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0|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入手框體:Blast City的紀錄故事 一圓年少時的夢想(序)



小時候有沒有這樣的記憶?(限定90年代以前出生的)不管你愛不愛打電玩,那個滿街都是大型機台的"輝煌年代"?
諾大的電動廳裡面,人聲鼎沸、充滿了香菸、檳榔、汗臭...各種混在一起五味雜陳的味道...連路邊的雜貨店、早餐店可能都有"暗門"擺著幾台大型電玩框體(當然也可能會有小瑪莉等賭博性質的檯子)彷彿做生意的不擺個一台就跟不上時代似的,即便不愛電玩的人,也會偶爾跟著朋友、同學進去湊湊熱鬧,體驗一下場內廝殺的氛圍。

我就是出生在那樣的年代,大型電玩大放光彩的年代。

由於小時候就愛打電動的緣故,自然也成了電動廳裡面的常客,看著大型電玩風生水起,最後也看著他沒落;時間一轉眼出社會了,出了社會偶爾也會幻想著,要是能在家裡擺一台框體過過癮,那該有多好,可惜受限於空間有限,這想法始終停留在"想"的階段,沒有實際的去達成。


當年曾有幸入手一台CBOX結合家用電視來解渴,最大的好處是不占空間,但畢竟跟實際遊玩框體還是有一段落差(本圖摘自網路)


那麼,當年框體百百種,有沒有自己看得最順眼最喜歡的?其實當然有,那就是SEGA於1996年出的泛用型框體:Blast City。

當年SEGA推出的廣告宣傳單( 圖片摘自Arcade Otaku Wiki)

Blast City問世之初就是設計來運行自家的Model 3基板,Model 3的效能甚至可與晚幾年發售的Dreamcast跟PlayStation 2這兩台主機早期的幾款遊戲相媲美,VR快打3就是發行在Model 3上面,同時因應時代的進步,Blast City也對應31KHz(480P)高畫質的影像輸出,也是與前幾代框體機種的最大不同之處,螢幕本身就支援三個顯示頻率按照需求去切換,分別是15KHz(大多懷舊街機皆是此解析度)以及支援遊戲極少的24KHz,跟後期的31KHz(480P)。


如同前面所述,中間不是沒動過這念頭買一台框體回家擺著,但考量到私人空間跟堆積如山的個人用品,總會回過現實來說服自己還是想想就好,一來真的是沒地方放,二來年紀也成長了,時間自然也被其他瑣碎的事情瓜分掉,偶有可以打電玩的時間,好像也不是非街機遊戲玩不可,家用主機的效能日新月異,不要說480P了,1080P對現今的玩家來說也只不過是最低標準,早早大家都往4K邁進,街機遊戲只剩很偶爾的時間會想到,拿把好一點的搖桿插上電腦,用用甚麼mame之類的模擬器回味一下,掃描線開下去,就當作自己在玩大型電玩了。


中間也加入過幾個大型電玩社團,關注一下這幾年大型電玩相關的新聞,忽然驚覺市面上普遍清一色框體都換成LCD了,想想也對,與時俱進,現在無論任何遊戲都是高解析度1080P以上,CRT亦不再生產,壞一台少一台,CRT框體再不入手是不是就快要沒機會入手了?查了一下價錢,無論是否LCD螢幕的框體,價錢都比我幾年前看要貴的不少.....


從2006年一路紅到現在的長壽LCD框體,Taito Vewlix,憑藉著時尚的外型以及廣泛的擴充性穩坐一哥的位置,個人也蠻喜歡的,但正日本原裝的Vewlix價錢可不便宜( 圖片摘自Arcade Otaku Wiki)








(待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