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isense!感覺有了反面,心的本質發生改變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Anti是反義詞,是過度的反應,還是帶有挑釁意味?其實都不是,而是本質的心看到了!
看不清理還亂,感情是如此,越是豐富越難釐清,裡面不只是想像和現實的問題,還有慾望的加入,心難清之下,還會覺得思考是正確嗎?然而正向思考是一般的知覺反應,為何要正向?希望能變的更好,慾望已經加入,思考變的複雜起來,很難釐清真正的方向。如同Sense指向於個人想像,容易產生感情的迷失,Antisense 指向於現實大自然,不經個人想像,容易理清事實。
Antisense的出現,或許是心中對Sense的一種厭倦感,通篇一律的知識範圍,已不能滿足心中的求知慾。書是知識開啟了Sense,書看的越多越Sense,意謂豐富了感情,但心的本質卻從沒變過,一直處在累積豐富的感情世界,認定知識的範圍就是個人世界,人的思維被規範在知識上,反義詞表示思維已超越現有知識之外,提出相反的意見,然而現有知識很難接受反義詞,被認為是個挑釁,眾人皆醉我獨醒之下,以幽默來化解了尷尬,Sense是個個人的感受,而那感受就在想像與現實中做出了選擇,指向於個人的感覺,不知道對與錯的問題,只能回答印象中看過聽過,人性的慾望流露而出,言過其詞的想去滿足虛榮心,當然心是沒變過,Antisense不在指向個人感受,指向於現實的自然現象,那才是真實的世界,但人性討厭真實,現實總令人痛苦,遊離在想像邊緣,暫時躲避了現實,經慾望的選擇性,期望著幸褔美滿,但總是天不從人願,心的本質無從去改變,見解看法都是知識的範圍,只待心的本質發生改變,終將見識到反意識型態。
現實上有所想像,有了所謂的感覺,感覺要有所表現,當然存在著某種意識型態,未知的情形下,首先要暸解到意識,意識是人性的一種表現,人性存於想像與現實中,想像是美好,現實是痛苦,無可避免的現實,做出了選擇,慾望再參入其中,心中有個希望且期待著,期望想像能成為現實,達到慾望的滿足,呈現出個人的意願,看到此人的意識,從而暸解到所期待的東西,對於難以滿足的慾望,人性有了真假的表現,Sense成了假意識、假意題,多半是人性的慾望在作祟著。
意識的清醒與否,要看現實的反應,不願面對而逃避現實,寧可選擇活在想像中,但這就是人性,意識存在了真假性,如果他不願說,根本不知此人的意願,不論真假,存在是種意識,意識較接近想像,帶有著期望在裡面,難停留於殘酷的現實,每個人希望都能快活,表示意識傾向於想像,想像雖好可發現過的並不快樂,只因逃避不了現實。清醒的意識,心不在複雜,心清了!心的本質發生改變,沒有慾望的驅使,看到Anti的本意。改變心的本質,並不是知識,老子留下此句話:清心寡慾。慾望的減少,心的本質才有所變動,讀了很多書,成了知識份子,可說是社會的菁英,但是充滿慾望的菁英,卻演變成社會的殺手,需求無度毀了社會!揚名立萬就是要讀書,知識是工具,善用工具便能得心應手,挑起的慾望卻複雜了心,心不清開始盲目,那Sense會正確嗎?執疑著!俗話說盡信書不如無書,不是書不重要,而是看到書的另一面,誰在看?本質的心看到了,Antisense!
avatar-img
5會員
56內容數
所想未必所見到,所見未必所想到,社會亦是如此,想非所想真真假假,公平正義並非所想,邪魔歪道並非所見,社會真假慾望在作祟,萬惡淫為首,慾望滿出為淫,貪是作惡的首要念頭,邪魔正義想非所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人性才會想像,為生存變的現實,太過想像不務實,好逸惡勞難生存,太過現實失人情,有如禽獸難溝通,既是動物也是人,想像現實有鴻溝。
思想上不談該如何?而談此為何?談該如何停留在判定,談此為何有了決定,明白的心有了神明。你了解心嗎?神就在裡面。
一成不變是日常,想像改變了日常,改變是慾望也是動力,想像需要動力,源源不斷地慾望,有了動力向前推進,日常變的不平凡,展現出動物性的霸王氣,待悲劇發生後,才意識到人不能像動物一樣,要有個像樣的人性,這是教育的宗旨,和平共處顯現出人性,平凡才能過正常的生活。 生活的日常總是平凡,單調無奇的
暸解心中的自我是開悟,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順道而行是得道,開悟得道叫做知心,了然於心也可稱為知心,然而並非是穫得了什麼,但總被認為發達了,世人心中有太多的不滿,是想法想瘋了!
