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台灣大選|國民黨繼續內戰,但柯文哲意外能幫侯友宜選到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raw-image

頂著「換侯」呼聲,國民黨在7月23日召開全代會,順利通過對侯友宜的提名。這一發展,昭示朱立倫面對地方派系反對、立委參選人憂慮,依然力保侯友宜的姿態,也是侯友宜競辦執行長金溥聰7月就職以來,勉強維護的階段性成果。

正如筆者此前文章所述,由於民調持續低迷,侯友宜面臨黨內「挺郭派」、「換韓派」、「聯柯派」的挑戰。其中,「挺郭派」結了國民黨中南部地方派系,包括代表雲林張家的張榮味、人稱「花蓮王」的傅崐萁等,此派呼籲重新徵召郭台銘、取代侯友宜;「換韓派」代表人物為國民黨立委鄭麗文,鄭的背後則是不滿侯友宜的部分黃復興勢力,這派主張徵召韓國瑜重出江湖、挽救選情;「聯柯派」則以羅智強等立委參選人為主,主張在選情低迷下與柯文哲的民眾黨進行合作,組成「政黨輪替大聯盟」,甚至隱有「禮讓」柯文哲、取共組聯合政府之勢。

而上述三派看似立場不同,其實展演了國民黨近年一貫的鬥爭邏輯:在情勢緊張下,各山頭勢力只顧眼前利益,而非全黨大局。

其中,「挺郭派」並非真的希望郭台銘參選,而是眼見5月以來民調崩盤,便想借郭的名號拉下不與地方派系往來、向來獨善其身的侯友宜,再推選同樣出身地方、足以抗衡黨中央的「有力諸侯」;「換韓派」則根本沒有得到韓國瑜承諾,更有部分人士是因長期不滿金溥聰,而要借題發揮,看似砲打侯友宜,實則醉翁之意不在酒;「聯柯派」則以北部「小雞」(意指立委參選人)為主,因為這些立委參選人最重視的,往往是自己的短期選舉成績,故其當然樂見藍白合作、甚至主張國民黨「禮讓」柯文哲,因為民眾黨根本提不出像樣的地方立委候選人,不易對其構成威脅,但柯文哲的助陣卻有機會讓北部城市的藍營「小雞」選情上揚。

而7月23日全代會的成功舉行,代表侯友宜在金溥聰強力續命下,暫時抵禦地方派系、黃復興黨部、立委參選人的分頭進逼。但侯友宜能否撐到正式登記的11月,民調與地方派系動態將是關鍵。

各方關注侯友宜民調走勢

觀察全代會後的國民黨,藍營看似上演大團結,其實還是無法驅散內戰煙硝。原因之一,就是各方都在觀望侯友宜的民調走勢。

其中,「挺郭派」看似偃旗息鼓,其實只是轉往台下運作,且仍不放棄「下剋上」的最後可能。其中,雲林的張榮味因為金溥聰在全代會前夕的特意拜訪,沒有再積極策動對朱立倫、侯友宜的公開發難,但花蓮的傅崐萁私下立場依舊強硬,且還傳出其有意動員地方組織,協助郭台銘進行獨立參選連署的風聲。

對「挺郭派」來說,其之所以沒有在全代會上強硬逼宮、提案「換侯」,並不是因為認可侯友宜的總統參選人資格,而是因為郭台銘民調確定墊底,使其暫時喪失高調行動的正當性,此外「挺郭派」也想觀察全代會後的民調慶祝行情,能否真的帶動侯友宜水漲船高。一旦侯友宜真的民調回穩上升、甚至超過柯文哲,那麼地方派系將如同此前5月徵召時,同意黨中央徵召侯友宜,甚至利用自己此前的反對姿態,要求黨中央承諾更多利益分配,以換取自己的倒戈支持,基本上這便是國民黨地方派系的長期生存邏輯;但如果侯友宜民調依舊嚴重墊底,那麼地方派系恐怕不會真正服氣,而是會持續為難侯友宜與黨中央。

