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畫的前輩們時常對我說:『是沒辦法給予指導或是建議的畫』。我僅仰賴著與生俱來之物,隨著喜好下筆,如此這般持續地繪畫到了今日,這對於我而言是十分幸福的事。」──吉浦摩耶,〈あとがき〉,《吉浦摩耶画集》(1979年)
回首十八歲初次入選獨立美術展、在畫壇中嶄露頭角的那篇報導,吉浦鈴子僅是一位甫從台北第一高等女學校畢業的「清麗少女」。而後她在繪畫之路上行走了整整七十年,足跡橫跨了台北、神奈川、千葉、東京、長野以及島根。1922年出生的吉浦鈴子,她自台灣起步的人生故事,要從父親吉浦友作說起。
1894年4月10日,吉浦友作出生於日本佐賀縣神埼郡,1915年自佐賀師範學校畢業。而後短短五年間,歷任神埼郡東脊振尋常高等小學校、城田尋常高等小學校、仁比山尋常高等小學校、仁比山農業補習學校的訓導。1920年4月17日,剛度過二十六歲生日的吉浦友作決定渡台,落腳新竹,擔任樹杞林公學校教諭(後改稱訓導)。[1]不久後,於1922年8月11日,吉浦鈴子作為吉浦友作的次女,於新竹州竹東郡誕生。
圖一:吉浦友作手寫履歷表。
(圖片來源:「吉浦友作任臺灣公立中學校教諭、敘高等官七等、八級俸下賜、補臺北第三中學校教諭」(1938-10-01),〈昭和十三年十月至十二月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高等官進退原議〉,《臺灣總督府檔案.進退原議公文類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10095004。)
吉浦鈴子出生之後,吉浦友作持續地於教育領域中深造。曾進入台北師範學校研究科國語漢文部就讀,成為第一回該部十位學生之一。[2]而後,於1924年起,暫時辭去了教職工作,花費三年的時間遠赴東京,就讀東洋大學東洋文學部,繼續進修自己的漢文。回台後主要任職於台北第一高等女學校,同時被選任為台北州視學。[3]1937年,台北州立第三中學校成立,吉浦友作轉任三中的國語科教諭,直到終戰。台北三中的學生回憶起吉浦友作這位老師,或許是因為他留有小鬍子之故,而稱他作「吉普爺爺(吉浦爺さん)」。並以「好好先生」以及「有人情味的」等詞彙的形容他的性格。同時也對於吉浦友作充滿熱情的教授東洋史和國語兩科印象深刻。[4]
圖二:台北三中教職員合照,前排右二者為吉浦友作。
(圖片來源:《扶揺に羽搏つ 臺北州立臺北第三中學校の記錄》(新座:台北三中同窓会,1998年6月),頁276)
作為吉浦友作之次女,吉浦鈴子出生之後主要在台北就學,1935年自台北市南門尋常小學校畢業,[5]並進入台北第一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校高等科就讀。從1935年北一師附小的校刊《吾校》可見13歲的吉浦鈴子所寫的〈くやしかつた事〉。內容提到自己曾經報考台北第一高等女學校,卻因為第二天的口試未能如常發揮,最終落榜。而在接到內地祖母關心的來信後,不禁潸然淚下。這次落榜成了年幼的鈴子心中最為「後悔的事」。在文末,吉浦鈴子也鼓勵自己要忘記這次的失敗,明年繼續努力。[6]
之後,吉浦鈴子果然也如文中所言,努力準備、再次赴試。在1936年,吉浦鈴子順利成為北一高女第34回生,班級被分配到「南」組。[7]在吉浦鈴子就讀北一高女的期間,擔任圖畫老師的是曾經入選過帝展、多次入選台府展的名島貢。不過,名島貢隨即於入學的同年9月受到徵召入伍,北一高女短暫沒有了繪畫專業的老師。然而與此同時,吉浦鈴子的繪畫之路才正要展開。
吉浦鈴子進入北一高女之後,隨即遇到了美術老師空缺。因此,在1938年左右吉浦選擇進入飯田實雄的門下,接受繪畫指導。由於史料的缺乏,目前並不清楚於此之前未見繪畫經驗的吉浦鈴子,為何自一高女時期開始繪畫,也不清楚為何是選擇投入飯田實雄的門下。不過觀察後續參與創元美術協會、投入飯田門下的女性畫家,包含森下令子、寺畑敏子等人,皆是一高女第34回生。[8]或許有可能是因同為一高女喜愛繪畫的同學們,在名島貢缺席的情況下,共同接受飯田實雄的指導也說不定。
