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的孩子說沒有人想跟我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她說~班上沒有人想跟我玩,同學們大多圍繞著一個長相甜美的女同學。她想跟誰玩,那個人就會成為團體的玩伴;而當她不想跟誰玩時,那個人就會落單。
當小二的孩子這樣跟我說時,我感到有些驚訝!這個心思細膩敏感的孩子,每天放學多半都是笑臉盈盈的,也從來都沒抱怨過這樣的事。偶爾會說下課很無聊,所以她都待在教室看書。
這時才發現,我這個高敏感孩子對於委屈的情緒很難說出口,又或者是不知道該如何表達這樣的心情。
在我們繞著學校操場一圈又一圈地走著時,我耐心地傾聽她訴苦這一切,也詢問她為何不被團體接受,以及她對於這些情況的想法。
然後,我花了半個小時讓她知道,她是個多麼特別的孩子。而特別的人需要花點時間,才能找到看得見自己美好的人,所以我們沒辦法期待每個人都喜歡自己。

只要你願意發現並肯定自己很棒的特點,總有一天會找到跟你一樣美好的人當你的朋友。
聊完後,我的孩子眼裡發光地告訴我:謝謝媽媽陪我講話,我覺得開心多了!
我感覺得到她內心的小小自我在閃耀著……
avatar-img
2會員
1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悠悠天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領到評估報告的那一天,看到上面寫著"亞斯伯格症"時,我的內心是輕鬆的。我知道孩子將有資源去協助他度過未來的種種,而家長也能從中得到救贖。 身為媽媽的我,最恐懼的是那份不被理解的無助感。回憶起曾經隻身帶著兩個小孩去遊樂園玩,可能是感到疲憊的亞斯兒在餐廳前死活不肯進去,我則
[媽媽~弟弟搶我的東西啦!][弟弟已經把東西拿給你了,為什麼還生氣?][媽媽~姐姐撞到我啦!她是故意弄我的。 ][她沒有故意,她是不小心的]像類似的聲音是不是媽媽們的日常呢?當媽媽開始當和事佬說理道情時,孩子們通常還是不依不饒的,搞得我常常覺得自己很無用很挫敗。不是已經介入處理,為什麼卻沒
從小就有很明顯高敏感特質的女兒,受傷、被拒絕、不如意甚至是看到他人受難,她都很容易陷入焦慮。一旦哭泣一定都是馬景濤式哭法(天要亡我啊這樣),時間通常都一個小時起跳。 某天跟以前的幼兒園老師談到,老師很訝異!因為她在學校就是一個活潑乖巧的孩子,很少用哭鬧的方式跟老師表達。但現實是,她為了在外面表現好,
從小就有很明顯高敏感特質的女兒,受傷、被拒絕、不如意甚至是看到他人受難,她都很容易陷入焦慮。一旦哭泣一定都是馬景濤式哭法(天要亡我啊這樣),時間通常都一個小時起跳。 某天跟以前的幼兒園老師談到,老師很訝異!因為她在學校就是一個活潑乖巧的孩子,很少用哭鬧的方式跟老師表達。
《我與世界格格不入-成人的亞斯覺醒》陳豐偉 著 亞斯學在台灣仍是屬於較為不被看見的議題,相較於歐美社會對亞斯特質的意識抬頭,這些隱性的族群在台灣因為不被理解(或自我了解)而感受到諸多困頓與憂慮。近幾年研究顯示,在歐美社會發現具亞斯特質的人劇增,概估約有10-20%的人即具有亞斯特質
養育孩子的終極目標,就是協助他們活出自己的人生。父母能做的就是「尊重」且接受孩子最真實的樣貌,並無條件「信賴」孩子給予勇氣。不干涉、不教養,成為孩子可信賴的後援。幫助孩子「自立」,肯定他的「貢獻」與價值,就能有能力面對所有的人生課題。因此,從「孩子好好活著」開始為孩子加分吧!(可以參考
領到評估報告的那一天,看到上面寫著"亞斯伯格症"時,我的內心是輕鬆的。我知道孩子將有資源去協助他度過未來的種種,而家長也能從中得到救贖。 身為媽媽的我,最恐懼的是那份不被理解的無助感。回憶起曾經隻身帶著兩個小孩去遊樂園玩,可能是感到疲憊的亞斯兒在餐廳前死活不肯進去,我則
[媽媽~弟弟搶我的東西啦!][弟弟已經把東西拿給你了,為什麼還生氣?][媽媽~姐姐撞到我啦!她是故意弄我的。 ][她沒有故意,她是不小心的]像類似的聲音是不是媽媽們的日常呢?當媽媽開始當和事佬說理道情時,孩子們通常還是不依不饒的,搞得我常常覺得自己很無用很挫敗。不是已經介入處理,為什麼卻沒
