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中的學術/職業輔導老師

2023/08/3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轉學到美國高中,開學的頭兩週,兒子最常提到的學校老師就是「counselor」,姑且稱之為「輔導老師」吧。

不過這個輔導老師,和我們一般所想到的輔導老師,有著截然不同的角色。以兒子所就讀的高中為例,一位輔導老師負責某一特定年級、或是有共同需求的學生(如:轉學生),他們的角色是為學生提供在校選課或是未來高中畢業後職涯規劃的輔導與建議。

我們到美國時已經八月初,學校八月中開學,兒子在考完英文與數學的程度測驗之後沒多久就開學了。當拿到課表時,是學校預先幫他選好的課,包括:數學(幾何)、英語、歷史等等。他上完第一節數學(幾何)以後,發現課程內容是以前國中就學過了,因此想要看看有無其他的數學課更適合,這時,就要去找counselor。

根據兒子描述和counselor互動的經驗,感覺counselor對於學生的個別興趣與想法都頗為支持、並能迅速處理學生的需求。只要不是一些屁孩類的轉班要求,像是:「我想和我好朋友在同一班」、或是「我不喜歡某某課的老師」;而是一些較為「正當」、可以接受的理由,比如說:「我想要第七節是自習課而不是第四節」、「我想要上藝術學而不是新聞學」等,counselor都會依學生的興趣,幫學生轉班、調課表。

這對於曾任教於高中的我來說,真的是頗為訝異,內心想說:天哪,每個個案學生只要對想要修習的科目有想法,都可以去找老師,老師就會重新幫你安排、調動,這要花的時間與功夫可不少!難怪需要一位專職老師。

其實教育制度與系統各有不同、各有優缺點。比如說,比起台灣都會型的高中動輒數千人,美國高中的學生數通常都較低、每班人數大約十幾至二十人,因此較能顧及學生個別需求。另外還有一個根本的差異,就是學生高中畢業需要修習的科目與學分數,感覺在美國是有很大彈性的,也就是在美國,高中學生被賦予較多的課程選擇權。

美國的每一位高中生都被賦予了課程選擇權,這個優點很明顯,以兒子為例,感覺他對於學習更自主了,因為課程是他自己可以選擇的,他覺得「受尊重」,並理解到他的「學習」(想學什麼、要學什麼)是可以自己掌控且是自己要負責的,這樣尊重感和學習自主權對青少年來說非常重要!

我很謝謝學校有counselor這樣的角色與存在,也感覺兒子的學習之旅,似乎有了一個令家長放心的開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