出身獨立美術協會體系的飯田實雄1937年渡台,[9]並自4月27日起於《朝日新聞.台灣版》中連載了10回的〈ほうらい詩風抄(蓬萊詩風抄)〉,每回都是一張速寫搭配上簡短的文字。[10]同年5月22、23兩日在台北的朝日寮舉辦個展,作為進入台灣畫壇的第一步。[11] 渡台後的飯田在台北本町一之一〇開設喫茶店「茶館羅甸區」,並以此為活動中心,開設「台灣美術研究所」。[12]參與了洋畫十人展,而後也成為了台灣創元美術協會中心人物。
吉浦鈴子自1938年左右開始在「台灣美術研究所」習畫,也加入了飯田實雄所主持的創元美術協會。[13]第一次於畫壇嶄露頭角,是1941年3月於東京上野美術館舉辦的第十一回獨立展。入選時,吉浦鈴子年僅十八歲。當年新入選台灣的畫家共有四人,除了吉浦鈴子,還有古瀨虎雄(筆名「古瀨虎麓」)、森永一握(「神田壽司」店主)、宮田金彌(東洋畫家宮田彌太郎之弟),並且全數皆為創元美術協會會員。
圖三:《朝日新聞.台灣版》報導四位入選獨立展的畫家,照片由上至下為古瀨虎麓、宮田金彌、森永一握、吉浦鈴子。
(圖片來源:〈四人揃って初入選 獨立展に氣を吐く本島畫壇の人〉,《朝日新聞.台灣版》,1941年3月13日。)
獨立展一次出現四位新入選的畫家,也讓《朝日新聞.台灣版》給予四位新入選者大篇幅的報導。報導中,吉浦鈴子被形容為「清麗的少女」,同時論及,雖然吉浦才剛從北一高女畢業,但是「強烈的感受性以及感覺的特異性,被認為是一位天才。作為一位必定能提出台灣畫界中問題的作家,未來備受期待。」[14]對於一位初出畫壇的畫家而言,報導給予了吉浦鈴子極高的評價。
本回的獨立展,吉浦鈴子是以〈淡水の丘〉一作入選作。「淡水」做為台日籍畫家常見的入畫題材,吉浦鈴子選了能一覽淡水豐富多樣的建築取景角度,並粗曠的線條形構出生長旺盛的植物。從構圖來看,吉浦鈴子的取景角度與名島貢入選帝展的作品十分相似,不過由於這是日治時期諸多畫家常見的取景角度,並不能代表兩人有師承關係。另外,也可以發現吉浦鈴子與名島貢兩人的畫風完全不同。
圖四:吉浦鈴子〈淡水の丘〉(第十一回獨立美術展覽會入選作品)
(圖片來源:青木茂監修,《独立美術協会. 画集.図錄編 第3卷》(東京:ゆまに書房,2004年10月),頁74)
圖五:名島貢〈盛夏淡水風景〉(第十二回帝國美術展覽會入選作品)
(圖片來源:《日展史》第10冊(東京:日展,1983年8月),頁210。)
對於〈淡水の丘〉,身為老師的飯田實雄,則給出這樣的評價:
這樣的畫作並不能說是十分少女的。但我相信這樣的作品,比起東部的閨秀作家最優秀的展覽會「女艸會」的作品決不遜色。承繼著佐賀熱血父親的血液,在感覺的鮮烈與表現之上,又初入選即被選入《朝日グラフ》的「獨立展集」一事,對於作品是否優秀,給出了肯定的答案。[15]
飯田實雄文中的「女艸會」,是1934年由出品創元美術協會的女性畫家為主體,所成立的繪畫組織,其中成員包含三岸節子、織田彩子、大内のぶ子、佐川敏子、櫻井濱江等人。[16]飯田對於自己一手栽培的學生毫不避嫌,大力地稱讚與肯定吉浦鈴子的繪畫實力,並將吉浦的畫作與獨立展體系的女艸會互相比較。同一幅〈淡水の丘〉也曾刊載於西川滿主宰的《文藝台灣》2卷3期(1942年6月)之上。[17]
而在入選獨立展後一個月,創元美術協會於台北教育會館舉辦第五回展,並且設立創元展賞、南方美術賞、二十七世紀賞、自畫像賞等多個獎項。其中吉浦鈴子獲得了創元展賞,同時獲獎的還有飯田實雄以及一高女同窗森下令子。另一位一高女的同窗寺畑敏子則獲得了自畫像賞。[18]而在1942年,除了以〈亞熱帶風趣〉連續入選了獨立展之外。同年7月,由創元美術協會主辦,台灣軍報導部、海軍武官府、台灣總督府情報課、文教局以及皇民奉公會等眾多官方單位合作舉辦的「大東亞聖戰美術展」,吉浦鈴子也有作品展出。而展期中,由海軍武官府福岡參謀親自選出吉浦鈴子〈シンガポール爆擊の命下る〉,以及鷲崎鈴江〈ミンダナオの市町戰〉、吉野正明〈ハワイ爆擊〉三幅作品,授予「海軍武官賞」。[19]
