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瞋心為慈心──來討報的鄰居(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最近夢見一筆業力,與隔壁鄰居有關。我和隔壁鄰居在相處上是和和氣氣、良好的狀態,可是他們的生活狀況實在讓我們這些鄰居很不舒服。因為隔壁鄰居常常會招呼一些朋友來家中喝酒、烤肉、大聲喧嘩,所以我們家總是要承受他們的酒氣。
他們常常烤肉,別人逢年過節才烤一、兩次,他們每個月都會選擇幾天烤肉,我們家必須把門戶關緊。更麻煩的是,他們到了晚上11點以後,還有成群朋友留在家中,儘管有收斂,但聲音還是吵得我們不能睡覺。每次被吵到不行的時候,都要過去跟他們講,他們才會停止,有這種鄰居真的很累。
直到近日,才請示出這筆業力。那天我夢見,某一世,我在路上走著,手上拿了一包肉條之類的,被一隻狗攻擊,咬到流血,我心裡很憤怒,就想殺掉牠,於是跟牠纏鬥。這時,路上有一位粗獷的女士用腳踢他,把狗傷害到重傷死亡。那隻狗就是現在這個鄰居,他的主人就是他本世的母親,而那位幫我的女士,就是我本世的母親。我請示欠隔壁鄰居的業力,要唸誦《金剛經》、《藥師經》及《地藏經》各230部,我母親則是要唸誦經文各149部償還欠他的業障。因為此業力,所以他這世變成現在這種狀態,來吵得我們不得安寧。
感恩佛菩薩慈悲開示,讓我可以了結與鄰居的因果。我會努力誦經還債,待迴向圓滿之後,再與大家分享還債之後的改變。
(分享完畢)
有因就有緣,能成為鄰居也是過去世的緣分。鄰居在生活習慣行為上帶給有緣人很大的困擾,但這些困擾竟是過去世傷害鄰居的因緣所導致,即使與鄰居彼此沒有太多交集,但在無形中就是會帶給有緣人困擾,這也是業主菩薩討報的方式之一。
業障怎麼造成的?一念不善就造業了!有緣人過去世在路上被一隻莫名出現的狗兒攻擊,咬到流血,心中起了嗔恨心,想置對方於死地;路上亦有一位路見不平的女士,一起將狗兒傷害致死,有緣人、女士、狗與當時的主人,這些因緣在這一世全都巧妙地聚集在一起,使彼此成了鄰居。
當時這隻狗瘋狂亂攻擊的行為是不對的,但是有緣人反擊過當,造成狗兒身亡,便與狗兒及狗主人結下新業力。而路上一起幫忙對付、傷害狗的女士,雖說見人有難、拔刀相助,是見義勇為的行為,但處理過當,造成其他眾生的傷害,反而為自己造下罪業。若遇到類似這種情況,或是見到其他人有難、想要伸出援手協助時,要懂得節制,想出同時能保護自己及幫助他人的方法。然而,若因為此情況,心中起了要傷害對方,甚至不留餘地的行為,則是起了不善的心念,犯下傷害對方的業障。
心念的把持與拿捏,造就了我們的善心與不善心,遇到傷害我的人,一定要反擊報仇雪恨回去,這種心態讓自己無時無刻都陷於衝動、不理性的危險之中。一個人不能理性、冷靜的面對各種不如意的境界,就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讓自己做出錯誤的行為。
淨空法師開示:「貪、嗔、癡裡面這個瞋恚,對我們修行障礙最大。佛在《楞嚴經》上跟我們講世間的現象講的比其他經典詳細;其他的大乘經說到宇宙的狀況多半都講六道,《楞嚴經》講七趣,就是六道之外還加了一道。這一道是什麼呢?仙道。七趣的經文很長,講地獄道幾乎佔全文的二分之一,這也就是說把地獄這一道講得特別詳細。原因在什麼地方呢?要我們認識清楚,小心謹慎不要墮地獄,地獄道的業因就是瞋恚。三惡道中,貪愛是餓鬼道的業因,愚痴是畜生道的業因,瞋恚是地獄道,所以它的傷害最大。諸佛菩薩、祖師大德,在這一方面對我們的教訓也特別多,所以在此地開導我們說:『嗔,是失佛法的根本』。」
瞋恚,是三毒煩惱之一,不僅僅是會讓自己火燒功德林,常常起瞋心,心就與地獄道相應。要化解熾盛的瞋心,就要學習慈悲心。慈悲是一種智慧,慈悲讓我們可以不造惡業、不結惡緣,還能時時以慈悲之心幫助眾生,在修行路上一路向前進。
《六祖壇經》:「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聖嚴法師:「慈悲喜捨,稱為四無量心,又名四等心,又名四梵行;是十二門禪中的四禪:
一、慈無量心能與樂。
二、悲無量心能拔苦。
