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Threads了嗎?你有沒有發現上面都是瑣碎的「廢文」居多?
官方明確指出,「串串」歡迎迷因、娛樂、生活等軟性內容,而不是「經常使人憤怒」的政治或新聞內容。換句話說,祖克柏刻意希望你放下掌管理性的左腦,因為你的「黃金」右腦簡單又發達!
「新聞消失」更是加拿大的現在進行式。
今年6月加拿大通過「網路新聞法」,要求數位平台向新聞付費,導致Meta及Google相繼封殺當地的新聞內容,這個景象似曾相似,因為兩年前澳洲也經歷過這種威脅。不過,加拿大政府則以停止在FB及IG上投放廣告作為反制,但有效嗎?這次平台也會認輸嗎?
「新聞議價」的重點,就是要找到新聞衰弱的病因,並對症下藥、找出解方,而台灣正處於「確診、尋找藥方」的路上,因為目前立法院已有4部相關法案蓄勢待發。
這次我們要從加拿大的案例、牛津大學「2023數位新聞報告」中,理解平台如何作為一種「基礎建設」:平台猶如每個人接觸資訊必經的「馬路」,而當部分馬路被劃為「禁行新聞」時,將大大影響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尤其,最近新平台的出現,更是活生生地再演繹了一次何謂「我的選擇不是我的選擇」,這種感受只要經歷過Threads的人,都懂。
而我們感同的,也是新聞媒體的切身處境。
為了拯救民主、拯救新聞媒體,我們一起持續關注台灣新聞議價進度🚨🚨🚨
-如果有天新聞消失了…沒有有天!加拿大已經沒新聞啦!
2021年澳洲通過全球首部新聞議價法,成功促使Google和Meta為新聞內容付費,成為指標案例,各國也紛紛跟上腳步。加拿大就是其中之一,他們於2022年4月首度提出「線上新聞法」,並最終於2023年6月通過,預計最快今年底實施。
加拿大政府指出,此法希望提高新聞與平台間的公平性,並促進新聞業永續,他們認為「平台應該為自由、獨立媒體的永續和存在做出貢獻」。接下來,主管機關會擬定具體執行細項,包含哪些平台被涵蓋、平台與新聞業應該達成哪些協議、哪些類型的新聞媒體屬於需特別關注的「重要部分」(如地方、原住民、少數語言等)。
加拿大其實跟澳洲類似,都是透過立法建立一個「強制議價框架」,也就是先軟性勸導平台主動與新聞業達成協議,而若一直無法達成協議,才由公權力介入強制仲裁。然而,澳洲現況仍出現一些問題,加拿大就此有所改良。
澳洲政府在去年發佈了一份議價法成果報告,其中顯示共達成34筆議價,金額高達2億澳幣(約42億台幣),乍看之下是成功的,但細看會發現藏有貓膩,像是Google和Meta兩者間存有不小落差。事實上,從加拿大立法的討論中,也可以看出澳洲經驗的問題:第一,澳洲議價成果大多流入大型媒體集團,甚至流入不是以新聞為主業的「廣播公司」中;第二,成功議價的收入,並無法被保障用在投資新聞產製上,可能挪做他用(如幫主管加薪🤔);第三,從平台身上拿錢來拯救新聞業,不永續且不穩定(因為像Meta就決定努力遠離新聞)。
澳洲的問題也可能在加拿大身上發生。比如澳洲的大型媒體集團是「新聞集團」,而加拿大也有大型媒體集團Postmedia,它掌握當地多數報紙的生意,因此議價成果可能也會呈現「大者恆大」的現象。此外,加拿大的研究報告即顯示,3/4的議價成果可能流入不以新聞為主的「廣播公司」,而加拿大公視CBC也身在其中,這引來「公共媒體不應與民營媒體爭利」、「廣播公司不應搶佔『新聞』議價紅利」等批評。
不過,加拿大主要有兩個與澳洲不同的地方:
📌澳洲議價法至今未實質生效,加拿大建立客觀的「指定」標準
為什麼說澳洲議價法沒有生效?主要是該法要能夠有效迫使平台與新聞業談判,需要先由政府「指定」Google和Meta等平台後,澳洲新聞媒體才能受到議價法的庇護,有籌碼向平台展開談判,然而,時至今日澳洲都還沒有指定任何平台。因此,在澳洲成功議價的媒體,大多是規模龐大、政商關係較好的媒體集團,而小型或獨立媒體則難分到一杯羹。
加拿大著眼於這個問題,決定「不由政府指定平台」,而是透過條文列出明確客觀的標準,當平台達到這些標準時,自然適用線上新聞法,而新聞業就能依此發起談判。加拿大遺產部長說,監管標準將明確認定誰處於不平衡的境地,並要求平台與新聞機構坐下來達成協定。
📌澳洲議價過程「有點黑箱」,加拿大希望增加透明度
