰後又遇到民國四十年(1941年)的縱谷大地震,即使受到人為與自然等危害,依舊屹立在此,保佑成功鎮的子民,來這不妨上柱香,拜拜土地公和客家人專屬的 #龍神 吧!
當然,對部落相當重要的基督信仰不可或缺。東海岸最早的真耶穌教會便位於成功,大約在民國四十七年(1958年)的一棟小茅草屋開始。後來信教人口漸增,便在麻荖漏部落的現址開設新堂,服務部落居民。
成功鎮三民天主堂,又稱「聖若望天主堂」。大概是在民國六十年(1971年)時開教,現在的天主堂位置距離福德宮相當近。建築有現代主義色彩,簡單不帶太多裝飾,應該後來有在重建過。
麻荖漏部落有三間不同教堂,算是滿集中的。有著高聳尖塔的長老教會,應該是三間最晚興建的一座。民國九十年(2001年),由東美中會設立了三民教會,承租舊建築為禮拜堂。現在的基督長老教會教堂,大概是五年前才啟用
三民路再往山區走,還有富榮路,那邊稱為 #柑仔山 。根據成功鎮誌大事記,昭和十二年(1937 年)「杉原產業株式會社」在新港庄創設 #新港農場 。直到1949年臺東區農業改良場的研究人員發現,此地柑橘的生育情況較西部良好,隨後於五○年代與臺東縣政府合作推廣甜橙種植,成功鎮的晚崙西亞與臍橙才逐漸闖 出知名度,「柑仔山」的地名也流傳至今。
☞ 照片由雅比斯國際創意策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山上有著「麻荖漏步道」,上面也有傳說的彩虹瀑布(新港瀑布),發源自一千六百多公尺的新港山,瀑布落差約200公尺,屬於新港溪流域,是臺灣少見的長瀑布,且為東部海岸瀑布落差之最,因而名列臺灣十大名瀑之一。不過要來到這邊可是要溯溪四次,記得做好行前準備啊
最後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境,但是一個很日常的點。三民里的範圍東達新生路,接下來是台11所走的 #三民路 ,後方還有長春街與開封街兩條尺度較小的道路。
#開封街 上有不少大而美的芒果樹,其中一棵在這條街區少數的雜貨店外旁邊。聽雜貨店阿姨所說,這些芒果樹大概種植了十幾年,是當初政府為了美化街道所用的景觀方法,現在都已經結實累累了。
下一篇,我們將會造訪麻荖漏部落的部落雜貨店「就是這道光」,說說他的故事,猜猜雜貨店裡賣什麼有趣的東西?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地方 賊The thief of places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