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是諾蘭會嘗試展演與詮釋的電影作品
一定要夠深、夠複雜、夠燒腦……一不留意或一個閃神,就會跟丟了線索,觀影的樂趣瞬間遞減或直接睡著。這也是為何諾蘭的電影時常讓人二刷、三刷的緣故(回頭找找翻翻遺失的線索)
我喜歡他用預言故事開場,直接定錨「這是一場悲劇」
「普羅米修斯從眾神那裡偷來了火種,並將其帶給人們」
於是,我們循著「光線」的開展、交錯,一起探索「奧本海默是如何成了原子彈之父的!」
#光的二元論
或許是物理系的本能,一開始電影呈現的光影交錯不是偶然。如果仔細看,光既是「波動」也是「粒子」,這就是光的二元論。
這個二元論,不斷在觀影的過程中拉扯我的大腦與心智。
究竟我們該如何選擇?這是一個充滿對立、衝突與矛盾的世界。
看似複雜的問題,是否有簡單的答案?或者,是我們把問題複雜化了……
#科學的兩面刃
看著電影的片段,也重溫了大學物理系遇到的各類頂尖學者。
🤣 這也算觀影樂趣之一。
1.波耳(丹麥物理學家)
原子的波耳模型、量子力學、原子內電子運動…1922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2.海森堡(德國物理學家)
量子力學、測不準原理與矩陣力學…1932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3.愛因斯坦(猶太裔美國物理學家)
廣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光電效應與布朗運動…..1922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當時的我,對於物理學科的認識僅止於學術理論推導、實驗測量紀錄…..直到《奧本海默》說出這句經典台詞
「我現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
Now I am become Death, the destroyer of worlds.
科學的兩面刃,穿過了我的大腦(血淋淋)
「日本人知道我們有原子彈,會投降嗎?」
「雖然我們製造出原子彈的,但不代表我們比其他人擁有更多權利或責任決定如何使用它。」
「我們花了20多億美金,投注在史上最偉大的科學豪賭,而我們賭贏了……」
然後,一起陷入了#道德兩難Dilemma 😢
#敘事的二元論
這應該是觀影者最(不)喜歡的交錯濾鏡。
黑白:是客觀事實的軸線
彩色:是諾魯的第一人稱
而事實,或許跟光的二元論一樣,是同時存在的悖論,即便當時歷史的評論與秘密聽證會的別有用心。我們都跟著諾蘭,探訪了奧本海默內心的複雜與矛盾。
在進行三位一體核試爆前,有一個「議題」需要被解決。畢竟,所有公式理論的推導,都是紙上談兵。理論上,A則B的因果關係,放到實際環境裡,是否會有其他未考慮的因素導致其他非預期的連鎖反應發生,例如:「試爆的連鎖反應,燒破了大氣層!」
為了再三確認這個機率值,奧本海默再次探訪愛因斯坦,詢問究竟進行核試爆,會不會把大氣層給燒了,導致地球毀滅?!
根據分析計算結果,機率幾乎是零!
在確保自己不會因為曼哈頓計劃成功而毀滅世界的同時,奧本海默的世界開始被崩塌……(細節請大家看電影腦補)
最後,我想用三位科學家對奧本海默說過的話來總結我對奧本海默的敬意。
1. 「你賦予人類自我毀滅的力量,但這個世界卻毫無準備。」from 波耳
You are the man who gave them the power to destroy themselves. And the world is not prepared.
2.「你們最好趕快回家,牛仔們」from 海森堡
Then it’s best you get home, cowboys.
3.「當人們折磨夠你之後,就會頒獎給你,好像在原諒你的樣子,但其實這些舉動都只是為了他們自己。」from 愛因斯坦
When they've punished you enough, they'll serve you salmon and potato salad, make speeches, give you a medal, and pat you in the back telling all is forgiven. Just remember, it won't be for you... it would be for them.
最後,我心目中的Oppenheimer,就像是一種悖論,像是同時活著又死掉的薛丁格的貓。
我好像更懂了他的擔憂與矛盾……
「人們不會感到恐懼,直到能夠理解它是何物;人們無法理解它,直到已經使用過它。」
They won't fear it until they understand it, and they won't understand it until they've used it.
願 我們都能理解他人的矛盾與複雜,減少非黑即白的批判,讓世界有時間準備與面對科技與科學所帶來的imp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