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孩子相差年齡的理想狀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決定要寫下這篇文章時,其實單純想要分享的是個人經驗跟觀察經驗,也就是說它並不具備一定的正確答案,因為每個人的出發點跟考量都不一樣;但作為一個比較務實的家長,自己就有自己的答案、分享出來聊聊囉。

首先是這個問題可以分成兩個情況,一個是當家裡面只有兩個小孩的時候、另一個情況則是家裡面有三個以上的小孩,是說現在大部分的家庭來說應該是前者居多,畢竟大家常常還是會容易覺得兩個剛剛好、如果是一男一女湊個好字那更好;但就個人內心的希望是至少要有三個以上最好了。

家裡面有兩個小孩的時候,覺得相差「六歲以上」應該是比較合適的,很多時候大家都覺得相差三歲就很足夠了;但其實從現實面來思考一下,一個三歲的孩子看到一個剛出生的弟弟妹妹,他/她們的心態會是怎樣?也可以說他/她們這時候是有能力照顧好自己、然後幫忙照顧弟弟妹妹嗎?這應該是不太可能發生的事。三歲大的孩子,有些還沒戒尿布、更多的是還不能夠好好吃飯、做出語言跟情緒的表達,因此回到二寶出生會讓大寶產生失寵跟吃醋的情況,如果時候孩子已經六歲了,前面說的狀況就少掉一大半,這時候的大寶說不定已經有自己的交友圈跟興趣,重心就不會落在跟弟弟妹妹的互動上。很多人都會說要辛苦就一次辛苦,事實上一次帶過兩個孩子以上的人,應該是可以理解完全不是一加一的辛苦而已;倘若兩個孩子之間差更少歲數,有些朋友的孩子相差才一歲多,那麼前幾年的生命(活)品質若沒有足夠的後援,絕對是容易讓人常常產生不悅的。

那麼家裡面如果有三個以上的小孩呢?若是這樣的話其實只要大寶跟二寶維持前面的狀態、也就是相差六歲以上,那麼三寶或是四寶跟前面的哥哥姐姐相差一歲或是兩歲也不會構成太大的影響,可以試著想一下當三寶出生時大寶已經小學了甚至要十歲了,這兩者需要投入的心力跟相差兩、三歲時能相同嗎?

最後為什麼覺得有三個孩子以上是比較好的呢?因為當孩子只有一個的時候,他/她的夥伴只能向外尋找;但再怎麼好的兄弟、閨蜜都還是跟親生手足不一樣的,而如果是兩個孩子的家庭,他/她們的對象則只能永遠是同一個;但如果是三個孩子的家庭,他/她們的選擇跟變化就很多了,甚至可以選擇跟其中一方合作去跟另一方討論事情、也可以三方坐下來提出各自的看法,找出更好的解決方式。


