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神 : 印度教的三位一體

2023/04/0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三相神在擬人化的面具下,是具有高度哲學性的

三相神 (梵語Trimûrti):字面上的意思是「三張臉」或「三重形式」,也就是三位一體。在現代的萬神譜中,這三者是創造者 — 梵天(Brahmâ),保存者 — 毗濕奴(Vishnu),和毀滅者 — 濕婆(Shiva)。但這種想法是後來才產生的,因為在《吠陀》中既無梵天也無濕婆。原始《吠陀》的三位一體是包括阿耆尼(Agni)、伐由(Vâyu)和蘇利耶(Sûrya);或者如尼祿多(Nirukta)所解釋的:大地之火、大氣之火(或空氣之火)和天上之火,因為阿格尼是火神,伐由是空氣之神,而蘇利耶是太陽。
正如《蓮花往世書》(Padma Purâna)所言:『 在最初,偉大的毗濕奴渴望創造整個世界,因而變成了三重 : 創造者、保存者和破壞者。最高精神為了創造這個世界,從它身體的右側散發出梵天形式的自己;然後為了保存宇宙,他從身體的左側產生了毗濕奴;而為了毀滅這個世界,他從自己的身體中間創造了永恆的濕婆。有些人崇拜梵天,有些人崇拜毗濕奴,有些人崇拜濕婆;毗濕奴雖是一體卻是三重的 : 創造、保存和毀滅;因此對於真正虔誠者來說,這三者沒有區別。』
事實上,在三相神中三者所代表的是分化自「精神-物質」的普遍三個限定屬性(Gunas):也就是自我形成、自我保存和自我毀滅,目的是為了再生和完善。
這是正確的含義;梵天是「激性」(Rajoguna)的人格化體現,「激性」是「活動」的屬性或性質,是對生育的渴望;由於這種渴望,才得以創造宇宙和其中的一切。而毗濕奴是「悅性」 (satvaguna)的擬人化,這種「保存」的屬性源自寧靜的享受,它象徵著生長完全與開始衰敗之間的時期;而濕婆是「惰性」(Tamoguna)的擬人化,這是停滯和最終衰敗的屬性,也就順理成章成為毀滅者。
然而在它擬人化的面具下,是具有高度哲學性的;這些原始概念,若堅持按照文字表面意思來理解的話,是不哲學且荒謬的。
128會員
167內容數
人人都能學會神秘學!每週發佈一篇文章,涵蓋宗教、神秘學、符號象徵、冥想、魔法、鍊金術、埃及、天堂、神 ... 皆出於自願的奉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