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3|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20220203 積極,而非消極 3 - 離苦得樂

    你:我每次看到人們在廟裡的樣子,就搖頭。

     

    我:什麼樣子?

     

    你:或跪或拜,一直在祈求、祈求的,彷彿人生什麼事都不用努力,就只要求神拜佛。

     

    我:其實釋迦牟尼佛當初是因為,觀察到了「苦」,才想要去探討與追尋,如何『離開』苦這個狀態。

     

    而不是為了『追求』樂。

     

    你:這有什麼差別?

     

    我:差別可大了。

     

    不去做危險的事,自然能夠平安。

     

    而不是偏偏去做危險的事,卻又期望不發生意外。

     

    你:不懂。

     

    我:佛法教我們,先觀察到『苦』、進而瞭解『苦的來源』,一方面不再『造新的苦因』,進而『面對與接納』已經成熟的苦果、最後學習完全『不受』苦影響的方法。

     

    這時候的人生,才是真正的自由。

     

    我:現在很多人,都是『佛教的信徒』,而非『佛法的門徒』。

     

    佛教,在宗教與民俗的混合下,已經變形的很扭曲。

     

    所有的儀式,都是為了『得樂』,『樂』了還要『更樂』,這已經失去佛法本身的原意。

     

    要知道,慾望是滿足不了的。

     

    人性,只會越要越多。

     

    滿足不了,就感到苦。

     

    不但不去想苦的因由,反而用盡心機想要去滿足。

     

    然後就一直重複、甚至不斷增加,苦的程度與內容。

     

    佛法則提出了不同看法:

     

    當你感到苦,反而要去瞭解苦的原因,斷掉苦的成因與延續,自然會回到平靜的『安樂』(安樂是重點)。

     

    這樣做、這樣練習,會『影響』你的苦,才會越來越少。

     

    這就是佛法的積極力量。

     

    您何不試試看呢?

     

    阿彌陀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感恩真佛宗根本傳承上師蓮生活佛盧勝彥 ~金剛兄弟的對話~j 我有大願,不辜負你;你也別辜負自己。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