你/妳覺得孩子的年齡差距是個值得思考的議題嗎?一起來分享聊聊吧 ~~~

avatar-img
19.6K會員
265內容數
相信運動是好的、相信閱讀是好的、相信開放心態是好的,在這邊會分享關於運動、教育跟心理的相關內容,歡迎一起來聊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篇文章探討了運動者是否需要透過觀看影片來調整自己的表現,提出了不同於傳統觀唸的觀點。文章建議運動者在練習中注重內心的感受和記憶,以及觀察自身的表現和不順遂的部分,而不是過度依賴觀看影片來做調整。
本書籍著重探討家庭是如何影響個人成長與心理狀態的,並提供助人者對於心理治療的思考與見解。書中分享了作者的個人經驗,關於如何從問題中獲得力量以及建立自信的過程。
西班牙傳奇越野跑選手Killian Jornet最近發佈關於他在新的一年的計畫及安排。其中講述了移居挪威的決定背後的原因和對家庭生活與訓練平衡的思考。這篇文章透過這位運動員的親身經歷,對家庭與運動生活之間的取得平衡上有所啟示。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有些運動員還是會選擇在不被打擾的環境練習,有些則是選擇好好的與網路相處。本文探討的是關於切換能力的重要,並且適用於任何工作身份的人們。
「浪費自己時間是慢性自殺,而浪費別人的時間是謀財害命。」書裡面作者不斷提到關於管理的重要,特別是時間管理的部分。 優秀的人常常都是嚴以律己的,因為連自己都不要求自己,那又怎麼期待別人會看重自己呢?
意象訓練大概是談到運動心理,較廣為人知、甚至被各個教練們容易掛在嘴邊的操作(估計應該不亞於目標設定)但意象訓練是屬於心理的哪個部分呢?為什麼會有利於運動表現的增強呢? 作為棒球史上最大合約的選手大谷翔平先生,就在打擊練習時加入這樣的練習,讓人瞭解可以有好的表現正是來自於這樣的課表。
這篇文章探討了運動者是否需要透過觀看影片來調整自己的表現,提出了不同於傳統觀唸的觀點。文章建議運動者在練習中注重內心的感受和記憶,以及觀察自身的表現和不順遂的部分,而不是過度依賴觀看影片來做調整。
本書籍著重探討家庭是如何影響個人成長與心理狀態的,並提供助人者對於心理治療的思考與見解。書中分享了作者的個人經驗,關於如何從問題中獲得力量以及建立自信的過程。
西班牙傳奇越野跑選手Killian Jornet最近發佈關於他在新的一年的計畫及安排。其中講述了移居挪威的決定背後的原因和對家庭生活與訓練平衡的思考。這篇文章透過這位運動員的親身經歷,對家庭與運動生活之間的取得平衡上有所啟示。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有些運動員還是會選擇在不被打擾的環境練習,有些則是選擇好好的與網路相處。本文探討的是關於切換能力的重要,並且適用於任何工作身份的人們。
「浪費自己時間是慢性自殺,而浪費別人的時間是謀財害命。」書裡面作者不斷提到關於管理的重要,特別是時間管理的部分。 優秀的人常常都是嚴以律己的,因為連自己都不要求自己,那又怎麼期待別人會看重自己呢?
意象訓練大概是談到運動心理,較廣為人知、甚至被各個教練們容易掛在嘴邊的操作(估計應該不亞於目標設定)但意象訓練是屬於心理的哪個部分呢?為什麼會有利於運動表現的增強呢? 作為棒球史上最大合約的選手大谷翔平先生,就在打擊練習時加入這樣的練習,讓人瞭解可以有好的表現正是來自於這樣的課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從親子關係的議題出發,探討原生家庭的影響以及權威式教養方式可能造成的傷害。文章以日劇劇情為引子,分享觀後感,並連結自身經驗,反思親子溝通的重要性。
你的父母會拿兄弟姊妹作比較嗎? 你會跟你的兄弟姊妹比較嗎? 你會將你的孩子們進行比較嗎? 我跟我姊,只差一歲,而且都是女生,家裡沒有其他孩子,所以父母給我們的資源幾乎一樣,但是從小時候就會開始成為大人茶餘飯後的話題,從誰比較乖、誰功課比較好 到現在結婚之後有各自的家庭了,也難免被提到誰嫁得比
Thumbnail
探討師生關係與親子關係的異同,指出大人對孩子的期望與對待方式,以及孩子在這種關係中的角色。建議大人可以用生態觀察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成長,接受並欣賞每一個孩子獨特的樣貌。
Thumbnail
