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1|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芭比》不是一部女權電影。

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所有男人和女人皆為平等,他們被造物主賦予某些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存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Elizabeth Cady Stanton
感傷宣言(Declaration of Sentiments)
1848年7月 薩內卡瀑布會議(Seneca Falls Convention)

 《芭比》電影在幾乎全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影響與討論,其中包括「這是一部女權電影」,以及討論許多(心理)男性會有多麼難以接受這樣一部女權電影。在我和老公一起去看《芭比》之前,向他提到一篇不那麼正經的文章,有關女性觀眾把「直男伴侶願不願意一起去看芭比電影」和「直男伴侶看完此電影後有沒有反感」當作是鑑定這位伴侶值不值得繼續交往下去的指標之一。雖然我對他再三保證,我不會對於他的任何觀後感表示不滿,但老公似乎受到些微影響,在出門前換上粉紅色T恤。

 我的碩士學位論文就是寫電影中的女性形象再現,因此對於邊看影視作品邊在兩性角色塑造中雞蛋裡挑骨頭,我很在行,相同的,對於影視作品刻意塑造女性獨立自主等「女權特質」,我也波瀾不驚,不太會因而感動,但是《芭比》還是讓我哭到狂抽面紙。因為,《芭比》不是一部女權電影。

 回顧歷史上女權運動的最初,在廢奴運動之後,主要從女性投票權開始爭取,1848年7月下旬,美國第一個女權運動大會「薩內卡瀑布會議(Seneca Falls Convention)」召開,現場大部分是女性及他們的男性小孩,還有幾十位安靜的男性。薩內卡瀑布會議的「感傷宣言(Declaration of Sentiments)」中提到「所有男人和女人皆為平等(all men and women are created equal)」,不可剝奪的權利包括「生存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沒錯,在「感傷宣言」中,說的是「男人和女人」,而不是「女人」,也就是說,女權的初始,事實上是要求「女性權利升高到與男性權利齊頭」,而不是「反之超越男性權利」。當然,「感傷宣言」中也提到「人類的歷史是一部男人對婦女不斷傷害與掠奪的歷史,其直接目的是在婦女之上建立絕對專制暴政。(The history of mankind is a history of repeated injuries and usurpations on the part of man toward woman, having in direct object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absolute tyranny over her.)」這段明顯站在「女性是父系霸權受害者」的立場,控訴整個歷史累積的兩性不公;不過即使有經年累月的傷害在前,「女權」也不是希望女性反過來宰治社會、建立另一個暴政。

 另一部電影《女權之聲(Suffragette)》中,女主角Maud Watts說「 I'm worth no more, no less than you. ...... We're both foot soldiers, in our own way. Both fighting for our cause. I won't betray mine. Will you betray yours? (我不比你好,也不比你差。...... 我們在各自的路上都是小卒,為我們的初衷而戰,我不會背叛我的初衷,你會嗎?)」也象徵在「女權」的道路上,希冀的一直都是互相尊重、兩性平權,而非誰壓誰一頭。

 不可否認,當代許多自認為的「女權」已經走向偏激之路,例如刻意塑造「成功女性」或崇拜「成功女性」,這當然會造成男性的反抗心理。「男性已經爽那麼久了,現在不爽就是活該」,也許有些女性會這麼想,但是父系霸權下受害的真的只有女性嗎?

 這就是《芭比》最可貴之處。《芭比》中的Barbieland,就像是父系霸權歷史的完全顛倒版,肯尼和其他肯尼只是沒有特色的配件,芭比們擁有一切,每天光鮮亮麗,但這樣的世界就是女性想要的嗎?當芭比出現橘皮、不能穿高跟鞋,我們才發現,「雌競」還是存在,女性若不保持完美,一樣是怪胎。這個情況,現實世界中的男性,我們身邊的男性伴侶(我相信無論性向),都曾體會。肯尼進入現實世界,將男性的權力、金錢、馬、名車、名錶帶回Barbieland後,他也發現了——這是一場無止境的競爭。

 真正壓垮我們每一個性別、每一個人的,是無止境、又找不到所謂的競爭。在父權社會底下,女性被要求要嫁人、生孩子,要會洗衣煮飯的同時,不會賺錢、沒車沒房沒事業的男性,也被當成廢物。男性生下來就被要求「刻板的男子氣概」,應該很帥、很酷、很勇敢,當我們女性積極爭取「女性的人格自由」時,許多男性其實是非常無助的。遵循舊有的「男子氣概指引」已經過時,但新的是什麼?尊重女性,是該一切都依循女性的意志才叫好男人嗎?

 肯尼用他短暫的父權覺醒到困惑過程,告訴所有觀眾,男性在這段漫長的女權抬頭旅途中,也有其無助,且難以言喻。當芭比告訴肯尼,他應該探索身為自己的價值時,肯尼想通後快樂大喊「Ken is me!」,也在提醒觀眾,無論性別,並非只有女性應該探索自我、認同自我,男性更加需要。是時候,兩性都從蹺蹺板的一端走下來了。

 最後,性別真正的平權又該如何實現?同樣也是肯尼告訴了大家答案,僅需要他在真實世界的第一個感觸:「被尊重」,僅僅如此,多麽簡單。

 如果刻板的女權是女性至上,那麼《芭比》不是一部女權電影,而是一部平權電影,進一步細緻的說,是一部擺脫性別框架、鼓勵自我認同的電影。所以,和(心理)男性伴侶一起去看《芭比》的女性們,看完電影,除了抱抱自己,也抱抱你身邊的他吧,一路走來,他也辛苦了,你喜歡的是否「只是他」,而不是任何一個意識形態下要求的他呢?Kenough!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乃大不是本名。令人聞之絕交的處女座A型。新聞人,愛買書但看很慢,愛看電影但很挑惕,愛追劇但沒耐心。下班就不想接觸工作,因而不喜針砭時事,只有偶爾見聞到什麼,碎碎唸而已。興趣,是塔羅占卜、催眠,和一些手工藝(但很懶),以及看體育賽事。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