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現象學》 筆記9/18

2023/09/1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通過一個特定的顯現方式,它誘導著對方,使對方發生外化,而這意味著對方現在本身也是一種力的交織。一方是誘導關係,另一方則是一種特定的、具有相反內容的關係,在這裡,每一方面就其自身而言都是一種絕對的顛倒一種絕對的更替。但是這兩種關係其實是同一種關係,因為形式上的差別(誘導者和被誘導者之分)與內容上的差別(被誘導者是一個被動的媒介,而誘導者則是一個主動的、否定的統一體或單一體)也是同一個差別。」

p.120

主體認識到過去未曾經驗的新具體時,與該具體在某方面有著一致性的抽象,其可填補在屬性空洞中的質料將更新。並且,以該抽象做作為歸納根據的範疇,歸納在其中的諸具體也將新增該具體。以黑格爾的術語來說,上述的抽象和範疇都因為該具體的「誘導」而「外化」為一個它者。

(舉例:一個本來只知道玫瑰有「紅、黃、白」三種顏色的人,在看到形狀近似玫瑰的藍花後,他所知道的抽象"玫瑰"將新增"藍色"這個質料,作為填補"顏色"這屬性的一個選項。並且在"玫瑰"這個範疇中,也新增"藍玫瑰"這個具體。)

在此同時,可從具體分析出的諸抽象中也會新增前述的抽象。所以該具體也在主體的主觀中,被上述的抽象「誘導」而「外化」一個它者。

(舉例:這株藍花可能本來只被主體分析為"物"、"生物"、"植物"、"薔薇科"等抽象概念。但這株藍花給主體的印象,與主體記憶中的抽象"玫瑰"相符。所以該朵藍花將會被主體分析為"玫瑰"。)

值得注意的,上述「誘導」和「外化」的因果關係中,"具體"與"抽象或範疇"都可作為誘導者或被誘導者。所以"具體"與"抽象或範疇"之間的誘導關係是可以互相顛倒的,從而兩種誘導關系在形式上沒有區別。誘導者和被誘導者的空缺,皆可由"具體"或"抽象或範疇"填補。

但是,誘導關係的外化方式,也就是誘導關係的內容,就不是可以互相顛倒的。就上述而論,抽象在外化過程中多了新的質料可以填補其屬性的空洞,新質料是原本的抽象所沒有的。範疇在外化過程中也是如此,範疇中新具體與舊具體的差異就在於這個新質料。

而具體在外化過程中,其質料並沒有任何變化,沒有任何的更新。僅僅是主體分析它的方式有所更新,賦予它新的定義。

因此,引文中的"形式上的差別"與"內容上的差別",黑格爾認為其實是同一種差別。但筆者不以為然,除非說具體在外化過程中,其定義多了"未來發展出新質料的潛能"。但前提是該具體被視為一種現象。

(比如,上述舉例的藍花,其植株高約1.5公尺。但在主體的經驗中,有的玫瑰可長到約2公尺。則這株藍花將會被主體賦予"可能長到約2公尺"的潛能。而這個潛能將會作一種新質料,填補到該株藍花"可能的未來植物株高"的屬性中。)




Nine
Nine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