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2|閱讀時間 ‧ 約 13 分鐘

關於印度教的一些問答

印度教的主要經文是什麼?印度教教導創造論嗎?西方對於印度教有一個準確的看法嗎?
Q. 印度教徒的主要 「聖經」或經文是什麼?
A. 實際上,印度教並沒有一部主要的「聖經」或唯一的核心經文;總共有數百種不同的經文和靈性文本,都歸屬於眾多不同形式的印度教。其中包括眾所周知的有《羅摩衍那》(Ramayana)、《毗濕奴往世書》(Vishnu Purana)、《薄伽梵歌》(Shrimad Bhagavatam)和《至上瑜伽》(Yoga Vasistha)。
這些印度教經文可以分為六類,且按照一般權威和重要性排序是:(1)聽聞聖典 (Shrutis)(2)傳統聖典(Smritis)(3)史詩(Itihasas)(4)往世書(Puranas)(5)傳承經(Agamas)和(6)哲學觀( Darshanas)。
然而,仍有三部特定的核心經文組成了三大原典(Prasthanatraya),這些是印度教主要和真正的權威經文 : 包括《奧義書》(Upanishads)、《梵經》(Brahman Sutras)和《博伽梵歌》(Bhagavad Gita)。
在這三部經中,《梵經》是最不受歡迎的,因為它們非常深奧且具智力哲學思考,如果沒有「評註」(Bhashya)的幫助幾乎不可能理解。這些註釋的目的和宗旨是闡釋和澄清 「梵」(終極實在) 的性質,如《奧義書》中所描繪的。
關於《奧義書》,斯瓦米-斯文南達(Swami Sivananda)寫道:『《奧義書》是《吠陀》的總結部分或結尾,而基於它們的教學被稱為吠檀多(Vedanta)。《奧義書》是《吠陀》的要旨和目標,它們構成了印度教的基礎。……甚至西方學者也向《奧義書》的先知們致敬 ; 因為當西方人身著樹皮並深陷於無知時,《奧義書》的先賢們正享受著絕對的永恆幸福、並擁有最高的文化和文明。』
最古老的《奧義書》至少寫於3500年前,是永恆、美麗的和鼓舞人心的著作。這些著作的要旨是描述「個體精神本質」與「神聖絕對實在」的同一性、統一性和完全相同性,或者換句話說,我們的本體(阿特曼)與最高本體(梵)的一體性。《奧義書》將梵描述為遍一無限的神聖生命,並談到了萬物的一體性、非分離性和內在神性 ; 這些是非二元性和普遍一體性的精神教義源頭,也是有史以來對此教義最深刻的表達。
《薄伽梵歌》的字面意思是「神之歌」或「主之歌」,毫無疑問是所有印度教經典中最受歡迎和普遍喜愛的。該書由克里希納(Krishna)和阿朱納(Arjuna)之間的對話組成,並因其實用而深刻的精神生活哲學,而受到了世界各地眾多人的景仰。它被描述為 「生命手冊」和「21世紀的福音」。克里希納被認為代表了「本體」,而阿朱納則是個體的人類靈魂 ; 他必須轉向本體(Self)並尋求庇護。故事是以戰場為背景,然而絕不是像一些反對印度教的無知者所宣稱那樣、認為這是在提倡或鼓勵戰爭和暴力;事實上,這裡象徵的是生命戰場或「內心戰爭」,是我們每個人在某些時候都必須面對的。雖然這不是一本篇幅特別長的書,但它確實是世界上精神和宗教文學中令人難忘的經典。
《奧義書》作為《吠陀》(印度文明的原始基礎經文和人類已知的最古老的書籍)的一部分,具有直接啟示(Shruti)的特性,因此終極上是印度教的主要和最終的聖典權威。
~ Q. 印度教對最高神的看法是什麼?
