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的臨終告別--《閃電俠》

好孩子的臨終告別--《閃電俠》

吳患-avatar-img
發佈於觀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文劇透。本文劇透。本文劇透。本文劇透。本文劇透。本文劇透。本文劇透。本文劇透。本文劇透。本文劇透。本文劇透。本文劇透。本文劇透。)

縱有特效出戲、演員醜聞等影響,《閃電俠》仍舊提供詼諧、感人的瞬間。它並非描述一位超人類如何以能力做到創舉,正相反,它講述的是人無論擁有什麼能力,有些事就是做不到。做不到,沒關係,因為思慮過往,可以得出結論:哀慟造就了我們。

圖源:https://movies.yahoo.com.tw/i/o/production/movies/April2023/R6MwzV25O7ouHfQThS8k-1080x1600.jpg

圖源:https://movies.yahoo.com.tw/i/o/production/movies/April2023/R6MwzV25O7ouHfQThS8k-1080x1600.jpg

我想念蓋兒加朵。(X)

超英片觀影門檻,在這部片幾乎不存在。你不需要知道歷史脈絡,漫畫事件,正義聯盟反正顧名思義就是一群人在一起嘍。這些傢伙是誰通通不真正要緊,觀眾只需要知道:這個莫名穿上紅色緊身衣的男人,看來有些兩光,但行動非常快,快到搶案落幕人犯都押走了,咖啡店才做好他的三明治。

然後他接到監獄來電,是他的父親,他邊講電話,邊重回故居,順便就把他身世最重要的事件:母親意外被殺,父親含冤入獄。說完了。說完他情緒激動,沿著馬路跑,持續加速,直到自在穿行時空。他向蝙蝠俠報告,天真認為自己可以拯救父母和蝙蝠俠的父母,回答:不行。二零二三年,隨便一個路人都曉得,不要任意改變過去,事情必然朝壞方向發展。但閃電俠忍不住。

當然了,誰忍得住呢?不必生死,股票買或沒買,誰分開或不分開,志願選填,左拐右拐,人生有那麼多重來一次都彷彿可以更好的抉擇,閃電俠也不例外。他謹遵不要接觸的律令,選擇讓他母親買到番茄,買到了,父親可以不必中途離家,母親就不死了。為什麼呢?沒關係。反正不是逆閃電所為。

興高采烈返家路上,閃電俠給人一踹抵達新時空。這個時空母親確實沒死,有個父母關愛下成長的自己,是個小屁孩。小屁孩給雷劈,成為新任閃電俠。蝙蝠俠退休了,因為高譚市榮登全美最安全的都市。超人變成超少女。正義聯盟剩三個,打不贏薩德將軍,時空逆流無數次,打不贏就是打不贏。

因為母親沒死,世界必然毀滅。閃電俠知道,小屁孩知道,逆流嘗試無數次直到白髮蒼蒼的老屁孩也知道。超我、自我和本我齊聚一堂,小屁孩甚至可能沒想清楚,就幫閃電俠擋下死亡閃電的攻擊,亦即讓年老的自己殺死自己,從而導致兩個自己一同消失。

所以事情走到這地步:閃電俠看著自己在母親的購物車放番茄,看完了,再自行把番茄拿走。某種程度來說,就是拯救世界,所以自行弒母。他在神速力發動,顫抖含淚,自行演繹他和母親童年戲語的場景動人無比,那是好孩子的臨終告別,標誌這個角色的關鍵成長,因為不是「做不到」,而是為了負起責任,保護他人,選擇「不去做」。時空翻來覆去,瀕臨毀滅,解決之道也不過就是接受已經發生的,坦然的,乖乖的,不要嘗試改變定局。

無論你再遺憾,再痛苦,再感到被剝奪,都不要嘗試。過去只有一種,因果只有一種,沒有更好的未來了。凡人如我不服氣,但閃電俠也是如此。時間不可侵犯。或許所有正向、擁抱創傷的論述,從這點弔詭地開始,始終可以通往療癒。

不過喬治克隆尼真的能演蝙蝠俠嗎?

avatar-img
吳患的沙龍
12會員
40內容數
集成曖昧、模糊,不能簡略陳述的情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吳患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幽暗偶遇》如同它微妙的譯名,它描述一個空間,兩個世界,不同向度的互動及反思。它試圖包裹許多議題,偶爾看來凌亂,但恰恰合乎它的要旨:家不是由倫理或秩序隔出,而是不將誰刪除,定義誰錯誤,不讓誰恐懼,允諾且支持人們共享、共榮,彼此追求幸福的場所。
真事改編也好,虛構佔多也罷,《馴鹿寶貝》的魅力,或者說價值,在於豐富化跟騷案件的內涵,指出那過程中的曖昧、費解的情感;後段則以悍然自我揭露的姿態,陳述創傷當事人的矛盾,再用開放而弔詭的方式,呈現男女主角的共情。那是生命稀爛、虛無的時刻,他人的恐怖及甜蜜。
5/5馴鹿寶貝
《雙面女弒親案》,昭顯並非親子關係的危險及脆弱,當然也無關乎疾患或人的先天道德或屬性。那只是一個這方逼迫,那方反抗無能,雙方都被倫理及情感束縛,最終以解放惡意鑄成的悲劇。
3/5雙面女弒親案
《幽暗偶遇》如同它微妙的譯名,它描述一個空間,兩個世界,不同向度的互動及反思。它試圖包裹許多議題,偶爾看來凌亂,但恰恰合乎它的要旨:家不是由倫理或秩序隔出,而是不將誰刪除,定義誰錯誤,不讓誰恐懼,允諾且支持人們共享、共榮,彼此追求幸福的場所。
真事改編也好,虛構佔多也罷,《馴鹿寶貝》的魅力,或者說價值,在於豐富化跟騷案件的內涵,指出那過程中的曖昧、費解的情感;後段則以悍然自我揭露的姿態,陳述創傷當事人的矛盾,再用開放而弔詭的方式,呈現男女主角的共情。那是生命稀爛、虛無的時刻,他人的恐怖及甜蜜。
5/5馴鹿寶貝
《雙面女弒親案》,昭顯並非親子關係的危險及脆弱,當然也無關乎疾患或人的先天道德或屬性。那只是一個這方逼迫,那方反抗無能,雙方都被倫理及情感束縛,最終以解放惡意鑄成的悲劇。
3/5雙面女弒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