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回溯性建構的愛"的一些反思

對於"回溯性建構的愛"的一些反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什么是精神分析中“父”与“母”?——如果上帝死了,那么一切将不被允许】 【精准空降到 01:52】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C4y177ao/?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d922c5336c8b9e416ef180145e5833fa&t=112

就我的工作上的觀察而言,孩童常常會用一些無理取鬧的動作,來吸引父母的注意。並且還會在父母的責罵中享樂。也就是說,對這些孩童而言,他們的欲望對象並不是父母的愛,而是父母的關注。


雖說這些孩童的年紀比嬰兒大的多,但若用孩童的行為來推導嬰兒的行為(人們可以說這種推導是一種幻見)。那麼,對嬰兒來說,他所遭遇到的第一個"母親存在的法則"應該是"因為我哭鬧,所以母親在場",而非"因為母親愛我,所以母親在場"。


並且,嬰兒從"因為我哭鬧,所以母親在場"這個第一法則,所延伸的第二法則應該是"因為母親關注我,所以母親在場"。嬰兒得在與對象的互動中,才能建立起"愛"的概念。若沒有"愛"的概念,他是無法從關注中辨識出"愛"的。等到嬰兒有"愛"的概念後,並從母親的關注中辨識出母親的愛,他才能由上述的第二法則延伸出第三法則——"因為母親愛我,所以母親在場"。


因此,擔任母親角色的人,若不愛著嬰兒,而是基於其他動機才照顧嬰兒。嬰兒在這位"母親"的照顧下,就會建立起有別於上述第三法則的其他法則。然後等嬰兒在成長過程中有機會在這位母親或其他人身上建立起"愛"的概念後,會對過往的經驗回溯性建構,將有別於"愛"的動機看成是"愛"。


比如,一個嬰兒或孩童,常常在哭鬧或其他尋求關注的行為中,換來的是母親的忽略或無視。然後他之後用"愛"來回溯性建構這段過程。就會建構出"因為母親愛我,所以母親拋棄我"。


上述或許可以解釋所謂"性單戀者"的行為,性單戀者可以與戀愛對象發生各種互動,會希望戀愛對象關注他,但這些互動和關注都不能以"愛"的形式出現。所以一旦戀愛對象對性單戀者告白了,性單戀者會對這個宣示"愛"的舉動感到害怕或噁心,因為性單戀者在他者的愛中預見了將來的拋棄。


又比如,一個嬰兒或孩童,常常在哭鬧或其他尋求關注的行為中,換來的是母親的責罵或暴力。然後他之後用"愛"來回溯性建構這段過程。就會建構出"因為母親愛我,所以母親虐待我"。


上述或許可以解釋某些施虐狂與受虐狂的行為,因為某些受虐狂希望得到戀愛對象的愛,而他要在對方的施虐行為中才能感受到對方的愛。而某些施虐狂則是想要表現自己是愛對方的,他得在自己的施虐行為中辨識出自己的愛,也覺得自己是愛對方才虐待對方的。

avatar-img
Nine的沙龍
3會員
4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Nin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要建立共產主義,並非像世人所想像的那樣,需要的是高貴的道德情操。而是高水平的生產技術與<<資本論>>所提及的「價值」觀念(勞動價值理論) 馬克思曾提及過社會在資本主義往共產主義發展時,得歷經一個名為社會主義的過渡期。這個社會主義,大多數人也有誤解,以為它是一種以計畫經濟為前提的經濟制度。
凝視,為一主體基於某觀念(/認同)來看待一客體。 男性凝視,為男性主體基於某觀念來看待一客體。所以,男性凝視是看待什麼性別的客體,這是不確定的。又是以什麼觀念來看待該客體,這也是不確定的。 父權凝視,為一主體基於父權主義來看待一客體。所以,父權凝視是看待什麼性別的客體,這是不確定的。又是什麼性別
「通過一個特定的顯現方式,它誘導著對方,使對方發生外化,而這意味著對方現在本身也是一種力的交織。一方是誘導關係,另一方則是一種特定的、具有相反內容的關係,在這裡,每一方面就其自身而言都是一種絕對的顛倒一種絕對的更替。但是這兩種關係其實是同一種關係......
要建立共產主義,並非像世人所想像的那樣,需要的是高貴的道德情操。而是高水平的生產技術與<<資本論>>所提及的「價值」觀念(勞動價值理論) 馬克思曾提及過社會在資本主義往共產主義發展時,得歷經一個名為社會主義的過渡期。這個社會主義,大多數人也有誤解,以為它是一種以計畫經濟為前提的經濟制度。
凝視,為一主體基於某觀念(/認同)來看待一客體。 男性凝視,為男性主體基於某觀念來看待一客體。所以,男性凝視是看待什麼性別的客體,這是不確定的。又是以什麼觀念來看待該客體,這也是不確定的。 父權凝視,為一主體基於父權主義來看待一客體。所以,父權凝視是看待什麼性別的客體,這是不確定的。又是什麼性別
「通過一個特定的顯現方式,它誘導著對方,使對方發生外化,而這意味著對方現在本身也是一種力的交織。一方是誘導關係,另一方則是一種特定的、具有相反內容的關係,在這裡,每一方面就其自身而言都是一種絕對的顛倒一種絕對的更替。但是這兩種關係其實是同一種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