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8|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學齡前手足之間的紛爭

根據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研究,觀察34對兄弟姊妹間的日常互動下,發現相差2到4歲的手足,平均每小時會衝突6.3次,也這樣算下來就是十分鐘一次的概念。
說真的,以身為二寶媽的親身經驗來看,十分鐘一次都還算長的了。有時候吵起來,只要一不在旁邊跟著玩就要吵架。不外乎我想玩的東西,對方也想玩,兩個人開始爭同一個玩具。或是我想要對方用自己的方式玩這個玩具,但是對方又不願意的時候,就會吵得不可開交,這個情形比較多是出現在姐姐身上。
姐弟倆開始進入吵架的高峰,大概是可以從弟弟行動能力愈來愈好,大約是10個月以後開始,一直到一歲多會走路以後,可以玩在一起的機會愈來愈多,吵架的頻率也愈來愈高。
同一個玩樂時刻,天堂與地獄之間的差別
同一個玩樂時刻,天堂與地獄之間的差別

弟弟出生前後,姐姐的狀態
很多觀點都會告訴父母親,在弟弟妹妹出生前,要先做預告,幫弟弟妹妹買禮物給大寶,並告訴大寶要好好愛護與幫爸媽照顧二寶。甚至等孩子比較大之後會灌輸大寶禮讓的美德。說真的,我從來沒有做以上種種的預防式措施。一方面,姐弟倆的年齡差距很近,弟弟出生的時候姐姐才1.5歲,還是個老嬰邁向嫩童的階段,一切都還很萌懂,比起告訴他期望的行為,我反而只告知她實際上會發生的狀況,也就是:1.媽媽肚子裡有小貝比,2.小貝比什麼時候會出生,3.之後會有一個弟弟。如此而已。我希望一切都是在真實發生的狀況下讓姊姊能有屬於自己本身自發性的反應與理解,而不是帶著大人的要求與期望,去做一個身為大寶被期望的角色。我的理想是當作是兩個同時出生的雙胞胎一起生活的狀態。
的確對於姐姐來說,家裡有成員開始分享父母的愛,會在各面向看到他各種退化的行為與反應。比如,
  1. 平常相處都很融洽,只有在弟弟需要餵奶喝的時候特別要媽媽抱
  2. 弟弟需要媽媽抱著哄睡時,特別要媽媽為她做各種類型的服務。
然後哭鬧不休。以上大概是發生在姊姊1.6-1.10歲之間
現在回想起來,完全和現在一起玩玩具會吵架的狀態一模一樣。就是一種佔有慾的展現。你所擁有的,我沒有的話就會心情很差,也想要擁有。除此之外,進入2歲控制期姐姐,不只會因為佔有慾的問題而哭鬧,還會因為想要控制弟弟的行為而哭鬧。
所以有很長一段時間,姐弟倆之間的糾紛特別嚴重,只要在家,就會三不五時聽到一直在吵架,完全沒有喘息的感覺。媽媽做的就是疲於調解。

姐弟倆目前的狀態(姐3.7歲/弟2.1歲)
到現在姐姐3.7歲,弟弟2.1歲,吵架的狀態已經不會像之前出現的那麼頻繁,一方面是弟弟也長大了,比較能知道與控制自己的行為,可以和姐姐玩得比較好,另一方面經過長時間的磨合,姐姐可以在媽嗎忙碌的時候好好的跟弟弟玩在一起。現在只要媽媽愛廚房弄晚餐時,姐弟倆就可以玩在一起,儘管有時候會有些小爭執,但都不像之前那麼頻繁與激烈了,有種苦盡甘來的感覺。

