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9|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孩子,有人打你,你就要打他』之另一方面的思考

    20151117_120251
    (本文為鈞媽粉絲團分享文章)

    『孩子,有人打你,你就要打他』之另一方面的思考
    以下您看了可能很不喜歡,如果不喜歡請滑過~謝謝!

    網路上有很多像是機器人的文章,總是用很聳動的字眼下標題,感覺上可以吸引更多人看,今天剛好就看到這個標題的文章。

     

    前幾日,有位媽媽問我,我兒子的學校,家長會不會一直反映、或是叫他要幫兒子轉班。我愣了一下~就回答:好像沒有這樣的情形。

    他的孩子有過動症,所以常常衝動行為會勝過思考
    擁有一般孩子的媽媽也許會說:那孩子會一直打人,一定是他媽媽沒教好,講也講不聽。

    媽媽也會教孩子要離那個特殊孩子遠一點或教孩子告訴老師,甚至教他打回去。

    身為老師也許會想:這樣的孩子真不討人喜歡,講也講不聽,我教不來。

    身為特殊孩子的家長就會面臨走投無路的困境
    他也很用心的在教導孩子,只是孩子的成長較慢
    文內有寫到:老師罵打人的孩子,但是那孩子下次還是打我的小孩。(大概的意思)

    其實從根本的做法就錯了
    你罵孩子,對於過動症或注意力不足的孩子,他根本就沒有把你的話聽進去(因為注意力不足)

    對於小小孩子而言,他只知道:老師很生氣!
    因為孩子都最在乎爸爸媽媽或大人的情緒,像我家鈞,常常問她:你今天做了甚麼XX的事?
    他會說:爸爸很生氣。
    要在進一步問:爸爸為什麼生氣
    他才會說:因為我亂動他的東西XDD

     

     

    話題扯回來
    鈞的老師作法是:先讓二個小朋友各自表述問題或爭執點
    接著老師會問或說:下次怎麼做更好
    接著讓他們二個重複一次場景(再演一次)
    接著說:你們還是好朋友,互相抱抱,原諒對方

    舉例來說:
    一個小孩拿著新玩具,一群小孩圍著看
    A小孩想要湊過去看,B小孩惡作劇不斷擋著他
    A小孩非常生氣,一把用力把B小孩推倒
    結果B小孩受傷了

    B小孩的家長到學校來...
    老師的處理方法就很棒
    他先聽AB小孩各自表述(不一定會說得很清楚)
    接著聽其他旁觀小孩怎麼說
    接著要二個小孩重新演一遍場景

    例如:B小孩不要再一直擋著別人
       A小孩可以怎麼繞過去看到自己想看的玩具
    最後二個人還是互相擁抱、互相是好朋友

    身為家長,當然不可能孩子發生事情就立刻可以處理當下的狀況,以前我遇過別的老師,他只會說:那小孩打人、可是我在忙不是很清楚狀況= =!!

    現在這個老師,他會很清楚地告訴我,他對孩子的處理方法。
    比方說他們班級的角落,有一塊地墊叫冷靜墊
    小朋友如果生氣想打人時,就趕快到那個墊子坐在上面冷靜。
    我知道孩子被傷害時,父母一定非常憤怒,可是為什麼不能帶著寬容的心,和老師討論會打人的孩子是否需要接受醫院方面的職能治療,是否有相關資源可以介紹。
    (不過可能這是我太一廂情願的想法)

    上次跟他們老師討論到他們班上有位ADD的小孩,主要是語言能力上的障礙,他聽不懂大人說的話,爸爸出門都不想帶這孩子出門,老師很努力的和媽媽溝通,一開始媽媽也不願意相信孩子有問題,但是後來帶給醫師評估後才確認症狀。

     

     

    總之,在學校的團體生活,是需要老師、家長互相配合,老師和家長一定要更了解何謂特殊孩子(過動、亞斯、自閉等等),而沒那麼簡單的說:孩子的糾紛交給孩子解決、打你就打回去、老師罵都罵不聽等等..

    恩~不好意思嘮叨那麼多,也許不專業,但是突然有感而發,覺得問題是要從根本解決(趕快盯兒子功課去...)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