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i是反義詞,是過度的反應,還是帶有挑釁意味?其實都不是,而是本質的心看到了!
看不清理還亂,感情是如此,越是豐富越難釐清,裡面不只是想像和現實的問題,還有慾望的加入,心難清之下,還會覺得思考是正確嗎?然而正向思考是一般的知覺反應,為何要正向?希望能變的更好,慾望已經加入,思考變的複雜起來,很難釐清真正的方向。如同Sense指向於個人想像,容易產生感情的迷失,Antisense 指向於現實大自然,不經個人想像,容易理清事實。
Antisense的出現,或許是心中對Sense的一種厭倦感,通篇一律的知識範圍,已不能滿足心中的求知慾。書是知識開啟了Sense,書看的越多越Sense,意謂豐富了感情,但心的本質卻從沒變過,一直處在累積豐富的感情世界,認定知識的範圍就是個人世界,人的思維被規範在知識上,反義詞表示思維已超越現有知識之外,提出相反的意見,然而現有知識很難接受反義詞,被認為是個挑釁,眾人皆醉我獨醒之下,以幽默來化解了尷尬,Sense是個個人的感受,而那感受就在想像與現實中做出了選擇,指向於個人的感覺,不知道對與錯的問題,只能回答印象中看過聽過,人性的慾望流露而出,言過其詞的想去滿足虛榮心,當然心是沒變過,Antisense不在指向個人感受,指向於現實的自然現象,那才是真實的世界,但人性討厭真實,現實總令人痛苦,遊離在想像邊緣,暫時躲避了現實,經慾望的選擇性,期望著幸褔美滿,但總是天不從人願,心的本質無從去改變,見解看法都是知識的範圍,只待心的本質發生改變,終將見識到反意識型態。
現實上有所想像,有了所謂的感覺,感覺要有所表現,當然存在著某種意識型態,未知的情形下,首先要暸解到意識,意識是人性的一種表現,人性存於想像與現實中,想像是美好,現實是痛苦,無可避免的現實,做出了選擇,慾望再參入其中,心中有個希望且期待著,期望想像能成為現實,達到慾望的滿足,呈現出個人的意願,看到此人的意識,從而暸解到所期待的東西,對於難以滿足的慾望,人性有了真假的表現,Sense成了假意識、假意題,多半是人性的慾望在作祟著。
意識的清醒與否,要看現實的反應,不願面對而逃避現實,寧可選擇活在想像中,但這就是人性,意識存在了真假性,如果他不願說,根本不知此人的意願,不論真假,存在是種意識,意識較接近想像,帶有著期望在裡面,難停留於殘酷的現實,每個人希望都能快活,表示意識傾向於想像,想像雖好可發現過的並不快樂,只因逃避不了現實。清醒的意識,心不在複雜,心清了!心的本質發生改變,沒有慾望的驅使,看到Anti的本意。改變心的本質,並不是知識,老子留下此句話:清心寡慾。慾望的減少,心的本質才有所變動,讀了很多書,成了知識份子,可說是社會的菁英,但是充滿慾望的菁英,卻演變成社會的殺手,需求無度毀了社會!揚名立萬就是要讀書,知識是工具,善用工具便能得心應手,挑起的慾望卻複雜了心,心不清開始盲目,那Sense會正確嗎?執疑著!俗話說盡信書不如無書,不是書不重要,而是看到書的另一面,誰在看?本質的心看到了,Antis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