而「換韓派」也沒有因為韓國瑜特意出席全代會、與侯友宜「策略性和好」,便就地土崩瓦解。可以觀察到,即便沒有韓國瑜這塊神主牌,「換韓派」中諸如鄭麗文等有力人物,依舊不減對金溥聰、侯友宜的批評,而其考量就與地方派系類似,取決於侯友宜的民調走勢。例如鄭麗文就在全代會後直言,如果一個月後的8月23日,侯友宜的民調依舊落後,卻又想整合柯文哲,「不曉得國民黨有沒有當副的心理準備」,但鄭麗文同時指出,柯侯配其實沒有必要,因為「侯友宜是現任新北市長,不是卸任的,要去當副手有必要嗎?」言下之意,便是如果侯友宜民調持續落後,不如早日換人。

至於「聯柯派」,本來6月羅智強面臨黨紀處分威脅時,就已被迫銷聲匿跡,如今卻因朱立倫全代會上一句「執政大聯盟」口號死灰復燃。帶頭的羅智強尤其明顯,原本已承諾不再倡議「政黨輪替大聯盟」的他,在全代會後又開始大談構想,並表示很感謝朱立倫還自己公道,「政黨輪替大聯盟,我大概一個半月前提出,那時候其實它的概念跟朱立倫主席的非綠大聯盟,或是現在執政大聯盟是一模一樣的概念。可是說實在的話,為什麼要提這個概念,這個概念也是為侯友宜著想。」

羅智強進一步闡釋,自己的構想是規劃一個第三方公正平台,往兩個方向努力。第一是整合型,要在11月20日總統候選人正式登記日之前做,力求整合,民調勝者為正,敗者輔佐;第二是棄保型,也就是如果整合失敗,便力求在1月10日民調封關前10天,進行所謂「在野大決選」,也就是找個公正第三方、民調機構,公布數據讓選民有棄保依據,一切以促成政黨輪替為最高目標。說得更直接,就是不惜鼓勵選民「分裂投票」,在立委層級支持國民黨,但在總統大選層級支持賴清德之後的「第二名」,即便對方不是國民黨候選人。

基本上,羅智強的部份考量與「挺郭派」、「換韓派」類似,也就是看民調決定侯友宜生死,如果侯友宜持續落後,國民黨應該考慮禮讓柯文哲;如果沒有禮讓,就乾脆鼓勵選民棄保。但平心而論,羅智強的提案看似不直接「換侯」,好像相對容易執行,其實可能反是三者之中相對困難的一條路,且在某些情境下,會意外成為侯友宜拉攏地方派系的契機。

侯友宜能不能攏絡地方派系

首先「藍白合」或在國民黨有基礎,但其支持者多數不是「禮讓柯文哲派」,而是主張利益交換的「勸退柯文哲派」,且自金溥聰就任侯友宜競辦執行長以來,「打柯抑郭」便是主要策略,也就是要鎮壓一切「不支持侯友宜」的聲音。故金溥聰不僅抨擊在「董事長開講」為郭台銘擔任主持人的戰將徐巧芯,也將大刀砍向了「藍白合」提議,甚至直言分化問題「就像青春痘一樣,膿包一定要擠出來。」

可想而知,羅智強全代會後再提「政黨輪替大聯盟」,必然招致金溥聰譴責,也無法吸引黨內多數的公開支持,而現實發展也果真如此。金溥聰先是直接炮打黨中央,在廣播節目上公開反問朱立倫,「執政大聯盟」是什麼意思?接著便是批評羅智強,「身在最安全地方還在搞把戲。」

對此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特別回應,「朱立倫所提執政大聯盟的概念,就是必須要團結所有泛藍、非綠、在野的力量,也就是結合所有理念相同的力量,完成下架民進黨、政黨輪替的目標。」楊智伃同時指出,針對金溥聰提到部分「小雞」接近柯文哲、甚至郭台銘的現象,「國民黨中常會已於6月28日通過2024選舉黨員行為規範,其中明定黨員應全力協助黨所提名參選同志當選,違反者將依黨紀處分,黨中央也會恪守相關規範,約束黨內同志,共同團結。」上述種種,顯然是在說明,「藍白合」暫時不可能,朱立倫的「執政大聯盟」也不等於「禮讓」柯文哲。

