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得其樂的學習,內在動機強,學習效果更好

    自得其樂的學習,內在動機強,學習效果更好                                 文/黃莉莉

    能自得其樂學習的孩子,在入學後較能表現出良好的行為,擁有優異的學習成就,

    並過著快樂、滿足與充實的學校生活。

    學期末正是各班班親會舉行的時間,各班的資料要經過統整與歸納,

    呈現出孩子一整個學期的學習歷程,這些資料包括了蒲公英一整天的學習模式與主軸架構的呈現。

    在整個資料的整理過程中,其實對多方面來講有著重要的意義。

    老師的思考必須專注在很多點上,除了了解孩子的學習階段能力的平均值的洞悉之外,

    更要有對於未來的期望規劃出現,

    對家長而言,則能稍稍作一些些專業與深入的了解。

    在推廣開放教育的這些年中,其實發現了一個問題,什麼叫做學習?

    學習對一般的認定來說,似乎不排除老師要教,孩子要有吸收。

    但我們多年來一直在告訴家長,孩子的學習是可以發生在無時無刻,

    是一種隨機可以發生的各種型態。

    因此,除了方案課程、興趣課程、.....之外,團討中學習聆聽與對話、

    幫忙打掃與整理學習關心週遭環境、.....。

    但家長畢竟是家長,擔憂這個有沒有學習到、擔憂那個學得太少。

    這次的班親會有一個小小的驚喜

    小班的班親會,在會後有一個家長提出一個問題,這個問題讓我好開心!

    她說:我覺得角落時間很重要,小朋友玩角落的時間夠不夠?

    在國外,角落教學佔了孩子的一整天,這一整天孩子獨自玩,自由選角,老師做觀察,

    適度介入孩子的狀況,老師教的部份反而只有一些些的時間,對他們來說,

    這樣就是學習,而且是很好的學習!但對我們國內大部分的家長來說,

    似乎就是無所事事,甚至質疑這種所謂的角落時間不就是都在玩嗎?

    因此...很多的擔憂就會出現。

    其實角落教學是真的在玩,更是自得其樂的玩!

    但若從教育觀點來說,卻是對孩子有幫助的學習,

    角落學習就是一種具備內在動機的學習模式。

    內在動機強,學習效果更好

    根據學習理論,強烈的學習動機,能促使個人在不斷地學習與精進:

    但它像蓄電池一樣,需要不斷充電。學習動機可分為「外在性」與「內在性」兩種。

    外在性的學習動機,大多是靠著物質獎勵來增進某個行為的發生率。

    而內在的學習動機,來自孩子自己的意志力。孩子不必靠父母的獎勵,

    而是自己就想做這件事。他的樂趣來自於做事,成就感會源源不斷,

    因此學習動機也會不斷地持續下去。從小具有強烈的內在性學習動機的孩子,

    在上學後通常會有良好的行為及學習表現,也會讓他們在學校的生活過得快樂與充實。

    當孩子自由選角,在進入角落之後,孩子的內在動機早已在要進入的當下,事先啟動!

    哪個孩子不喜歡玩?一聽到要玩角落,就如臨恩賜一般,

    願意好好遵守規矩,變成是一種自己願意去依循的規範!

    孩子在角落進行的過程中,老師盡量扮演觀察紀錄的角色,讓孩子自得其樂的玩,

    讓孩子獨自解決問題!能自得其樂的玩,也表示對事情能專注;

    擔心自得其樂的孩子,會不會變孤僻了,

    其實只要了解兒童遊戲的能力有特定的發展階段,就不會那麼焦慮了。

    有些父母雖然也能漸漸了解玩角落對孩子的好處,卻仍擔心他會學不到東西。

    事實上,孩子對某些活動能樂在其中是一件好事,因為這種自我探索的學習情況,

    是循著孩子自己的學習步調,從他自己學得的經驗中,

    再進行更深入的學習,是一種良性的學習循環。

    縱使遊戲的價值在孩子年幼時不見得馬上顯現,但是當他對於做同一件事,

    保持高度興趣,累積下來的成果將會十分驚人。

    角落的進行,在一天當中,絕對不是主軸課程空餘下來用來填補時間的一種方法。

    當家長願意重視角落,了解玩角落對於孩子的好處,

    我想,就表示家長願意用不同的角度看待孩子的學習成效。

    希望爸爸媽媽們願意欣賞孩子自得其樂的玩,支持孩子在學校的角落活動,

    在家也可以開闢角落區用心的陪伴,鼓勵他的專注及給予支持,

    這麼做對他的學習會有加分的作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