瞋恚之五過失與修忍之五德
人們貪愛某物,得不到的很想得到,得到以後又怕它損壞、遺失,或被人搶奪。所以,佛陀說八苦都是來自於貪著。對外物的貪著而產生「求不得苦」;對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貪著,就有「愛別離苦」;有的是一看就討厭,再看更傷心,自己怨恨的人卻天天要見面,這是「怨憎會苦」。其實,這些煩惱的根源是因為我們執著五蘊的身心,執著這個身心對外欲、對人的追求等等。當我們遇到毀謗、橫逆,很容易就產生瞋恨心,但在《成佛之道》提到了瞋恚有五種過失。
瞋他有何益?自他增憂苦。
瞋火燒善根,忍則五德具。
這是說對別人瞋恚,我們究竟得到了什麼好處?不但自己增加了憂苦,對別人也是苦上加苦。如果能夠修忍的話,相對的就會有五種功德。
如不忍而瞋他,向他報復,這到底有何利益呢?這真是不必要的。
比如在課堂上自己想要顯得鶴立雞群,應該是要自己站起來,或是自己長高一點嘛!但是有人不是這麼做,而是把別人壓低。可是,把別人壓低,難道自己就高人一等嗎?其實沒有!不但自己沒有長進,反而還容易引起別人的反彈。要知自身的失敗,決不單是為了他人的損害破壞,主要還在自身的不健全。
佛教講因緣法,我們要成功,事實上要有很多因緣的具足;同理,我們失敗也是因為有很多的條件不具足,不是因為別人的破壞而導致的,主因還是自身的不健全,這佔了一個主要的因素!
在《大智度論》裡有個比喻:如果我們本身的肌膚都沒有破損的話,髒東西是不會侵入我們體內的;一旦自己本身有所瑕疵,病毒就容易侵入。
同理,同樣的壓力並不是對每一個人都會造成同樣的傷害,一個堪忍性強的人,是有能力抵抗的;而抵抗力差的人,只要稍微一點點,就會造成致命性的傷害。
換言之,自己才能損害自己。古人說:『君子有終身之憂,而無一日之患』。眼前的受損害,受冤屈,在自己如法的進修中,沒有不被了解而恢復的。唯有自己不向上,到死而德業無成,才是可憂慮的。我們要憂的是自己這輩子沒有成就,而不是當前、眼前的這些事情而已。
依佛法,不要說一日之患,就是一生的冤抑、屈辱、犧牲,在無盡的生死過程中,這算得什麼?唯有不能趣向佛道,永遠在生死中頭出頭沒,才是可悲哀呢!所以不應該瞋忿報復,而應該安忍。而且,向怨敵瞋忿報復,並不就是恢復已受的損害。不忍而瞋忿報復,徒然使自己與他人,增長種種的憂苦。這段話顯現了佛教對時間、對法義的深廣。
若以儒家或一般人來講,總是希望這輩子能夠「還我清白」;但是以佛法來講,一輩子受冤屈都還算不了什麼。對一個長久修菩薩道的人來說,這一輩子受冤屈,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你如何在趣向佛道的過程當中,能夠步步穩紮穩打,能夠向上。所以,菩薩考慮得深遠,他的做法有時候就能夠捨身而來利益眾生。
在佛典有這麼一個故事:有位比丘外出托鉢,走到一戶做珠寶生意的居士家門口,主人答應供養比丘了,要比丘等一下,他進去拿飯。這時,桌上的珠寶被旁邊的一隻鵝吞了進去。主人一出來後,看不到珠寶,以為是比丘偷的,就一直打罵這位比丘,要他還出珠寶來。
一般人都會說:「不要冤枉我,是這隻鵝。」但是這麼一說的話,那隻鵝就沒命了。這位比丘為了護生,怎麼都不肯吐實。後來這隻鵝吞了這顆珠寶後,大概不舒服就暴斃了,比丘這時才把真相說出來。主人將鵝剖腹一看,果真是鵝吞了珠寶,是自己誤會了比丘。
所以,在整個菩薩道的修習過程中,遭受一時乃至一生的冤屈,安忍是非常不容易的。
向他報復,他當然受到憂苦,而自己瞋心發作,身心煩躁不安,有時會不顧一切,造成更大的錯誤,招致更大的損害。以怨報怨,這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所以說:「不可怨以怨,終已得休息。行忍得息怨,此名如來法。」(《出曜經》)佛教在《出曜經》或《法句經》裡都說:「不要以怨報怨,這樣是永無止息的。」如果不能修忍辱,在發完脾氣後,頂多是覺得很痛快而已,但其衍生的後果——人與人之間的怨結沒有解開的話,這輩子會糾纏不清,有時下輩子還會再來,永遠沒有止息的一天。
修集布施、持戒,好不容易。但由於一念的不忍,瞋忿心發,全部都被摧壞了。如說:「若有瞋恚諸佛子,百劫所修施戒善,一剎那頃能頓壞。」所以形容瞋是火一樣的,能焚燒一切功德善根,非下決心修忍不可!
假使能知道瞋恚的過失,安忍的功德,多多的考察,自會以理智來制伏瞋忿煩惱。那麼,瞋恚有什麼過失呢?
我們修集布施、持戒,好不容易積了一點點福德,若只因一念的不忍,瞋忿心發,便「一把無明火,能燒功德林」。而且將百劫所修施戒善法,於剎那間就全部失壞了。
因此,我們可以反省一下:瞋恚到底能不能解決事情?有什麼過失?這裡將經論裡的各種不同說法歸納出五項:
(一)壞色
瞋心一起,容貌會變得很難看,有誰發了脾氣以後會變得更可愛的呢?當然沒有!所以,瞋心一起,全身血脈沸騰,面色會立刻變成醜惡的樣子,而且容易衰老。聽說母親在生氣時餵小孩母奶,小孩會不健康。
(二)失辯
瞋心一起,情感壓倒了理智,有的連對方說話的意義都聽不明白。衝動緊張,當然失掉了論辯的才力,為自己申訴,有時也會說錯了。本來是辯才明晰的,可是情緒一激盪後會口齒不清晰,腦筋思考得不細膩。
(三)善士遠離
凡性情暴躁,多起瞋忿的人,良善的朋友,都會為了不值得結怨而離去的。
有人發脾氣後,性情暴躁,六親不認,旁邊的人看到後都趕快閃,以免被波及到。所以,如果經常發脾氣的人,旁邊的人也都不願親近,善士遠離。
(四)毀戒
瞋忿發作,只圖達到報復目的,什麼都顧不得了。殺、盜、淫、妄,無惡不作。
有人瞋心發作後,為達報復的目的不擇手段,違背道德的事情——殺、盜、淫、妄等,無所不作。
(五)墮落
這樣的積集瞋業,一旦老死到來,還有什麼善報,只有墮落惡趣的一路了。
如果我們積集瞋業,造了很多的惡行以後,死了就會墮落。
反之,如果我們能夠修忍辱的話,就能得到五德——
相貌端嚴、辯才明晰、善友共聚、不犯禁戒,而且能夠生人天,乃至趣向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