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內容由 vocus 創作者成長學院邀請咖啡自媒體 AD Cafe 撰寫,分享在競爭激烈的美食創作者中,他們是如何打磨品牌定位、訂定經營策略,並賦予內容不同價值,創造一個 Instagram、Youtube、Facebook 近 10 萬人追蹤的內容影音品牌。維基百科對自媒體的定義,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單個人傳遞規範性及非規範性資訊的新媒體總稱。
創 作 者 成 長 學 院 邀 請
用我們的話來總結:
主修 Instagram、副修 YouTube,目前在兩個平台各自擁有超過 4 萬的觀眾。
我們的數字或許不算太亮眼,但我們深知每一個數字都代表著一位真實的觀眾。
以 Instagram 來說,我們近一個月觸及 23.8 萬人、與其中的 2 萬多人產生互動,在與這些真實的人的互動中,我們也確立了自己的價值。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這幾年經營下來的心得,雖然沒有辦法直接複製,但希望你可以從中走出自己的路。
你曾經在 Google Maps 上面提交過評價嗎? 又或是曾經在 Facebook、Instagram 上向朋友分享過自己去到餐廳、旅遊景點的心得嗎?
現在網路已經到 5G、在台灣的普及率也已突破 9 成,人們隨手就能在網路上查到評價、分享經驗也更簡單,個人與自媒體的分界也越來越模糊,甚至可以說是人人都是網紅,你隨手一發的限時動態,都可能在網路上煽動風潮。
像是在幾個主流的自媒體平台,美食、旅遊這一類型的內容多到數不清,大家都能吃喝玩樂、大家都能分享,進入門檻極低,幾乎不存在技術或是知識上的壁壘。
在這個領域中試圖搶快、主攻新餐廳新品項,或是盲目參考大型創作者的內容是非常危險的。你可能會付出大量的努力,但很快地就被淹沒在這片紅海中、非常容易被取代。
在美食旅遊這個領域,你可以參考別人成功的經驗,但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立足點。
這篇文章就是要來跟大家分享,我們是如何在這片熱鬧的美食自媒體世界裡頭,確立自己的定位、建立價值,並持續生產內容。
是誰?或者「不是」誰?──找到自己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