澳洲經驗顯示,Google和Meta與新聞業議價的過程中,針對議價條款或金額都相當保密,導致公眾無法瞭解實際情況,其他新聞媒體亦恐難以評估自己是否「被吃豆腐」,整體情勢對平台較為有利。
加拿大遺產部長表示,我們當然還是要保護這之中涉及的商業機密和新聞獨立性,不一定能做到完全透明,但我們希望可以有一些增加透明度的作為,像是建立一些明確的標準來促使議價成真,而不會受到政經勢力干預。必須說,加拿大的具體作為還不清楚,他們究竟要如何提升透明度,還需持續觀察。
延伸閱讀:
CJR》從加拿大立法討論看澳洲問題|https://bit.ly/3O3SUZg
The Conversation》澳洲議價經驗問題|https://bit.ly/3DkRmVU
首先,Meta在6月1日強調「線上新聞法是一項有缺陷的立法,它忽略我們運作的現實」,並威脅該法通過後,加拿大用戶將無法在FB及IG上看到新聞,同時即日起就會開始小規模測試。隨著該法順利通過,Meta在22日宣布「為了要遵守該法規定」,將「全面停止加拿大在FB及IG上的新聞服務」,而CBC的主編也表示「我看不到自己出版品的IG貼文」。諷刺的是,線上新聞法本來是希望平台可以為新聞內容付費,但Meta卻選擇「不觸及新聞內容,就不用付費」。
至於Google也在6月29日指出,他們將「從搜尋、新聞和探索服務中,移除加拿大新聞的連結」,因為這項法案讓他們得面對無上限的財務責任,他們無法接受要為「連結」付費。相對Meta,Google展現他們願意解決衝突的態度,像是他們不僅提供加拿大政府立法建議,也表明願意提供新聞業基金等。
事實上,Google和Meta可說是「老調重談」,即使在台灣,媒體與兩平台談判時也是如此。不過,加拿大是否能像澳洲一樣,最終成功與兩平台達成協議,目前還無從得知,不過政府已表示願與兩平台談判,其中與Google的談判正在進行中,但Meta卻仍不願協商,因此加拿大決定反擊:停止政府在FB及IG上投放廣告,預估Meta一年將損失1000萬加幣(約2.3億台幣),不過這僅佔2022年兩平台在加拿大廣告收入的0.1%。
兩平台封殺新聞的行動,將影響45%的加拿大人,因為他們都透過社群平台收看新聞,是僅次於網路(69%)、電視(49%)的第三大管道。此外,「2023數位新聞報告」顯示,從社群媒體接收新聞的平台排名中,以FB居冠,IG則位在第5名。有趣的是,與去年相較,FB大幅下跌了11%,推測與FB的政策變動有關。
兩平台除了掌握多數加拿大觀眾「接收新聞的管道」外,在「廣告」方面,加拿大遺產部長指出,2022年Google和Meta共囊括加拿大所有廣告收入的80%,具體金額是100億加幣(約2400億台幣),由此可見其經濟規模之龐大。
簡單來說,兩平台在「新聞管道」與「廣告」兩方面的巨大利益,是促成這部線上新聞法的重要基礎,但理想上它可以帶來多少的議價收入呢?根據加拿大官方估計,該地新聞產業一年可從數位平臺身上拿回約3億美元(約100億台幣)的補償,僅佔兩平台一年廣告收入的4%左右。
延伸閱讀:
The Conversation》Bill C-18: Google and Meta spark crucial test for Canadian journalism|https://bit.ly/3rB6iNd
VOX》Meta and Google are blocking links to news in Canada. The US might be next.|https://bit.ly/3Q5r41m
「可能是美國。」VOX的報導寫下,主要是因為美國國會正在審議類似的法案——《新聞競爭和保護法》。這項法案一樣明定平台需與媒體議價,若破局一樣會有公權力介入,而Meta也做出一樣的威脅。不過,目前這部法案通過的機率相當低,連眾議院議長麥卡錫都說「它已經死了」。
然而,美國加州議會的「新聞保護法」則順利通過州議會的審核,該法同樣希望從平台身上攫取資金以溢注到新聞機構內,但預計2024年才會在參議院進行表決。值得注意的是,即便Meta在新聞議價上相當吝嗇,不過在加州議會通過該法案後的三週內,Meta已經捐贈6.6萬美元的政治獻金,希望影響立法。
-新聞議價正當性何在?因為「平台」猶如人人所需的「基礎建設」呀!
