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疫情蔓延時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布農族醫生田知學卸下口罩時,看不見脂粉,卻見一條深深的口罩勒痕,面對媒體時,她說道:「田醫師的布農鼻樑正式在前天開始破皮。」那抹勇敢無懼的笑容,如今仍深深烙在我的心裡,而那樣的笑容,也在往後所遇的每位在一線奮鬥的醫護人員臉上見到,宛若縮影。
三年前,自武漢出現第一例確診診後,新冠病毒便像貪婪的饕餮,將魔爪伸向世界各地。確診數從原本數百人、數千人,到後來每日以百萬計,將人們狠狠烙在恐懼的陰影,在家中瑟瑟顫抖,深怕一不注意,便成了下一位犧牲者。然在疫情肆虐之下,確診者占滿整醫院走廊,甚至在門口等待,仍有不少勇者不畏風險,他們正是站在最前線的醫護人員。
當我們仍能縮在家裡,啃著乾糧,看著喜歡的影集,他們卻難吃到溫熱的飯菜,連外送都不敢靠近,護理人員下班後也不敢恣意談天,也不敢互問,生怕感染到家人。然卻無人吭一言一句,我總是不懂,是什麼樣的信念,能讓他們挺直腰桿,守護在最前線?
在染疫熱潮勉強告段落,疫苗的短缺的問題卻再度興起。疫苗對部分國家來說可是奢侈品,連食物和水都負擔不起,造成疫情難以控制,只能眼睜睜看著病毒奪走數千條性命,束手無策。不過仍有國家伸出援手,台灣也曾得到日本、美國、立陶宛、波蘭等國相繼幫助,讓無助者們免於死亡之禍。歌手「史茵茵」也曾在網上分享自己高齡父親重披白衣回到第一陣線,支援肺炎疫苗施打的心情。看著這些勞心勞力的前鋒們,總洋溢著熱情的光彩,我總是不解,到底是多大的勇氣,能讓他們願意為素昧平生的人們奉獻?
而這些疑惑,在某日上學口罩的耳掛帶段落時總算有了解惑的線索。那時口罩尚未解禁,勒緊口鼻是日常不過的風景,發生那樣的意外,宛若褲子上破了個大洞,就怕誰會取笑。我急著想以膠帶或訂書針補強,可是鬆落的耳掛帶就是不伏貼,忙碌一陣子後還是徒勞無功,最後只能以手硬遮。這時有位同學什麼都沒說,便從書包裡取出一個新的口罩給我。平常我與他並未有太多互動,然此般小小舉動,至今仍在我心頭掀起陣陣波光。
又再有一次,班上有同學不幸染疫,老師詢問是否有同學願意幫忙將課本送到他的家門口,我不加思索舉手同意。待任務送達後,這才驚覺反思,那名同學的家與我回程的路是反方向,我為什麼會答應做呢?幾經反芻,還是得不出答案。或許,那些堅守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提供疫苗的國家、使大家在疫情中仍可感受到溫暖的英雄們也是如此,無法一言蔽之自己手足為何如此。又或許,這正是一種名為「愛」的情感吧?
愛不是一個虛無縹緲的字詞,也並非是災難來臨時才延伸,愛只是一種綿延的絲線,在人與人互動間、不自覺地纏綿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頭,處染著我們行動的指尖。這些溫熱的小小光暈可能不明顯,在霜寒到來時,卻能帶來無盡的溫暖,在闇夜降臨的當下,卻能帶給更多無助者勇氣。疫情可能無法永遠散去,但總會有中止的一日,愛可能會由不同方式釀造,但皆純粹無比。正因為有「愛」,我們才能如田知學醫生,微笑面對天給予人類的每一道考驗。
愛在疫情蔓延時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會員
42內容數
高中國文、國中國文、國語寫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陸人的說文解字 的其他內容
又是一陣雷響,教練的怒斥聲再度迴盪在耳廓裡。 小時候我常問自己,「學習」可以做什麼?在收獲之前,沒有任何人知道背後有多少努力,且就算真做什麼努力,也不見得能得到什麼回饋,這種切身的苦痛,在從小練習的羽球上便可略見一二。
曾有位哲人這樣問他的學生:「人生在世最需要的是什麼?」眾學生一時間都回答不出來,以為老師又要刁難什麼艱澀的邏輯。眼見學生們皆陷入苦思,哲人淡淡地回道:「其實,就是要有顆善良的心!」
人生就像一頁又一頁的書扉,每寫著,每翻著,每每回憶,都有著不同的滋味。回首過往,至今,仍讓我無法忘懷,我──那次自己所做的決定!
