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29|閱讀時間 ‧ 約 12 分鐘

腳踝扭傷處理

    上午去開會前走在校園文學院附近,竟然漫不經心走到跌倒左腳踝扭傷,膝蓋破皮。
    發現支撐腳變成右腳,因為左腳要先下了。冰敷48小時處理。感謝媽咪給我某個藥水?傍晚晴給我冰袋。而我之前只曉得開完會後明明有點痛,但還去里仁買個東西並且買涼麵與壽司,回家後脫掉MBT鞋子發現越來越嚴重。只想墊個枕頭抬高腳趕快睡覺去。現在找了這篇文章看看。__Denise__
    http://web.ntpu.edu.tw/~jasonchen/curriculum/literatures/what%20can%20we%20do%20when%20our%20ankle%20has%20sprained.htm

              腳踝扭傷了怎麼辦?

      關節扭傷是常見的運動傷害,一般人往往將他交給國術師推拿,但常常是火上加油;若你能具備一些基本常識,做正確的處理,大可以使輕度扭傷復原,或減輕重度扭傷的嚴重度。
            
    來到【運動傷害特別門診】的女籃選手
      
    一位年輕的女籃選手,披著右腳來看【運動傷害特別門診】。他說;是上星期參加籃球比賽時受的傷。當時剛跳起來和對方爭球,沒想到著地時右腳正好踩在別人的鞋子上,就這樣扭了一下,右踝的外側骨突前方立刻就非常疼痛。當晚就去給國術師看,經過一番推拿並且貼上膏藥之後,不但疼痛沒有減輕,反而回家之後更踵更痛,根本整晚都睡不著覺。第二天在去看時,撕下藥膏就發現,不但比剛受傷時明顯的腫起來,而且已有瘀血的跡象。雖然忍著痛在讓那位國術師推拿一番,右腳貼了藥膏,可是實在相當痛,根本不能用力踩在地上,以後就不敢再去給那位國術師治療了。本來以為休息幾天自己就會好起來,沒想到腫痛瘀血的現象一直持續至今,只好趕快來此求醫。聽說台大醫院復健科有這麼一個特別門診,是專門治療運動傷害的。
            
    最常見的運動傷害………踝關節扭傷
      
    聽了這段選手的述說,已經可以想像到她的受傷情形了,這是一個很典型的踝關節扭傷的病例。除了運動員之外,一般人在走路時如不小心,一腳踏空或陷進凹洞哩,或者從椅子或高處跳下來時,很容易就會發生踝關節扭傷的現象。這類病例是我們特別門診中,最常見的一種運動傷害或意外傷害。
      
    由於解剖構造和作用力的關係,當我們的腳向下彎時很容易使腳掌翻向內,而使踝關節的外側韌帶或肌腱受傷。
                 
    第一要務………… 休息、冰敷、壓迫、腳抬高
      
    剛發生踝關節扭傷時,第一件應採取的措施片是立刻停止走動,讓受傷的部位休息、抬高,同時趕快用塑膠袋裝一些冰塊或冰水,或直接以冰毛巾覆蓋在扭傷的部位,並且外面用彈性繃帶、毛巾或布條等包起來,施予適當的壓迫作用。
      
    讓局部受傷的踝關節休息,財部致使受傷的組織範圍擴大。冰敷、壓迫及抬高的目的,則在幫忙血管收縮,壓住破裂的的微血管,減少繼續出血腫痛的趨勢。換句話說,即是禧萬達到止血、止腫、及止痛的效果。
      
    約半小時左右,冰塊、冰水或冰毛巾可能以融化掉或不夠冷了,可暫時先拿開,直接用彈性繃帶或布條繼續做壓迫性的包紮。包紮的要領是受傷的踝關節必須保持在中性的位置,也就是小腿和腳板成九十度直角的姿勢,然後用腳趾的底部一直往上包紮,達到滿小腿肌肉的上緣為止。不能包得太緊,否則壓迫及固定的效果達不到;也不能包得太緊了,否則會妨害小腿的血液循環。如果腳趾出現麻痛、腫脹或發紫的現象,那就是包得太緊了,必須趕快鬆開來,重新在包的鬆一點。總之,以能限制住踝關節的運動,而腳趾尚能上下活動,並且腫痛不再繼續增加或惡化為原則。
      
    這間歇冰敷加上持續包紮壓迫的急救,必須持續二十四小時以上,直到給合格的醫師診治為止。在這段期間,盡量不要用受傷的腳來著地走動,最好玩全部做任何的腳部活動,直到腫痛消失為止。因此,看醫生時可能需要用拐杖,或靠別人扶持,在不使受傷的腳著地用力的情況下,來幫忙行動。
      
