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5/30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交易策略之間的選擇與心魔的調整》

時隔半年,第三集的節目來了,歡迎又回到我的節目
我在某一個周日的時候有開個問答,跟大家互動
想說看看大家的問題點哪,或許能提供給我點靈感,那看到蠻多問題都很有sene,以及有看到兩個粉絲說想聽第三集的podacst
其實我一直有在想做什麼題目,不過文稿打到一半就卡了,周末問答完後,我就想說 夷那不然把這個問題做成一集節目
因為有些問題的觀念確實是值得拿出來跟大家分享
在看問答的時候看到了三個很有意思問題,是值得做一集節目來跟大家分享,或許聽完後會有不一樣的啟發,以及解決你目前心中的疑惑
1.《學會停損,學不會停利貪婪與恐懼,貪了晚停利,怕了早停利少賺好多》
貪婪與恐懼這個問題,確實是我們再操作的時候很常會面臨到的抉擇
這問題的答案,我相信每個人心中自有一把尺,但若要交易更上一層樓
就必須把操作模式都有一套的打法,進場要進場的方式,停利也要有出場的判斷方式
就以我個人而言,我比較擅長的商品是期貨,而我最常使用的停利方式就是「左側視角停利」跟「高低差滿足」的停利
接下來就大概跟各位分享一下,左側視角停利是怎樣的概念,至於高低差停利的部分,我在上一集的節目有跟大家分享過
若不清楚的話,可以回上一集節目聽聽看
那我在IG上的動態有分享過一段交易觀念,左側的走勢是用來規劃停利,而不是用來進場
舉例來說,今天當你持有多單的獲利單時,你會想你到哪裡可以停利出場
妳這時候可以反向思考,若你想做空,漲到哪你會想要進場去做空,
那麼那裏就是你多單的出場區
套入數值則是會變成
假設我持倉15000點的多單,我不知道漲到哪可以出場
這時候可以套用空方的角度,若上漲到15200,我會想進場做空單
那麼當指數上漲到15200的時候,我的多單就可以出場,反之當你持倉空單的時候也是一樣的思考
因為當我們想要「反向思考」的時候,都會去參考左側的走勢
因此我才會說,這是透過左側視角來規劃停利的操作模式
若腦袋轉不過來的話,就在思考看看,這個就是透過左側的走勢,左側的視角來規劃停利
1.就我的觀念裡,如果當下這個區域我會進場做空,那麼我就想出場
2.如果當我覺得往後的某個區域我才會想做空,那麼我會再等等看,以及後續的這個利潤是否有很多的空間,而不是細微的利潤
如果是細微的利潤,我到會選擇直接出場
再來若是日內當沖的操作,就會應用高低差的判斷來處理
當今天達到高低差的位置時,持倉獲利單就可以減碼或收割出場,因為利潤延續空間比較少,這樣就減少獲利回吐的問題
可以回顧我上集的節目,或著到IG上的文章〈日內高低差的文章〉可以看看
2.《心態面與策略,無法專心執行一個策略會一直腦補》
3.《常常腦補,a策略訊號要做多,b策略訊號要做空,選擇困難,常常猜測市場要往哪走》
關於這兩個的問題可以合併來說,我們在此把策略換個說詞,叫做進場的判斷方式,當你越學越多的時候,身上所會的判斷方式我相信有很多種
技術分析的判斷有許多中,同樣一張走勢圖有人想做做多,也有人想做空,然而這個就取決於你的視角跟判斷的訊號
判斷的訊號就是你所用的策略,但是各位可以想想一天的走勢,不是漲就是跌,趨勢的方向也只會有一個
我認為選擇交易視角的重要性會大於判斷的方式
當你視角懂得決定後,情況就會如下
1.先決定交易視角
2.多方視角or空方視角
3.找買點or找空點
這樣至少可以確保你所找的進場方式都是單向的,不會出現多空衝突的問題產生
選擇一個你認為最有可能發展的方向,單向思考,最後的結果會由市場走出來告訴你答案