三、喜無量心見人離苦得樂而生喜悅。
四、捨無量心即捨如上之心不好執著,又能怨親平等,捨怨親想。
四無量心,事實上就是用四種大平等心、大智慧心、大慈悲心,平等對待一切眾生,行大布施。四無量心是配合四禪所修的梵行,但也正是大菩提心的內容,成等正覺的基礎。因為『無量』即是大,若能修成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就是大雄大力的佛陀了。」(引用完畢)
人生當中,經常會有不如意的境界出現,若我們可以多一點包容,對於不稱心的境界不要太過在意自我得失,就不會被境界耍得心神不寧。多多學習用四無量心─ ─慈、悲、喜、捨,心中必定常保一團和氣,就不會隨著外境起伏,產生各種不平衡的心,能如如不動、智慧觀照,那麼就是在實踐觀音心、勢至行了!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如果她讓我們不悅,我們可以看見她並非有意如此,而是不利的條件使她如此。 為了要保護及培養她內在的良好特質,我們需要知道如何保護及培養外在可以讓她有朝氣又可愛的因素,包括我們自己。 如果我們既安詳又愉快,她也會既安詳又愉快。by《一行禪師說金剛經》
瞋恚之五過失與修忍之五德 人們貪愛某物,得不到的很想得到,得到以後又怕它損壞、遺失,或被人搶奪。所以,佛陀說八苦都是來自於貪著。對外物的貪著而產生「求不得苦」;對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貪著,就有「愛別離苦」;有的是一看就討厭,再看更傷心,自己怨恨的人卻天天要見面,這是「怨憎會苦」。
世間的眾生因為都有生老病死,有的眾生是心也苦,身也苦,又加上他不知道修行,不瞭解無常,不知死賊時常在旁伺察。因此,菩薩或知道修行的人,就不要再加苦給眾生,所以不應該瞋彼,應當修忍辱。
Thumbnail
慈悲的 龍德上師曾經開示過:「什麼是冤親債主?顧名思義就是與我們有仇怨之對象。」佛家語講:「無緣不聚,無債不來。」例如:專門找你麻煩的同事,總是給你難堪的主管,這些人會跟你惡臉相向,那一定也是有前因後果。 在佛法的因果律中:「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並非是突然的偶發事件。 人的一生中會歷經許多磨難和
Thumbnail
有很多法友善信大德現在都跟我們(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關係非常密切,都成為非常好的朋友,大家同心同德修這樣的慈悲行(戒殺護生,保育放流)。人生在世有很多的不順遂,這些不順遂、痛苦違緣的原因就是傷害眾生、自私自利得來的。我們為什麼會傷害眾生?有的不是故意的,但是只要是存心的就離不開自私
Thumbnail
世間眾生在六道中不斷輪迴,互為妻子,兒女,父母,同事等等。現世生活中的親人、朋友、仇人,或遇到的任何人,亦或鬼道眾生,都是生生世世和我們有緣的一切眾生,其實都是我們的"冤親債主",其中都曾有與我們結仇結怨者,這些人見了我們自然會對我們做障礙,讓我們身心不得輕安,所以一聽到"冤親債主"就覺得好可怕。
Thumbnail
有些朋友不曉得何謂「無明」,無明就是我們的心被貪瞋癡障蔽,事情看不清楚,道理也讀不明白,換句話說貪瞋癡主宰了我們的心性,以致於無法斷惡修善,惡念不止。 有一個人善良也孝順,平時也都有行善積德,是人人眼中的善知識。可是外人不知道的是,此人一旦發起脾氣,家裡的人都懼怕,因為他暴怒起來會砸鍋摔碗甩門
Thumbnail
學佛正確思惟,在幫助冤親債主的同時,也是在幫助自己。這篇文章探討了冤親債主的概念,提出以功德來迴向和超渡他們是最好的唯一途徑。並介紹了觀音山《藥師經》暨煙供施食超渡法會的詳細信息。
Thumbnail
「殺害比丘與沙彌、汙尼、毀像塔寺等,發露懺悔近無間。」有犯這一些五無間罪,五大類的無間地獄的罪業,近似無間地獄的罪,是相當重的。犯過這一些的,要深切地向 阿彌陀佛、諸佛菩薩求懺悔,將來才有得生西方淨土的因緣和機會。你對他製造違緣,「違緣」就是讓他修行困難,打擊他的信心,找他的麻煩,這就叫「違緣」
