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0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歐本海默》觀後感——一窺鬼才導演大腦的良機

《歐本海默》(Oppenheimer)這部片在上映前就引起不少關注,上映之後各種行銷手法更是讓這部電影不斷在諸多媒體出現。這部片名平淡無奇,又是美國科學家的傳記故事,為何能在各國引起風潮,我並不打算探究背後原因,只想聊聊我看完這部電影的感受。

●看電影之前要先重拾物理跟歷史課本?!

諾蘭的電影總給人一個印象,就是需要反覆觀看才能逐漸理解故事內容,舉凡《記憶拼圖》與《天能》都是如此。《歐本海默》也是如此,原因卻不同於前述兩部作品,諾蘭這次用類似《記憶拼圖》的手法,以彩色和黑白區分畫面,已經算是非常友善;但光是前幾分鐘出現的物理學家名字,就夠人花費腦力回憶。而物理學常識不過是冰山一角,真正要理解為何歐本海默面臨聽證會,是需要熟悉美國歷史脈絡,尤其是1940年代後反共的麥卡錫主義。換句話說,若理解美國在二戰後的歷史,再重刷《歐本海默》,會更能理解劇情內容。

●畫面與聲音的魔術

整部電影中,諾蘭用了很多象徵性畫面傳遞主角腦中所思考的一切,像是弦論、粒子碰撞,這些畫面或許有些突兀,卻也不得不讚嘆諾蘭的巧思。諾蘭也同樣運用聲音讓觀眾體驗歐本海默當下感受,比方說群眾集體踏步的音效一再出現,顯得壓迫,甚至窒息。

●群眾激情是把雙刃劍

整部電影中,不少畫面聚焦在人群,而我認為這是諾蘭所要傳遞的訊息:在時代洪流與群眾壓力下,即便聰明如歐本海默,也不得不迎合;甚至就是歐本海默夠聰明,才能在演出群眾所想要的樣子,即使他暗自覺得良心不安,仍可以說出慷慨激昂的愛國詞藻。換句話說,我覺得《歐本海默》其實呈現英雄或偶像本身的矛盾:英雄並未凌駕於時代之上,若有必要,英雄也會遭到時代的車輪輾過;歐本海默的遭遇是如此,蘇格拉底是如此,甚至耶穌基督也是如此,這些人物都曾為群眾激情所折磨,遭遇不公不義的審判,甚至喪命。總而言之,看完整部電影,我認為歐本海默在諾蘭眼裡是某種意義上的先知,甚至是偶像,《歐本海默》這部電影或許並非諾蘭最傑出的作品,卻是要瞭解諾蘭本人必看的一部作品。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