關於心態腦補的問題,歸咎於信任程度,相信才會執行,而相信這個問題就是透過回測可以加深印象
回測的問題我在我ig有發一篇文章有興趣可以再去看看
簡單來說就是把你的想法在過去的走勢中得到驗證,當你反覆的回測過後,自然而然你就會相信了
會擔心東擔心西,都是因為沒把握導致成的,然後這個東西只能透過回測去解決
拿現實中的案例就好比我們再寫數學題目
某一題考試的數學習題目,是課本上的練習題,你作答出來後,對你的答案沒有信心,懷疑自己
你就會檢查反覆修改,這就跟你做交易,進場之後反覆修改你的方向跟點位
但如果你課本的題目有做充分的練習,當你看到題目的時候,你就會有信心的填上的答案
最終的結果就等老師改答案,如同交易上的操作,決定好操作後,就由市場來告訴我們答案
與讀者交流的時候,我碰到不只一人跟說,這些道理他都懂,但是執行很難,我不知道你們對這句話是否認同,或著你們有其他的想法
但是這句我認為就是你在為你自己的行為在尋找藉口,操作上多少都會有心魔干擾,但是交易這條路,本來就是比誰犯錯比較少
如果都是一直以這樣的思考在操作,那麼你就只會陷入賠錢的循環內,因為你大可不要選擇做交易
人是會被環境所影響的,如果身邊的朋友都是跟你說,對阿,我也覺得執行很難,這樣只是在互相取暖而已,對於心態上的幫助是0
現在有許多前輩們都會分享他們的經驗,以及他們是如果調整這樣的心態,多吸取別人的經驗,你碰過的,我們也都碰過,這是必經的道路之一
多與市場的贏家交流,好好想想你到底為甚麼想要做交易,你大可選擇最簡單的投資法,etf、波段操作
為何要選擇交易,不就是想要賺取超額報酬,那這就你選擇的路,在這條路上你該遵守的規則紀律,就要執行
不要在用執行很難在個爛藉口安慰自己,為甚麼這件事情很難,因為...市場上的贏家是少數
遵守紀律不見得會讓你馬上變贏家,但是贏家都是會遵守自己紀律
如果不願意面對,基本上就是來這市場送錢的
投資跟交易本是不同的操作方式跟周期
我認為的投資是屬於偏向:etf投資、個股的基本面、產業、籌碼研究操作,並且周期會比較長線,至少可以一周以上的規劃
這是一個適合大部分的投資性質,跟交易比起來,這是一個操作周期拉長比較能賺到錢的操作
而交易則是屬於透過走勢、指標的慣性來做判斷買賣,而這種方式有短線、有波段的操作,但是多半短線價差操作居多
大部分人都是偏好交易的模式,因為可以透過槓桿的放大,創造比長線投資來的快的利潤,相對當虧損的時候也是比較快
但是很現實的一件事情,交易這種的操作模式,並不適合大部分的人,技術的含量很高,能夠從交易中賺取到利潤的人是屬於少數
也就是所謂的82法則,然而這種東西又演變出一種商業模式
在這邊幫各位聽眾科普一下,在市場上有一種叫做地下期貨,像在券商的期貨是合法,地下期貨則是非檯面上的平台,屬於非法的平台
而這種東西操作基本上不用保證金,你只要儲值進去,虧損就扣你的儲值金,賺錢就加上去,然後像這種地下期貨,就是公司做莊
在依照前面提到的,散戶長期是輸家,賺錢人是少數的定律,跟投資人做對賭而
賭場也是按照一樣的方式,扣除少部分的遊戲,操作下來都是屬於負期望值,越玩輸越多的
以及地下期貨連戳和都不用戳和就是看到價格就算成交,不用排隊,也就是所謂的場外交易
有些人看到不用保證金就可以操作,就會去接觸這種東西,再次提醒各位少碰為妙,要交易都是以正規的為主,畢竟是受金管會的監控
提款出金都是正常管道,會安全許多,會提到這個就是讓各位知道,贏家少數輸家多數的比例,也能變成一個商業模式
成功的交易者背後都付出許多的努力,而這個努力的過程是你不斷的跟自己的心魔搏鬥,貪婪與恐懼之間抉擇,尋找適合你自己的操作判斷,相信自己的判斷與固定的操作模式
這過程則是會歷經一開始順利賺錢的時期,在到操作的撞牆期,變成不斷虧損的道路