而羅智強一開始不甘示弱,選擇把朱立倫抬出來當神主牌,稱自己不過是「附和主席」。但從後續發展來看,朱立倫無意相救,因為回顧6月羅智強的「政黨輪替大聯盟」表述,其在侯友宜民調落後時提議,「給有意角逐總統的人,不管是侯友宜還是柯文哲,用最大的努力去證明自己是最有能力帶領台灣實現第三次政黨輪替的人」,已被普遍解讀是要「棄侯保柯」,身為黨主席的朱立倫當然不可能為其背書。故經歷一番掙扎後,羅智強只能自清「支持侯友宜」,徐巧芯也出面緩頰,稱是自己在金溥聰、羅智強間溝通太慢,才導致兩人誤會。

此外,地方派系也是藍白合的強硬反對者,特別是在「禮讓」柯文哲一事上。如前所述,國民黨地方派系之所以反侯,侯的民調落後只是表面原因,關鍵還是其認為侯友宜不會「照顧地方利益」,所以才不斷借郭台銘不死心、侯友宜民調崩盤等事態,要讓以朱立倫為代表的黨中央難看。但如果國民黨「禮讓」柯文哲,就意味著地方派系可能會被迫與民眾黨分享利益,在其看來這無異於「自我閹割」,比讓侯友宜當選更糟,因此地方派系早在徵召前便強力反對「藍白合」,尤其是以柯文哲為正的組合。

且就筆者瞭解,部分地方派系一直沒有捨棄郭台銘這顆棋子,甚至不惜展現動員連署、助其獨立參選的意願,就是為了牽制黨中央「禮讓」柯文哲。當然,地方派系不會天真以為獨立參選的郭台銘能有任何勝算,但其真正目的,就是一旦國民黨中央決定「禮讓」柯文哲,自己就要利用郭台銘對總統大位的多年執念,支持前者獨立參選、以瓜分柯文哲在反綠市場的選票。簡言之,就是寧可保送賴清德,也不讓比侯友宜「更不會照顧國民黨地方」的柯文哲勝選,畢竟藍綠政黨輪替多年,國民黨地方派系也早與民進黨地方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共生結構,彼此並不陌生。

而這一情境意外成為金溥聰可以利用的條件。觀察金在全代會前後的行動,可以發現三條主軸:第一,壓制「挺郭派」、「換韓派」、「聯柯派」等所有「換侯」提案,金溥聰並非反對整合柯文哲、郭台銘,但其規劃的理想狀態是在侯友宜民調成長、甚至領先下,可以擁有更多的整合主導權;第二,協助侯友宜穩定藍營基本盤,即便不能讓民調大幅回升,也至少止跌;第三,設法攏絡地方派系,傳遞侯友宜如果能勝選,一定「照顧地方利益」的訊號,例如其特地拜訪張榮味,便有這一用意在其中。

而全代會前後的時空變化,正好給了金溥聰可操作空間,也給了侯友宜續命機會。一來,民進黨正集中炮火猛攻柯文哲,希望降低柯侯民調差距,避免反綠陣營出現棄保,這等於是讓侯友宜重新擁有爭取「第二名」的門票。而只要柯侯兩人的差距持續減少,甚至出現反超,國民黨內部「禮讓柯文哲派」的聲量便會下降,也會喪失主張正當性,因為沒有顯著民調優勢的柯文哲,也必然無法在組織戰上與國民黨一較高下,國民黨如果還選擇禮讓,等於自棄優勢。

二來,在努力穩定侯友宜民調的過程中,金溥聰都可利用黨內的「藍白合」呼聲,與地方派系持續展開談判,建議對方與其支持根本不會上的郭台銘、看著黨中央「禮讓」柯文哲,還不如與侯友宜進行條件交換,如此才能最大程度確保自身利益。而就筆者瞭解,雖說「花蓮王」傅崐萁依舊強硬,卻不能阻止部分地方派系的立場軟化,畢竟如前所述,國民黨地方派系長年的生存邏輯,就是在支持、倒戈間變換立場,以換取黨中央的讓步與關愛。

當然,金溥聰要完成上述操作,侯友宜的民調回升還是關鍵。未來兩個月,侯友宜必須利用民進黨猛轟柯文哲「仇女」、弊案的機會,讓民調穩定維持在25%以上、甚至力求突破30%,且至少要在部分民調出現超越柯文哲的趨勢,才能最大程度平息「禮讓」柯文哲呼聲,同時爭取地方派系的再倒戈。否則即便金溥聰強勢操盤,也終究難抗黨內多方造反,如此一來「換侯」呼聲再起,也不過時間早晚問題。

