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2|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SVP古脊椎動物學會 2023 年度會議 第二期

當初沒有預期到這期的內容會太過於解剖學,所以可能很多人都看不懂我在講什麼,大概看個概念就好。這週六會再上傳平時的科普文章。

先給個無關的恐龍繪圖刷刷眼睛~

The last morning of titanium(感謝Nikolai Litvinenko提供)

(以下正文)


埃及法尤姆窪地發現始新世晚期大型畸齒鬣獸新物種的牙齒化石

埃及的法尤姆窪地(Fayum Depression)出土許多始新世晚期至漸新世早期的哺乳類化石。其中加龍湖地層(BQ-2)是法尤姆凹地最老的地層,地質年代可追溯到三千七百萬年前,以往在此地層發現多種鬣齒獸目物種。本次在該地層中又發現了新的畸齒鬣獸類的臼齒化石,藉由臼齒的形態推測物種體形與胡狼相當。上臼齒的前尖和後尖高度相似,且以臉頰與舌頭兩側方向壓縮,而後尖的兩側壓縮幅度更大,但前後方向則較為拉長。而上臼齒的原尖則呈三角形,另外前小尖比後小尖稍大。下臼齒的下後尖比下原尖跟下前尖高度低;下跟凹槽相對大。這些特徵表明該臼齒屬於畸齒鬣獸科的物種,其體型與牙齒形態與不同時期的L-41層所發現的鹽池貪食鬣獸(Brychotherium ephalmos)類似。這次新發現的物種提供了更多畸齒鬣獸類多樣性的資訊,也能夠了解到早期畸齒鬣獸類的形態與食肉動物的演化。

 

量化鳥類顱骨生長趨勢-自然選擇和性選擇之間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

鳥類顱部的裝飾性突出骨骼構造,如鶴鴕、犀鳥等的頭冠,其功能被認為是與生存以及吸引配偶有關,而由天擇和性擇的方式產生。不同鳥類的顱骨突出構造是各自演化出來的結果,但目前對於牠們演化出類似的結構暸解的並不多。所以研究人員掃描82種鳥類頭顱的3D結構並建立系統分析,測量牠們突出構造的趨同程度、突出構造之形狀和生態棲地性質之間的關係。結果顯示這些樣本鳥類彼此之間的顱骨突出構造非常多樣化,沒有顯著的趨同關係。唯獨其中的前上頜骨突出物形態上的比對較有趨同關聯。本研究認為棲地的環境特性影響了鳥類顱骨的形態,而性擇則在天擇的約束下發揮作用,產生多樣化的裝飾性突出構造。瞭解顱骨演化的趨向提供往後化石物種顱骨研究更清晰的資訊基礎,也讓我們瞭解生物演化裡天擇與性擇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化石森林國家公園出土新的蘇牟龍科物種

蘇牟龍科(不是恐龍)是生存於三疊紀晚期的副鱷形類,該科目前發現最早的物種是在阿根廷出土的長頸岩鱷(Sillosuchus longicervix)。原先北美發現兩種蘇牟龍科物種,一為位於美國德州出土的蘇牟龍(Shuvosaurus),另一為位於新墨西哥州的靈鱷(Effigia)。本次該科在北美洲又增添了可能的新物種,出現在亞利桑那州的上三疊紀地層­–欽爾層(Chinle formation)。骨層中還包含了堅蜥目(Aetosaur)、愛珍多龍屬(Azendohsaurus)、鐮龍屬(Drepanosaurus)、寬額螈屬(Metoposaurus)等物種。新發現的蘇牟龍科物種的化石留存顱骨、下顎骨、脊椎等,以某些骨骼尚未融合的狀況推斷化石個體還未成年。其獨有的特徵包含上顎骨較窄小且前突起較精緻,而背面突起的中央部位呈現後腹方向彎曲;翼狀骨的側突起呈新月形且較厚實。其與靈鱷相較之下,下顎孔較小。這些骨骼特徵顯示這次的發現非常可能為新種,但還有待更進一步的系統分類分析。新物種所發現的地層年代位於蘇牟龍與靈鱷年代之間,代表此地帶的諾利期有著連續的蘇牟龍科物種組成。

 

非鳥類獸腳類恐龍氣囊系統的剖析

氣囊系統在蜥腳類、獸腳類、翼龍類歷經長期各自獨立演化,就如現代鳥類一樣,氣囊系統屬於牠們呼吸系統的一環,也伴隨著減輕骨骼的重量。在演化過程中,蜥腳類在三疊紀時期氣囊系統是由脊椎骨內以骨小梁組成的海棉孔洞結構中所形成,而到侏儸紀時脊椎骨中逐漸發展出獨特的分室作為氣囊系統,至白堊紀已有特化的多孔氣囊組織。目前對於獸腳類的氣囊系統所知甚少,本次研究利用電腦斷層掃瞄重新分析瑪君龍(Majungasaurus)與脅空鳥龍(Rahonavis),以及藉由密度測定法來觀察這兩種恐龍的骶前中軸椎骨的氣穴構造。瑪君龍脊椎的髓弧和椎體呈現多孔構造。後頸椎椎體腹側存在圓形腔室,這情況之前只在新蜥腳類見過。前後關節突的骨小梁壁有出現幾個較大的腔室,在背側呈現蝴蝶形狀。瑪君龍的髓棘不存在氣穴,然而脅空鳥龍在該處則有。這些樣本顯示脅空鳥龍的整體脊椎骨中氣穴的範圍遠大於瑪君龍,且複雜性更高,這特徵提供了近鳥類滑翔或飛行的能力。與蜥腳類不同,獸腳類在近鳥類的物種其氣囊系統越發達,擁有越大的腔室容積。不過對於早期獸腳類的氣囊系統研究尚欠缺,因此必須更進一步研究才能了解氣囊系統在獸腳類的演化趨勢。

 

作者:水也佑

 

參考文獻:

SVP 2023 PROGRAM GUIDE

83rd Annual Meeting

1. Al-Ashqar, S.F., Borths, M., Sieffert, E., El-Sayed, S., Sallam, H.M., NEW DENTAL REMAINS OF A LARGE TERATODONTINE (HYAINAILOURIDAE, MAMMALIA) FROM THE LATE EOCENE OF THE FAYUM DEPRESSION, EGYPT.

2. Alger-Meyer, E., Gates, T.A., QUANTIFYING THE CONVERGENCE OF AVIAN CRANIAL OUTGROWTHS: A PRELIMINARY STUDY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NATURAL AND SEXUAL SELECTION.

3. Armour Smith, E., Sidor, C.A., INSIGHTS INTO SHUVOSAURID (PSEUDOSUCHIA: POPOSAUROIDEA) ANATOMICAL VARIATION INFERRED FROM A NEW TAXON FROM THE UPPER TRIASSIC CHINLE FORMATION OF PETRIFIED FOREST NATIONAL PARK.

4. Aureliano, T., Ghilardi, A.M., THE EVOLUTION OF THE AIR SAC SYSTEM IN NON-AVIAN THEROPOD DINOSAURS: EVIDENCE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MADAGASCAR.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