排解手足紛爭的作法
在這段期間整理了關於手足之間的處理,以下幾點是我個人的作法:
  •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如果因為遊戲有所衝突,大人一定要介入。
  • 因為搶同一個玩具而沒收玩具,只會把問題藏起來而無法解決問題。可以用沒收玩具來當手段,而不能是結果。
  • 沒有分享概念,尊重孩子個人意願:玩具是共享的,想要玩別人手中的玩具,要等對方願意分享或是不想玩的時候才能玩。
  • 沒有長幼概念,從不對大寶說要禮讓小寶。同時也可教導小寶能尊重大寶的選擇權,不會因為自己比較小就可以享有更多。
  • 替孩子翻譯(說出)心中的想法。
  • 假裝父母不在場,觀察孩子行為,傷害人的行為事出有因。
我聽過有些觀點是說,要給孩子機會讓他們學習自己解決問題,而不是當一個大法官,出面調停或判決誰對誰錯。關於這個說法,我自己的經驗是,如果孩子在情緒高漲吵得不可開交時,不出面調解只會讓事情愈演愈烈。可能是我的孩子還很小的關係,如果不出面來理解他們的狀態,只會讓他們陷入不被理解的情緒裡而得不到同理,當孩子無法被同理時,就無法解決根本的問題。所謂的大法官的角色,並不是判定誰對誰錯,而是闡述大家一起玩玩具的規則,讓他們能夠理解自己的佔有慾需要忍耐與克制。除了再次闡述規則以外,也可以提供孩子一些策略,比如如果想要別人手上的玩具,那是不是可以用其他的東西跟他換換看。這也可以順便教導孩子有沒有更好的做法與策略,去達成自己的目的。如果對方還是只想繼續玩,那我就會直接跟孩子說那就要尊重他,等他玩玩。
其實我們帶孩子去外面的公共空間玩耍時,遇到其他陌生孩子也是用同樣的準則,這就是在這社會與他人社交的基本原則,不應該因為在家裡對方是自己的弟弟妹妹或是哥哥姊姊就有所變動。每個人就是一個獨立的、該基本尊重的個體去對待之。
當然有時候我們也會在旁邊用『軟性勸說的方式』,稍微看能不能讓其中一方可以後退一步。但基本原則是不變的。

幫孩子說出心裡的想法
另外,因為我的孩子都還很小的關係,所以常常發生事情的當下,會沒有辦法用很清楚和很完整的意思闡述,這時候就必須要開始玩猜猜看的遊戲了。如果真的說中孩子心裡的感受與想法,以及剛剛發生的事由,孩子就會真心軟化並被同理,當孩子有被同理的感受時,才能脫離陷入情緒中心的漩渦。

關於打人的行為
關於打人或是抓傷人的行為,在我們家比較常發生在姐姐身上。從弟弟還是貝比的時候,可能因為吃醋的心情偶爾會有抓傷的行為。當時出現抓傷弟弟的狀況時,很明確的告知姐姐傷害人不可以(我相信大家的反應都是會說打人不可以),等到姐弟倆比較大了以後,才反思,應該是事出有因。後來從旁觀察,才發現會讓姊姊出手的原因,有時候真的是弟弟搶玩具搶得太過分,姐姐受不了才會忍不住打下去。所以後來我看到弟弟臉上有傷痕時,並不是先告訴姊姊打人不可以、打人就有錯、不管怎樣都不能動手等,而是先問姐姐剛剛弟弟做了什麼讓你這麼生氣。儘管最後還是會和姐姐重複聲明打人不可以,但至少姐姐的感受是先被理解自己的行為的來由,以及被理解自己是有多麼生氣。如此一來,再次闡述打人是錯誤的道理,才能被內化。

尊重個體,長出自己的力量
比起禮讓、包容、主動分享等普世價值的傳統美德,尊重他人意願的基本理念對我來說更為重要。所以當孩子在外面被要求要分享玩具時,我都會先詢問本人的意見,如果姐弟倆不願意,那我就會尊重姐弟的意願。『雖然有時候還是會在旁邊軟性的勸說』,意圖挑起他們的同理心,但基本上是完全尊重的。我相信當孩子被尊重的對待之後,才能夠長出屬於自己的力量,擁有自己的想法,去面對這多變的世界。
希望這一篇文章對你來說能有所幫助。 如果對姐弟倆成長過程有興趣的朋友,歡迎訂閱我們的YT頻道:姐弟日常 另外我也會在podcast上面分享除了教養以外的生活瑣事,歡迎收聽:姐弟日常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