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貧富差距飆至66.9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先說結論:

  1. 主計總處時隔30年,再次發布家庭財富分配統計,貧富差距從16.8倍擴大至66.9倍。前20%家庭資產淨值平均每戶5133萬元,與最貧窮20%家庭資產77萬元差距高達66.9倍。
  2. 進一步觀察,前20%家庭的金融資產總額為3,809萬元,後20%的家庭只有222萬元,差距超過17倍。而房地產資產則各別為1,480萬元與224萬元,差距也達6.6倍。其他就是負債的差異了,顯示持有金融資產跟房地產,是造成貧富差距的原因之一。
  3. 要長期投資在正確的金融資產或房地產,才有機會讓自己擠進財富排名的前20%。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質詢時表示,「有錢人怎麼有錢?股票、基金、房地產。」

主計總處主計長朱澤民指出,「我要跟委員講,這也是告訴我們那個最低的20%,您看到他的金融負債有405萬。有一部分的人太多去做財務槓桿操作,所以他的資產增加有限,負債增加很多。」

 

過去幾十年來,華人思想加上政府的政策影響,幾十年前的年輕人,都被教導要有自己的房子、乖乖的去上班才算是成家立業。然而隨著房價被愈墊愈高後,房市逐漸變成了高門檻的金融商品,現代許多剛進入社會的年輕人,領著跟幾十年前一樣的薪資,卻對高聳雲天的房價望塵莫及了,所以這一代人,比較積極理財的只能轉向資金門檻較低的股票市場,也有許多憤世忌俗的年輕人直接當躺平族,甚麼事都不想也不做了。

 

台灣股市指數的年平均總報酬率在9%左右,25年的總報酬率是762%。不考慮槓桿效果的話,則長期投資整體股市仍然比投資房地產有優勢,然而對無法控制在股市短線交易慾望的人,投資房地產仍不失為自我控制的好方法。

 

不過即使踏入股市,也不代表能夠縮小貧富差距。股市就是人吃人的的地方,到處充滿著爾虞我詐,人與人之間無情的戰爭。也因為進入門檻低,只要開戶就可以進場,未經訓練的股市小白最容易成為外資和主力大戶的可口點心,一旦你完全不具備基本面分析的能力,對市場資訊的判斷能力,缺乏金融財商知識,以及交易技術、交易心理面、籌碼資訊、資金配置能力等等的知識與經驗,光想要靠聽明牌,以為自己可以把股市當提款機,幻想著自己可以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其實就挺容易在這充斥槍林彈雨的股票市場上戰死。

 

唯一可以憑靠的就是運氣了,每天開盤只能希望他上漲,但是花時間看盤並無法左右股市的漲跌,只能增加你無盡的懊悔。當你不知道從哪裡聽來的明牌並跟進了,結果一段時間過了只有換來無情的下跌(當了他人出貨的接盤俠),你懊悔,或聽了明牌半信半疑中沒跟進,隔天卻大漲了,你也懊悔。投機者總以為買到會上漲的股票就是"正確的投資",買到下跌的股票就是"錯誤的投資",其實本質上這兩者都是錯誤的投資。你所投資的公司獲利穩定性不佳,也無法提供穩定的股息,無法靠公司獲利分潤給股東,股價又離淨值天高皇帝遠,這家公司在同行中也不具競爭力,股本小市值低,公司也無法提供透明的資訊,你把錢投資在這樣的公司,無論短期股價是漲是跌,都是錯誤的投資。

