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看看《大智度論》裡,提到的幾種修忍辱的方法。
1、當思惟是我先世所作之惡報,今當歡喜償還云何瞋惱人中而得忍辱?當自思惟:一切眾生有罪因緣,更相侵害。我今受惱,亦本行因緣,雖非今世所作,是我先世惡報,我今償之,應當甘受,何可逆也!譬如負債,債主索之,應當歡喜償債,不可瞋也。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各有不同,有的人一看,似曾相識,有種親切的感覺;有的人一看,就覺得好像哪裡不對勁,有不舒服的感覺。從這裡面,我們就要思惟:很多事情我們是要好好處理善後的,人家已經打你、罵你了,你如何來化解,不讓情況繼續惡化下去;有些則是應該著重在防患未然。如果你的功夫很深,不管誰來吵你,你都能安然度過,那當然沒問題。可是如果功夫還沒到家的話,已有的因緣促成事情發生時,就要注意不要讓它惡化。
佛教講「如是因,如是果」,那要怎樣更進一步來防患未然。防患未然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廣結善緣。平常若能不貪小便宜,能夠吃些小虧的人,就不會吃大虧。吃小虧,積的是陰德、福德,通常都能變成一個很好的資糧。
我們現在看到的慈航菩薩像是胖嘟嘟的,有點像彌勒佛一樣,聽說他以前很瘦。大概是他年輕時,有一次去上廁所,但是忘了帶草紙。正好旁邊有人,慈航法師就向他要些草紙,結果旁邊的人遞過來的不是草紙,而是一堆「米田共」,也就是擦過糞便的草紙;但他淡然處之。從那以後,他就開始發福了。所以,平常吃小虧的人不會吃大虧。
平常喜歡貪小便宜的,從眼前來看,他是佔了一些便宜,可是從佛教因果來講,不是靠自己的勞力或福德得來的,佔的便宜越大,事實上欠的債越多。
以前法鼓山的聖嚴法師要去日本求學時,智光老和尚送給他一句話:「你到日本去求學,有很多人贊助你,你不要以為:『大概是我以前修的不錯吧!福報不錯,所以現在有很多人來贊助我。』應該反過來想:『現在有很多人贊助我,不是我以前修的很好,可以享這些果實,這些是我新造的業,我跟人家借的。造了這些借的因,將來就要付出報答的果。不要倒果為因了!』」
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得到福報,不要洋洋得意,覺得是自己以前做得不錯吧!其實不是,是你先跟人家借的。
所以,老子有講過「建德如偷」。小偷做事是偷偷摸摸的,怕人家知道;我們建立功德,就要像小偷那樣──「為善不欲人知」,這樣子積的福德才叫陰德。如果做了一點事情就怕全世界的人都不知道,拼命吹噓,那就是陽德,就沒什麼功德了,積陰德才會有真正的福報。
所以,我們可以從這邊來思惟:為什麼他會對我這樣?是不是以前我對人家不好?不一定是這輩子,有時是前幾輩子積下來的一些緣。也就是說「我今受惱,是本行因緣」,就是我以前做的種種。「雖非今世所作,是我先世惡報,我今償之,應當甘受,何可逆也!譬如負債,債主索之,應當歡喜償債,不可瞋也。」
有人雖然這樣子想,但還是覺得無法接受。比如說被人倒債了,或是別人平白地要東西,已經給了一些錢打發他,怎麼又不斷地來?我打個比喻來說明:如果我昨天跟你借了一百萬,今天一覺醒來忘記了。我忘了,當然不會再還你了。但是你不會忘,你還會再跟我要;當你跟我要時,我雖給了你兩萬,但你當然還會繼續要的。
人都有隔陰之迷,上輩子我們欠人一百萬,隔陰之迷後忘記了,當債主來討債時,我們雖然還了一點點,但是還沒還清,卻還自以為:「怎麼一直來討債?」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觀想——有可能是我欠他的還沒還完,我應該用還債的心,甘願地承受。
或許有人會想:「搞不好,我還的超過了,怎麼辦?」這就變成他欠你的了,下次你需要時再跟他要就好了。
2、行者常行慈心,雖有惱亂逼身必能忍受,如忍辱仙人
復次,行者常行慈心,雖有惱亂逼身,必能忍受。譬如:羼提仙人在大林中,修忍行慈。……這就是忍辱仙人的故事,他是用慈悲心來轉化。
3、念一切眾生常有眾苦,云何復加其苦復次,菩薩修行悲心,一切眾生常有眾苦:處胎迫隘,受諸苦痛;生時迫迮,骨肉如破,冷風觸身,甚於劍戟;是故佛言一切苦中,生苦最重。如是老、病、死苦,種種困厄,云何行人復加其苦?是為瘡中復加刀破!