A. 奧義書非常清楚地反復解釋,「最高神」這個「神聖的絕對實在」不是一個最高的存在物,而是一個最高的「原則」。它被稱為「梵」,可譯為「無限擴張」。它被認為在終極上是不可定義和不可描述的,但《奧義書》盡力使用了一些術語和短語,如「神聖的存在原則」、「無屬性的實在」、「存在的基礎」、「無常、無名、無形」、「純粹的意識」、「在形式中無形,在變化中不變,無所不在和最高的」、「永恆的實在」、「無形體和無限制」、「無限和不可見」、「超越所有屬性」、「無身無心」、「無行無功」、「超越善惡」、「超越言行」、「生命的不可分割統一體」、以及 「言語無法描述,思想永遠達不到」。
這些只是數百個類似術語中的幾個例子。
由於梵是遍一生命和遍一實在,因此在印度教中說,沒有任何東西不是梵。梵是存在的全部而且在全部之中。這是印度教徒尊敬所有生物與生命的主要原因,並認為它們是神聖與寶貴的。他們知道梵是「唯一」、「沒有第二個」,正如經文所說。
因此,在我們存在的最高部分、在我們作為純粹永恆精神的基本性質中,我們也是「梵」- 這個「永恆的光」和「無限生命」。這就是為什麼吠檀多哲學不斷談論人與神的一致性和一體性。許多印度教徒會冥想、並確認「我是梵」(Aham Brahmasmi)的論點。
由於「梵」被認為是絕對、無限、不變和無制約的,因此它本身沒有任何有限、有制約或擬人化的東西,如形式、個性、體貌、名字和類似人類的特徵等等。梵不是一個「他」,而是被尊稱為「它」 (IT),因為若不這樣做,肯定會將它從純粹的精神與神性層面,貶低到肉體或物質的人類層面。我們應該努力提高和提升自己的意識,走向純粹的精神和神性,因為那是我們真正和永恆的身份。
印度教即使作為一個明確的一元宗教,但它仍是多元化的,因為它積極的鼓勵每個人以最適合他們、或對他們來說是最有吸引力的的方式,來與神進行聯系。有一些人可能覺得上述內容難以理解,因此會把神看作是具有人格特徵的最高存在物,並對其進行崇拜。但是這些人仍承認並且接受,在這種擬人化神的概念背後,依舊存在著無限的梵原則;他們之所以賦予它更多人性和可理解性,只因能對他們個人更有利和更有幫助。他們或者將它描述為毗濕奴(Vishnu)、克里希納(Krishna,被認為是毗濕奴的最高化身)、濕婆(Shiva)、象神(Ganesha)、羅摩(Rama)、神聖母親的代表之一,或者是他們所選的任何人或任何其他東西。
在印度教這個廣泛多樣和開放的宗教中,有許多不同的觀點和視角和諧並存,這是他們所接受和推崇的。但不可否認的是,《奧義書》教導的是一個至高的純粹神聖意識,它是一切也在一切之中;而非一個以我們人類的形象和樣式為模型的最高存在物。
印度教三位一體的組成包括梵天(Brahmā,注意梵天和梵之間的重要區別,它們是不一樣的!)、毗濕奴(Vishnu)和濕婆(Shiva)。他們的角色被通俗地描述為創造者、保存者和毀滅者。相傳到了指定的時間,「梵天-毗濕奴-濕婆」會從梵中誕生而導致宇宙的形成。梵天執行的是進化顯化的最初任務,然後毘濕奴保護和維持整個宇宙;而當宇宙生命週期到達終點時,濕婆摧毀了這一切。
從哲學上講,梵天、毗濕奴和濕婆不是三個不同的「存在物」或實體,而是宇宙遍一全靈生命的三個不同面向。或者換句話說,「梵天-毗濕奴-濕婆」是活躍宇宙本身,並且自我進化(當它從梵的絕對性中輻射出來時)、自我維持、最後自我解體。於是一切都完全重新吸收回到梵,直到最後宇宙必須重生;如同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不斷的重生、並遵循著一種循環的模式。
~ Q. 印度教徒相信創造論並教導「神創論」嗎?
A. 雖然 「創造」和「造物者」這兩個詞在印度教的各個地方都有使用,但這是一個不恰當的用詞。在某些情況下,這歸因於英語錯誤的翻譯,因為印度教所教導的不是創造論,而是一個非常廣闊和深遠的進化體系。
西方人普遍不知道或經常忽視的是,在達爾文出現的幾千年前,印度教以及其他印度宗教 (如佛教和耆那教) 就相信並教導人們進化論。印度教欣然肯定進化是一個事實。所有的顯化形體都處於不斷的變化、轉變和逐步發展為更高和更好的適應形體,並影響著動物物種、植物界、和其他一切,也包括人類。
由於印度教秉持的是「非二元性」和「梵一體性」的思想,因而它必然否認字面意義上的創造。因為如果梵是一切,那麼沒有任何東西、 也沒有新的東西 可以被創造。因為如果有任何東西能被創造,這就意味著二元性和多元性,從而否定了非二元性的理想;同時也暗示著這個「無限非人格一體性」在某種程度上有意圖和能力從無中生有。
印度教徒認為梵是通過它自身、在它自身內、和作為它自身而散發出它自身的。不可能是其他狀況,因為梵是唯一的實在;是絕對無限的存在本身。因此「散發」和「進化」才是事實,而亞伯拉罕諸教中通常理解與描繪的創造則不是事實。
至於現代科學的進化觀與印度教觀點有一個重要的區別 : 印度教說,進化的最重要方面不是外在物質形式的演變,而是內在生命實體的開發、展開和提升;它經驗了一連串不斷變化的物質形體、並持續漸進的發展,最終努力到達人類界和更進一步的境界。換句話說,內在的進化比外在的進化重要得多;因為最終只有內在的東西能夠生存和延續,而一切外在的、物質的、客觀的東西最終都必須消失和不復存在。
~ Q. 印度教對世界末日是怎麼說的?