許多屆齡退休的人,若有孩子,年齡都大概已經二三十歲以上,無論仍舊一起生活或是出去工作、結婚生子在外地定居,關係的品質與維持方式勢必會和從前小時候總是天天黏在一起的生活有些許不同。
現代教育強調創新教學法,家庭教育中也可應用這些方法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本文將分享如何在家庭中使用翻轉教室和STEM教育等方法。 應用翻轉教室 讓孩子在家中預習學習材料,課後進行討論和實踐。 引入STEM教育 在家庭中進行簡單的科學實驗和工程項目。 鼓勵自主學習    -
看到不同的家長與孩子的互動 時常讓我想到我與兒子們的關係
我覺得親子之間的相處,很容易讓人有上下級的分別,也許父母或長輩沒有這麼想,但是他們的教育跟他們的經驗感受,造就他們習慣這樣對晚輩或下一代。 我覺得兩邊都沒有錯,是習慣跟環境的不同,造成了真的有代溝,只是很不喜歡某些長輩不經意出口的話,讓人有種在造成世代對立的感覺。 每次都說現在的年輕人怎樣怎樣,
Thumbnail
這是一本我會存放在書櫃中,時常拿起翻閱,時刻提醒自己的一本書。 書中有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故事: 有一個孩子在班上不活躍、考試也都是最後一名,某天老師發現這個孩子非常會盪鞦韆,老師就為了他舉辦一場盪鞦韆比賽。不出所料,這個孩子拿下了盪鞦韆冠軍。神奇的是在這個事件以後,他的學業成績開始好轉,
Thumbnail
兄弟姊妹年齡差距的設定是家長必須面對的重要議題。文章主要探討了家中有兩個小孩和三個以上小孩時的年齡差距設定方法,並提出多子女家庭的選擇與變化會較多的觀點。
Thumbnail
從親子關係的議題出發,探討原生家庭的影響以及權威式教養方式可能造成的傷害。文章以日劇劇情為引子,分享觀後感,並連結自身經驗,反思親子溝通的重要性。
你的父母會拿兄弟姊妹作比較嗎? 你會跟你的兄弟姊妹比較嗎? 你會將你的孩子們進行比較嗎? 我跟我姊,只差一歲,而且都是女生,家裡沒有其他孩子,所以父母給我們的資源幾乎一樣,但是從小時候就會開始成為大人茶餘飯後的話題,從誰比較乖、誰功課比較好 到現在結婚之後有各自的家庭了,也難免被提到誰嫁得比
Thumbnail
探討師生關係與親子關係的異同,指出大人對孩子的期望與對待方式,以及孩子在這種關係中的角色。建議大人可以用生態觀察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成長,接受並欣賞每一個孩子獨特的樣貌。
Thumbnail
許多屆齡退休的人,若有孩子,年齡都大概已經二三十歲以上,無論仍舊一起生活或是出去工作、結婚生子在外地定居,關係的品質與維持方式勢必會和從前小時候總是天天黏在一起的生活有些許不同。
現代教育強調創新教學法,家庭教育中也可應用這些方法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本文將分享如何在家庭中使用翻轉教室和STEM教育等方法。 應用翻轉教室 讓孩子在家中預習學習材料,課後進行討論和實踐。 引入STEM教育 在家庭中進行簡單的科學實驗和工程項目。 鼓勵自主學習    -
看到不同的家長與孩子的互動 時常讓我想到我與兒子們的關係
我覺得親子之間的相處,很容易讓人有上下級的分別,也許父母或長輩沒有這麼想,但是他們的教育跟他們的經驗感受,造就他們習慣這樣對晚輩或下一代。 我覺得兩邊都沒有錯,是習慣跟環境的不同,造成了真的有代溝,只是很不喜歡某些長輩不經意出口的話,讓人有種在造成世代對立的感覺。 每次都說現在的年輕人怎樣怎樣,
Thumbnail
這是一本我會存放在書櫃中,時常拿起翻閱,時刻提醒自己的一本書。 書中有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故事: 有一個孩子在班上不活躍、考試也都是最後一名,某天老師發現這個孩子非常會盪鞦韆,老師就為了他舉辦一場盪鞦韆比賽。不出所料,這個孩子拿下了盪鞦韆冠軍。神奇的是在這個事件以後,他的學業成績開始好轉,
Thumbnail
兄弟姊妹年齡差距的設定是家長必須面對的重要議題。文章主要探討了家中有兩個小孩和三個以上小孩時的年齡差距設定方法,並提出多子女家庭的選擇與變化會較多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