當我將捐款專用信封從書包取出,兩年前那不過匆匆一瞥的畫面,隱約之間又渲染開來。 記得那天,我和爸爸、奶奶一起搭客運到迪化街採購當季年貨。當我正酣於左右繁華燈火,不經意地,瞥見一個與這風景格格不入的身影。
善良的人,手捻蓮花,彼此芬芳。俗話說:「善不是一種學問,而是種行為。」善良的人總是會體貼對方,站在對方的立場,內心純潔,為人溫柔敦厚,心中全是滿滿的善意,不懷任何惡意。
心胸狹窄者,其視界就如一條逼仄陰溝,僅能容許幾條魚蝦的存在;心胸寬闊者所擁有的是一整片星空。此種差異性由何處來呢?
又是一陣雷響,教練的怒斥聲再度迴盪在耳廓裡。 小時候我常問自己,「學習」可以做什麼?在收獲之前,沒有任何人知道背後有多少努力,且就算真做什麼努力,也不見得能得到什麼回饋,這種切身的苦痛,在從小練習的羽球上便可略見一二。
曾有位哲人這樣問他的學生:「人生在世最需要的是什麼?」眾學生一時間都回答不出來,以為老師又要刁難什麼艱澀的邏輯。眼見學生們皆陷入苦思,哲人淡淡地回道:「其實,就是要有顆善良的心!」
人生就像一頁又一頁的書扉,每寫著,每翻著,每每回憶,都有著不同的滋味。回首過往,至今,仍讓我無法忘懷,我──那次自己所做的決定!
當我將捐款專用信封從書包取出,兩年前那不過匆匆一瞥的畫面,隱約之間又渲染開來。 記得那天,我和爸爸、奶奶一起搭客運到迪化街採購當季年貨。當我正酣於左右繁華燈火,不經意地,瞥見一個與這風景格格不入的身影。
善良的人,手捻蓮花,彼此芬芳。俗話說:「善不是一種學問,而是種行為。」善良的人總是會體貼對方,站在對方的立場,內心純潔,為人溫柔敦厚,心中全是滿滿的善意,不懷任何惡意。
心胸狹窄者,其視界就如一條逼仄陰溝,僅能容許幾條魚蝦的存在;心胸寬闊者所擁有的是一整片星空。此種差異性由何處來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圖說:鹿港小鎮醫師張容毓院長與林口長庚兒童醫院陳志榮教授,對抗腸病毒故事分享 記者李婉如/綜合報導 鹿港小鎮診所張容毓院長親身經歷的故事。她是一位視病猶親、深富愛心的小兒科醫師;同時,她也曾體會過身為家長面對腸病毒71型時,心中那股恐懼與煎熬。十多年前,台灣爆發腸病毒71型大流行,母兼父職的
生與死,在這個時候,顯得特別的關鍵!生命很寶貴,每當到了這一刻,就要感謝那些為時間賽跑的醫護人員!