原文發表網址:

2023.7.31

2024台灣大選|國民黨繼續內戰 但柯文哲意外能幫侯友宜選到底?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924734?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avatar-img
75會員
385內容數
國際時事與政治評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劉燕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觀察近期的台灣選戰交鋒,民進黨明顯把柯文哲當成主要攻擊對象,且針對「仇女」議題進行了輿論狙擊。而從最新民調數據來看,這一攻勢並非毫無效果。
在侯友宜民調低迷、國民黨持續內亂下,民調穩定領先的柯文哲收穫不少期待,並被部分輿論稱作「反綠新共主」,意味柯文哲作為民進黨對立面,其聲勢已經超越「反綠舊共主」國民黨。
6月以來,柯文哲已在多份民調中領先侯友宜,穩居第二,甚至在部分民調中躍升第一,似有超越賴清德之勢。從「陪榜王」到「坐二望一」,柯文哲的崛起既有形勢因素,也受宣傳催化。
5月17日國民黨宣布徵召侯友宜後,郭台銘開始了一系列詭異行動。
在多份民調敬陪末座後,侯友宜與國民黨陷入了尷尬境地。
6月19日,台灣知名主持人黃子佼遭控強吻、強拍未成年少女裸照。經歷幾個小時沉默,黃子佼正式坦承犯行,「好爸爸」人設一夕崩塌。
觀察近期的台灣選戰交鋒,民進黨明顯把柯文哲當成主要攻擊對象,且針對「仇女」議題進行了輿論狙擊。而從最新民調數據來看,這一攻勢並非毫無效果。
在侯友宜民調低迷、國民黨持續內亂下,民調穩定領先的柯文哲收穫不少期待,並被部分輿論稱作「反綠新共主」,意味柯文哲作為民進黨對立面,其聲勢已經超越「反綠舊共主」國民黨。
6月以來,柯文哲已在多份民調中領先侯友宜,穩居第二,甚至在部分民調中躍升第一,似有超越賴清德之勢。從「陪榜王」到「坐二望一」,柯文哲的崛起既有形勢因素,也受宣傳催化。
5月17日國民黨宣布徵召侯友宜後,郭台銘開始了一系列詭異行動。
在多份民調敬陪末座後,侯友宜與國民黨陷入了尷尬境地。
6月19日,台灣知名主持人黃子佼遭控強吻、強拍未成年少女裸照。經歷幾個小時沉默,黃子佼正式坦承犯行,「好爸爸」人設一夕崩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官場和商場,哪個比較好待?官場玩的是城府和心機,表面上客客氣氣、風平浪靜,但檯面下暗潮洶湧,要是不小心陰溝裡翻船,最終落得名譽掃地、永難翻身。反觀商場,強調雙贏和多贏,做生意只要遵循「利人利己」大原則,多半可以立於不敗之地。這樣看起來,商場可比官場容易多了,且一旦踏入官場,一舉一動都要被各界高度檢視
2024年也才沒過多久。民進黨就派出一個立委,她會選高雄市長,還是七連霸。對於這方面的事情,南部獨派可以不用期待高雄市會有任何改變。 這次民進黨顯然是要打壓台灣基進。高雄的綠營初選傳達一個明確的訊息。 「吳欣岱妳別想出來選了。高雄是深綠地盤,妳翻不了天。」 這件事情大概是一個定局了
Thumbnail
柯文哲和饒慶鈴討論台東問題包括農產品外銷與護理人員短缺;強調挖角不限於藍營;對於蔡壁如與珊派不和不願回應;主張以台灣人民利益為重,不受藍綠限制;在花東地區推出服務系統;對於引進印度移工,主張分類、管制,不應影響本地勞動力。
Thumbnail
還有兩天就是臺灣總統選舉(沒有人再說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啦!),原本被視為陪跑的柯文哲好像突然間「很有當選希望」,會不會真的能打破藍綠兩黨的傳統勢力,成功建立第三力量?一切拭目以待。當然,柯文哲到底是代表改變和突破既得利益集團的新勢力,還是第三股爛勢力,真的是令人擔心。
Thumbnail
