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8|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出家人為了放生,購買無價的生命,真的可以嗎?

佛教對生命的崇高、理想與獨立,有著深邃的見解,甚至是引導。 

因此不禁地會想詢問 - 為什麼會去做購買生命,讓價錢凌駕於因崇高而無價的生命,在自己手中發生? 對於尚未實現理想與崇高的生命,正代表著更需要佛教的牽引,不是嗎?

因此理解到了用購買生命,來「放生」行為的目的與意義。 好的問題,總比好的答案更發人深省。 原來,佛經裡面的真諦與意義是那麼地令人激昂、發人深省,當參透指引來落實在現實上時,縱使會有一段時間並不知曉,但佛法已經透過自己而活在人世間了。 但並非每個人在這段路上都是一帆風順的,有些人在轉型與轉化時,可能是因為時機不對或是尚有牽掛與眷戀,在這出家後卻讓人感覺到生命的抑鬱,活不出自己。 

於是大師們,才不得己用這種與佛法相違背的行為,想讓比丘們透過放生來看見生命,藉此來活出自己的生命。 

因此此篇文章,並非是在抨擊生命的買賣或佛法。 更多地只是想詮釋這種矛盾與令人費解的行為,背後的目的,讓每個人藉此來看見人世間的總總不得已與不如意,縱使是出家眾也會面臨,而因此來更珍惜自己的生命,來更好地活出自己。 當每個人看見放生的行為,更多地不是抨擊,而是看見大師的不得已,而更懂得珍惜並來活出自己的生命後, 法喜就在每個人的心裡

於是基於以上的邏輯疏導後,就會出現一種更好地解法,就是不購買,自己去抓,然後再自己放生。

謝天! 因家中有水族,而自己懂的同理共情魚兒們的境遇,甚至將牠們作為老師來學習。 而牠們也持續教會了我很多道理 - 如「我們一群是透過個別製造穩定的水流,來形成強大的水流,因此不懼逆流、所向披靡。」,甚至各別針對我個人進行指導。 因水的密度是1立方公克,因此人的一舉一動,都會比在空氣作為介質的環境裡,更加地容易影響到其他生命。 被魚兒們傳授了很多道理後,才能以普通人的姿態,來體驗到出家人這種矛盾行為下的心境。 「要感謝得生命太多了,所以就用謝天來取代吧。」。

什麼是最愛的自己?  

對我來說,能正確地把想給予的給到位、恰到好處,就是最愛的自己。 就像照顧魚兒,除生存物資外,透過每一次12公升/週的換水中,來增進循環與水中溶氧,同時也為牠們用木頭與水草來建設出各異其趣的城堡。 而當牠們發現生命可以如此理想的時候,就讓自己的愛投射在水族裡了。 也因此我們更愛著彼此,我們都可以被取代,但讓愛流淌的這一刻,不可取代。 一開始就認真地向牠們學習的我,就已經是在給予了,給予尊重以建立自尊、給予信任以建立自信、給予崇高以建立理想,感謝低姿態的自己,自然成就魚的理想環境。 這就是我最愛的自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