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0|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境外保單=地下保單?愚民話術大破解!|理財小尖兵

大家好,我是Nikki

Nikki是在2018、2019年左右,因緣際會下透過金融業的朋友接觸到國外的保險產品,也就是俗稱的國際保單(也稱境外保單)。

當時看過官方數據與合約資料,確認台灣人可以投保、公司規模夠大、財務與分紅狀況良好、且產品也有符合我對於儲蓄商品的要求(ex.利率>通膨率、要有一定的彈性不要讓我有錢花不了),確認以上條件以後我想都沒想就投保了—畢竟台灣身處低利環境,好的儲蓄商品實在不可多得...

秉持著好康道相報的精神,Nikki也將該資訊分享給身邊親友,殊不知當時朋友們一臉看到鬼的樣子問說:「錢存國外不會很危險嗎?」「新聞上都說那是騙人的」...上網爬了各種文章和討論區後,我才明白他們的恐懼來源實是萬惡的媒體亂象造成的。市面上實在有太多誤導資訊,今天就來跟大家用理性的數據和邏輯分析來破解國際保單的迷思!

國際保單是什麼?

國際保單(也稱境外保單),係指保險公司將其保單發行給本國以外的地區與人民,即其承保的對象不限於本國人民,他國人民也可以投保,並且享有同等的權益;如同Nikki去買國外發行、但台灣沒有發行的保險產品,對台灣來說這就是國際保單。

台灣也有保險公司,為什麼還要買國際保單?

當然是同類型的保單裡國外的條件比較好,才會去買呀XD

通常買國際保單的重點其實不在於它是不是「保單」,我們是在「挑選市場」—先依據財務目的去鎖定產品類型,再去找這產品在哪些市場條件最好。對於沒有養成國際觀的人來說,容易困在「我是台灣人,就在台灣執行」的狀態裡,就算知道台灣在該領域的產品都很爛,他們還是會選擇將就、或是直接放棄。但事實上,沒人規定我們不能向外尋求呀?

假設今天你要獵兔子,你會去海裡撈嗎?如同我們講到汽車就會想到德國、講到精品會想到法國、講到小家電會想到日本...金融商品當然也是去「國際金融中心」可以買到更好的,對吧?

「國際金融中心」的定義是國家內資金來源已經多到無分國界,意即全世界的資金都湧入該國進行投資;在這樣的情況下,該地金融法規勢必要更為嚴謹公平各家公司勢必會想盡辦法推出更好的產品以提升自己的競爭力。也因此,我們身為科技代工強國、水果強國、卻在貨幣市場處於弱勢的台灣人,想要做投資理財當然就是要去國際金融中心找,才有機會找到更好的商品。

「紐倫港」三城市一直是金融中心霸榜王,截至2022年3月依然如此。在紐倫港,我們可以買到全球保險業霸主德國安聯法國安盛義大利忠意的保單,但這些公司的保險部門台灣根本沒有,甚至很多台灣人根本連聽都沒有聽過。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不過也不是說因為金融中心比較高級,所以所有的保險、股票、基金、房產都要去那邊買,畢竟還是要考量到我們生活在台灣,資金進出的成本、台幣匯差、服務即不即時、如果出事要如何處理等等都是成本,行動前務必要列入考量。也因為如此,Nikki在這方面只有做「純儲蓄險」(不是投資型保單喔!儲蓄險就是儲蓄險!)因為儲蓄險只有「存入現金」或是「提領現金」的指令,非常單純,不像醫療險、意外險可能在理賠條款上會有爭議。

如果國際保單又安全條件又好,為什麼網路風評褒貶不一?

Nikki訪談了數十位親友與網友是什麼造成他們對國際保單的不信任,歸納出了幾個常見的原因:

  • PTT、Dcard的網友說他被騙了
  • 國內業務員的恐嚇
  • 政府網站和很多新聞都說境外保單很危險

如果你也有相同的疑慮,那接下來讓我們各個擊破🥸

PTT、Dcard的網友說他被騙了
首先,這趴是我覺得最莫名其妙的,PTT和Dcard都是匿名網站,這些人到底是誰我們都不知道,他們對於金融體系的運作了解嗎?財務分配有概念嗎?你確定他們知道股票、期貨、定存、儲蓄險、投資型保單、基金之間的差異嗎?什麼樣的資金條件適合什麼樣的產品,你確定他們能給出有建設性的建議嗎?還是只是沒概念的網友連功課都沒做就在他人慫恿之下買了產品,後來才發現情況不如自己想像,於是上網抱怨?

投資理財都是要看「數據」,你可以去求證合約上給出的數字、財報上的數字、達成率揭露的數字,反正怎麼樣都不會是主要參考鄉民的「看法」吧!鄉民可以對於哪支手機性能比較好給予建議,但是他沒辦法為你的財務狀況負責啊XD

國內業務員的恐嚇
我想他們的動機應該不難理解,畢竟如果大家都發現外國的月亮比較圓,那不就沒人跟他們投保嗎?😅 但是國內業者又不能太明目張膽的說謊欺騙客戶,所以只能用情緒性說法恐嚇消費者,比如Nikki常遇到的說法是「我們兩邊法律不一樣餒!你不怕錢會拿不回來唷!」

嗯???

透過正規管道去正規金融機構投保,沒事怎麼會拿不回來?你去LINE投資社團入金的才更高機率拿不回來吧:)) 如果大家下次有遇到這種模糊的質疑,試著反向思考或是反問對方此狀況是否真實發生過、在哪些情況下發生?是真的產品設計不良、還是消費者自己搞錯?還是根本沒發生,他只是在賭你不懂、沒有思辨能力?😅

政府網站和很多新聞都說境外保單很危險
這部分是Nikki花最久時間消化的,因為我實在不敢相信政府居然用這樣的方式在愚民XD 如果我們去政府相關網站查詢境外保單的內容,通常會得到偏消極的答案,比如稱它們為「地下保單」,或說它們沒有金管會核准建立等等。其實照常理思考,你在哪個國家買的保單,就應該去確認該國的監管機構是否保障你,如果該國法律明定台灣人享有合約上同等的權益,那除非金管會明文規定「這個國家來的錢我們不收!」...不然金管會有沒有核准根本就沒差吧!🙄🙄🙄

台灣政府都稱國際保單為「地下保單」

而且!台灣早已在2015年就默默推出國際保單(OIU),拿來賣給外國人!為了與國際競爭,利率條件都還比國內商品還要好哦^_^
說人家是地下保單,自己卻賣得很爽,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嗎?
甚至下面這則新聞內容還是在說台灣的境外保單賣超爛...有夠諷刺哈哈哈哈哈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3/6998506

不過Nikki猜想政府可能也是出於無奈才會這麼做,因為許多民眾對保險完全不懂,只是聽別人的話跟著亂買,出問題以後才知道政府無法介入處理,就在那邊該該叫,所以政府可能也是怕麻煩才會想叫大家乾脆都不要買吧XD

總而言之,從小到大學校並沒有教我們太多投資理財的相關知識,所以對於這個領域我們會想多方參考意見是很正常的,只是我們要練習培養解讀資料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才不會別人說啥就信啥,最後若是吃虧或是錯過機會,那苦到的都是自己!


若覺得Nikki的內容有讓你學到東西,歡迎大力點擊愛心或贊助,支持我們繼續分享有價值的內容🥰如果你有需要更多國際保單的資訊,比如想知道Nikki是如何自行跑投保流程的,歡迎填寫諮詢表單,Nikki會盡速與你聯絡唷!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