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同步發表於換日線crossing
前陣子在臉書上一篇有關「選科系」的文章在朋友間流傳,文中「大學最好一定要選理工科」、「興趣不重要,重要的是現實出路」等論點,又一次點燃了「文組 vs. 理組」、「興趣 vs. 出路」的戰火。
關於選系的討論,或是文組與理組的優劣勢等等,許多文章都討論過,在此就不贅述。身為一名大學生,我認為比起「如何選系」,更重要的是培養跨領域學習與發展的能力,以及從高中生、大學生的身份出發,該如何培養這樣的能力。
跨領域學習的親身經驗
在未來,人類的許多工作領域都有可能被 AI 取代。從程式、電子到廣告文案、文書處理,AI 都在急起直追中。但人類有一項優勢,是目前的 AI 難以取代的──那就是跨領域整合與學習的能力。而這項能力在未來的世界又更加重要。
事實上,隨著 AI 進化的速度越來越快,我發現「深入的知識」重要性也越來越容易被忽視,反而是能結合不同領域的「淺層知識」,並進行主題式學習與創造的人才,在未來會越來越受到重視。
以我自己的經驗為例,我目前就讀於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是當前全臺灣唯──個以「民族學」為名的科系。
作為一個講求全貌觀的學科,民族學的研究領域橫跨政治、社會、經濟、宗教、法律等不同面向,且系上教授們皆來自不同的背景,因此我們系的課包含了各種不同的領域。除此之外,因為系上鼓勵同學雙主修或輔系,因此大部分的同學幾乎都有雙輔;即使是沒有雙主修與輔系的同學,也會修各種不同外系的選修課或學校的學程,延伸專業觸角。
我自己便是在系上的必修課之外,還輔系了日文系,並修了學校兩個關於創新與創造力的學程。另一方面,我修習許多外系的選修課,包含廣告系、日文系、韓文系與社會系等人文社會相關領域的科系,雖然在修這些課程的當下,尚不一定知道將來該如何使用它,但隨著時間累積,某些課程的內容逐漸在民族學的跨領域思維下產生了「化學反應」,甚至成為某些創意發想的養分──例如之前在博物館實習時,我所修的課程便成為很重要的教案設計靈感。
不要讓科系的分野,窄化了學習的視野
舉出前述個人經歷,以及我在學校、民族學系的養成,是為了呼應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科系與科系之間的分野正在慢慢淡化。
相較於國外部分大學已經逐漸走向「跨領域博雅教育」的模式,臺灣主流的教育體制依然是以傳統的分科式學習為主(註),但身為大學生的我們,依然能為自己創造出跨域學習的機會與能力。而我認為以下幾點,就是在大學時代可以開始準備的方向:
一、通識與各系選修課
不少學生都只將通識和選修學分視為「畢業門檻」的一部分,我認為這是有點可惜的。事實上,如果能夠善加利用學校的通識和選修課,會是一個很好的跨領域學習機會,而大部分的科系也都會開放外系學生修選修課。
二、學分學程
現在有許多大學會把各科系內性質類似、或有關聯的課程合併為「學分學程」,修完學程規定的必選修之後可以拿到證書。學分學程的好處在於可以透過學程中的課程規劃,學到很多本系不一定學得到的東西。
三、社團
我認為大學除了課業之外,社團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學習管道,除了可以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外,也能獲得一些學校不一定會教的專業能力,像是烹飪、茶道、美術等等。另外,如果在社團擔任幹部,對於活動規劃、行政工作和人際溝通等能力的培力,也會很有幫助。
四、實習
如果還不確定自己要往哪個方向發展,可以試著找一些實習,了解不同產業的工作內容,也有助於未來訂定發展方向。以我自己為例,我在大二時分別參與了數位行銷公司和博物館的實習,這些寶貴的經驗讓我更加瞭解工作的細節,也能在實際執行後更確定自己要的是什麼。
五、選擇一個「自己不排斥的科系」
最後一點是想分享給正在選擇科系的高中生們,如果還不確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那至少要選擇一個「自己不排斥的科系」──這個系不一定是你最喜歡的,但它必須是你願意就讀,而且念得下去的。因為人們雖然不一定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但往往會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
另外,有些科系的所學內容跨度較大,若對自己的志願還不夠清晰,我建議可以先以這樣的科系為目標,再透過系上的課程,慢慢探索自己的興趣。
比起「如何選系」,更重要的是「如何學習」
在 AI 崛起的時代,比起知識的縱向挖掘,或許我們更需要的是知識的橫向連結,因為傳統社會下單一專業的分工,在未來會逐漸消失;相反地,能夠跨領域、橫向連結的人才,在未來更能有突破的創新,而這正是 AI 時代所需要的能力。
因此,比起「如何選系」,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學習」,以及「如何連結你的學習」,讓不同的學習經驗能夠在自己身上留下意義。
註:雖然文中提到國內的大學教育還是以傳統的分科教育為主,但也有越來越多學校正在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例如清大、交大就分別有清華學院、百川學士學位學程兩個不分系專案,臺大、成大隨後也跟進。至於我就讀的政大,則是由傳播學院率先推動「大一大二不分系」,並在 2018 年成立「創新國際學院」,培養具有國際觀與跨科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