平台經常說「是媒體自己把新聞放上來的」、「是用戶自己要透過臉書看新聞的」,平台只是「免費提供讓大家都方便的服務」,甚至還幫新聞業創造額外收入…這樣還要我付錢給新聞媒體,豈有此理?
乍聽之下其實蠻合理的,但仔細想想,如果當社群平台成為接收資訊的主要管道,意即點進各家新聞網站、使用新聞APP不再是主流的閱聽習慣時,社群平台可被稱之為某種「基礎建設」,如同捷運、火車等大眾運輸一樣。
試想,如果有天臺鐵為了要達到收益最大化,所以限定一次要3人以上才能搭乘,甚或是取消票價較低的區間車,全部改成騰雲座艙等級。當你質疑它作為國家基礎建設,理應保障不分階級的人的移動需求,不應以自身利益為最主要考量時,它卻反駁「你可以選擇開車、騎車、走路呀」,你會不會覺得不合理?
當然,這只是一個比喻,兩者無法百分百相互比較,但這凸顯了:當平台具備「基礎建設」的特徵時,一方面用戶恐怕沒有真正的選擇自由,一方面平台不應該唯已利是圖,而需擔負起社會責任。而這,也正是為何全球都正積極促使「平台為新聞業付費」。
或許,你還對「把平台比喻成基礎建設的合理性」抱有質疑。以下,將從「英國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院最新的數位新聞報告」、「Meta新的社群軟體Threads的出現」這兩件事中,帶你進一步瞭解平台如何主宰著當今的資訊管道。
📌新聞網站跟APP都落伍了,「社群平台」成為重要新聞接收管道
綜觀全球市場,該報告發現只有22%的用戶喜歡透過新聞網站和APP收看新聞,而這個比例從2018年以來下降了10%;30%的讀者則更喜歡透過社群平台、搜尋、新聞聚合器(如Line Today)等「側門」途徑接收新聞。此外,台灣有一半的讀者都仰賴「聚合器」接收新聞,僅次於南韓、日本,排名第三。
📌臉書仍是最常被使用的社群平台,但它正在遠離新聞
2016年是臉書導流新聞的高峰(42%),隨後逐年下降,2023年只剩下28%,但仍位居第一。然而,報告也發現當前新聞消費出現「新常態」,意即逐漸往影音、Podcast、私密通訊及多元的新平台移轉,比方說透過TikTok、Whatsapp、Messenger等,這讀者注意力更加分散,媒體也需要有更多元複雜的內容經營模式。尤其,年輕讀者轉移到TikTok的比例更是可觀。
📌讀者越來越不認同「讓演算法推薦新聞」
以英國為例,對35歲以下讀者而言,2016年時有49%的人認同「演算法推薦個人化新聞是好的」,但2023年下降到30%;35歲以上的讀者則從24%下降到16%。報告中指出,這項結果顯示讀者開始對「演算法推薦新聞」的行為從期待轉向懷疑。
📌台灣呢?
