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一個媽媽帶著二個青少年孩子從台灣移居美國已經滿一個月了(暫時旅美一年)
兒子說的話令人印象深刻:原來我英文沒有這麼爛嘛,我在學校都聽得懂、也可以跟人溝通.
那為什麼他覺得自己的英文爛呢?在台灣的高一,他英文段考總在及格邊緣、期末考就索性來個大崩落,學期總成績不及格,還得補考,我猜,這是他覺得自己英文爛的原因吧?
不得不說,台灣的英語教育有它成功的地方,一個在台灣高中英文考試不及格的青少年,丟到美國來程度也還算可以接受,美國高中入學的英文程度測驗也考了個L3,屬於可以選擇要不要額外修英語課程的程度(就是美國人也認可不需要額外英語課程就可以跟同學一起上課的程度).
兒子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覺得自己某方面好不好,跟本身真實的能力無關,而單純只是一種對自己的感覺.
修習教育的人都知道,這種對自己學習的感覺、或是信心程度,稱為學習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在英文學習來說,就是一個人覺得自己能不能學好英語的對自己的一種信心程度.
很顯然,過高的門檻或是不適當的教學與評量方式,會讓學生學習那個科目的「自我效能感」降低,重點是,自我效能感低落的學生,對於學習的動機會低落,簡單來說就是會不想學,因此最後學習成效不佳,長期如此就落入了惡循環:覺得自己學不好、因此不想學、成績自然又更低落,然後就印證自己學不好.可是,這一切的源頭,很可能跟學生本身的能力無關.兒子的例子,值得我們學教育、做教育的人省思.我們的教育很努力在提升學生的知識和能力,但是好像犧牲的是學生對自己的信心?有沒有一種兩全其美的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