在連續入選以及多次獲獎之後,吉浦鈴子在1942年第五回府展時,以〈果物を賣る娘〉一作首次入選台灣美術官展,隔年的第六回府展也以〈晚夏〉一座順利入選。對於〈果物を賣る娘〉,洋畫家立石鐵臣這樣評論:
吉浦鈴子的〈果物を賣る娘〉描寫人物和多種水果,雖然主題與背景之間有些不協調的困難,但她是有特殊感覺的人,值得矚目。我很期待她能夠將這種獨特的感覺發揮出更生動的作品。[20]
立石鐵臣對吉浦鈴子作品的評論,與飯田實雄有相似之處。兩人都指出吉浦有著特殊、強烈的「感覺」,而這樣的特質也讓吉浦鈴子畫作值得期待。另外,對於第六回府展的〈晚夏〉──一幅描繪向日葵田的作品,東京美術學校畢業的王白淵,也給出了正面的評論:
吉浦鈴子的〈晚夏〉,主題是枯萎的向日葵,用心地描繪自然的一個角落。帶有女性感傷性的優點,大致上是一幅好的作品。[21]
圖六:吉浦鈴子〈果物を賣る娘〉(第五回府展入選作品)
圖片來源:《日治時期 台灣官辦美展 數位化圖錄》(台灣創價學會)
圖七:吉浦鈴子〈晚夏〉(第六回府展入選作品)
圖片來源:《日治時期 台灣官辦美展 數位化圖錄》(台灣創價學會)
而此時期吉浦鈴子的落款,〈晚夏〉上可見「寿々」兩字,此兩字與日文中「鈴」字同音。綜觀1940年代前期吉浦鈴子的參展作品,大抵可以發現,參加獨立展或府展等美術展覽會的作品,大部分是以「非戰爭畫」參展,只有以「大東亞聖戰」等以國策為主題的美術展覽會,吉浦鈴子才會將戰爭相關題材入畫。而多次參展的經驗,也讓吉浦鈴子有機會進行更再一步的發展與嘗試。
1943年12月,由朝日新聞社主辦,由陸軍省、海軍省、情報局等日本政府單位後援的「第二回大東亞戰爭美術展覽會」於上野「都美術館」舉辦。出品方式共分為審查員、協贊會員、招待、一般入選四種,其中在台日人畫家共計四人出品,西尾善積以協贊會員身分出品,飯田實雄、吉浦鈴子、染浦三郎三人則是一般入選。其中吉浦鈴子的入選作品為〈マリぺレス街道進擊記錄〉。這是目前可見,吉浦站前最後一次美術展覽會入選記錄。[22]
圖八:刊於《台灣美術》第3期的吉浦鈴子〈マリぺレス街道の記錄〉與入選的〈マリぺレス街道進擊記錄〉構圖相似,可能為入選作品的草稿。左下方簽有畫題和「寿々」兩字。
(圖片來源:吉浦鈴子,〈マリぺレス街道の記錄〉,《台灣美術》第3期(1944年5月),無頁碼。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特藏組藏。)
1944年3月4日起一連三日,吉浦鈴子在台北鐵道ホテル舉辦「油繪個人展」。報導中提及,吉浦鈴子在飯田實雄的「台灣美術研究所」已經學習了六年的時間。憑藉著罕見的感受性,加上了強烈的色彩使用,已經入選了四回的獨立展以及上述的第二回大東亞戰爭展。本次展覽共計展出20幅左右的作品。值得注意的是,報導中稱吉浦鈴子為「吉浦素々子」,「素々」跟「寿々」一樣與「鈴」字同音。
在吉浦鈴子個展舉辦完沒多久,3月28日起於台北市公會堂舉辦「女流三人展」。展出吉浦鈴子、寺畑敏子、大磐玲子三人的作品,三人的共通點是,所有人都是北一高女34回畢業生。對於此展覽,相關報導提及:
吉浦鈴子、寺畑敏子、大磐玲子的三人展。無論哪位都是作為台灣島內的閨秀作家,出品府展以及中央的獨立展,作為受到期待而讓人注目的作家們。特別如吉浦鈴子,是作為獨立展的常連,近期才能突然受到認可的作家。[23]
圖九:刊於《台灣美術》第3期的「女流三人展」的報導。
(圖片來源:〈女流三人展〉,《台灣美術》第3期(1944年5月),頁35。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特藏組藏。)
而本次作品展以大東亞戰爭下的銃後(戰場後方)作為主題。目前並不確定吉浦鈴子的個人展和「女流三人展」的詳細作品,因此無法得知舉辦時間相近的兩場展覽作品是否有重複之處。但吉浦鈴子會於報導中特別被提出,是因為至1944年,已經連續四回入選獨立展,是台灣的女性畫家唯一一人。