avatar-img
46會員
110內容數
費曼技巧中能讓自己學習更上層樓的方法,就是教學相長。秉著Stan哥的王道精神,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己,把自己的點滴經驗藉由分享的方式紀錄,利他更利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凱斯的分享天地 的其他內容
有個朋友花了一百萬申購了00940ETF, 才經過三周的時間,現在帳面上已經出現虧損近6.1萬 對很多大戶來說6萬可能只是幾分鐘的波動 但對他來說已經是他一個月的薪水了, 他感覺心好痛,問我是否要停損?   我幫他看了一下00940ETF前15大成分股, 這15大成分股已經佔將近這
進行一項投資,最糟的狀況就是發生永久性的損失 而投資的過程中, 一定有不少機會會發生與潛在價值無關的暫時性波動 這個波動跟公司本身的經營績效無關 單純就是隨著市場情緒(如美股大跌、一場政治事件…)、 或參與其中的主力作價、誘多、誘空製造出來的假象 許多的投資者看到股價下跌 就會把這項投
當市場開始進入大幅波動向上,把股市形塑成賭場氛圍時 一定會吸引更多貪婪者相繼參與。 倡導價值投資的葛拉漢曾經這麼說 今天價值1美元的資產將來可能値75美分,或是1.25美元 他知道他有很高的機率會對今天的價值做出錯誤的判斷 因此他對1美元的價格購買1美元的資產毫無興趣 他只對大幅低於
再來說一下00940ETF好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出這些ETF發行商的壞? 這些ETF發行商根本不在乎你買到的股票有沒有價值, 募得了2000億資金,他們可以先抽0.4%左右的管理費約8億元入袋 將來調整成分股時又可以賺取轉倉手續費 他們手上的雄厚資金又可以用來聯合造市, 發行新的ET
我晚上有觀察籌碼的習慣,我的例行工作是這樣的,我會先到台灣證券交易所網站,下載當日的買賣日報表,下載的格式是csv擋,裡面揭露了交易券商、買進賣出的數量,還有進出的成本價格。支撐我常常這麼做的動力,並不是為了能提升投資獲利,如果這個是我的主要目標,我應該很快就絕望了。其實剛開始這麼做只是求知慾與
學會管理自己的資產是個重要的課題 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都要做同一件事情:管理自己的資產。 有錢人可能要管理大片的土地、房產、金融商品操作(股票、債券、基金、外幣)、稅務、借貸、等等的收入與支出 比較貧窮的人也許只需管好自己身上口袋的錢,和每個月可能的收入與支出。 但是,他們所面對的問題都一樣
有個朋友花了一百萬申購了00940ETF, 才經過三周的時間,現在帳面上已經出現虧損近6.1萬 對很多大戶來說6萬可能只是幾分鐘的波動 但對他來說已經是他一個月的薪水了, 他感覺心好痛,問我是否要停損?   我幫他看了一下00940ETF前15大成分股, 這15大成分股已經佔將近這
進行一項投資,最糟的狀況就是發生永久性的損失 而投資的過程中, 一定有不少機會會發生與潛在價值無關的暫時性波動 這個波動跟公司本身的經營績效無關 單純就是隨著市場情緒(如美股大跌、一場政治事件…)、 或參與其中的主力作價、誘多、誘空製造出來的假象 許多的投資者看到股價下跌 就會把這項投
當市場開始進入大幅波動向上,把股市形塑成賭場氛圍時 一定會吸引更多貪婪者相繼參與。 倡導價值投資的葛拉漢曾經這麼說 今天價值1美元的資產將來可能値75美分,或是1.25美元 他知道他有很高的機率會對今天的價值做出錯誤的判斷 因此他對1美元的價格購買1美元的資產毫無興趣 他只對大幅低於
再來說一下00940ETF好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出這些ETF發行商的壞? 這些ETF發行商根本不在乎你買到的股票有沒有價值, 募得了2000億資金,他們可以先抽0.4%左右的管理費約8億元入袋 將來調整成分股時又可以賺取轉倉手續費 他們手上的雄厚資金又可以用來聯合造市, 發行新的ET
我晚上有觀察籌碼的習慣,我的例行工作是這樣的,我會先到台灣證券交易所網站,下載當日的買賣日報表,下載的格式是csv擋,裡面揭露了交易券商、買進賣出的數量,還有進出的成本價格。支撐我常常這麼做的動力,並不是為了能提升投資獲利,如果這個是我的主要目標,我應該很快就絕望了。其實剛開始這麼做只是求知慾與
學會管理自己的資產是個重要的課題 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都要做同一件事情:管理自己的資產。 有錢人可能要管理大片的土地、房產、金融商品操作(股票、債券、基金、外幣)、稅務、借貸、等等的收入與支出 比較貧窮的人也許只需管好自己身上口袋的錢,和每個月可能的收入與支出。 但是,他們所面對的問題都一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家庭收入來源管理 基礎收入=期待的生活費用X家庭人口數 應有收入=基礎收入+房貸本息+退休金儲蓄+教育金儲蓄 家庭預算編制 設定長期目標 年度儲蓄目標 預測家庭年收入 計算家庭支出預算 檢視及差異分析 家庭儲蓄運用策略 家庭現金流量 (1)現金流入 (2)現金支出 (3)工作儲蓄
家庭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淨值 成本計算的期初期末淨值差異=當期儲蓄率;市價計算的期初期末淨值差異=當期儲蓄率+未實現資本利得(損失)+資產重估增值-折舊 總資產=自用資產+升息資產;總負債=自用資產負債(房貸)+投資負債(融資)+消費負債;負債比=總負債/總資產 總淨值=自用淨值+投資淨
