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午月丙申日。五月十四日。
越嶺休閒農場。新店銀河路88—1號,竟比98號青立方更遠。
有些路段很陡,下坡有點小心翼翼。
問Mark確診感想,他說比起他的小兒麻痹,這是小事。
一開始以爲感冒頭痛,週五傍晚睡到隔天,竟沒好,怪怪的,再睡到傍晚就快篩,兩條線。回報公司,請他要做pcr 確認。他當時已較有體力,預約後隔天開車去檢驗。但沒胃口好幾天。不扣假不扣錢。
結果餐後只有我一個人拉肚子三次。一次在餐廳,另兩次回家後。
問我的靈感是我不該主動點葷食。還有後兩款茶不適合我。點自己想吃的就好。
250元2兩的鐵觀音好喝。媽買苦茶油、鐵觀音及紅淡比蜂蜜。
每個人要面對的功課業緣不同。
昨夜裡(今清晨)夢到10年前往生的外婆,在夢中她活著,舅舅說因花蓮有阿姨千熏,所以有伴而要被送回花蓮。
原來Mark那位十多年不聯絡的老二弟弟已回高雄,親家母去五天看他。Mark不問任何細節,隨她決定。但他知道他媽心情不好。事情是老三跟他說的。
我猜在Mark眼中,老二一直抱怨親家母不愛他,卻也未盡孝道。幾年前曾回台卻不跟家人聯絡。那是她們的親子功課。(忘了問他是否如我猜想。)
他人的家務因緣。
感嘆!
我是要修正自己的錯謬,無知要轉智慧。
===
網球場的路上:
好愛這一篇!❤️
自從追蹤按讚「網球場的路上」這個粉絲團,幾乎喜歡每一篇。
謝謝你的觀察與撰寫分享!
謝謝!❤️
原文:
事情總在安靜中完成
亞歷山大.茲維列夫(Alexander Zverev,外號 Sascha)下週將登上職業生涯新高世界第二。然而在上週法網四強受傷退賽後,茲維列夫在週三接受了右腳踝的手術。
兩天前,茲維列夫的哥哥米沙(Mischa Zverev)在接受訪問時談到了弟弟的傷與復健計畫。 「費德勒和納達爾都曾在受傷之後贏得大滿貫,」米沙說:「我們也會朝著個方努力,但不會急著回到球場。我們並沒有一個回歸的時程表,因為如果時間訂得太近,那麼會容易失望,而訂得太遠又可能會懶惰。我們的態度會是,我們今天可以做什麼?我們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做什麼?我們會以每一天為單位努力。」
上週有網友私訊來聊對茲維列夫受傷的想法,說也想聽聽「網球場的路上」的分享。
當時我說,我沒有什麼看法可以分享,也不知道可以寫些什麼。不過這兩天,突然想起上個月看到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一篇新文章〈不被大風吹倒〉,談如果人生中遇到艱難時刻,該怎麼辦?
莫言分享了自己在遇到艱難時刻時,給他帶來知識與力量的一本書與一個人 - 字典和爺爺。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一下,網路上有莫言親述的影片。
文章最後莫言寫道:「希望總是在失望時甚至是絕望時產生,並召喚着我們重整旗鼓,奮勇前行。一個人可以被生活打敗,但是不能被它打倒。」
被打敗,但不被打倒,這也是競技運動試著教我們的事,也是運動員們在常帶給我們的感動。
據說許多運動員都很喜歡電影《洛基》,為他們帶來動力。比如,盧彥勳就很喜歡。在《洛基》裡有一幕激勵了很多影迷,洛基對著兒子說到:「不論你、我或任何人,沒有人的出拳能像命運那樣沈重。但這跟我們能打得多用力沒有關係。這跟我們能夠承受多重的打擊並且繼續前進有關。能夠承受多少然後繼續前進,這就是勝利的方式。」
週三,手術後的茲維列夫發了一段文:「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旅程。我的復健之路從現在開始,我會竭盡所能比以往更加強壯。這是屬於我的一部分。」米沙也說:「我相信我弟弟會以更自信的狀態回到球場。」
相信再過幾個月,茲維列夫就會回來了。他所做的事情在新聞媒體上,可能就是簡簡單單的幾個字:Sascha is back!和任何一段運動員的運動生涯沒有多少不同,接下去估計還是訓練、比賽、復健. . . 但我們都知道那一點都不簡單,需要經過數千次、數萬里的鍛鍊,才能走到球場面前。
事情總在安靜中完成。
如何面對艱難時刻,或許沒有一個適合所有人的標準答案。可能是一個目標、一個人、一句話,帶來力量。於是,即使仍然感到害怕,卻選擇堅強著。
在描寫二十四節氣的《時間之書》裡有這麼一句話,說的雖是播種,卻也是充滿智慧的提醒:「你的職責是平整土地,而非焦慮時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Weeping may endure for a night, but joy cometh in the mo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