除了個展之外,吉浦鈴子也開始嘗試繪製報刊的插圖與海報,包含為秋山好人的辻小說〈高砂義勇隊の妻〉以及日本作家今日出海的報紙連載小說繪製插圖。[24]1944年末,由台灣東鄉會以及海軍武官府策畫,同時邀請了吉浦鈴子、飯田實雄以及寺畑敏子三人,繪製飛行員募集海報。[25]
圖十:吉浦鈴子為秋山好人的辻小說〈高砂義勇隊の妻〉繪製插圖。
(圖片來源:秋山好人文、吉浦鈴子畫,〈高砂義勇隊の妻〉,《朝日新聞.臺灣版》1944年2月16日。)
而1944年由台灣總督府情報課主導的「派遣作家」活動,召集了十三位作家到台灣各地的生產前線進行第一線的報導,其成果最終集結成為《決戰台灣小說集》,並分為「乾」、「坤」兩卷,分別於1944年12月以及1945年1月,由台灣出版文化株式會社出版。而這兩卷的《決戰台灣小說集》封面都是由飯田實雄所繪製,而吉浦鈴子則負責蝴蝶頁,書中各篇插畫部分由兩人共同負責。
圖十一:吉浦鈴子為《決戰台灣小說集》繪製的蝴蝶頁。
(圖片來源:《決戰台灣小說集 乾之卷》(台北:台灣出版文化株式會社出版,1944年12月),國立台灣圖書館「日治時期圖書影像系統」。)
兩冊的書籍的裝幀類似,書前書後的蝴蝶頁皆為吉浦鈴子的作品。插圖部分,每篇作品的刊首皆有一幅作品,目前可以確認西川滿〈幾山河〉、楊逵〈增產の蔭に〉、新垣宏一〈船渠〉、呂赫若〈風頭水尾〉、龍瑛宗〈若い海〉、吉村敏〈築城の抄〉、張文環〈雲の中〉等篇章作品的插畫,由吉浦鈴子負責。
在《決戰台灣小說集》中,由飯田實雄繪製的插圖,會簽上「実」字。吉浦鈴子則會簽上「素々」或是「よしうら 素々」。除了本書的插圖,目前少見吉浦鈴子其他作品署名為「素々」。在〈若い海〉的插圖中,吉浦鈴子描繪出龍瑛宗筆下,海兵團的森川與王佑坤等年輕的兵士,在大海中奮力划著多槳划艇的樣子,畫面中還有天空中朵朵白雲和盛夏的太陽;[26]〈風頭水尾〉的插圖中,吉浦鈴子則畫出了呂赫若描述「風頭水尾」這種最差農耕地,畫面中可見唯一的淡水水源、一大片木麻黃的防風林、比鄰的小屋,還有遠處的大海。而在農地中有以徐華為首的農人正在辛勤耕作著。[27]
圖十二:吉浦鈴子為呂赫若〈風頭水尾〉(右)、龍瑛宗〈若い海〉(左)繪製的插畫。
(圖片來源:《決戰台灣小說集 乾之卷》(台北:台灣出版文化株式會社出版,1944年12月),《決戰台灣小說集 坤之卷》(台北:台灣出版文化株式會社出版,1945年1月),國立台灣圖書館「日治時期圖書影像系統」。)
在《決戰台灣小說集.坤之卷》發行之後,戰爭已經不允許更多美術活動進行,日本內地獨立展宣布停辦。時序尚不到美術之秋,在8月15日時,日本即宣布戰敗。同時1945年也未見其他吉浦鈴子的作品或是美術活動。
在1979年出版的《吉浦摩耶画集》中,吉浦鈴子自述「終戰的混亂以及境遇的轉換,大部分的作品幾乎都已經丟失了。」[28]在台灣,終戰之後倉促的引揚命令,並不允許畫家們整頓並攜帶自己心血的結晶回到北方的日本。可以想像吉浦鈴子與家人,如同其他在台灣的日本人們,攜帶著少量行李,乘上了遣返的船隻。
由於受於史料的限制,目前並不能清楚知道甫引揚時吉浦鈴子的詳細動向,但可以知道吉浦鈴子持續地於獨立展出品,未因終戰以及引揚而停下自己的畫筆。也曾於1952年於サエグサ畫廊舉辦「吉浦鈴子油繪個展」。[29] 而其繪畫上的老師飯田實雄,也在1953年第21回獨立展中獲得了獨立賞。同年11月,吉浦鈴子與飯田實雄兩人成婚。約莫此時期吉浦鈴子開始使用「吉浦摩耶(よしうら まや)」筆名進行創作。從戰前開始出品獨立展至此,兩人都成為了獨立美術協會會友。[30]從學生時代習畫的師生,到結為夫妻。吉浦鈴子與飯田實雄在繪畫之路上一起努力著。
此後,飯田實雄與吉浦鈴子以千葉縣船橋市為活動中心。飯田實雄在獲獎之後的1956年被推選為「準會員」,1960年成為獨立美術協會「會員」。[31]也參與了「船橋市美術連盟結成準備會」。[32]吉浦鈴子則持續地參與獨立展以及舉辦個展,也可見吉浦鈴子與飯田實雄一起舉辦畫展的紀錄。[33]不幸的是,1968年6月,飯田實雄因為膿胸而逝世,享壽六十三歲。[34]