記者李培睿/綜合報導 國民黨侯康配今天(8日)在台中烏日舉辦造勢晚會,晚間現場湧入超過10萬人!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大進場時,現場高喊「給我一個總統侯友宜!」侯友宜也在現場喊出5點誓言! 今天國民黨在台中烏日高鐵站旁的空地舉辦大型造勢晚會,除了侯友宜和趙少康,國民黨大咖雲集,韓國瑜、盧
趙少康隨口胡謅,「年輕人不滿國民黨,關他什麼事?強調年輕人可以對國民黨不滿,但不要對他和侯友宜不滿。」 朱立倫說,「國民黨就是改革,今天才會提名侯友宜;國民黨就是要改革,今年才會有趙少康」,朱的講話真有趣。
都要選總統了,多少寫一下。 ■■■■■■■■■■■■■■■■■■■■■■ ★侯友宜,1957年6月7日,嘉義出生 日雙子16度,土射手10度,木處女22度 月天秤4~16度,金火巨蟹0/21度,海王天蠍0度 水金牛22度,天冥獅子4/28度 侯友宜是雙子反土星人、半木星人,日土木變動準十字。太陽雙
Thumbnail
近日,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與親民黨宋楚瑜及立委候選人李彥秀共同現身港湖區,展現了跨黨派合作的精神。在活動中,兩位政治人物共同呼籲,跨越政黨界線,攜手合作,再創台灣奇蹟。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官場和商場,哪個比較好待?官場玩的是城府和心機,表面上客客氣氣、風平浪靜,但檯面下暗潮洶湧,要是不小心陰溝裡翻船,最終落得名譽掃地、永難翻身。反觀商場,強調雙贏和多贏,做生意只要遵循「利人利己」大原則,多半可以立於不敗之地。這樣看起來,商場可比官場容易多了,且一旦踏入官場,一舉一動都要被各界高度檢視
2024年也才沒過多久。民進黨就派出一個立委,她會選高雄市長,還是七連霸。對於這方面的事情,南部獨派可以不用期待高雄市會有任何改變。 這次民進黨顯然是要打壓台灣基進。高雄的綠營初選傳達一個明確的訊息。 「吳欣岱妳別想出來選了。高雄是深綠地盤,妳翻不了天。」 這件事情大概是一個定局了
Thumbnail
柯文哲和饒慶鈴討論台東問題包括農產品外銷與護理人員短缺;強調挖角不限於藍營;對於蔡壁如與珊派不和不願回應;主張以台灣人民利益為重,不受藍綠限制;在花東地區推出服務系統;對於引進印度移工,主張分類、管制,不應影響本地勞動力。
Thumbnail
還有兩天就是臺灣總統選舉(沒有人再說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啦!),原本被視為陪跑的柯文哲好像突然間「很有當選希望」,會不會真的能打破藍綠兩黨的傳統勢力,成功建立第三力量?一切拭目以待。當然,柯文哲到底是代表改變和突破既得利益集團的新勢力,還是第三股爛勢力,真的是令人擔心。
Thumbnail
記者李培睿/綜合報導 國民黨侯康配今天(8日)在台中烏日舉辦造勢晚會,晚間現場湧入超過10萬人!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大進場時,現場高喊「給我一個總統侯友宜!」侯友宜也在現場喊出5點誓言! 今天國民黨在台中烏日高鐵站旁的空地舉辦大型造勢晚會,除了侯友宜和趙少康,國民黨大咖雲集,韓國瑜、盧
趙少康隨口胡謅,「年輕人不滿國民黨,關他什麼事?強調年輕人可以對國民黨不滿,但不要對他和侯友宜不滿。」 朱立倫說,「國民黨就是改革,今天才會提名侯友宜;國民黨就是要改革,今年才會有趙少康」,朱的講話真有趣。
都要選總統了,多少寫一下。 ■■■■■■■■■■■■■■■■■■■■■■ ★侯友宜,1957年6月7日,嘉義出生 日雙子16度,土射手10度,木處女22度 月天秤4~16度,金火巨蟹0/21度,海王天蠍0度 水金牛22度,天冥獅子4/28度 侯友宜是雙子反土星人、半木星人,日土木變動準十字。太陽雙
Thumbnail
近日,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與親民黨宋楚瑜及立委候選人李彥秀共同現身港湖區,展現了跨黨派合作的精神。在活動中,兩位政治人物共同呼籲,跨越政黨界線,攜手合作,再創台灣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