Thumbnail
……回想起自小所受的教育總是在教導我們建立分別心,告訴我們人類為尊,動物畜生為卑;教我們區分什麼是害蟲、什麼是益蟲,而害蟲會傷害我們的安全利益,一定要將牠撲殺消滅。因此,以前的我,蚊子叮我也打,螞蟻咬我也殺,看到蟑螂絕不放過,自私的只為維護保障自身的安全利益,殘忍的不顧眾生痛苦與安危。……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如果她讓我們不悅,我們可以看見她並非有意如此,而是不利的條件使她如此。 為了要保護及培養她內在的良好特質,我們需要知道如何保護及培養外在可以讓她有朝氣又可愛的因素,包括我們自己。 如果我們既安詳又愉快,她也會既安詳又愉快。by《一行禪師說金剛經》
瞋恚之五過失與修忍之五德 人們貪愛某物,得不到的很想得到,得到以後又怕它損壞、遺失,或被人搶奪。所以,佛陀說八苦都是來自於貪著。對外物的貪著而產生「求不得苦」;對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貪著,就有「愛別離苦」;有的是一看就討厭,再看更傷心,自己怨恨的人卻天天要見面,這是「怨憎會苦」。
世間的眾生因為都有生老病死,有的眾生是心也苦,身也苦,又加上他不知道修行,不瞭解無常,不知死賊時常在旁伺察。因此,菩薩或知道修行的人,就不要再加苦給眾生,所以不應該瞋彼,應當修忍辱。
Thumbnail
慈悲的 龍德上師曾經開示過:「什麼是冤親債主?顧名思義就是與我們有仇怨之對象。」佛家語講:「無緣不聚,無債不來。」例如:專門找你麻煩的同事,總是給你難堪的主管,這些人會跟你惡臉相向,那一定也是有前因後果。 在佛法的因果律中:「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並非是突然的偶發事件。 人的一生中會歷經許多磨難和
Thumbnail
有很多法友善信大德現在都跟我們(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關係非常密切,都成為非常好的朋友,大家同心同德修這樣的慈悲行(戒殺護生,保育放流)。人生在世有很多的不順遂,這些不順遂、痛苦違緣的原因就是傷害眾生、自私自利得來的。我們為什麼會傷害眾生?有的不是故意的,但是只要是存心的就離不開自私
Thumbnail
世間眾生在六道中不斷輪迴,互為妻子,兒女,父母,同事等等。現世生活中的親人、朋友、仇人,或遇到的任何人,亦或鬼道眾生,都是生生世世和我們有緣的一切眾生,其實都是我們的"冤親債主",其中都曾有與我們結仇結怨者,這些人見了我們自然會對我們做障礙,讓我們身心不得輕安,所以一聽到"冤親債主"就覺得好可怕。
Thumbnail
有些朋友不曉得何謂「無明」,無明就是我們的心被貪瞋癡障蔽,事情看不清楚,道理也讀不明白,換句話說貪瞋癡主宰了我們的心性,以致於無法斷惡修善,惡念不止。 有一個人善良也孝順,平時也都有行善積德,是人人眼中的善知識。可是外人不知道的是,此人一旦發起脾氣,家裡的人都懼怕,因為他暴怒起來會砸鍋摔碗甩門
Thumbnail
學佛正確思惟,在幫助冤親債主的同時,也是在幫助自己。這篇文章探討了冤親債主的概念,提出以功德來迴向和超渡他們是最好的唯一途徑。並介紹了觀音山《藥師經》暨煙供施食超渡法會的詳細信息。
Thumbnail
「殺害比丘與沙彌、汙尼、毀像塔寺等,發露懺悔近無間。」有犯這一些五無間罪,五大類的無間地獄的罪業,近似無間地獄的罪,是相當重的。犯過這一些的,要深切地向 阿彌陀佛、諸佛菩薩求懺悔,將來才有得生西方淨土的因緣和機會。你對他製造違緣,「違緣」就是讓他修行困難,打擊他的信心,找他的麻煩,這就叫「違緣」
Thumbnail
……回想起自小所受的教育總是在教導我們建立分別心,告訴我們人類為尊,動物畜生為卑;教我們區分什麼是害蟲、什麼是益蟲,而害蟲會傷害我們的安全利益,一定要將牠撲殺消滅。因此,以前的我,蚊子叮我也打,螞蟻咬我也殺,看到蟑螂絕不放過,自私的只為維護保障自身的安全利益,殘忍的不顧眾生痛苦與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