    給合格的醫生檢查的目的,在確定是否是單純的韌帶扭傷,還是合併骨折、脫臼或其他肌健等組織也一起受傷,在處理上有所不同。
      
    單純的韌帶扭傷,依其嚴重度可分為三個等級。只有極少數的韌帶纖維受傷時,稱為【第一度的韌帶扭傷】。這種是最幸運的,也是最輕微的,只會在受傷的局部出現輕微的腫痛或淤血現象,而韌帶的功能及強度並不受影響,一般在一兩星期內會完全痊癒。
      
    如果有相當多的韌帶纖維受傷時,稱為【第二度的韌帶扭傷】這個受傷的部位,會出現較明顯的腫痛及瘀血現象,而韌帶的功能及強弱都會減弱,因此比較難很快的治癒。
      
    萬一整條韌帶都斷裂時,稱為【第三度的韌帶扭傷】,或【韌帶完全斷裂】。這是最嚴重的受傷,不僅是局部會有明顯的瘀血現象,更重要的是那條韌帶的功能會喪失,因此會出現不正常的關節鬆脫或不穩的現象,而影響那個關節的活動功能,並解容易在受傷,連累其他的組織也一起受害。而退化性關節炎或習慣性脫臼,更是常見的後遺症。
             
    依腳踝姿勢及疼痛部位判定是哪條韌帶受傷
      
    底下以常見的【腳踝關節外側韌帶扭傷】為例,來向大家詳細解說一下正確的使用方法。
      
    踝關節的外側韌帶主要有三條,最前面的一條是位於距骨和啡骨之間,稱為【韌帶【跟非骨間韌帶】。最後面的一條也是為於距骨和啡骨之間,稱為[後距非骨間韌帶]
      
    為什麼要詳細指出這三條韌帶的位置和名稱 ?因為根據受傷當時的腳踝姿勢以及剛受傷時的疼痛位置,可以很準確的判斷是哪一條,或是哪幾條韌帶受傷。
      
    當我們的腳尖向下方而腳掌也向內翻時,最容易受傷的便是水平走向的【前距菲骨間韌帶】。當這條韌帶受傷時,疼痛的位置就在踝外側骨禿的正前方,正常時在此可摸到一快凹陷處,由於這條韌帶是屬於踝關節壤構造的一部份,因此受傷後很容易產生出血腫痛的現象,使原來凹陷的地方腫起來,並且觸壓局部會疼痛這條韌帶主要的功能是在限制距骨向前移動,當它完全斷裂時,如果我們用一手固定小腿的下端,另一手用力將腳跟往前(腳尖的方向)移動,就會發現它可以往前移動零點四公分以上,表示這條【前距非骨間韌帶】已經完全斷裂,不在具有正常的限制功能了。
      
    當我們的腳尖往上而腳掌向內翻轉時,較常見的是【跟非骨間韌帶】何前距非骨間韌帶】一起受傷,而【跟非骨間韌帶】的單獨受傷是比較少見的,因為從它的位置和韌帶纖維的走向來看,往往在它受傷之前,【前距非骨間韌帶】已經比它先受傷的緣故。這條韌帶的功能主要在限制距骨的傾斜性移動,當我們以一手固定小腿的下端,另一手抓住前腳步用力使腳掌朝內翻轉時,如果發現踝關節可以很容易的向內翻,並且距骨有明顯地向外傾斜的話表示,【前距菲間韌帶】何【跟非骨間韌帶】已完全斷裂 。這種典型的變化,如果在麻醉之下一面施加外力,一面照X光檢查時,可以很清楚的顯現出來。
      
    第一度的踝外側韌帶扭傷,經醫師確定無誤之後,自受傷後的第二天起,可以開始把腳浸在溫水哩,在部痛的範圍內上下活動踝關節每次約二十分鐘,一天做一至二次,泡完溫水之後要迅速重新包紮,並且把腳抬高,這樣才能避免腫痛的發生。
      
    如果剛扭傷的二十四小時內,已經好好的休息、冰敷、壓迫及抬高的話,到第二天往往不會有繼續出血腫脹的現象。第二階段的治療,主要在強調如何使腫痛迅速消失,所使用的方法就是在溫水裡活動。一方面利用溫水使血管擴張,一方面上下活動踝關節以保持關節的活動範圍,並靠肌肉收縮、包紮壓迫及抬高等方式,可同時輕微的按摩扭傷的部位五分鐘,如果作的正確而適當的話,確實可加速消腫。
      