報告顯示,2023年台灣約有78%透過網路收看新聞,電視佔約56%、紙本17%,其中YouTube也取代傳統電視媒體,成為重要新聞收視來源,不僅多數新聞台都會在上面直播或上傳影片,觀眾使用率也從2021年的38%提升到2023年的44%。
而透過社群媒體消費新聞的部分,第1名是Line(47%),也就是新聞聚合器;臉書則在第3名(41%)、IG第4名(10%)。
延伸閱讀:
路透新聞學院》2023數位新聞報告:台灣|https://bit.ly/43zJeeQ
卓越新聞獎》2023數位新聞報告亮點整理|https://bit.ly/43yeOK8
隨著馬斯克在2022年買下推特,推特用戶不斷出走。於是,Meta在7月6日推出模仿推特、以短篇文字為主的新社群平台Threads,並與IG連動讓用戶可以無痛註冊,以致其推出5天就獲得1億用戶,超越ChatGPT記錄,成為「用戶成長最快」的線上平台。
Threads的推出除了彰顯「集團綜效」有多強大外,它也印證兩件事:第一,Meta對新聞與政治等「硬資訊」的徹底死心;第二,即便我們都有「要不要加入Threads」的選擇權,但某程度上,我們真的也是無從選擇。
延伸閱讀:
黃哲斌》串串周記|https://bit.ly/43F8qAG
INSIDE》Threads用戶參與度下降70%|https://bit.ly/3Ya3G4S
當大家發現Threads是模仿推特後,內心浮出的第一個疑惑應該是:「這裡也可以發色情內容嗎?」,答案是「不行」,因為Threads與IG使用類似的社群守則。
除此之外,「新聞和政治內容」一直是推特的核心,但是Threads明確表示他們不會鼓勵新聞或政治等「硬資訊」,NPR科技記者Bobby Allyn分析,由於Meta著眼於賺更多錢,而新聞與政治不僅無法滿足這一點,還會衍生言論審查等其他問題。另外,IG的老闆甚至坦承「過去FB討好新聞媒體的決定是錯誤的」。
因此,Threads目前希望鼓勵迷因、娛樂、生活等軟性內容,他們希望營造「不那麼憤怒(指新聞與政治)」的言論場域,所以他們自認目標並不是要取代推特。對此,Allyn認為,這與近年臉書減少硬資訊、強化朋友互動的選擇雷同,但他擔憂,鼓勵迷因等無關緊要的瑣碎內容對Meta而言CP值更高,但這可能傷害社會。
你有想過自己為什麼會辦Threads嗎?是因為真的有需求,還是因為覺得註冊很簡單就試試看,甚或是因為擔心「跟不上流行、無法與他人有共同的話題」?
對一般人而言,不辦Threads的損失可能只是被朋友調侃「沒跟上流行」,但對於依靠網路流量賺錢的新聞媒體、KOL們,損失可能是貨真價實的「收入」,所以某程度上他們可能根本沒有選擇、不得不進入。BBC採訪具448萬粉絲的網紅Steven Bridges,他指出「幾乎每個有影響力的人都會跳上Threads,以防萬一它成功了」,尤其「早期使用者更有優勢更快更容易獲得更多關注」。
其實,這不是第一次了。
還記得你怎麼開始習慣看短影音的嗎?隨著Reels在去年登台後,IG不僅透過演算法提升短影音內容的觸及率,而有所謂「流量紅利」,它甚至調整介面的編排,特別將短影音的版面放大。
也就是說,我們當然有是否看短影音的選擇權,但也別忘了,平台如何設計、引導,也大大影響這些看似自主的行動。
我們實際搜尋發現,ETtoday、UDN、天下雜誌、鏡新聞、中天、三立、公視、華視等媒體都已經加入Threads的行列,不過整體而言其成效都不太好。你可能會好奇,他們都PO些什麼?
