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9|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覺察力:隨處可見的盲點


你其實只有看見你想看見的
如果你曾經修過普通心理學或認知心理學的課程,可能對於以下這個影片內容不是太陌生,這個關於專注力的任務是要計算白衣球員的所有傳球次數,請花一點點時間播放以下影片,看看你能不能計算正確:
若你有看到影片的後半段,那你一定也發現了這部影片的傳球次數其實並不是重點,重點是你在數傳球次數的過程中,是否有看到那隻穿越而過且朝向鏡頭拍打胸膛的大猩猩?這種明顯可見卻因為專注的目標不同而沒看到的現象稱為「不注意視盲」(inattentional blindness),專注反而讓我們忽略周邊的各種訊息,對於奇怪的地方視而不見。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Daniel Kahneman也在《快思慢想》中提到,人類其實有很多思考上的限制與偏誤,我們習慣使用直觀又簡單的「系統一」處理外界的訊息,當我們可能因為時間、壓力、長久以來的習慣而沒有進一步蒐集資訊用「系統二」深思熟慮時,往往以有限資訊直接跳到結論,以為「眼見所見即為全部」(what you see is all there is),最終可能做出可怕的決策。
這也是作者想要提醒讀者,我們必須對自我的思維限制有所覺知,而有所覺知就能夠注意到我們的盲點與疏於留意的資訊,讓領導人在各種危機、悲劇發生之前有所因應、讓我們做出決策前能夠思考得更多。

魔術師、扒手、廣告人、政客和談判家
你覺得上述的職業與身分有什麼共同點呢?為什麼?
魔術師使用華麗的手法讓觀眾嘆為觀止,扒手趁你在讚嘆美麗風景時摸走你的皮夾,廣告讓你覺得某個特定品牌手機好像真的比較讚,政客用言語包裝未來願景來轉移他對某個敏感議題的無回應,客戶聘用的談判高手讓你感覺公司賺到……。你發現了嗎?他們都在試圖讓你的注意力放在別的地方、隱藏可能讓你改變心意的資訊,最後「誤導」成功。
我們都知道合理決策應該要怎麼進行,首先要先確認目標、確認我們可以接受的條件、衡量各個標準的優先順序、現在有哪些選項,最後透過分析得到最佳選擇。但當我們無法覺察到對方的立場與動機時,往往無法依據合理的步驟進行決策,反而被牽著鼻子走。
若不想被誤導,我們可以思考以下幾個問題再做決定:
  1. 對方希望我們怎麼做?為什麼?
  2. 有哪些資訊是我們真正需要的?
  3. 我們的目標到底是什麼?

注意應該發生但沒有發生的事
柯南.道爾有一篇短篇小說─《名駒銀斑》(Silver Blaze),故事中有一匹名駒銀斑失蹤了,且牠的主人陳屍在離家一英里的荒原上。在所有人摸不著頭緒之際,名偵探福爾摩斯留意到馬廄裡的狗沒有吠叫的這個事實,推想若闖進馬廄帶走銀斑的是陌生人,狗怎麼會沒有吠呢?從這個問題出發,最終梳理出真相。
作者提醒我們,如同這個故事,我們其實很少注意那些沒發生的事情,但有時候沒發生的事情其實意義更為重大。若能夠注意到沒發生的事情,例如那些應該吠叫但沒有叫的狗、那些應該要有賺要有賠但卻永遠獲利且打敗大盤的基金,就是做出較佳決策的關鍵。

如何發展覺察力
覺察力如此重要,而哪些方式可以加強覺察力、留意到更多重要訊息呢?以下是作者的四個建議:
  1. 集中注意力的思維模式 面對成功或失敗,相較於一般人對成功歸因於自己、失敗歸因於外部指責他人,一流的覺察者通常透過內在歸因專注於自己的作為,思考是否可透過行動做出改變,培養專注提升自我的態度。
  2. 注意到不合理的現象 依循而來的傳統與習慣是否仍然適用?還是其實不合理也不對勁,但我們將直覺仍然奉為圭臬?
  3. 問:為何不 當遇到困難或限制時,詢問為什麼不可以用其他方式?真正遇到的問題是什麼?
  4.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當局者往往是最看不清的那位,邀請別人提供建議或評估,或假設自己是局外人,你會怎麼看這件事情?
《覺察力》舉出了很多實例告訴我們,當我們陷入「滑坡效應」、「動機盲點」的陷阱而不自知時,危機其實就在不遠處。
只要我們多花一些力氣,定時更新視野,移除自己的盲點,專注但需覺察外界線索,尤其是掌握實際決策權的領導人,若能辨識出制度上的缺陷或危險徵兆,除了有更好的決策以外,也能避免各種發生令人震驚的悲劇與敗德事件。

書籍資訊
書名:覺察力 作者:Max H. Bazerman(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公共領導中心主任) 年份:2014

延伸閱讀推薦
  1. 逆思維
  2. 底層邏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