    常犯的錯誤是受傷時沒有做冰敷或包紮壓迫的急救,以至腫痛淤血很快的產生。其次是太早做熱敷或請人推拿,結果是更踵更痛。另一個常見的疏忽是水溫太高,或做完運動之後沒有立刻抬高並重新包紮壓迫,於是又開始出現腫痛或瘀血的變化。
      
    第一度的韌帶扭傷,經過上述的治療一至兩星期之內,就會完全癒合。當腫痛瘀血全消,各個方向的踝關節活動都能作,觸壓或拉僅受傷的部位也不會產生疼痛時,就可以重新恢復原來的運動量了。
                    
    重度扭傷需固定踝關節 
      
    第二度的韌帶扭傷,最重要的是韌帶尚未癒合之前,必須給予適當的保護,才不致惡化成第三度扭傷,或者癒合不良,使癒合的時間拉長,或者韌帶變長,以至關節較鬆,容易在受傷。
      
    急性期的處理何第一期的韌帶扭傷相似,只不過早期就需要用護木或塑膠製的支架來保護,把踝關節固定在中性(九十度)的姿勢。
      
    等第三天或第四天,消腫已達最高峰了,不會在繼續擴大時,才可以把冰敷停止,改在溫水裡活動,每天作二至三次,直到消腫消失為止。不泡水的時候,就要用保護的器材來限制踝關節的活動,使它不產生內翻或拉緊受傷韌帶的動作。這些保護的器材有很多種,比較確實有效的是用戶木或塑膠製的支架來固定,其次是黏性交部的貼紮,一般彈性繃帶或護套較不可靠。這段時間需要拐杖來幫忙走路,以受傷的腳步不用力著地為原則,常需六至十二週才可完全癒合。
      
    有些骨科醫師主張,從扭傷的部位不在繼續腫大開始(約第三天或第四天起),最好用石膏固定二、三星期,一方面保護的效果比較確實可靠,另一方面病人可以直接穿著走路,似乎比較方便。如果拆開石膏後,發現腫痛的現象仍然存在,或者活動關節時還會疼痛,那麼還得繼續用石膏固定三星期,直到完全癒合不痛為止。
                   
    韌帶完全斷裂時,需打石膏或開刀縫合   
      
    第三度的韌帶扭傷,有兩種不同的治療方法,很難說哪一種是最理想的。
    保守的,或者不開刀的治療方法,是類似第二度韌帶扭傷的處哩,不過把石膏固定的時間延長到六個星期,並且拿掉石膏之後,還得繼續使用保護器材六個星期。換句話說,總共得保護十二個星期(約三個月)之久,才能使韌帶的功能與強度恢復。而完全恢復到受傷前的最大強度,差不多都在受傷的三至六個月之間,並且需要一段時間的物理治療,來改善關節的活動度及加強肌力。這種保守療法的最大缺點是在受傷率很高,約為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四十之間。
      
    另一種繳積極的治療方法便是開刀縫合,其最大的優點是能使受傷的韌帶準確的結合,恢復最大強度及最高的關節穩定性的機會很高。開刀後的前三個月,和保守療法(石膏固定六星期),以後再發生關節不穩的情形比較少,約佔百分之五左右。成敗的關鍵之ㄧ,和開刀的時間很有關係,如果在在剛受傷的七至十天以內開刀的話,成功率很高,錯過了這段黃金時間,受傷的韌帶會發生一些不利的變化,使開刀縫合很難成功,這是必須提醒大家注意的一點。
      
    其他的踝關節韌帶較少受傷,而處理的原則是依樣的,在此部在重覆解說。
                  
    反覆性扭傷造成關節不穩
      
    以上是關於踝關節的急性扭傷。另一種常見的情形是同一個踝關節重複扭傷幾次,結果型成慢性的關節不穩現象,它的症狀就可能是幾次急性扭傷的歷史重演而它的嚴重度可能從第一度至第三度都有。
      
    對這種反覆性的扭傷該怎麼辦呢?首先是要確定它的不穩程度。比較輕微的,只要將鞋跟的外側鞋底墊高半公分,並向外延伸半公分,也許就能減少在扭傷的次數對於開刀縫合很困難,因為斷裂的韌帶兩端以不易辨認的很清楚,即使免強縫合起來,效果比急性扭傷的早期開刀要差得多。往往對於較嚴重的病例,只能利用其他的來幫忙固定,也就是施行所謂的救濟重建手術,犧牲某一部份的功能,來彌補另一部分缺陷。
      
    總之,對於反覆扭傷的最佳治療便是預防,也就是要正確的處理第一次的踝關節急性扭傷!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