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文翻寫06_徒手治療對腳踝扭傷重要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記得在學術文翻寫01中提到傷後復健的重要性。比起「休息」,更重要的應該是要「適度運動」。不僅推翻過去常人的習慣,也在體育界及防護界投下震撼彈。再次證實:

Sport is medicine. 運動是良藥。

也是我過往文章一直強調的論點。

既然在學術文翻寫01提到傷害應該要繼續適度運動以促進復原,接下來就要提到該怎麼動了。這篇是2016年在Manual Therapy(徒手治療期刊)上所刊登的文章:

——————————————————————————————————————

徒手治療關節與神經結構結合運動處方_Manual Therapy

Manual therapy in joint and nerve structures combined with exercises in the treatment of recurrent ankle sprain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Gustavo Plaza-Manzano a 1, Marta Vergara-Vila b c, Sandra Val-Otero c, Cristina Rivera-Prieto c, Daniel Pecos-Martin c 2, Tomás Gallego-Izquierdo c 2, Alejandro Ferragut-Garcías d 3, Natalia Romero-Franco d

aDepartamento de Medicina Física y Rehabilitación, Facultad de Medicina, Universidad Complutense de Madrid, Instituto de Investigación Sanitaria del Hospital Clínico San Carlos (IdISSC), SpainbCommunity Health Centre Maria Wolff, Madrid, SpaincPhysiotherapy Department, University of Alcalá, E-28871, Madrid, SpaindPhysiotherapy and Nursery Department, University of the Balearic Islands, E-07122, Mallorca, Spain

摘要

背景:反覆發生腳踝扭傷通常因為本體感覺或肌力訓練產生部分症狀。然而,鬆動術能否影響神經結構(如:脛骨或腓骨神經)至今仍未知。

目標:分析本體與肌力訓練及相同訓練再加徒手治療(關節、神經鬆動術)的有效性。

實驗設計:隨機單盲試驗。

實驗方法:將反覆扭傷的56位受試者,隨機分配之實驗組及控制組。控制組課表為為期四周的本體感覺及運動訓練;實驗著課表除了與控制組為期四周一樣的訓練課表外再加徒手治療(關節、神經鬆動術)。疼痛自覺踝關節不穩定(使用CAIT)壓力疼痛閾值(PPT)踝部肌力主動活動關節角度(AROM),數據將會在實驗前第一次實驗後介入四周後測量。

實驗結果:各自組別內狀況皆有改善。組間比較發現在第一次實驗後及進入四周後,實驗組有較低的疼痛、自覺踝關節不穩定及較高的PPT、踝部肌力、AROM。

結論:比起單純運動,包含本體感覺、肌力訓練、徒手治療的課表能較有效改善疼痛、自覺關節穩定、肌力及活動關節角度。

——————————————————————————————————————

既然摘要提到徒手的重要性,我將文中徒手的附圖貼上來:

徒手處理包含關節鬆動術及神經鬆動術。在徒手治療過程中,物理治療師多會使用grade 3的等級進行鬆動術。每次持續20-30秒,每種鬆動術之間休息2分鐘,重複10次。

a.牽拉 b.由後往前 c.由前往後 d.前後方向 e.淺腓神經鬆動術

a.牽拉 b.由後往前 c.由前往後 d.前後方向 e.淺腓神經鬆動術

  • 關節鬆動術:在脛骨與腓骨之間、在距骨與小腿之間
  • 神經鬆動術:被動將腳踝下踩再往內翻(plantaflexion and inversion)

再來提一下文章中所提到的運動訓練課表:

一週訓練兩次,每週換一次課表。可以發現課表強度從穩定平面>不穩定平面,或是增加上肢不穩定(手畫星星、接球、對牆丟球、丟夜市九宮格等)增加課表變化性。

本體感覺與肌力訓練課表

本體感覺與肌力訓練課表

文中還提到:因為有重複扭傷的問題,導致腳踝往上勾(dorsiflexion)的角度很小。換句話說,腳踝長期處在腳踝下踩(plantaflexion)的姿勢,也就更容易扭到,產生惡性循環。