回想17年前,SARS來臨時,還是個懞董無知的孩子,依稀記得那陣子許多課程停止了;而17年後,到了2020年,我已經是護理師,遇到了COVID-19 從跨年後,每天晨會不段複習感染控制相關事務、加強防疫訓練,每天一而在再而三的改變防疫策略,為的是加強防疫,避免防疫漏洞的發生。新聞媒體、大街小巷,人
Thumbnail
一頁過文藝小說 -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在 2024 年5月 19日開始,所有醫院內再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這意味著 Covid-19 疫情告終。筆者特意創作了「疫後之舞」。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二〇二〇,世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細菌攻擊。思高儀隊寒訓結束,台湾疫情升溫,高中以下學校延後兩週開學。変動讓人心不安,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全國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購買口罩配給。因應延後開學的行事曆調整,思本高中教官室每位都繃緊神經,畢竟全校住宿,很容易群聚感染,「防疫視同作戰」,總教官下達命令。而疫情
Thumbnail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慈悲沒有敵人,以慈悲當眼,眼中的一切都是吉祥如意。在人生逆旅中,唯有愛可以突破困境,責任可以超越考驗。 有一戶人家,先生做板模工,因為工作傷到腳踝,引起原本就嚴重的痛風加劇,最後衍生成蜂窩性組織炎,細菌將這位先生的髖關節吃掉,只有換上人工髖關節才有活路。醫生建議他,由於他做
在意外面前, 人命總是那樣的渺小。 相距20年,我對SARS的印象只停留在那個畫面,爺爺在醫院裡動手術,我們戴著層層口罩,連病房都不被允許踏入,快速地看完走人,只因為所有的未知都是病毒帶給我們的恐懼,那時候的我懵懂無知,只以為是場流行感冒。 二十年後,武漢肺炎來襲,醫療、科技都進步的我們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國際紅十字會考量疫情感染輕重程度不一,以及台灣領先各國的醫療技術,通知台大團隊轉往肺炎疫情更嚴重的另一個國家。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圖說:鹿港小鎮醫師張容毓院長與林口長庚兒童醫院陳志榮教授,對抗腸病毒故事分享 記者李婉如/綜合報導 鹿港小鎮診所張容毓院長親身經歷的故事。她是一位視病猶親、深富愛心的小兒科醫師;同時,她也曾體會過身為家長面對腸病毒71型時,心中那股恐懼與煎熬。十多年前,台灣爆發腸病毒71型大流行,母兼父職的
生與死,在這個時候,顯得特別的關鍵!生命很寶貴,每當到了這一刻,就要感謝那些為時間賽跑的醫護人員!
回想17年前,SARS來臨時,還是個懞董無知的孩子,依稀記得那陣子許多課程停止了;而17年後,到了2020年,我已經是護理師,遇到了COVID-19 從跨年後,每天晨會不段複習感染控制相關事務、加強防疫訓練,每天一而在再而三的改變防疫策略,為的是加強防疫,避免防疫漏洞的發生。新聞媒體、大街小巷,人
Thumbnail
一頁過文藝小說 -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在 2024 年5月 19日開始,所有醫院內再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這意味著 Covid-19 疫情告終。筆者特意創作了「疫後之舞」。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二〇二〇,世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細菌攻擊。思高儀隊寒訓結束,台湾疫情升溫,高中以下學校延後兩週開學。変動讓人心不安,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全國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購買口罩配給。因應延後開學的行事曆調整,思本高中教官室每位都繃緊神經,畢竟全校住宿,很容易群聚感染,「防疫視同作戰」,總教官下達命令。而疫情
Thumbnail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慈悲沒有敵人,以慈悲當眼,眼中的一切都是吉祥如意。在人生逆旅中,唯有愛可以突破困境,責任可以超越考驗。 有一戶人家,先生做板模工,因為工作傷到腳踝,引起原本就嚴重的痛風加劇,最後衍生成蜂窩性組織炎,細菌將這位先生的髖關節吃掉,只有換上人工髖關節才有活路。醫生建議他,由於他做
在意外面前, 人命總是那樣的渺小。 相距20年,我對SARS的印象只停留在那個畫面,爺爺在醫院裡動手術,我們戴著層層口罩,連病房都不被允許踏入,快速地看完走人,只因為所有的未知都是病毒帶給我們的恐懼,那時候的我懵懂無知,只以為是場流行感冒。 二十年後,武漢肺炎來襲,醫療、科技都進步的我們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國際紅十字會考量疫情感染輕重程度不一,以及台灣領先各國的醫療技術,通知台大團隊轉往肺炎疫情更嚴重的另一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