初步可以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是延續臉書風格,也就是用簡單的引言或標題把讀者導流到新聞網站上,而這個效果通常不太好(不論是讚數或留言數);第二種則是比在臉書時,更進一步凸顯小編的「人設」,開始走向日常互動與瑣碎無腦的內容,比方說鏡新聞PO出「下班了,我要回去睡覺了,希望大家都能準時下班」
,又或者是華視新聞PO出「今天是國際薯條日🍟😍🥰」
。當然,還有混合的第三種:用瑣碎日常的閒聊,帶出新聞內容。例如,UDN先PO出「一句話證明自己是個有耐心的人:我把黃子佼那篇文看文惹。」
,接著在留言區附上「新聞連結」。
政大傳院教授劉昌德在2020年提出「小編新聞學」研究,其中指出當社群平台成為大眾主要接收新聞的管道時,「小編」成為閱聽人與新聞之間關鍵的中介者,因此小編必須盡可能在服膺社群平台的規則下(也就是「流量」),完成維繫新聞倫理的專業任務。
然而,當場域轉向Threads,一個比臉書更不鼓勵硬資訊(甚至牴觸新聞價值)的地方,小編幾乎難有維繫新聞倫理的空間,因而出現上面實際觀察到的弔詭現象。
所謂弔詭,其實是對新聞「正經嚴肅」的應然期待,與Threads希望保持「瑣碎閒話」的風格,兩者之間的不和諧感,否則如果是你的朋友PO出「下班了要回家睡覺」,你還會覺得有趣嗎?
延伸閱讀: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介紹「小編新聞學」|https://bit.ly/44R57aH
-再往前一步!追蹤台灣新聞議價進度 👀
從2021年初澳洲通過新聞議價法後,媒觀就持續關注並分析這項議題的內涵,親眼見證「新聞議價」在社會上從陌生詞彙成為產官學三方共識,於是我們彙整台灣最新進度,並介紹國內最新研究成果,邀請大家一起掌握台灣走在新聞議價這條路上的進度。
台灣具體成果
方面,Google已在今年3月宣布「3年提供3億台幣作為『台灣新聞數位共榮基金』,鼓勵原創並符合公益的新聞」(然而,有業者表示Google一年在台灣的廣告營收超過200億);產業調查
部分,台灣目前已分別完成「平面」及「廣電」媒體受數位平臺的影響報告;與平台溝通
部分,台灣目前也在政府主導下,分別與Google及Meta完成2輪對話,並準備展開第3輪對話,而數發部次長李懷仁在今年5月表示「預計在Google確定『共榮基金』申請機制後召開」;議價法案
部分,首先由學者提出「民間版草案」,而立法院隨後則由立委提出、共4個版本的相關草案正在委員會等待審查,不過缺乏行政院提出的草案;政府態度
部分,除表態支持新聞議價,也確定由數發部作為主管機關(雖然他們百般無奈、不情願),並預計在8月底前會完成研擬各國立法模式並確立台灣立法方向。
簡而言之,「平台應為新聞業付費」的氛圍在台灣大勢已定,目前正進一步討論「該從什麼角度與平台談判」、「該如何分配所得資金」等路線問題,同時也需要新聞業進一步團結。
延伸閱讀:
數位時代》Google推「台灣新聞數位共榮基金」|https://bit.ly/3OsiPLL
經濟日報》四大新聞公會回應「Google共榮基金」:好的開始,但…|https://bit.ly/475Rl5K
雜誌工會》「平面」媒體產業調查報告|https://bit.ly/43AOleJ
NCC》「廣電」媒體產業調查報告|https://bit.ly/3O1b7qu
林照真》「報紙」受科技平台影響調查報告|https://bit.ly/3ISO2mR
聯合新聞網》數發部預計於今年8月提「新聞議價」政策走向|https://bit.ly/3QeifT4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解釋「新聞議價」議題內涵|https://bit.ly/3tRJLcA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對「新聞議價」議題的深入反思|https://bit.ly/3PerLmL
概念上大概區分為「強制談判」及「基金模式」,目前都過一讀、付委員會討論階段,距離實際通過仍有一段路要走。以下,將簡單介紹草案內涵與之間差異。
📌張廖萬堅:新聞媒體與數位平臺強制議價法草案
這部法屬於「強制談判」的澳洲模式,大多以「民間版草案」為基礎,平台設定為Google及Meta,主責機關為數發部會同媒體主管機關共同辦理,可議價的媒體資格為聘有一定專業編輯、年收達一定標準等。此法要求平台應與媒體進行議價協商,若破局將進入調解、仲裁等程序。
📌林楚茵:新聞媒體與數位平台議價法草案
這部法屬於「強制談判」的澳洲模式,雖一樣以民間版草案為基礎,運作方式也與張廖萬堅版本類似,但在「調解與仲裁」、「認定平台條件」、「可議價媒體資格」等方面都較為簡化模糊,恐造成實務運作上的疑慮。不過,此版草案特別新增「分潤應有一定比例用於改善媒體工作者條件」。
📌林宜瑾:數位新聞發展與民主韌性法草案
