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22|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Have a Little Faith

    amp-img-attr


    宗教,一直是我鮮少跟別人提及的話題

     

    同時,我也排斥身邊友人與我進行有傳教意味的談話

     


    『一點小信仰』

     

    要不是Karen小姐借我這本書

     

    我想光是書名就能完全擊垮我翻這本書的意願

     


    這本書的作者曾經寫下我最喜歡外文譯本的其中之一《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另一本與之匹敵的是《曠野的聲音》,但我得承認這類書籍我涉獵的量少到可憐)



    那是幾年前的事了?!

     

    說個大概吧

     

    也許是十三年前,高中時期的我和娼頭在川越閒晃

     

    那時的我在這本書與吳姓女作家的作品之間搖擺不定

     

    最後十四堂吸引我的是那封面上自然的洞色拍得太像透視的明眼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娼頭給我的回應是這麼說的「最後這本能給你的東西會多一些」

     

    於是這本書就這樣躺在我的書櫃上,而且在後來的日子裡不斷地撼動我的世界

     

    【學會死亡,你就學會活著】

     

    這句話說得過於深刻而且沉重,但我很喜歡

     

    作者把一位將死的睿智老者的一生智慧濃縮在這本書裡

     

    與其說它是本勵志讀本,我偏好用生命啟示來歸類這本書

     

     
    話題回到一點小信仰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倒吃甘蔗

     

    作者慣用的手法是用時空穿插的方式來敘說記錄

     

    穿梭時空的呼應讓人更能掌握主角的生命脈動

     

    老實說,看完這本書之後,我還是不想接觸那些溫柔又和藹的傳教者

     

    曾經我碰過一個朋友,是同學介紹的朋友

     

    一開始,她一整個和善又積極的向我傳教

     

    但我非常不喜歡這種形式的交往

     

    一方面我認為信仰這種事該是由個人自由意志所選擇的

     

    另一方面無法拒絕帶來的自我委屈讓我痛恨這種和善的交流

     

    後來在我委婉坦言不接受之後,我們之間的關係也劃上了休止符

     

    真是謝天謝地…(很惡劣,但我的確無所謂)

     

    我相信每種宗教都有其善,也有其不足的地方

     

    但是我並不認同某種教義稱自己為最佳教派而貶低其他與之有異的信仰

     

    也許宗教本身並不具所謂比較後的優越感,但是某些信徒卻明顯展現這樣的心態

     

    此些宗教派別更是讓我容易反感


    嗯,扯遠了,還是乖乖寫下心得……


    比起書裡不斷提到的「上帝」


    我更習慣用「老天爺」來稱呼這位偉大的神


    對我而言,信仰之所以神奇是因為它能激發潛在的動力與信心


    與之並生的盾牌可以保護我們渡過一生中的風風雨雨


    書名雖然小信仰,但讀完之後對於我的信仰層面並沒有太大的改變或是影響


    (看我對於傳教的排斥感還是固執如昔就可確定)


    但是書裡很多敘述的確、的確像是K大嬸所說的……something can touch your mind!!


    尤其是作者記錄自己與兩位大法師的對話、兩位大法師的人生態度,以及作者最後為猶太拉比寫的那篇祭文


    寫到這裡,我甚至不知道要如何整理那些澎湃的撼動並且將之文字化


    為了不讓這篇心得像是偷懶的小學生只寫一半就結束了那樣


    挑選一個讓我最揪心的點來當作結尾


    猶太拉比即將離開的那段文字,意外地叫我眼紅淚流


    可能是我閱讀情緒太過投入,可能是我感情豐富到無處可洩


    更可能的是我想到失去的爺


    時間沖淡的是悲傷還是想念?


    抑或只是強化我放不開的偏執?


    小信仰裡提到的【沒有說出口的話,比什麼都令人耿耿於懷】


    的確,我就是這樣


    那種來不及的錐心刺骨比什麼利刃都還要傷人


    這種要命的懲罰,一輩子一次就夠了…


    另外,書裡還提到了【二度死亡】


    此即意味著逝去的人被活著的人所遺忘


    這點讓我想到「遺產的影響力」


    這裡所提的遺產並不是有形的財物或是任何實體的存在


    而是一種繼承的精神或是觀念、態度


    幾代又幾代後的子孫可能記不得先祖的名字或是樣貌


    但是如果有點無形的刻畫能繼續傳承


    這也許會是種不死的印記


    也或許是某人還能被記得的表徵


    【年輕人把內心最私密的想法張貼在公開的網路上,這就像在尖叫:注意我!記得我!】


    這段文字簡直就像是在對我喊話一樣…別再瘋狂地公開你自己了!!!


    曾經聽過一種說法,寫部落就是為了要給別人看的啊


    而我自己到底是怎麼看待這種公開私密的奇妙心理?


    對我,也許這些文字是我內心感受的反映


    但是一篇篇的文字是否足以挖掘到我的私密或說深藏於潛意識的種種,也許不然


    回歸我最初的認定


    文字是我證明自己存在的方式


    而且截至目前為止,它是我最能接受的一種方式


    透過字句的記錄,我回憶、我溫習、我反思、我進化


    公開與否,也許不是我聚焦的重點


    我更在意的是躍動於筆劃間的感受是否屬實


    如果有個點能與某個人的意識碰撞出火花,我當然感謝


    如果只能像根生長在角落的小草,獨自清新,我也同樣珍惜


    讀書心得報告,以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