在飯田實雄逝世之後,吉浦鈴子失去了繪畫啟蒙老師以及伴侶,此時期的吉浦鈴子一度改以「飯田摩耶」為筆名,參加相關展覽會。1969年與1970年連續兩年,「飯田摩耶」獲得了第37回與第38回的獨立美術展的「獎勵賞」。是吉浦鈴子唯二獲得的獨立美術協會獎項。[35]
1972年,吉浦鈴子與同為獨立美術協會體系出身的畫家中尾彰再婚,本名也由飯田鈴子改為中尾鈴子。於此可以稍加簡介中尾彰的經歷,中尾彰於1904年5月21日出生於島根縣津和野町。小學校畢業後曾於滿鐵育成學校修業,不過畢業後又回到島根縣擔任教職員。第一回獨立展(1931年)中尾彰即以〈靜物〉一幅入選。而後不僅是參與島根以及獨立展體系的多個美術團體,也致力於兒童畫的創作,並於1948年成為獨立展的會員。至1973年時,已經刊行了多本繪本、隨筆以及詩集,也為多本繪本進行裝幀與插畫,是一位詩畫才能兼具的藝術家。[36]
在與中尾彰結婚之後,吉浦鈴子與中尾彰一同於繪畫之路前進。1979年,吉浦鈴子發行第一本《吉浦摩耶画集》,書封沒有華麗的裝飾,只寫上了「吉浦摩耶画集」以及簽名「Maya Yoshiure」,設計與同年出版的《中尾彰.絵と随筆集》十分相似。《吉浦摩耶画集》中,一開始有著藝術評論家植村鷹千代的短文,畫作部分則收錄昭和二十年代至發行的昭和四十年代,總計二十九幅作品,並收錄一首名為〈パリを描く〉的詩。
圖十三:《吉浦摩耶画集》封面。
圖十四:吉浦摩耶〈夕ぐれのカフェ(巴里)〉(1975)(茅野市美術館蔵)
在畫集的簡歷部分則寫著:
本籍地佐賀縣,東京出生。
十八歲時獨立美術展初入選。
其後同展二十數回出品,得獎兩次。每日連合展招待出品。
現在不時渡歐,多在巴黎取材。
主要在個展中發表作品。
昭和五十四年,繪製濟生會熊本醫院的壁畫。
畫室:東京都練馬區櫻台.長野縣茅野市蓼科高原[37]
從簡歷可見吉浦鈴子的畫集中,並沒有寫上與台灣有關的經歷,出生地也寫上了「東京」。另外,畫歷中可以發現,1970年代中後期,吉浦鈴子已經少有參加美術展覽會,而轉為個展的形式發表作品。畫室部分於練馬區和茅野市,則與中尾彰有很大的關係,1933年,中尾彰移居東京時,便是選在練馬區(當時中野區江古田)建造畫室;[38]而1935年起,則多次造訪茅野市蓼科高原進行繪畫取材,也與當地的居民以及學校有所交流,1953年在蓼科高原建造了畫室之後,每年約有一半的時間會在該地作畫。[39]因此吉浦鈴子的畫室,應是與中尾彰一起使用。
最後,可見吉浦鈴子特別列上了1979年「繪製濟生會熊本醫院的壁畫」,此壁畫是與中尾彰一同進行的碩大工程,在畫集出版的當時,壁畫尚未完成。而畫集最後面一張作品也是一張標記「未完成」的〈壁画習作〉。可見壁畫這種形式的作品,是吉浦鈴子當時一種新的嘗試。該張〈壁画習作〉後收藏於茅野市美術館現名為〈済生会病院壁画稿〉。
圖十五:吉浦摩耶〈済生会病院壁画稿〉(1979)(茅野市美術館蔵)
1992年,在中尾彰出生地島根縣的津和野,由津和野藩筆頭庄屋的家屋所改裝而成的「杜塾美術館」落成。一樓的空間,作為常設展,用以展示中尾彰以及吉浦鈴子(吉浦摩耶)的作品。開館當時吉浦鈴子的作品總計收藏28件作品。[40]至今一樓仍展示著兩人的作品,開放大眾參觀。
圖十六:杜塾美術館一景(杜塾美術館提供)
同年,中尾彰因為腦梗塞而病倒在茅野市蓼科的畫室中,送到了同在茅野市的諏訪中央醫院治療,治療之後,中尾彰的回復狀況良好,且能再提起畫筆。便與吉浦鈴子共同繪製500號的壁畫大作〈高原の楽しき日〉贈予諏訪中央醫院[41]這是吉浦鈴子與中尾彰共同繪製的第二幅壁畫。
隔年,兩人曾經繪製過壁畫的熊本濟生會醫院新館落成,卻同時發現了中尾彰有著「轉移性腦腫傷」。中尾彰自言,比起自己的治療,更希望將時間花費在製作給予新館的壁畫之上。因此遵循中尾彰的意思,吉浦鈴子兩人開始為濟生會熊本醫院製作新的壁畫。遺憾的是,在壁畫製作途中中尾彰再次病倒,同年10月病逝於熊本濟生會醫院,享壽九十歲。[42]剩下的壁畫,則由吉浦鈴子一人獨自完成。此時,吉浦鈴子也已經七十歲了。