從小就有很明顯高敏感特質的女兒,受傷、被拒絕、不如意甚至是看到他人受難,她都很容易陷入焦慮。一旦哭泣一定都是馬景濤式哭法(天要亡我啊這樣),時間通常都一個小時起跳。 某天跟以前的幼兒園老師談到,老師很訝異!因為她在學校就是一個活潑乖巧的孩子,很少用哭鬧的方式跟老師表達。但現實是,她為了在外面表現好,
從小就有很明顯高敏感特質的女兒,受傷、被拒絕、不如意甚至是看到他人受難,她都很容易陷入焦慮。一旦哭泣一定都是馬景濤式哭法(天要亡我啊這樣),時間通常都一個小時起跳。 某天跟以前的幼兒園老師談到,老師很訝異!因為她在學校就是一個活潑乖巧的孩子,很少用哭鬧的方式跟老師表達。
《我與世界格格不入-成人的亞斯覺醒》陳豐偉 著 亞斯學在台灣仍是屬於較為不被看見的議題,相較於歐美社會對亞斯特質的意識抬頭,這些隱性的族群在台灣因為不被理解(或自我了解)而感受到諸多困頓與憂慮。近幾年研究顯示,在歐美社會發現具亞斯特質的人劇增,概估約有10-20%的人即具有亞斯特質
養育孩子的終極目標,就是協助他們活出自己的人生。父母能做的就是「尊重」且接受孩子最真實的樣貌,並無條件「信賴」孩子給予勇氣。不干涉、不教養,成為孩子可信賴的後援。幫助孩子「自立」,肯定他的「貢獻」與價值,就能有能力面對所有的人生課題。因此,從「孩子好好活著」開始為孩子加分吧!(可以參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媽媽,我愛你!」「我要抱抱!」當孩子哭鬧時突然冒出這些話語,很多爸媽的第一反應是:心軟,妥協。但你是否想過,每一次的妥協可能帶來的後續影響?孩子會不會學到「只要說點甜言蜜語,就能達成目的」?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該如何回應,既能表達愛,又不會讓妥協成為習慣?
Thumbnail
女兒讀小三時,班導找小艾建議她帶女兒去看醫生, 因為班導發現女兒沒有朋友、不說話, 問她問題她也都不答話.....是什麼問題讓女兒成了緘默的人呢?    
Thumbnail
《我的孩子是霸凌者》是一本用四格漫畫形式探討校園霸凌的書,從故事的角度,帶出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一些行為動機。家長們如果有時間,都應該翻開來看看,因為這故事裡面沒有描寫『小孩為什麼霸凌別人』,書裡其實花了更多篇幅在描述『身為父母的我們』。
Thumbnail
今天台灣颱風天,也是萬聖節。   外面大風大雨,而我的思緒卻飄回了小時候的記憶。我的孩子大壯已經上小學了,她學校的萬聖節活動是否舉辦,完全取決於老師。   最近聽朋友分享她班上的狀況,不免讓我回想起自己的童年。   朋友說,有些家長直接向老師反映,說社會競爭壓力大、工作繁忙,沒時間為孩子
Thumbnail
回想起女兒就讀幼兒園的時候,曾經跟我提過有一位女同學會慫恿她不要跟特定的同學玩,而女兒回絕之後,這位女同學便生氣不跟我女兒玩。當時,我就意識到原來才幼兒園小小的年紀,就可能開始出現「排擠」的行為,身為家長的我們千萬別輕忽孩子在學校的人際狀況,可能比我們想像的還要複雜。 閱讀《你不可以霸凌我
Thumbnail
他是個好人,他在還不知道我很聰明前就要我了。 He is a good person. He wanted me before I was smart. --《天才的禮物 Gifted》瑪莉艾德勒
Thumbnail
上一個連休2天後的上課日 妞走向校園幾步後,又往回走向我 突然垮下臉,眼淚一顆顆滾滾滑落: 「媽咪抱抱!我好不想上學喔!我放假兩天後,就不想上學了...」 給妞一個很長、很久的抱抱後 感覺妞準備好了 我對妞說:「好了,去吧!祝妳今天玩的開心」 那天下午去接孩子時 她笑嘻嘻地一直分享學
Thumbnail
終於在倒數第二天晚上 她媽媽才和我說 她大女兒在上學期某天晚上念了一篇自己寫的文章給她聽 內容是,她準備好如何自殺了 跳樓死相太慘, 所以她已經開始作計畫要如何蒐集安眠藥,如何美美的死去....