從你覺得你是天才,到懷疑自己的每個決定,在市場上尋找其他人的看法,總覺得市場是在與你做對,讓市場不斷的搾乾你手頭上的資金
甚至到最後開始賭博性質的操作,認為學習這些技術分析也都是會賠錢,倒不如頻感覺下單,每次停損,行情就反轉,那麼我就不停損,把交易的紀律全部拋到腦後
最終,由市場宣告你出局了,在恍然大悟,自責自己到底在做什麼事情,生活的品質也徹底的被打亂
上述的過程,多半是一個輸家會經過的過程,很可悲,但這卻是事實
如果只是一在的欺騙自己,不願意面對,那麼有多少的資金,當你在回到市場後,依舊會被市場給吞噬
因為你並沒有改變你的操作,並找到方式操作
我一直把一段話放在我的心中
《我們投資是為了提高我們的生活品質,而不是讓我們的生活品質變糟》
像我花了大量的時間研究k線的慣性與型態,並且將這些走勢記在腦中,以及整理出交易上的判斷邏輯
我認為一名合格的交易者,是清楚自己擅長的盤勢,以及記得哪些走勢是適合他的操作
如果你今天是一個操作過後就忘記盤勢的人,必須省思,為甚麼會忘記,還是因為他是賠錢的回憶,所以你不願意回想
還是今天賺錢了,因為賺錢,所以沒有特別去記住他,以前在文章中有提到過
記住每天讓你賺錢跟賠錢的盤勢
賺錢的盤勢,把他記住,因為下次碰到,你就知道該如何操作
賠錢的盤勢,把他記住,下次看到避開他,或著你檢討後知道該如何去操作他
在以前學習的過程中,都是不斷的學習,當成白紙吸收各式的想法,與人交流或著網路上這些免費的資源影片,當時學習別人的操作方式,人家怎麼操作我就怎麼操作
也沒有回測研究的過程,人家分享什麼,我就做甚麼,可是這樣的缺點就是你會不夠相信,當不如預期的時候,就會埋怨,或著就算行情如預期,也容易抱不住
這也是許多人在學習操作過程中會碰到的,明明學習到的是可以獲利的方式,但是自己卻老是賺到零頭而已
直到有一天,我自我探索過程中,我應該是了解人家背後這樣操作的「邏輯」是甚麼,學習背後的邏輯可以讓我印象更清楚了解為甚麼要這樣解讀
再來就是自己回策這些人分享的方式,是不是真的如他們所分享的那樣發展,在這過程中,我自己每看到一次,就會讓我更加深這樣的判斷,甚至可以舉一反三
現在的學習環境好太多的,可以學習的資源很多,觀察到新手跟有交易一陣子的人有個共通點的問題
在於東學一點,西學一點,導致學的四不像,到頭來沒有一個方式是專精的,然後這個專精並不是百發百中,而是你對你所使用的方法是否熟悉
如果以想多方了解整合出適合你的交易方式跟操作方面去學習是好事,但是當你學習一輪後,必須靜下心來問自己要使用什麼操作方式
交易的領域,20%技術/80%心態,心態中最重要的就是紀律,再來就是減少犯錯,當你能夠減少犯錯就能夠少賠錢,少賠錢就能夠留下子彈
接著碰到你擅長、看得懂的盤勢中,有資金能夠操作,此段話再上一部影片中提到,在此複習,因為這是很重要的觀念
我以前學習過波浪理論、布林通道、框型軌道、macd、kd指標,還有易經八卦操盤法,對,你們沒有聽錯,就是還有那麼特別的操作模式
以前就是以個免費仔,哪裡有人在分享我就往哪邊去靠,就跟現在有很多免費的資源,所以就到處了解學習,但這就是東學一點,西學一點,導致我樣樣不專精
那種易經八卦法 倒也不是沒有邏輯,也就是應用他們的慣性來進行操作判斷
既然聊到計學習過程,順便跟大家分享波浪理論,是我最初想了解的技術分析的,這是我在第一集節目有提到
是我以前參加比賽後來去領獎,當天就有一位期貨老師的分享,他分享的內容就是波浪理論
當天他還有把他手繪的波浪走勢傳閱下去,讓我們可以看,當時第一次接觸這個東西 真的是覺得非常玄,居然點位可以計算出來,那我豈不就是準備發財
因此就搜尋許多波浪理論相關的資料,我還手繪過波浪圖,算abc浪的,但當時碰到瓶頸為,算好一波浪,會出現沒有如我算的發展,時好時壞