而後,吉浦鈴子開始為鹿兒島川內、佐賀縣唐津以及愛媛縣今治濟生會醫院製作壁畫。2004年,吉浦鈴子在東京中央區的白銅鞮画廊以及画廊アート・プラザ舉辦「吉浦摩耶回顧展」,並出版一本《吉浦摩耶回顧展》的畫集。畫集中刊出了一篇吉浦鈴子〈回顧展の絵を前にして〉作為序言,文中寫著:
看著聚精會神地看著排列在畫室的一幅幅作品,在畫背後已經忘卻的情景變得歷歷在目。
走在不熱鬧的巴黎公園中的細長道路間上,遠處樹林的影子轉了轉變成了的旋轉木馬,只有一人的少女跨坐著,給予了如同童話的剪影畫般不可思議的印象。冬天冷清植物園中成了漆黑的樹木間的白色雕像們,在那之上湛藍的天空與光線,小巷間,驀然回首的巴黎人笑容、寒冬的黃昏、速寫後回家順路到左拉路上小咖啡攤的溫暖等等,浮現的是消失的場景而遺忘了時間。
為何持續繪畫至今呢?有什麼是必然要做的嗎?沒有其他要做的嗎?等等思索著。
回過神來,我也繪畫至今,曾想著這些是否便是全部了呢?
無論如何,這便是自己活出的人生姿態吧。[43]
圖十七:《吉浦摩耶回顧展》封面。
圖十八:晚年的吉浦鈴子(刊載於《吉浦摩耶回顧展》)
吉浦鈴子以詩意的文字寫出自己多次赴巴黎取材的景象,作為自身對於畫歷的回顧。於自身投入繪畫的原因,吉浦鈴子則淡然地說著,並非什麼原因而驅使著。回首數十年來的作品與畫歷,皆是自己的「人生姿態」。在《吉浦摩耶回顧展》中,尚有時任練馬區立美術館主任學藝員土方明司的短文。作品部分收錄了1945年起至2004年,總計37件作品,時間跨度長達六十年,大部分作品完成時間集中於1980年代以後。而畫集封面保持的一貫簡約的設計,僅放上吉浦鈴子的簽名,其餘未有任何文字。
2009年,由練馬區立美術館、島根縣立石見美術館以及茅野市美術館合作,舉辦「中尾彰-津和野.東京.蓼科-展」,從致謝名單中,可見吉浦鈴子名列其中。2011年,在中尾彰展結束後兩年,吉浦鈴子逝世,享壽九十歲,結束了自十八歲開始習畫,行走於藝術之道七十多年的人生。作品除了杜塾美術館之外,尚收藏於練馬區立美術館、茅野市美術館等地。
圖十九:吉浦摩耶〈画室〉(1985)(茅野市美術館蔵)
圖二十:吉浦摩耶〈セーヌ〉(1990)(茅野市美術館蔵)
從現今茅野市美術館所藏的吉浦鈴子晚年畫作,可見她保有從創作以來,對於事物強烈的「感覺」。〈画室〉一作描繪出了一名女子站立於畫架之前,桌上有著花瓶與水果等靜物。女子身後的牆用了較突出的紅色而與她身著藍色衣物形成對比;〈セーヌ〉則描繪出巴黎塞納河畔行走的人們,遠處有風格明顯的歐式建築,畫作中間則以深藍色呈現流淌著的塞納河水,河水中還映照著日光/月光。也從多件畫作的主題可見,法國對於吉浦鈴子1970年代後的創作,是極為重要的。
台灣出生、台北成長,繪畫的啟蒙也從島都中的一間小咖啡店開始。隨著時代流轉,回到了北國,足跡遍及千葉、長野以及東京。從吉浦鈴子/吉浦摩耶戰後的作畫軌跡來看,台灣的身影幾乎不可見。或許如同那些隨著戰火消失的畫作,一樣消逝於時間洪流之中。至今,我們已經無法得知對於吉浦鈴子而言,台灣對於他繪畫之路,乃至於一生戰後漫長的人生的意義。但我們仍記得著這位戰後日本美術界中大放異彩的作家──吉浦摩耶,自台灣起步創作經歷,並且在戰爭期的台灣畫壇已經綻放無法忽視的光芒。
(本文撰寫上受到以下單位協助,於此特別致謝:杜塾美術館、津和野町観光協会、茅野市美術館、練馬区立美術館(筆畫順)。另,吉浦鈴子部分生平資料,由茅野市美術館協助詢問吉浦鈴子後人確認,於此一併致謝。)
[1] 「吉浦友作任臺灣公立中學校教諭、敘高等官七等、八級俸下賜、補臺北第三中學校教諭」(1938-10-01),〈昭和十三年十月至十二月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高等官進退原議〉,《臺灣總督府檔案.進退原議公文類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10095004。
[2] 〈北師研究科 入學者決定〉,《台灣日日新報》 1923年7月1日,4版。