眾生都有煩惱,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你還過得去的話,對眾生的種種無理取鬧,我們就以慈悲心、不忍心化解之,不要令他苦上加苦。
4、自念不應如凡人「侵至則瞋,益至則喜」,當興大悲心,「惱害不瞋,敬養不喜」。
復次,菩薩自念:我不應如諸餘人常隨生死水流,我當逆流以求盡源,入泥洹道。一切凡人,侵至則瞋,益至則喜,怖處則畏。
一般人是流轉生死,修行人則不應隨生死流轉,而應還滅,入涅槃道。凡夫是一遇到瞋惱就生氣,對他有利益就覺得很歡喜,如果是讓他覺得不安,他就感到恐懼。
我為菩薩,不可如彼,雖未斷結,當自抑制;修行忍辱,惱害不瞋,敬養不喜,眾苦艱難不應怖畏;當為眾生興大悲心!
而菩薩或是修行者、欲求解脫者,就不能像凡夫這樣。「結」是煩惱,如心有千千結。雖然我們還沒斷除煩惱,但是仍要加以抑制,修行忍辱。有人惱害我們,我們不要起瞋心,有人恭敬、供養我們,我們不要得意忘形或產生染愛,反而要以大悲心來對待別人。
5、念眾生能助我行忍,是我師
復次,菩薩若見眾生來為惱亂,當自念言:是為我之親厚,亦是我師,益加親愛,敬心待之。何以故?彼若不加眾惱惱我,則我不成忍辱;以是故言是我親厚,亦是我師。
這等於是作個假想觀。以前我剛學佛時,有位法師開示說:「師父打你、罵你,那是供養你耶!」菩薩要這樣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也需要磨練、鍛鍊。當眾生來惱亂時,我們應該作這樣的觀想:
「他們都是我的親厚,也是我的師長,我應該更加敬愛他們。如果他不加諸眾惱於我的話,我不能圓滿修成忍辱波羅蜜,所以要把他們看成自己的逆增上緣,是我的善知識、師長。」
一開始當然是不容易,但是仍要慢慢地加以練習。
6、念無量世互為眷屬
復次,菩薩心知,如佛所說:眾生無始,世界無際,往來五道,輪轉無量。我亦曾為眾生父母、兄弟,眾生亦皆曾為我父母、兄弟,當來亦爾。以是推之,不應惡心而懷瞋害。
這些眾生無始劫來都是我們的父母、兄弟或孩子。你現在對他好,他將來還可能回報你;你現在對他不好,他將來又會用不好的東西來報答你。所以,不應惡心而懷瞋害。
以下第 7 至第 9,都跟瞋恨心有關。
7、念眾生中佛種甚多,若我瞋之,則為瞋佛復次,思惟眾生之中,佛種甚多,若我瞋意向之,則為瞋佛;若我瞋佛,則為已了!如說鴿鳥當得作佛,今雖是鳥,不可輕也。
這裡是說:以佛教的觀點,每位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如果你對他起瞋恨心的話,就等於是對佛產生了瞋恨心。如果將來他先成佛了,你曾與他結了惡緣,將來就不容易受教,即使他想要度化你也不容易。如果跟他結了惡緣,即使你先成就了,也難以度化他。
在龍樹菩薩的《十住毘婆沙論》裡說到:我們不要欺騙諸佛。很多人在佛前發願「我要做什麼、做什麼……」,但所做的卻不是那麼一回事,這就是欺騙諸佛。其實,佛是一切種智,你要騙佛也騙不過。
那什麼叫做欺騙諸佛呢?龍樹菩薩說,欺騙眾生就是欺騙諸佛。這可以從幾個意義來看:
(1)一切眾生都是佛陀度化的對象,你欺騙了眾生,這不就是跟佛唱反調嗎?佛陀要度化眾生,你不幫忙也就算了,怎能再故意唱反調呢?這樣,佛陀當然是不會歡喜的。
(2)你跟他結了惡緣,將來不管是誰度誰,都隔了一層障礙。
8、念諸煩惱中瞋為最重,不善報中瞋報最大
復次,諸煩惱中,瞋為最重,不善報中,瞋報最大;餘結無此重罪。
所有的煩惱中,瞋恨心是最重的,不僅跟人結了惡緣,所有的功德還可能因此而滅盡。所有不善報中,瞋報最大,其他的煩惱還沒有像瞋這麼重的。
……菩薩思惟:我今行悲,欲令眾生得樂。瞋為吞滅諸善,毒害一切,我當云何行此重罪?若有瞋恚,自失樂利,云何能令眾生得樂?
