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8|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如何讓孫子喜歡跟你吃飯聊天?

    曾經遇到朋友的父親,雖然年紀近八十歲,但是身體還很硬朗,平常沒有什麼特別的興趣或嗜好,就是很盼望常常和兒孫們聚聚聊聊,其實他很幸運,眾多外孫內孫,都住在大台北盆地裡,坐捷運都可以到,可是因為大家都很忙,結果也是和別人一樣,只有逢年過節才看得到這些孫子。

        當我知道他的苦悶後,就跟他建議,為何不通告所有孫子們,只要來陪爺爺或外公上餐廳打牙祭,每個人就發一千元獎學金,我相信有這個獎勵,那些正在讀中學讀大學的孫子們一定是爭先恐後回來,老人家也可以藉此傳遞自己的人生經驗,或者幫這些孫子們解決生活上或學業上的問題,幫他們實現夢想。

        我同時輕描淡寫的提醒,反正這些錢最後也是會被孩子們分掉,為什麼不現在親手交給孫子輩的家人,而且可以順便鼓勵他們同時督促他們,因為他們的父母親現在恐怕很忙正在為事業奮鬥,沒太多時間管教孩子,老人家有的就是時間與經驗,幫忙照顧孫子輩也是很順理成章的事。

        他聽到我的建議,眼睛亮了起來,不過很快他又提出一個問題:「如果他們來找我,卻都只看著自己的手機,也沒空跟我聊天怎麼辦?」

        我聽了哈哈大笑,說:「這簡單,你只要宣布陪爺爺或外公吃飯的,若不帶手機給兩千元,若是途中有接聽電話的,就只給五百元,我相信他們就會專心跟您聊天了!」

        如何把自己擁有的資產放到自己最在乎的地方,只要我們看得開願意思考,應該人人都可以做得到。又比如說,我也很鼓勵兒女都已在外國成家立業,但是自己又不願意到國外無所事事養老的長輩,把一間房子賣掉,拿到一些現金成立個基金會,聘請一些年輕人來幫自己實現夢想,你關心教育就成立有關教育的基金會,關心環保就成立有關環保的基金會,我相信這樣將自己畢生賺的錢投入在自己在乎的領域,會讓自己的人生有意義,生活得更精彩而豐富。

    有研究發現,一個人覺得自己這一生過得很有意義,很值得,通常是來自於他能夠把大部分時間花在自己看重的事情上,人有百百種,每個人看重的事情都不一樣,有人在乎朋友,有人重視家庭,有人喜歡大自然,有人醉心於文化藝術,又有人追求性靈上與宗教上的修鍊;不管是什麼,只要你能把你大部分的資產,也就是時間與金錢,能花在這些自己在乎的事情上,自己就會覺得這一生是完滿而值得。這個研究結論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不太容易,首先是你要先確定自己真正在乎是什麼,然後就要「聰明而看得開」。

        其實,遺產不只給自己的家人,也該回饋給社會。

        我很喜歡的一位義大利作家卡爾諾曾描述:「死亡就是我加上這個世界再減去我!」他用這麼奇怪的算式,大概是想提醒我們,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時不能帶走任何東西,那麼最重要的就是我們留下了什麼?是留下垃圾汙染還是光明與溫暖?世界有沒有因為我們曾經來過變得更美好?我們可曾為了下一代的人類留下足以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