[3] 吉浦友作任臺灣公立中學校教諭、敘高等官七等、八級俸下賜、補臺北第三中學校教諭」(1938-10-01),〈昭和十三年十月至十二月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高等官進退原議〉,《臺灣總督府檔案.進退原議公文類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10095004;〈州視學後任は 吉浦一女敎論〉,《台灣日日新報》1936年3月31日,9版。
[4] 奧平恵一,〈戦時下の中学生活〉,《扶揺に羽搏つ 臺北州立臺北第三中學校の記錄》(新座:台北三中同窓会,1998年6月),頁33-34;黃良銓,〈台北三中時代の追憶〉,《扶揺に羽搏つ 臺北州立臺北第三中學校の記錄》,頁82-83;桑木宏〈渾名考〉,《扶揺に羽搏つ 臺北州立臺北第三中學校の記錄》,頁115-116。
[5] 〈恩師にゾウゲ箸 城南会(台北南門小)同窓会〉,《台湾協会報》147号(1966年12月),5版。
[6] 吉浦鈴子,〈くやしかつた事〉,《吾校》十五卷四號(1935年5月),頁51-52。
[7] 台北州立台北第一高等女学校同窓会みどり会,《会員名簿(平成七年度)》(未見出版地,1995年),頁165。
[8] 除吉浦鈴子為「南組」外,其餘皆為「北組」。另外一位創元美術協會的女性畫家鷲崎鈴江則是為1938年畢業,一高女的第32回生。
[9] 渡台年份見〈官展第一年 アトリヱ訪問記2 "大陸建設の姿" 熱血畫家飯田實雄氏〉一文。
[10] 連載日期為1937年4月29日至5月14日,其中5月2、3、9、10、12日未刊載。
[11] 〈飯田實雄氏 台北で個展 廿二、三兩日 朝日寮にて〉,《朝日新聞.台灣版》,1937年5月15日。但於《台灣日日新報》的報導中,個展日期為21、22日。見〈飯田實雄氏の洋畫個展開催 廿一、二日京町朝日寮で〉,《台灣日日新報》,1937年5月18日,5版。
[12] 台北市勸業課編,〈飲食店、喫茶店〉,《臺北市商工人名錄 昭和十四年版》(台北市:台北市役所,1940年3月),頁243。
[13] 〈吉浦孃個人展〉,《台灣日日新報》1944年3月3日,夕刊2版。文中提及吉浦鈴子在飯田門下「台灣美術研究所」習畫六年,因此約莫1938年開始投入飯田門下。
[14] 〈四人揃って初入選 獨立展に氣を吐く本島畫壇の人〉,《朝日新聞.台灣版》,1941年3月13日。
[15] 飯田實雄,〈獨立展と本島作家(下)〉,《朝日新聞.台灣版》,1941年6月3日。
[16] UAG美術家研究,〈女性洋画家の草分けの一人として活躍した峰村リツ子〉,查閱網址:https://yuagariart.com/uag/niigata46/,查閱日期:2023年9月26日。
[17] 吉浦鈴子,〈淡水の丘〉,《文藝台灣》2卷3號(1941年6月),頁44。
[18] 〈南方色の濃い創元展 制作賞も決る〉,《台灣日日新報》1941年4月28日,3版。
[19] 〈大東亞戰美術展 公募作品鑑查始まる〉,《興南新聞》1942年6月28日,2版;〈大東亞戰爭美術展 けふから十日間市公會堂に開催〉,《台灣日日新報》1942年7月1日,3版。;〈三佳作に海軍武官賞 大東亞戰爭美術展に更に華を添ふ〉,《台灣日日新報》1942年7月4日,2版。
[20] 立石鐵臣,〈府展記〉,《臺灣時報》1942年11月,頁122-126。中譯本見顏娟英,《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台北:雄獅,2001年),頁285。畫名由筆者改為原文。
[21] 王白淵,〈府展雜感—藝術を生むもの〉,《臺灣文學》4卷1期(1943年12月),頁10-18。中譯本見顏娟英,《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頁303。