這部法屬於「基金模式」,但同時具備「強制談判」的部分,可視為在前兩者的基礎上,額外新增基金的概念。條文明訂要設立「數位新聞發展暨民主韌性基金」,財源來自「平台提撥台灣年度廣告營業額的5%」、「政府編列預算捐贈」、「民間捐贈」等,而基金將用於「補助新聞業與工作者的發展」、「推動通訊傳播產業研究」等。
根據立委萬美玲的資料,台灣2022年數位廣告市場規模達544億,其中Google及Meta約為400多億,以5%計算,基金一年約可得到20億台幣的收入。再對比「Google共榮基金」3年3億的規模…🤨
📌范雲:數位新聞發展與民主韌性法草案
此草案是由專家學者劉昌德、洪貞玲、周宇修及業界代表共同草擬,一樣是「強制談判」+「基金模式」的方案,詳細內容與林宜瑾版本類似,只不過在負責管理基金的委員會組成上,特別強調要有媒體「公會」及「工會」的代表。此外,此二法案都有「民主韌性」字眼,即是強調新聞崩壞將導致「監督政府的第四權崩壞」,破壞民主根基。
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在5月22日邀請文化部、數發部、公平會、NCC就「新聞議價」議題進行報告與質詢。綜觀而言,朝野立委都認為政府過於消極、進度太慢,像是萬美玲詢問「是否知道Google在台灣一年的廣告營收」,數發部「這個數字我沒有掌握。手邊沒有資料」,可見一斑。
以下概略摘要會議中的重要內容:
📌政府進度在哪裡?
數發部表示,目前完成產業調查、各國法制研究與比較、與平台展開2輪對話,尚未進到草案研擬階段。事實上,過去數發部長唐鳳曾指出短、中、長期三階段,這次也釐清目前仍在「短期(建立分潤機制與對話平台)」,而等到Google確定「3億共榮基金」細節後,就會展開第3輪對話,當時就會進入「中期(草案討論)」,而長期則是完成三讀。
📌比較各國案例後,台灣可能走哪種模式?
四個部會都只列舉澳洲、歐盟、課稅、基金四種可能模式的利弊,而沒有給出肯定的答案,不過數發部指出「財政部表示不支持基金模式」,但沒有解釋原因;另外,他們也強調「可能走出臺灣模式」,意即針對臺灣現況與需求,融合四者。
另外,立委范雲特別強調,希望與平台的第3輪對話可以納入新聞工作者,讓第一線的聲音也可以被納入討論。
📌目前遇到什麼問題?
數發部不斷強調「Google共榮基金」的談判成果,但不僅被立委質疑「為何是3億?這連公關費都覺得太少!」,更從中凸顯出政府現況下的無能為力:政府只能協助媒體反映意見給平台,無法對金額或用途有任何置喙餘地。對此,立委們藉此強調立法的必要與急迫性,也就是賦予政府強制力,希望盡快提出行政院版本草案。
不過,吳思瑤等立委也呼籲,在立法過程中必須特別謹慎小心,因為可能會因此造成政府干預媒體的風險,而數發部也表示,的確有媒體反映政府不應把手伸進媒體領域。
延伸閱讀:
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18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https://bit.ly/453xbb3
劉昌德等傳播學者透過蒐羅官方及業界的近10年資料,系統性分析台灣平面媒體產業遭受數位平台崛起後的產業現況,並提出這份當前最新的、對台灣新聞議價政策的具體建議。研究強調,數位平臺「破壞」新聞媒體原有的營收模式,原本只是產業結構重塑的過程,但是平台卻因為壟斷「數位廣告」及「資訊流通管道」,讓新聞媒體被迫「依賴」平台,不僅讓新聞媒體深陷困境、難以翻身,更威脅其第四權的功能,進一步侵蝕民主社會。
劉昌德認為,澳洲經驗的議價法途徑只能做到「修補破壞」,也就是用平台分潤補償媒體損失,但未能解決根本性的「流通依賴」,也就是媒體在廣告、流通兩方面依然深陷平台邏輯中而動彈不得,而閱聽眾的視野也仍受平台把持。要解決依賴問題,他主張「將平台視為基礎建設」,促使平台做到:演算法透明化或在變動時有義務知會媒體、不排擠公眾事務或不同觀點之內容、內容重要性排序的參數需受社會問責監督等。另外,劉昌德支持新聞議價採「基金模式」,也就是向經營數位廣告的平台課徵數位稅,作為投資優質新聞的資金來源。
換句話說,當平台成為大眾每日主要獲取資訊的場所,它就有如數位公有地,我們應該讓在其上耕作優質內容的新聞媒體,獲得更多的土地掌控權。
延伸閱讀:
中華傳播學刊》營收破壞,流通依賴:數位平台對臺灣報業與雜誌的經濟衝擊|https://bit.ly/4712zbT
新聞真假掰》新聞媒體與數位平台強制議價入法?政大教授劉昌德:數位公有地,耕者有其田|https://bit.ly/3O74VNF
本會董事長、《新聞崩壞,何以民主》的譯者羅世宏認為,當代新聞業危機不只是「其本身能否存續的經濟問題」,更是「關乎民主的政治問題」,他尤其強調「優質與觀點多元的新聞是一種『公共財』,難以靠商業機制為生」,因此他主張需要公共政策和資金的介入。