或著是說,因為我所畫出來的浪,讓我陷入對行情規劃的框架中,我相信這也是許多人常常碰到的問題,對行情有規劃,但是不如預期的時候卻沒有發現
導致一直做錯錯誤的決策,波浪也是會扭轉的,而這個也是因為我學就是學半套,用著自以為適合的方式操作,導致操作的並不順利
當今天行情出現扭轉的的時候我要重新計算浪,例如,我算一波abc的空方浪,但是當他扭轉的時候,我要轉向換算多方abc浪
至於這個是在我開始了解到左右側視角之後,就可以解決這問題,回想才了解到我當初波浪碰壁的原因
加上前面也提到了,我就是走馬看花,哪裡有人分享,我就是東學一些西學一些,會將所了解到的東西參雜一起判斷
到頭來就是亂七八糟,並不是這些操作方式沒效,而是我沒有把他學專精,學半套,沒學要就開始操作,導致操作不順利
當今天你所使用的判斷跟以往不同的時候,你能馬上察覺到異常,這是只有專精你才能發掘裡面的細節
而這樣的細節能幫助你少賠錢或著及時的做出正確的決定,或許你們現在不太懂意思,但是有一天當你們明白的時候,我相信這時候的你已經進步很多了
舉例來說,你所應用的某種判斷告訴你說,目前適合做多單,但是你發覺訊號一樣,但是某些細節不太一樣,這時候就可能就不會衝動得打進去
但是如果你只是學半套,並沒有發覺得其中的異樣,如果說是像日常中的事情可能就像手機,同一個牌子、顏色都一樣的牌子,但是你拿起來就發覺這並不是你的手機
而這個感覺,我們就可以稱他為盤感
我在動態中有分享過,我認為的交易背後是邏輯,交易是一種邏輯的遊戲,一個好的交易,你所做的每個決定,背後都是符合你的邏輯
而這東西是可以回頭去檢討的,進場、停利、加碼、減碼,都是有一貫的邏輯所環環相扣
當你的操作始終找不到連貫性,或著開始發現你的操作失去的邏輯性,這時候就應該要靜下心好好思考,或許現在的你並不適合繼續操作
你們可以試著去想想,你現在的操作是有邏輯性的嗎,當你回頭看操作,是可以知道當下的你是怎麼思考的嗎?
如果答案是否定,那希望你可以把你的錢留下來
不然你進到這市場,只是來送錢而已,被市場上的其他交易者主宰
現在的市場也多了許多的程式交易,我們這些手單交易者只能透過紀律這塊,來幫自己成為一個優勢玩家
我認為這個市場的背後是人性與共識,而這些東西他是會有重複性
而我們用技術分析判斷的,就是去找尋這些走勢的慣性,應用這些慣性來做我們的交易決策
某些走勢或訊號出現時,容易往上發展,那麼我們下次看到的時候就偏多操作,不要做空
或著是某些訊號出現時,容易往下發展,那麼我們下次看到的時候就偏空操作,不要做多
並且遵守這些規則,這就是紀律,你給你自己訂定的遊戲規則
以及交易都是建立在假設成立的前提下
好比我主要是使用型態做為我交易的判斷
假設w底成立的情況,左側腳的低點不會跌破,那麼當我進場後,就防守左邊的低點就好
或著假設今日高點成立的情況下,高點不該被突破,那麼防守點就守今日高點即可,高點以下持倉空單
以此類推,同樣的邏輯套用即可
當你懂這樣的思考模式後,你在面對盤勢的時候就知道防守點在哪裡
以及當今天行情不如預期的時候就表示當初所想的是錯誤的,那麼也沒什麼好留戀的
因為如果假設是成立的,他是不該來碰你的停損,因此該認賠的時候就該認賠,至少先出場觀望
以及應用我分享過,防守點+最大損失=你的進場位置,這樣一 樣不存在著,停損太痛的問題
若是停損太痛,表示你當初就是急於進場,導致成本太高,那這就該檢討自己為何沒有按照紀律操作
好,睽違半年的第三集節目就在此做個收尾,我會持續更新節目,若有興趣在關注我的節目
或是想廳什麼樣的主題可以在底下留言跟我說~ 那我們下次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