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4/1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少,但是更好》心得

  在大學或是研究所時期,筆者認為「多」就是好,多體驗、多嘗試,累積自己的經驗,讀這本書覆盤後,主是於學生時代「時間」成本相對地沒有那麼高,再者是學生時代,對於這個世界屬於「未知」的狀態,當時筆者選擇前往日本交換留學,學習不習慣語言與文化,對於學生時期的我來說,能夠看到另一個未知文化的狀態,是有著非常大的吸引力,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很棒「浪人」屬性的培養,加上在高中時期以前的我,把較多時間都專注在學習與課業上,相對地在社交能力較為不擅長,所以「浪人」屬性的感受,當筆者於大學到研究所期間,算是給自己一個嘗試的機會,筆者透過暑假或是寒假期間,前往各式各樣的國家,雖然語言不擅長,以「肢體語言」表達自己,讓這樣的情境下,更敢嘗試犯錯,無形地累積了自己的「社交」屬性,在培養浪人的屬性時,「時間」相對地不是緊湊的,不過當我進入研究所畢業進入社會後,同樣是「時間」24小時,卻可能因為工作時數至少8小時,加上新人出社會,一天14小時完成不熟悉的業務或是增能的課程,還是處於「多」是好的概念,直到當我執行了三個專案以後,我開始轉變了~~

管理職的出現

  筆者開始感受出人生的選擇又多又雜,需要開始學習取捨,學習運用「減法」的習慣,是在筆者的「管理職」出現後,這本書的靈魂思想開始出現了,「做到少,但是更好」,一天可能要看到各式各樣專案的提案,產生出「爆量的選擇」,但是如何在這樣的訊息中,給與精準建議,例如說同事很認真地做了一百頁的簡報,但是上層主管時間可能只有一個小時,那要怎麼讓這一百頁做到「精、簡、準」是擔任管理職需要面對的任務,但說者容易做著難,因為同仁會馬上詢問要怎麼改,要減少什麼呢?最近聽了「達哥蓋營養」的課程後,發現達哥給出提問可以幫助正在面對這樣問題的朋友,「想出你覺得越多越好的東西?」筆者將思考這個問題運用於工作時,發現到寫出的這三個東西或許就是在簡報上必須出現的東西,其他東西或許可以變成參考資料,當高層在詢問時,可當作補充的文件,所以筆者認為如何將多轉為精準,並非說「多」不好,而是要怎麼於有限的時間精準傳達聆聽者需要的資訊,原本多的資訊並不是沒有用,而是它可能作為補充或是讓自己更全面性的思維,以筆者來說需要研發一些技術性的東西,所以常常全臺到處跑,從「承辦人」轉到「主管職」,逐漸地由「快」轉「慢」,做戶外教育首先要考慮風險的規避,需練習讓自己在一個理性的狀態。

催化劑與調節劑

  當筆者調整步調時,曾經也面對時間捆綁「惡性循環」,呼應著書中所提出的「成功悖論」,當人們越想要追求成功時,誤認為「機會」或是「選項上門」,過度地「自我燃燒」時,付出極多的時間與精力時,相對地更導致品質下降,造成自我矮化,筆者過去從承辦人轉成管理職時,這種感受極為明顯,如何把現有資源的資料、產品或是服務,在提案中展示出來,此外,筆者認為還有一個關鍵點「成功」轉為「中庸」心態,在情緒上就能從緊蹦逐漸地轉為心情穩定,不過心情穩定不意味著沒有「幽默」,而這些狀態的轉變,可能需加入「藝文」屬性的進來,讓生活中不在一直存在於失敗的催化劑,反轉為生活的調味劑,不過這樣的掌握下,「度」是十分重要的,否則可能會物極必反,這本書定義了「非專準主義」與「專準主義」,所以讓閱讀者感覺「多」不等於「好」,所以以筆者的調整狀態下,首先需要思考的是「多」要怎麼篩選,減少慣性的習慣,變化調整為「停」、「看」、「聽」,這時會開始思考「等待」、「在當下捕捉與不同人的訊息」,看似簡單以筆者來說卻需要一年的調整,首先是「吃」的習慣,減少糖分與多喝水,在「睡」從熬夜狀態調整為沉睡,以及「練」穩定與養成習慣的固定運動,如此可保護身體的資產,如此篩選後「遺憾」這樣狀態其實和「成功」出現的頻率是差不多。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