羅世宏在最新研究中提出兩種解決新聞業危機的途徑:「平台問責」與「公共預算」。前者即與新聞議價的概念類似,就是在「平台掌管用戶主要閱讀習慣」的前提上,必須承擔公共責任;後者則是希望一改「政府不插手新聞業」的迷思,強調許多先進民主國家都有公共資金補助新聞業的歷史,包含「直接編列預算」、「賦稅減免」、「成立基金」等方式。
臺灣當前大多停留在「平台問責」的討論,但他主張也該正視「公共預算」的途徑,兩者不衝突且可以併進,像是加拿大除現在推動的議價法案,自2019年起也投入五年共約140億台幣的公共預算補助新聞業。
羅世宏強調:「為了維護民主、自由、正義、專業獨立性或追求產業經濟發展等公共利益,我國的公共資金一直都在「補助」很多產業和機構:半導體產業、公私立大學、藝術文化表演團體、甚至政黨,無一例外。」
這篇研究非常完整地盤點、比較了各國在「推動新聞議價」與「公共溢注新聞業」上的作為,如果你很想知道新聞危機的可能解方,非常推薦花一點時間讀讀看!
延伸閱讀:
中華傳播學刊》以公共政策介入手段扶持新聞業存續與發展:平台問責途徑與公共預算途徑的跨國比較|https://bit.ly/44FGmhR
⭐ 和我們一起塑造「更好的媒體,更好的社會」⭐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 這將能支持媒觀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關於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https://www.mediawatch.org.tw/about
》透過 媒觀官網 支持我們 💰
》歡迎在 Facebook 、 Instagram 上追蹤我們 👍
1.iThome(2023)/抵制《線上新聞法令》,Google宣布將移除加拿大各式服務的新聞連結|
https://bit.ly/3Q9aqxZ
2.Parliament of Canada(2023)/C18-An Act respecting online communications platforms that make news content available to persons in Canada|
https://bit.ly/43AFedW
3.The Conversation(2023)/Canada’s Online News Act may let Meta and Google decide the winners and losers in the media industry|
https://bit.ly/3DkRmVU
4.CJR(2023)/Canada imitates Australia’s news-bargaining law, but to what end?|
https://bit.ly/3O3SUZg
5.澳洲財政部(2022)/Review of the News Media and Digital Platforms Mandatory Bargaining Code|
https://bit.ly/3O4aRa8
6.Press Gazette(2022)/How Canada’s Online News Act will differ from Australia’s news media bargaining code|
https://bit.ly/44Ad6Jn
7.加拿大政府(2023)/The Online News Act: Next Steps|
https://bit.ly/3DGybWZ
8.Aljazeera(2023)/Facebook will end news sharing as Canada passes payment bill|
https://bit.ly/3DnBJgo
9.Meta(2023)/Changes to News Availability on Our Platforms in Canada|
https://bit.ly/3OxLWNX
10.Google(2023)/An update on Canada’s Bill C-18 and our Search and News products|
https://bit.ly/3Q8dsTm
11.ETtoday(2023)/加拿大停買FB和IG廣告! Meta「拒為新聞付費」每年痛失2.3億|
https://bit.ly/3q2GVDh
12.Reuters Institute(2023)/Digital News Report 2023: Canada|
https://bit.ly/3Ooe7P4
13.The Conversation(2023)/Bill C-18: Google and Meta spark crucial test for Canadian journalism|
https://bit.ly/3rB6iNd