[22] 相關入選資料可見朝日新聞社編,《戰爭美術展畫集 昭和18年》(大阪:朝日新聞社,1944年1月)。
[23] 〈消息〉,《臺灣美術》第3號(1944年5月),頁26;〈女流三人展〉,《臺灣美術》第3號(1944年5月),頁35
[24] 秋山好人文、吉浦鈴子畫,〈高砂義勇隊の妻〉,《朝日新聞.臺灣版》1944年2月16日。土方明司,〈吉浦摩耶さんの作品について〉,《吉浦摩耶回顧展》(東京:白銅鞮画廊,2004年4月),頁4-5。雖然土方明司文中繪製插圖此事,但筆者目前未見吉浦鈴子是為今日出海的哪篇小說繪製,刊載處亦尚不清楚。
[25] 顏娟英編,《台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台北:雄獅,1998年10月),頁198。
[26] 龍瑛宗〈若い海〉中譯本見,龍瑛宗著、葉笛譯,〈年輕的海〉,《龍瑛宗全集 中文卷 第二冊 小說集(2)》(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11月),頁127-137。
[27] 呂赫若〈風頭水尾〉中譯本見,呂赫若著、林至潔譯,〈風頭水尾〉,《呂赫若小說全集》(台北:聯合文學,1995年7月),頁498-512
[28] 吉浦摩耶,〈あとがき〉,《吉浦摩耶画集》(未見出版地:トッパン アイデア センター,1979年),無頁碼。
[29] 吉浦鈴子自述自己於獨立展持續出品20數回,因此雖然未見戰後獨立展完整的目錄,但是可以知道吉浦鈴子戰後持續參與獨立展。見〈(略歷)〉,《吉浦摩耶画集》,無頁碼;〈東京.美術の催〉,《日本美術工芸》160號(1952年2月),頁55。
[30] 〈美術界名鑑〉,《アトリエ》323號(1954年1月),頁5、74。
[31] 橘川英規編,〈独立美術協会年表〉,独立美術協会80年編集委員会,《独立美術協会80年史》(東京:独立美術協会,2012年9月),頁232-239。
[32] 船橋市バーチャル美術館,〈船橋美術年表〉,查閱網址:https://funabashi-virtual-museum.jp/chronology/(查閱日期:2023年9月30日)。
[33] 《教育美術》16卷6號(1955年6月),頁22。
[34] 東京文化財研究所,〈飯田実雄〉,查閱網址:https://www.tobunken.go.jp/materials/bukko/9195.html(查閱日期:2023年9月30日)。
[35] 橘川英規編,〈独立美術協会年表〉,独立美術協会80年編集委員会,《独立美術協会80年史》,頁257-259。
[36] 〈中尾彰年譜〉,《「中尾彰-津和野.東京.蓼科-展」図錄》(未知出版地:印象社制作,2009年),頁77-79。
[37] 〈(略歷)〉,《吉浦摩耶画集》,無頁碼。
[38] 〈中尾彰年譜〉,《「中尾彰-津和野.東京.蓼科-展」図錄》,頁77。
[39] 前田忠史,〈中尾彰の愛した蓼科〉,《「中尾彰-津和野.東京.蓼科-展」図錄》,頁75-76。
[40] 〈(略歷)〉,《吉浦摩耶回顧集》,頁45;津和野町観光協会,〈杜塾美術館〉查閱網址:https://tsuwano-kanko.net/sightseeing/museum/杜塾美術館/(查閱日期:2023年9月30日)。
[41] 前田忠史,〈中尾彰の愛した蓼科〉,《「中尾彰-津和野.東京.蓼科-展」図錄》,頁76。
[42] 東京文化財研究所,〈中尾彰〉,查閱網址:https://www.tobunken.go.jp/materials/bukko/10671.html(查閱日期:2023年9月30日);前田忠史,〈中尾彰の愛した蓼科〉,《「中尾彰-津和野.東京.蓼科-展」図錄》,頁76。
[43] 〈回顧展の絵を前にして〉,《吉浦摩耶回顧集》,頁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