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1|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抹得去的本籍,抹不去的聯系

    你看啊,以前的身分證上那一欄雖不曾至心嚮往之的本籍,越過了那一灣淺淺的海峽,讓多少鄉愁、思念艱難抵達,但又以不同形式在角落裡生根發芽,它們,或是撫慰人心的家鄉餐館,或是一條條用家鄉命名的道路。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透過籍貫來維繫遊子與故鄉間的聯絡。強調籍貫的傳統,使國民政府在1931年制定《戶籍法》時,就採用“本籍”制度,並明定“子女以父之本籍為本籍”。因此,不管你生於何時何地,你祖父的祖父就決定你是哪裡人了。這一做法也延續到了臺灣地區。

    進入上世紀90年代後,出於政治目的,國民黨內部爆發主流派、非主流派之爭。為了壓制黨內非主流派勢力,國民黨本土派一方面透過媒體揭露外省精英長期壟斷重要職位,另一方面也積極推動修法取消本籍。於是,當局立法機關在1992年修訂法律,將“本籍”改為“出生地”。

    這大概就是中華民族樸素的浪漫主義吧,雖然分隔兩岸,但心總在一起,家鄉永遠都是用來思念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