Thumbnail
對於許多台灣人來說,單靠薪水儲蓄來累積到894萬台幣的流動資產是相當困難的。然而,根據台灣家庭資產的中位數來看,許多家庭能達到這一數字,這主要歸因於家庭資產通常包括多種資產形式,不僅僅限於現金或流動資金。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房產及其他資產的增值並不等同於流動資產的大幅增長。
Thumbnail
台灣的財富分配不均現象日益嚴重,這不僅影響了社會的穩定與和諧,還可能對經濟發展帶來負面影響。本文將探討金融資產集中、房地產和股市、產業結構、貧富差距擴大的影響及其對社會的深遠影響。
主計總處公布台灣家庭財富分配的情況,這是30年來第一次正式公布。資料顯示,2021年台灣前20%家庭平均財富總額達到5,133萬元,是最後20%家庭平均財富的66.9倍;家庭財富分配的吉尼係數為0.606。這兩項數據都比主要國家來得低,因此主計總處說台灣的財富分配較為平均,國人不必太擔心。但是,如果
Thumbnail
主計處說台灣2022年,前20%家庭的平均財富與後20%的相比,其差距達66.6倍;與30年前的16.8倍相較,貧富差距明顯擴大了。 最近要報稅,看到國稅局寄來的年度所得資料清單時,若發現自己所得是比較靠近後段的20%這頭,你會有點不安嗎? 有人進一步指出:只佔人口總數10%的有錢人
【主計總處公布的貧富差距數字】 最近主計總處公布「家庭財富分配統計」,結果顯示,2021年時每戶家庭平均財富1638萬元,而前20%家庭平均財富5133萬元,後20%家庭平均財富僅77萬元,差距高達66.9倍。 上一次的家庭財富分配統計在1992年公布,每戶家庭平均財富526萬元,而前20%財富
Thumbnail
77% 的人將陷入新型貧窮 根據最新研究顯示,在未來兩年內,高達77%的人口將成為所謂的"新型窮人"。這一驚人數字反映出當前社會財富分配的嚴重不均,以及中產階級面臨的巨大經濟壓力。新型窮人的出現預示著貧富差距將進一步擴大,情況會變得越來越嚴重。
Thumbnail
2023結束了,最近看到新聞說股民平均賺百萬,我相信這個數字是真的,台灣人比你想像的有錢,這些極有錢的人拉高了平均,但是我認為這計算方式有瑕疵。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家庭收入來源管理 基礎收入=期待的生活費用X家庭人口數 應有收入=基礎收入+房貸本息+退休金儲蓄+教育金儲蓄 家庭預算編制 設定長期目標 年度儲蓄目標 預測家庭年收入 計算家庭支出預算 檢視及差異分析 家庭儲蓄運用策略 家庭現金流量 (1)現金流入 (2)現金支出 (3)工作儲蓄
家庭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淨值 成本計算的期初期末淨值差異=當期儲蓄率;市價計算的期初期末淨值差異=當期儲蓄率+未實現資本利得(損失)+資產重估增值-折舊 總資產=自用資產+升息資產;總負債=自用資產負債(房貸)+投資負債(融資)+消費負債;負債比=總負債/總資產 總淨值=自用淨值+投資淨
Thumbnail
對於許多台灣人來說,單靠薪水儲蓄來累積到894萬台幣的流動資產是相當困難的。然而,根據台灣家庭資產的中位數來看,許多家庭能達到這一數字,這主要歸因於家庭資產通常包括多種資產形式,不僅僅限於現金或流動資金。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房產及其他資產的增值並不等同於流動資產的大幅增長。
Thumbnail
台灣的財富分配不均現象日益嚴重,這不僅影響了社會的穩定與和諧,還可能對經濟發展帶來負面影響。本文將探討金融資產集中、房地產和股市、產業結構、貧富差距擴大的影響及其對社會的深遠影響。
主計總處公布台灣家庭財富分配的情況,這是30年來第一次正式公布。資料顯示,2021年台灣前20%家庭平均財富總額達到5,133萬元,是最後20%家庭平均財富的66.9倍;家庭財富分配的吉尼係數為0.606。這兩項數據都比主要國家來得低,因此主計總處說台灣的財富分配較為平均,國人不必太擔心。但是,如果
Thumbnail
主計處說台灣2022年,前20%家庭的平均財富與後20%的相比,其差距達66.6倍;與30年前的16.8倍相較,貧富差距明顯擴大了。 最近要報稅,看到國稅局寄來的年度所得資料清單時,若發現自己所得是比較靠近後段的20%這頭,你會有點不安嗎? 有人進一步指出:只佔人口總數10%的有錢人
【主計總處公布的貧富差距數字】 最近主計總處公布「家庭財富分配統計」,結果顯示,2021年時每戶家庭平均財富1638萬元,而前20%家庭平均財富5133萬元,後20%家庭平均財富僅77萬元,差距高達66.9倍。 上一次的家庭財富分配統計在1992年公布,每戶家庭平均財富526萬元,而前20%財富
Thumbnail
77% 的人將陷入新型貧窮 根據最新研究顯示,在未來兩年內,高達77%的人口將成為所謂的"新型窮人"。這一驚人數字反映出當前社會財富分配的嚴重不均,以及中產階級面臨的巨大經濟壓力。新型窮人的出現預示著貧富差距將進一步擴大,情況會變得越來越嚴重。
Thumbnail
2023結束了,最近看到新聞說股民平均賺百萬,我相信這個數字是真的,台灣人比你想像的有錢,這些極有錢的人拉高了平均,但是我認為這計算方式有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