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家用晚饍時,
家母剛好轉到某資深綜藝女主持人所主持的談話節目,
(該節目結尾時,總會有個感性總結串語)
剛好那次談的是"理財",
姑且不談該集來賓的三位藝人有
超級節儉之前黑澀會美眉、由奢入儉之男演員、幾乎不知節制花錢如流水之重量型美人,
另一方也請來了較專業理財相關的人士,
其中一位也是幕前的。
除了老生常談的方法,大概就當被耳提面命地聽了一回,
再提到信用卡,
這時專業理財之一方的幕前那位,
就說了她用信用卡的方式,是辦了三張卡,
將卡片分別設成上旬、中旬、下旬結帳日(EX:05號/15號/25號),
若是要在20號刷卡,就會刷15號結帳的那張卡,
如此一來,每次消費都延遲付帳,
本月20號的消費,會在下個月15日帳單寄出,再加上約15天的繳費期限,
每次消費大概可以延遲40天左右。
此時,節儉美眉感到疑惑了,她不懂早繳會晚繳的意義,
但,專業理財之一方的幕前那位就說:她延遲繳了超過一個月,她就覺得賺到了...
我聽了很不以為然,
雖然之前也有聽過這樣的論調,
但實際研究信用卡後,
覺得這樣的理財觀真的很令人噴飯,
除非是月支出可達數十萬(或以上),
對於一般大眾,大部份月支出幾千塊(或一兩萬以內)卡費就差不多了,
根本不會太在乎晚繳一個月的意義,
畢竟那些錢放在銀行定存,頂多生個位數的利息罷了。
雖然我也會覺得延遲繳費,多生幾元利息也爽,
但,把這種論調視為使用信用卡的最高準則,
我只能說,她真的太不懂信用卡的使用方式了。
雖然現在福利愈來愈微渺的年代,真的要用卡成為卡神的境界,則是難了,
但,即使當不了卡神,用卡用成玄人的專業境界,
去PTT的信用卡版一瞧,絕對一拖拉庫,
我也在他們的分享文中見習了不少。
信用卡的好處,才不僅於延遲繳款,
那僅是附加的功能,除非是分期零利率,
(想想當年,家母就是為了一時湊不出錢更換家中的洗衣機,
又得知信用卡可以分期零利率,甚至有些店家還可以分期12期零利率,
因此找了對小白很友善的高山銀行,入手她人生的第一張卡。
轉眼,那台洗衣機已經使用了逾15年之久...也差不多到了該更換之時)
對我而言,信用卡的好處則是銀行端出來的甜頭,
既然都是一定要花費的金錢,
付現金之後,銀貨兩訖,再也無干涉,
但使用信用卡,繳出去的金錢相同,但卻可以得到現金回饋或紅利點數,
甚至大部份的聯名卡,還有折扣的優惠。
信用卡對我而言,就只是跟其他消費者相比之下,
我似乎擁有類似會員卡的折扣。
而那些只是延遲繳款4X天,
如果她對信用卡的認知僅此而已,
就沒必要在節目中提出那麼可笑的論調,
外行人聽得不置可否,內行人看了徒增笑話。
還有,另一個理財專家提到了買房,
利用買房,繳房貸,達成強迫儲蓄。
關於要買房與否,見仁見智。
不諱言,在十多年前,
見證家中買下屬於自己的房子,父母終於不必時常看房東和鄰人的臉色,
聽著同為跟會的人,和會頭閒說著,
那戶人又沒有房子,怎麼能讓他們(我的父母)也跟會了呢?
雖然那時還是學生,但也感覺到社會人對無房人的鄙視與現實。
十多年前,房貸和房租幾乎等價,
的確,還是中學生的我,就下了決定,
將來大學畢業後,存下了第一桶金,就要來買房。
然而,時日不同,漸漸高升的房價非同日而語,
雖然從父母學來的節儉,存錢對我而言,尚不成難事,
但,一段顛簸的求職路,也讓我的開源帶來波折。
綜合大環境因素,對我們一般社會普羅大眾,論買房,談何容易,
房貸一個月要三萬多起跳,
但,大部份青年人月薪不見有三萬元呀!
更何況,也有些逐漸走入家庭,上有退休父母,下有嗷嗷待哺幼兒,
一家幾個口子開口就是要吃飯,
怎可能將全薪投入房貸呢?
如果月薪如同參與該集三位藝人有數十萬不等,月支出三萬元多繳房貸可能無關痛癢,
他們的確是該用買房的方式作為儲蓄手段。
但,對於我們僅是領死薪水的小資族,
這種論調,聽聽即可。
即使老一輩的長者,仍是認為要買房,老了才有歸身處,
我仍是認為,即使要買房,也不必現在急著跟風。
話說,前陣子在日本節目看到專為老年人打造的社區,
只要月付合理的房租,即可擁有良好的食住育樂服務,
說不定,在數十年後,全世界各地也有類似的住宅概念,
試問,何須一定要有房,老了後才有歸身處呢?
以上,僅為個人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