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9|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對於回溯性建構的愛的一些反思

【什么是精神分析中“父”与“母”?——如果上帝死了,那么一切将不被允许】 【精准空降到 01:52】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C4y177ao/?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d922c5336c8b9e416ef180145e5833fa&t=112

就我的工作上的觀察而言,孩童常常會用一些無理取鬧的動作,來吸引父母的注意。並且還會在父母的責罵中享樂。也就是說,對這些孩童而言,他們的欲望對象並不是父母的愛,而是父母的關注。


雖說這些孩童的年紀比嬰兒大的多,但若用孩童的行為來推導嬰兒的行為(人們可以說這種推導是一種幻見)。那麼,對嬰兒來說,他所遭遇到的第一個"母親存在的法則"應該是"因為我哭鬧,所以母親在場",而非"因為母親愛我,所以母親在場"。


並且,嬰兒從"因為我哭鬧,所以母親在場"這個第一法則,所延伸的第二法則應該是"因為母親關注我,所以母親在場"。嬰兒得在與對象的互動中,才能建立起"愛"的概念。若沒有"愛"的概念,他是無法從關注中辨識出"愛"的。等到嬰兒有"愛"的概念後,並從母親的關注中辨識出母親的愛,他才能由上述的第二法則延伸出第三法則——"因為母親愛我,所以母親在場"。


因此,擔任母親角色的人,若不愛著嬰兒,而是基於其他動機才照顧嬰兒。嬰兒在這位"母親"的照顧下,就會建立起有別於上述第三法則的其他法則。然後等嬰兒在成長過程中有機會在這位母親或其他人身上建立起"愛"的概念後,會對過往的經驗回溯性建構,將有別於"愛"的動機看成是"愛"。


比如,一個嬰兒或孩童,常常在哭鬧或其他尋求關注的行為中,換來的是母親的忽略或無視。然後他之後用"愛"來回溯性建構這段過程。就會建構出"因為母親愛我,所以母親拋棄我"。


上述或許可以解釋所謂"性單戀者"的行為,性單戀者可以與戀愛對象發生各種互動,會希望戀愛對象關注他,但這些互動和關注都不能以"愛"的形式出現。所以一旦戀愛對象對性單戀者告白了,性單戀者會對這個宣示"愛"的舉動感到害怕或噁心,因為性單戀者在他者的愛中預見了將來的拋棄。


又比如,一個嬰兒或孩童,常常在哭鬧或其他尋求關注的行為中,換來的是母親的責罵或暴力。然後他之後用"愛"來回溯性建構這段過程。就會建構出"因為母親愛我,所以母親虐待我"。


上述或許可以解釋某些施虐狂與受虐狂的行為,因為某些受虐狂希望得到戀愛對象的愛,而他要在對方的施虐行為中才能感受到對方的愛。而某些施虐狂則是想要表現自己是愛對方的,他得在自己的施虐行為中辨識出自己的愛,也覺得自己是愛對方才虐待對方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