思想像是個皮囊,皮囊有著眾人的希望,人氣吹起了氣球,鼓起的氣球隔開了你我,充滿壓抑的希望皮囊,不知何時會爆破? 儒家思想吹起的氣球,撐大的氣球像是穩固了中華,皮囊阻止了個人發展的自由,東方之龍一直沉睡著。 吹起氣球,鼓起的橡皮,很明顯的圓滾滾,大家都看到了,撐大的橡皮卻不知何時會破?吹
小李飛刀快、狠、準,彈指神功形同子彈般,輕功飛簷走壁,十八般武藝等等,在心中掠過了,想像中見了真章,回到現實面對著自我,想非所想,是自我打破了想像,終於認清了事實,是自我認清了現實與想像,那忘我會是怎樣情形?
有人性才會想像,為生存變的現實,太過想像不務實,好逸惡勞難生存,太過現實失人情,有如禽獸難溝通,既是動物也是人,想像現實有鴻溝。
思想上不談該如何?而談此為何?談該如何停留在判定,談此為何有了決定,明白的心有了神明。你了解心嗎?神就在裡面。
一成不變是日常,想像改變了日常,改變是慾望也是動力,想像需要動力,源源不斷地慾望,有了動力向前推進,日常變的不平凡,展現出動物性的霸王氣,待悲劇發生後,才意識到人不能像動物一樣,要有個像樣的人性,這是教育的宗旨,和平共處顯現出人性,平凡才能過正常的生活。 生活的日常總是平凡,單調無奇的
暸解心中的自我是開悟,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順道而行是得道,開悟得道叫做知心,了然於心也可稱為知心,然而並非是穫得了什麼,但總被認為發達了,世人心中有太多的不滿,是想法想瘋了!
思想像是個皮囊,皮囊有著眾人的希望,人氣吹起了氣球,鼓起的氣球隔開了你我,充滿壓抑的希望皮囊,不知何時會爆破? 儒家思想吹起的氣球,撐大的氣球像是穩固了中華,皮囊阻止了個人發展的自由,東方之龍一直沉睡著。 吹起氣球,鼓起的橡皮,很明顯的圓滾滾,大家都看到了,撐大的橡皮卻不知何時會破?吹
小李飛刀快、狠、準,彈指神功形同子彈般,輕功飛簷走壁,十八般武藝等等,在心中掠過了,想像中見了真章,回到現實面對著自我,想非所想,是自我打破了想像,終於認清了事實,是自我認清了現實與想像,那忘我會是怎樣情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越練越明白為什麼「正念」那麼容易被誤解為「正向思考」。 先讓我推薦一本書:《失控的正向思考》。喜歡正向思考的人請找來看看,很有參考價值。 「正念」的意思是:「正確」的「覺察」。 「正確」的意思是:帶著「平等心」的覺察。 「平等心」的意思是:所有的感受都是一樣會升起也會滅去,無論是正向
心智代表的不只是思想,還包括情緒。
Thumbnail
朋友提到「轉念」,我對這個詞一直都有點抗拒。這個詞沒有完全錯,但很容易被誤用,錯用,以為只要「不要那樣想」就可以了。但我們都知道,很多時候我們理智上知道,但情感上就是做不到。 我比較喜歡丹席格的說法,「重新賦予意義」。 人對自己的生命經驗都會賦予一個意義,但我們(尤
Thumbnail
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是指當一個人同時擁有兩個或多個互相矛盾的信念、價值觀或態度時所產生的不愉快狀態。這種不適感會驅使我們改變其中一個信念或態度,以消除這種不一致。然而,這種改變並不總是理性的,往往會導致我們自欺欺人,無法正視和解決真正的問題。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在自然的精神態度裡面,知識是一個心理學事實,存在於擁有知識的人的心中。但另一方面,胡塞爾認為,知識就其本性是關於對象的知識。在這裡,他指出了一個知識批判的重要問題:「超越性知識如何可能?」
我們的心靈在經歷收回投射中,潛意識和意識的位置漸漸分層出來,此刻,我們的Self已經“看見”了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層次—皆為人類意識進化所需而設計的機制,都能夠被彰顯出來,即便這兩者從眼前看來是如此的矛盾相衝、無法被放置在同一個時空裡,然而,就因為如此,人類的物質與神性、內在與外在、意識與潛意識才能有各