A. 印度教教導人們,宇宙和其中的一切都在不間斷的循環中出現和消失。這也是印度教所提出的宇宙和普遍進化系體系的一個方面。這種宇宙「存在」與「不存在」的交替過程,被稱為梵天的「晝」(顯化期) 與「夜」(沉睡期),因為梵天代表宇宙本身。
在宇宙發生週期性的解體之後,是完全的休息、絕對的靜止、沒有任何顯化或客觀的東西,並完全重新吸收到梵之中。此沉睡期的持續時間與宇宙顯化為客觀存在的持續時間相同,而據說宇宙的壽命是 311,040,000,000,000 年。
在此之後,整個宇宙進化的過程又重新開始,而現在一切都變得比以前更高水平了。
因此,宇宙終極來說只是一個暫時的和無常的東西(因此它被稱為 「幻覺」(Maya)),其內含物如太陽系和行星更是如此,因為它們在宇宙生命周期中,死亡和重生了無數次。因此,我們的世界最終會走到盡頭,在之後以某種方式重生或「轉世」;但直到指定的循環時間來臨前,這不會也不可能發生。根據古代印度人的計算和曆法,距離那時還有很長的時間。
~ Q. 現在的西方對印度教有一個準確的看法嗎?
A. 很遺憾沒有。儘管印度是世界第三大宗教,世界上有15%的人口認為自己是印度人,但在西方,該宗教及其教義和實踐仍然被嚴重誤解和誤導,許多人實際上根本不瞭解它。對街上的普通人來說,「印度教」這個詞意味著一個奇怪的、難以捉摸、混亂、五顏六色的世界,裡面充滿了成千上萬的奇特的眾神或神靈,他們有很多的肢體、頭顱與不自然的膚色。
確實也有一些源於印度教的術語和概念,現已滲透到西方的流行用語中,如業力、輪迴、瑜伽、梵唱等等。有許多人知道業力和輪回在印度教哲學中起著某種作用,但他們最多也只知道這些。而且這些術語往往被部分的或嚴重的誤解,尤其是「瑜伽」。但話又說回來,普通的西方人對基督教也根本不瞭解,儘管大多數西方國家仍然是名義上的基督教國家……所以也許我們目前不應該過分關注這個問題。
令人擔憂的是,即使是大多數對靈性感興趣的人,對印度教也有扭曲的看法,並且往往陷入兩個極端之一 : 要麼錯誤地將昆達里尼覺醒和脈輪等密宗事物等同於印度教(在印度教的教義和一般實踐中,只佔了極其微小的部份),或者認為印度教整體來說是一種奉愛(Bhakti)運動,其核心重點是對最高存在和各種神靈的崇拜奉獻。
第一個錯誤的觀點主要是由於新時代運動。該運動最大的特色,就是歪曲、誤解和嚴重扭曲東方宗教的許多方面和教義。新時代信仰的人花時間和金錢,試圖「清潔」、「疏通」和「治療」他們的脈輪,天真地相信各種作家和教師的說法,認為這是印度聖人的一種古老而主流的做法。事實上,印度聖人只會以憐憫的眼光看待這種無稽之談,並只能忍住不笑。第二種觀點的形成,往往是因為某些人參觀例如哈瑞奎師那神廟(Hare Krishna)而形成的,並且自動假設所有的印度教都是這樣的。
儘管目前存在一些誤解和錯誤認識,但人們相信,印度教的教義 (Sanatana Dharma)將很快開始在全世界發揮新作用,並且比過去更有影響力。而令人驚訝的是,當許多人在對印度教更瞭解時,他們說他們從此就一直相信它、並知道所述的內容是真實的 ; 這就是世界上最古老、也許是最普遍的宗教的特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