總結

除了知道「受傷後不應休息,應繼續運動」這件事外,還需了解「除了運動復健外,徒手治療不可少」!徒手治療運動治療結合,才能更有效幫助傷後恢復。回到標題的疑問:徒手治療對腳踝扭傷重要嗎?我認為:很重要!有了徒手治療輔助,各種數據皆顯示有較好的癒後。再加上,我個人主觀認為有個人一起走復健療程,課表依循度也會更高。這也是近年物理治療所越開越多間的原因之一吧。

資料來源: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356689X16307019

這次選擇不通篇翻譯,而是將我認為重要的點提出來,如果希望還是可以全篇翻譯的話,歡迎留言跟我說,我會盡量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推廣Soprt is medicine.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紀漁弦的沙龍
26會員
121內容數
做為一名運動防護員,將職場上的各種大小事、甘苦談、未來趨勢以寫作文章方式分享給大家也分享給自己。如果對運動傷害防護有興趣的人快點進來看。
紀漁弦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3
我剛出社會工作的時候,也因為不知道要怎麼跟教練互相配合,焦慮、煩惱很久。也是因為遇到了有緣的教練(當然也有遇到無緣的教練),有機會瞭解教練的想法,也才寫了這篇。就是因為互不了解,所以如果有一方不願意溝通,那就註定無法溝通了⋯⋯為了合作順利,我會盡量主動多跟教練聊天
Thumbnail
2025/03/23
我剛出社會工作的時候,也因為不知道要怎麼跟教練互相配合,焦慮、煩惱很久。也是因為遇到了有緣的教練(當然也有遇到無緣的教練),有機會瞭解教練的想法,也才寫了這篇。就是因為互不了解,所以如果有一方不願意溝通,那就註定無法溝通了⋯⋯為了合作順利,我會盡量主動多跟教練聊天
Thumbnail
2025/03/23
教練:最氣的就是防護員要選手休息。他(選手)沒有自己主動跟我說他受傷,練習看起來也正常啊,到底為什麼要休息?這樣拉起來的體能就會沒了,這樣怎麼比賽?
Thumbnail
2025/03/23
教練:最氣的就是防護員要選手休息。他(選手)沒有自己主動跟我說他受傷,練習看起來也正常啊,到底為什麼要休息?這樣拉起來的體能就會沒了,這樣怎麼比賽?
Thumbnail
2025/03/22
本文探討教練與防護員在選手訓練上的觀點差異,以及防護員如何有效與教練合作,提升選手訓練成效與預防運動傷害。文中提出幾個常見的教練與防護員之間的衝突點,並提供具體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2025/03/22
本文探討教練與防護員在選手訓練上的觀點差異,以及防護員如何有效與教練合作,提升選手訓練成效與預防運動傷害。文中提出幾個常見的教練與防護員之間的衝突點,並提供具體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運動前做足熱身很重要,但是很少人會重視收操這件事。其實運動後的按摩和熱身一樣重要,好好收操除了可以降低隔天鐵腿的機率外,還能減少運動傷害的風險。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運動前做足熱身很重要,但是很少人會重視收操這件事。其實運動後的按摩和熱身一樣重要,好好收操除了可以降低隔天鐵腿的機率外,還能減少運動傷害的風險。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腳踝扭傷的常見治療方法,包括針灸、消炎止痛藥等。此外還探討了最新的扭傷處置方式,並分享了急性期和亞急性階段的處理原則。文章指出前美國運動醫學博士對冰敷理論的推翻,文章介紹了中醫治療、針灸和中藥對於腳踝扭傷的效果和作用。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腳踝扭傷的常見治療方法,包括針灸、消炎止痛藥等。此外還探討了最新的扭傷處置方式,並分享了急性期和亞急性階段的處理原則。文章指出前美國運動醫學博士對冰敷理論的推翻,文章介紹了中醫治療、針灸和中藥對於腳踝扭傷的效果和作用。