14.加拿大議會預算辦公室(2022)/Cost Estimate for Bill C-18: Online News Act|
https://bit.ly/3Q7cjLF
15.Aljazeera(2023)/Canadian government to stop buying Meta platform ads amid dispute|
https://bit.ly/3K4bBuM
16.VOX(2023)/Meta and Google are blocking links to news in Canada. The US might be next.|
https://bit.ly/3Q5r41m
17.KCRA(2023)/California bill that would make Google, Meta, Twitter and Apple pay for news won't move forward this year|
https://bit.ly/3O9buj0
18.Reuters Institute(2023)/Digital News Report 2023: Taiwan|
https://bit.ly/43zJeeQ
19.Reuters Institute(2023)/Digital News Report 2023: Overview and key findings|
https://bit.ly/47bDTxB
20.卓越新聞獎(2023)/數位新聞市場瞬息萬變 訂閱制成長停滯、影音與播客內容竄起|
https://bit.ly/43yeOK8
21.商益(2023)/《路透 2023 數位新聞報告》重點摘錄:Facebook 年輕世代影響力下滑,TikTok 崛起!|
https://bit.ly/3Y7Tgmw
22.The Verge(2023)/Threads isn’t for news and politics, says Instagram’s boss|
https://bit.ly/3Q6nVhX
23.NPR(2023)/Meta's Threads, which is basically a Twitter clone, minimizes news and politics|
https://n.pr/43Iu3Ak
24.上報(2023)/Threads推出5天用戶突破1億 打破ChatGPT紀錄|
https://bit.ly/43yhszy
25.數位時代(2023)/Threads上線5 天用戶數破1億,但還無法取代Twitter!背後其實藏四危機|
https://bit.ly/43Ann71
26.BBC(2023)/Instagram's Threads: 'Almost every influencer will be hopping on it'|
https://bbc.in/46W4IWd
27.劉昌德(2020)/小編新聞學:社群媒體與通訊軟體
如何轉化新聞專業|
https://bit.ly/3AaQzGm
28.Forbes(2023)/Threads Won’t Promote Political Or Hard News Content — A Contrast From Twitter|
https://bit.ly/3K6xrhg
29.經濟日報(2023)/媒體議價立法 數位部8月提報告|
https://bit.ly/3QeifT4
30.今日新聞(2023)/數位部8月底確認媒體議價立法方向|
https://bit.ly/3Qeiu0q
31.聯合新聞網(2023)/媒體議價 規畫第三輪對話|
https://bit.ly/3Dqz59A
32.數位時代(2023)/台灣新聞業專屬!Google推「台灣新聞數位共榮基金」,3年挹注3億元|
https://bit.ly/3OsiPLL
33.ETtoday(2023)/新聞有價!4綠委提立法一次看 范雲、林宜瑾版明拚付委|
https://bit.ly/44DqNaF
34.新聞民主與平台議價論壇(2023)/新聞稿三:兩大立法版本比較|
https://bit.ly/475A1hc
35.立法院(2023)/法院第 10 屆第 7 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 18 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https://bit.ly/453xbb3
36.聯合新聞網(2023)/落實新聞有價 立委提案成立新聞基金制度健全媒體發展|
https://bit.ly/44WsgZl
37.民報(2023)/Google在台灣估拿超過200億元廣告,只拿1億成立基金,媒體業說,誠意不足!|
https://bit.ly/3rMsO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