Thumbnail
A乖乖地,不多話,也不太會主動跟別人說話,老師上課總是專心聽,就算隔壁同學嬉鬧聲已過大,還是繼續「表面上」專心聽課。聯想到剛進入團體生活(當年的幼稚園)的我,就是如此,不敢表達自己,不敢上課亂動,跟不敢跟同學一起嬉鬧,其實內心早已跟他們一起玩樂去了。
Thumbnail
成人如果可以溫和堅定地引導孩子分辨、認識這一層關係,孩子就會逐漸學習並且理解,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我認為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讓孩子真的感覺到自己「有所擁有」以及「被成人尊重」。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媽媽,我愛你!」「我要抱抱!」當孩子哭鬧時突然冒出這些話語,很多爸媽的第一反應是:心軟,妥協。但你是否想過,每一次的妥協可能帶來的後續影響?孩子會不會學到「只要說點甜言蜜語,就能達成目的」?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該如何回應,既能表達愛,又不會讓妥協成為習慣?
Thumbnail
女兒讀小三時,班導找小艾建議她帶女兒去看醫生, 因為班導發現女兒沒有朋友、不說話, 問她問題她也都不答話.....是什麼問題讓女兒成了緘默的人呢?    
Thumbnail
《我的孩子是霸凌者》是一本用四格漫畫形式探討校園霸凌的書,從故事的角度,帶出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一些行為動機。家長們如果有時間,都應該翻開來看看,因為這故事裡面沒有描寫『小孩為什麼霸凌別人』,書裡其實花了更多篇幅在描述『身為父母的我們』。
Thumbnail
今天台灣颱風天,也是萬聖節。   外面大風大雨,而我的思緒卻飄回了小時候的記憶。我的孩子大壯已經上小學了,她學校的萬聖節活動是否舉辦,完全取決於老師。   最近聽朋友分享她班上的狀況,不免讓我回想起自己的童年。   朋友說,有些家長直接向老師反映,說社會競爭壓力大、工作繁忙,沒時間為孩子
Thumbnail
回想起女兒就讀幼兒園的時候,曾經跟我提過有一位女同學會慫恿她不要跟特定的同學玩,而女兒回絕之後,這位女同學便生氣不跟我女兒玩。當時,我就意識到原來才幼兒園小小的年紀,就可能開始出現「排擠」的行為,身為家長的我們千萬別輕忽孩子在學校的人際狀況,可能比我們想像的還要複雜。 閱讀《你不可以霸凌我
Thumbnail
他是個好人,他在還不知道我很聰明前就要我了。 He is a good person. He wanted me before I was smart. --《天才的禮物 Gifted》瑪莉艾德勒
Thumbnail
上一個連休2天後的上課日 妞走向校園幾步後,又往回走向我 突然垮下臉,眼淚一顆顆滾滾滑落: 「媽咪抱抱!我好不想上學喔!我放假兩天後,就不想上學了...」 給妞一個很長、很久的抱抱後 感覺妞準備好了 我對妞說:「好了,去吧!祝妳今天玩的開心」 那天下午去接孩子時 她笑嘻嘻地一直分享學
Thumbnail
終於在倒數第二天晚上 她媽媽才和我說 她大女兒在上學期某天晚上念了一篇自己寫的文章給她聽 內容是,她準備好如何自殺了 跳樓死相太慘, 所以她已經開始作計畫要如何蒐集安眠藥,如何美美的死去....
Thumbnail
A乖乖地,不多話,也不太會主動跟別人說話,老師上課總是專心聽,就算隔壁同學嬉鬧聲已過大,還是繼續「表面上」專心聽課。聯想到剛進入團體生活(當年的幼稚園)的我,就是如此,不敢表達自己,不敢上課亂動,跟不敢跟同學一起嬉鬧,其實內心早已跟他們一起玩樂去了。
Thumbnail
成人如果可以溫和堅定地引導孩子分辨、認識這一層關係,孩子就會逐漸學習並且理解,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我認為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讓孩子真的感覺到自己「有所擁有」以及「被成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