Thumbnail
記得在學術文翻寫01中提到傷後復健的重要性。比起「休息」,更重要的應該是要「適度運動」。不僅推翻過去常人的習慣,也在體育界及防護界投下震撼彈。再次證實:Sport is medicine.也是我過往文章一直強調的論點。
Thumbnail
記得在學術文翻寫01中提到傷後復健的重要性。比起「休息」,更重要的應該是要「適度運動」。不僅推翻過去常人的習慣,也在體育界及防護界投下震撼彈。再次證實:Sport is medicine.也是我過往文章一直強調的論點。
Thumbnail
現代生活中,運動已成為維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一環。然而,不可避免地,運動也伴隨著一些常見的傷害。撥筋,作為傳統整復推拿的一種技術,逐漸受到關注,特別在康復領域展現出卓越的效果。以下將深入探討撥筋在生活中常見運動傷害的康復建議,以及其如何帶來療癒的奇蹟。 1. 撥筋的基本概念 撥筋是一種注重肌肉和筋膜
Thumbnail
現代生活中,運動已成為維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一環。然而,不可避免地,運動也伴隨著一些常見的傷害。撥筋,作為傳統整復推拿的一種技術,逐漸受到關注,特別在康復領域展現出卓越的效果。以下將深入探討撥筋在生活中常見運動傷害的康復建議,以及其如何帶來療癒的奇蹟。 1. 撥筋的基本概念 撥筋是一種注重肌肉和筋膜
Thumbnail
運動員在追求卓越表現的過程中,常常面臨肌肉損傷的風險。而在這個關鍵時刻,撥筋療法作為一種有效的醫學支援手段,不僅可以加速康復,還能夠幫助運動員保持最佳狀態,重新踏上競技舞台。
Thumbnail
運動員在追求卓越表現的過程中,常常面臨肌肉損傷的風險。而在這個關鍵時刻,撥筋療法作為一種有效的醫學支援手段,不僅可以加速康復,還能夠幫助運動員保持最佳狀態,重新踏上競技舞台。
Thumbnail
運動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徑,然而,運動也可能伴隨著各種傷害和創傷。運動傷害不僅對運動員的身體造成損害,還可能影響其職業生涯和生活品質。在這方面,現代推拿技術在運動傷害康復中扮演著重要的醫學支援角色,有助於加速康復過程、減輕疼痛,並提供個性化的療程。
Thumbnail
運動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徑,然而,運動也可能伴隨著各種傷害和創傷。運動傷害不僅對運動員的身體造成損害,還可能影響其職業生涯和生活品質。在這方面,現代推拿技術在運動傷害康復中扮演著重要的醫學支援角色,有助於加速康復過程、減輕疼痛,並提供個性化的療程。
Thumbnail
醫師,我的腳早上才拐了一下,怎麼就腫的跟”米姑”一樣? 足踝扭傷後腫脹疼痛可以說是來求診骨科、復健科或中醫傷科最常見的主訴前幾名,簡單來說就是踝關節附近軟組織,遭受意外或是姿勢不當,關節超過正常扭曲角度(外翻較常見)而損傷,輕則軟組織肌或韌帶受損,嚴重一點還有可能骨裂、骨折。 #Ottawa Ank
Thumbnail
醫師,我的腳早上才拐了一下,怎麼就腫的跟”米姑”一樣? 足踝扭傷後腫脹疼痛可以說是來求診骨科、復健科或中醫傷科最常見的主訴前幾名,簡單來說就是踝關節附近軟組織,遭受意外或是姿勢不當,關節超過正常扭曲角度(外翻較常見)而損傷,輕則軟組織肌或韌帶受損,嚴重一點還有可能骨裂、骨折。 #Ottawa Ank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