菩薩應該思惟:我要行慈悲,令眾生得安樂。瞋吞滅諸善,毒害一切。我要累積功德已經很不容易了,如果再行瞋恚這個重罪,那麼功德何時才能圓滿呢?要讓功德能夠圓滿,連一點小小的漏洞都要彌補起來,何況瞋會讓我們的福德消損的。
9、諸佛菩薩以大悲為本,瞋為滅悲之毒
復次,諸佛菩薩以大悲為本,從悲而出;瞋為滅悲之毒,特不相宜,若壞悲本,何名菩薩?菩薩從何而出?以是之故,應修忍辱。
如果我們破壞了大悲的根本,一有瞋心的話,就不能稱為菩薩了。所以,菩薩應修忍辱。
若眾生加諸瞋惱,當念其功德;今此眾生雖有一罪,更自別有諸妙功德,以其功德,故不應瞋。
這也作假想觀,就是說沒有一個人從頭到尾都是壞的;再怎麼壞,也有一部分是好的,連我們自己也都有好有壞,不是全都純善無惡的。所以,看到眾生對我們的不好,我們應該這樣想:「他還有很多的功德!」不要因為這個人的一點點不圓滿,就把他的好處全部抹殺掉,這樣是跟他結怨,很不好的。
沒有人是完美的,每個人都有缺陷。以前聽我妹妹講過:「什麼叫做一百分?38加49,另外加上一個13點,這才是真正的 100 分。」
如果我們能把每個人的好處都抽一點,去看這些好處,並加以吸收,那你就賺到了嘛!
你不要只是用放大鏡看別人的缺點、不圓滿;日子已經很難過了,又何必跟自己過不去呢?所以要多觀察眾生的功德。
10、念彼煉我、治我,如金師煉金,垢隨火去,真金獨在
復次,此人若罵若打,是為治我;譬如金師煉金,垢隨火去,真金獨在。此亦如是,若我有罪,是從先世因緣,今當償之,不應瞋也,當修忍辱!
這是說把眾生對我們的惱害,當作他對我們的供養、磨練,就像煉金那樣,我們每個人也都需要接受淬練才能成器。
11、菩薩本願欲令眾生得歡喜
復次,菩薩慈念眾生,猶如赤子。閻浮提人多諸憂愁,少有歡日;若來罵詈,或加讒賊,心得歡樂,此樂難得,恣汝罵之!何以故?我本發心,欲令眾生得歡喜故。
菩薩是發願要救度眾生的,把每一個眾生都看成自己的孩子。人皆有惻隱之心,多少都是有慈悲的,只不過眾生就是因為有我執,所以有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人我的區別。對一個喜歡的人,多為他付出沒關係,就像父母為孩子犧牲生命在所不惜,但對別人的孩子卻就不當一回事了。或者我們看戰爭片時,會覺得打得還不夠精彩,可是如果你是當事人,大概就不會覺得打得不夠精彩了,要將心比心啊!
怎麼突破呢?除了悲心的培養外,主要是要破我執,修人我空觀,修眾生空。要像觀世音菩薩能夠慈悲一切眾生,平等對待一切眾生。
12、念眾生常有病,死若相隨,應加慈悲
復次,世間眾生,常為眾病所惱,又為死賊常隨伺之,譬如怨家恆伺人便;云何善人而不慈愍復欲加苦?苦未及彼,先自受害。如是思惟,不應瞋彼,當修忍辱。
世間的眾生因為都有生老病死,有的眾生是心也苦,身也苦,又加上他不知道修行,不瞭解無常,不知死賊時常在旁伺察。因此,菩薩或知道修行的人,就不要再加苦給眾生,所以不應該瞋彼,應當修忍辱。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