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11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大家都是中產階級?》

raw-image

上面分享的圖片是由StaDaFa製做的統計圖,統計的標題很簡單,就是當稅後家庭年所得分級距後,試問擁有這些所得的人認為自己是下層資產、工人階層、中產階級、上層階級。有趣的事情是如紅線所框,即便可支配所得高達17萬美金(510萬台幣),仍然有超過五成的人認為自己是中產階級。故得標題《大家都是中產階級》。接下來就稍微思考,這篇數據的問題在哪裡:


1.沒有考慮地理位置的生活成本以及社交圈的不重疊性。同樣擁有200萬年收入的家庭如果住在鄉村與住在都市,勢必對於生活周遭的家庭收入有不同的看法。年收入200萬的家庭或許能夠在都市過上一般的生活,由於很容易看到年收入500萬的家庭而認為自己中產,反之年收入60萬元的家庭難以看到真正的富人。


2.人們對於跨階級生活理解誤差太大。不論高收入或是低收入的人,人們對於消費的基準很容易定錨於自己的心智帳戶。由於收入無法負擔,因此被迫選擇的餐廳、交通、教育和娛樂等等都會被預算過濾。在一間吃一餐只需要花3元美金菜單上並不會有提供一瓶1萬美元的紅酒選項。吃飯隨意就開一瓶1萬美元紅酒的人,會知道菜單上面有一瓶120萬美元的紅酒。人們永遠都處在一個擁有無法選擇的選項的環境,因此傾向認為自己中庸。


3.調查方式沒有考慮問答人性,如果今天有人問你:「你覺得自己在社會的哪一個階層?」即便在美國一個英雄主義極強的國家,大概也不會有太多人直接回答:「我是富裕階級!」,換言之若這項調查在更講求謙遜是美德的亞洲國家,得到的結果可能更為偏誤,會有更多人認為自己是中產階級甚至更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