觀念,也就是對於所觀看到的人、事、物,在於心中所產生的意念想法。 但每個人對於同一件人、事、物,卻會產生不完全相同或是差異性的看法。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每個人的生長背景、家庭教育、社會環境,及自身的能力、興趣、身份地位、立場, 這些都會影響人的觀念養成方向。 因為人都有私心,所以
偏見(bias)在字典中指的是「因為允許個人意見影響判斷,而以不公平方式去支持或反對特定人事物的行為。」又可以分為「有意識的偏見」(也稱為「顯性偏見」)與「無意識偏見」,其中,無意識偏見潛藏在個人價值觀與信念中,平常我們不會察覺,卻影響著我們做出日常行為、決策與情緒。
Thumbnail
慾望使你的心混亂、焦躁、看不清自己。你活在表象,活在別人的眼中。你喪失了追求有價值的目標的心態,取而代之的是垂手可得的俗物。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越練越明白為什麼「正念」那麼容易被誤解為「正向思考」。 先讓我推薦一本書:《失控的正向思考》。喜歡正向思考的人請找來看看,很有參考價值。 「正念」的意思是:「正確」的「覺察」。 「正確」的意思是:帶著「平等心」的覺察。 「平等心」的意思是:所有的感受都是一樣會升起也會滅去,無論是正向
心智代表的不只是思想,還包括情緒。
Thumbnail
朋友提到「轉念」,我對這個詞一直都有點抗拒。這個詞沒有完全錯,但很容易被誤用,錯用,以為只要「不要那樣想」就可以了。但我們都知道,很多時候我們理智上知道,但情感上就是做不到。 我比較喜歡丹席格的說法,「重新賦予意義」。 人對自己的生命經驗都會賦予一個意義,但我們(尤
Thumbnail
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是指當一個人同時擁有兩個或多個互相矛盾的信念、價值觀或態度時所產生的不愉快狀態。這種不適感會驅使我們改變其中一個信念或態度,以消除這種不一致。然而,這種改變並不總是理性的,往往會導致我們自欺欺人,無法正視和解決真正的問題。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在自然的精神態度裡面,知識是一個心理學事實,存在於擁有知識的人的心中。但另一方面,胡塞爾認為,知識就其本性是關於對象的知識。在這裡,他指出了一個知識批判的重要問題:「超越性知識如何可能?」
我們的心靈在經歷收回投射中,潛意識和意識的位置漸漸分層出來,此刻,我們的Self已經“看見”了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層次—皆為人類意識進化所需而設計的機制,都能夠被彰顯出來,即便這兩者從眼前看來是如此的矛盾相衝、無法被放置在同一個時空裡,然而,就因為如此,人類的物質與神性、內在與外在、意識與潛意識才能有各
觀念,也就是對於所觀看到的人、事、物,在於心中所產生的意念想法。 但每個人對於同一件人、事、物,卻會產生不完全相同或是差異性的看法。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每個人的生長背景、家庭教育、社會環境,及自身的能力、興趣、身份地位、立場, 這些都會影響人的觀念養成方向。 因為人都有私心,所以
偏見(bias)在字典中指的是「因為允許個人意見影響判斷,而以不公平方式去支持或反對特定人事物的行為。」又可以分為「有意識的偏見」(也稱為「顯性偏見」)與「無意識偏見」,其中,無意識偏見潛藏在個人價值觀與信念中,平常我們不會察覺,卻影響著我們做出日常行為、決策與情緒。
Thumbnail
慾望使你的心混亂、焦躁、看不清自己。你活在表象,活在別人的眼中。你喪失了追求有價值的目標的心態,取而代之的是垂手可得的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