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是報復!? 隨聊ano與の子被霸凌的經驗,以及他們的音樂

藝術是報復!? 隨聊ano與の子被霸凌的經驗,以及他們的音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前陣子,ano應邀重新翻唱了神聖放逐樂隊 2011年的「僕は頑張るよっ」(我會加油唷)。而近日神聖放逐樂隊也參加了ano的節目「あのちゃんの電電電波」,一起談到他們認識、合作的過往。

神聖放逐樂團的主唱の子從國小、國中時就被同學霸凌,這段經歷讓他精神上產生了傷害。後來他的創作中,經常出現自殺、自殘、或報復性的題材。對他來說,創作就是一個報復的過程。

不知道是不是受の子影響,無獨有偶的,ano幾年前在其他的專訪時,也說過幾乎一模一樣的話,說創作是報復。

ano在新作「涙くん、今日もおはようっ」(眼淚君,今天也早安唷)發行時,在IG回憶道,中學時期被班上同學丟垃圾,說他沒存在的價值。這段故事也在這首歌的MV中以可愛的動畫方式呈現出來。

說回「あのちゃんの電電電波」,節目中ano提到他認識神放的過程。ano說他年輕時,有一天在唱片行試聽神放的CD,而當時他聽的歌曲是「夕方のピアノ」(傍晚的鋼琴),歌曲中不斷嘶吼著:「佐藤,去死!佐藤,去死!」而霸凌ano的其中一位學生,剛好就叫佐藤,這讓他產生共鳴,也埋下日後認識神聖放逐樂團的契機。


の子在節目中,也一再表露他對ano的疼惜,他說他認識ano這些年來,看他曾快死去的樣子,到現在火紅了起來,他覺得像是父母親看到孩子茁壯了那樣,覺得很欣慰。
の子和ano都是很酷的創作者,他們被霸凌的過程很讓人難過,但也或許因為這樣,他們的作品才有稜有角,很有個性。比起一般流行音樂,他們的歌曲反而更能讓我產生印象。

過去曾聽一些心理學家和身心靈老師說過,人都會有一些慾望、負面情緒,但若能將這些被視為負面的能量好好運用,把他變成藝術創作的動力,這些作品都會變得很有力量。の子和ano是很好的例子。

raw-image



avatar-img
洪七的沙龍
27會員
87內容數
洪七 隨意系部落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洪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時我們人單單一個念頭的反覆,好像就會創造出不同的人生支線。 例如當女生跟男生說自己懷孕了,男生的一個反應,也許是出於懦弱、不負責任、甚或相反的喜悅、嚴肅等等,好像都會創造出不一樣的未來。
我們真的可能光靠內心有夢,用想的,就將夢想實現嗎? 這太不現實了,對不對?更多時候,其實是一堆一些奇想積在腦中,想法一直是想法,沒辦法落地。等過了一段時間,那些擱置在腦中的念頭就一個個沉入潛意識裡堆灰塵了。那麼,這些標榜靠書寫改變人生的書籍,他真正的意義為何?
這本書談及遺物整理和孤獨死的話題,內容並不會讓人感到過於悲傷。小島美羽的寫作風格輕盈,不帶太多情緒渲染,他只是平淡地記錄事實。在書中,他詳細描述了各種不同的孤獨死場景,並以微縮模型的方式再現了這些場景,讓讀者更直觀地理解這種現象背後的社會問題。
有時我們人單單一個念頭的反覆,好像就會創造出不同的人生支線。 例如當女生跟男生說自己懷孕了,男生的一個反應,也許是出於懦弱、不負責任、甚或相反的喜悅、嚴肅等等,好像都會創造出不一樣的未來。
我們真的可能光靠內心有夢,用想的,就將夢想實現嗎? 這太不現實了,對不對?更多時候,其實是一堆一些奇想積在腦中,想法一直是想法,沒辦法落地。等過了一段時間,那些擱置在腦中的念頭就一個個沉入潛意識裡堆灰塵了。那麼,這些標榜靠書寫改變人生的書籍,他真正的意義為何?
這本書談及遺物整理和孤獨死的話題,內容並不會讓人感到過於悲傷。小島美羽的寫作風格輕盈,不帶太多情緒渲染,他只是平淡地記錄事實。在書中,他詳細描述了各種不同的孤獨死場景,並以微縮模型的方式再現了這些場景,讓讀者更直觀地理解這種現象背後的社會問題。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沒有我母親,我今天便不會站在這裡。 如果大家有在網路追蹤一些作家,都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那便是:創作者來來去去,隨時都有人放下筆,永遠離開文壇。 而真的有在創作的小說家,感受就更是深刻了。寫一年,會發現身邊少了一兩個身影;寫十年,會發現身邊大半的人都不在了,就連我自己都換了一個筆名重新開始。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如果沒有我母親,我今天便不會站在這裡。 如果大家有在網路追蹤一些作家,都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那便是:創作者來來去去,隨時都有人放下筆,永遠離開文壇。 而真的有在創作的小說家,感受就更是深刻了。寫一年,會發現身邊少了一兩個身影;寫十年,會發現身邊大半的人都不在了,就連我自己都換了一個筆名重新開始。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