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7|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碧桂園風暴來龍去脈,對台灣金融業影響有限?

碧桂園簡介

碧桂園成立於1992年,創始人楊國強以建築起家,由建築商轉型成為房地產商後,在房地產界開創了許多新的業務模式,使碧桂園從廣東市場一步一步打入全國市場,並進入地產業的十強。2007年4月20日碧桂園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為碧桂園在全國的擴張充實了資金基礎。

是中國最大、早前最穩定的房地產開發商之一

曾被稱為中國「房市資優生」的碧桂園,以房地產為主營業務,涵蓋建築、裝修、物業管理、酒店開發及管理、教育等行業,是一家投資控股公司,子公司包括武漢碧桂園聯發投資有限公司、句容碧桂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和滁州碧桂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債務違約危機始末

信評由Ba3降至Caa1,是一個顯示信用風險非常高的級別
  • 2023年8月3日,國際金融評級機構穆迪(Moody's)將碧桂園的信評由Ba3降至信用風險更高的B1「非投資等級」。8月10日,從B1下調至Caa1,是一個顯示信用風險非常高的級別,所持的理由為該公司未能償還債券利息後,資金流動性和再融資的風險升高。
尚未按時支付2筆已到期的美元債券利息,涉及金額達2250萬美元
  • 2023年8月8日,兩種不同碧桂園公司債的部分持有者表示,碧桂園總共逾期支付了2500萬美元的債務利息,雖然這兩筆公司債均有30天的寬限期,但按照碧桂園披露的財務情況來看,可能連利息也無法如期支付,其流動性比預期還糟糕,投資者預期該公司將違約。如果將該公司所有貨幣的債券都加起來,在今年內,碧桂園還將有超過20億美元的債券必須支付。
旗下的11檔境內債券已經停牌
  • 2023年8月14日起,碧桂園旗下的11檔境內債券已經停牌,停牌的債券包括深交所的6檔2021、2022年發行的人民幣債券,3檔在上交所發行的人民幣債券,碧桂園旗下的廣東騰越建築工程發行的一檔債券,及一隻未公開發行的私募債,總發行規模逾160億元人民幣。
  • 2023年8月11日碧桂園股價在香港股市上下跌5.8%,當日最大跌幅高達14.4%,從2018年1月最高港幣17.883元跌至16日最低的0.78元,已面臨小於1港元的下市風險。

「房市資優生」為何會債務違約?

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分析二大主因 :

毛利率減少
  • 2022年碧桂園集團毛利率大幅下滑至個位數的7.64%,上市以來首次出現虧損,達60.5億人民幣。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中國70個大中城市房平均數年增率已持續16個月負長,家計單位中長期貸款持續低迷,今年上半年房售面積更較去年上年防疫封控高峰下跌5.3%。同時除了銷售價量低迷外,營建成本不斷升,大宗商品價格高不下。中國房地產銷售模式和台灣一樣,有大量預售屋,營收往往在銷售時已鎖定,而成本在建造階段持續攀升下,利潤率自然大幅下滑,甚至出現損失。
銷售與興建期錯位
  • 碧桂園2022年底的銷售金額降到2314億元,較前一年大幅衰退55%。今年前七月更只有733億元人民幣,再衰退五成,銀行的融資意願降低及放款標準提高,使得再融資資金同步減少。因此今年前七月才733億元的銷售金額,難以支撐超過10倍的興建量體,銷售與興建期錯位,導致現金流動性不足。

金融三業曝險約21.9 億元:金管會表示還在可控範圍

  • 壽險業:對碧桂園無直接投資。
  • 銀行業:目前國內有1家銀行則因參與國際聯貸,對碧桂園有902萬美元聯貸曝險 (新台幣2.8億元)。另外有五家國銀銷售碧桂園公司債給客戶,合計為新台幣1.7億元,購買客戶數22戶,皆為專業投資人,但五銀銷售的公司債,未涉及停止交易的11檔及違約的2檔公司債,市況變化大,銀行銷售債券是否能持續收息,仍待觀察
  • 證券業:僅自營商對碧桂園有直接曝險,曝險部位達1977萬元。投信基金有64檔曝險約17億元,占所有投信基金規模0.03%左右。

>>更多投資理財內容在《棒棒的理財失控週記》<<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