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去時光刻痕—不復風華的基隆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文字/王奕蘋

 

每天,無數基隆人,背著沈甸甸的單肩書包、公事包、筆記型電腦,或是肩負著兩擔敷著冰塊的鮮魚,從基隆火車站出發,開始他們的一天。說起基隆火車站,第一個在你腦海裡浮現的印象是什麼?是每日在海風及雨中的通勤時光?是曾經名列臺灣七大驛之首的美麗車站?是抬頭仰望可以看見的月臺精緻雕花?是一個即使包裝、卻讓人不忍直視的巨大水泥盒子?還是一座打著「歐洲、現代」之名,卻佔據基隆整座城市無關的入口位置?

 

[caption id="attachment_45881" align="aligncenter" width="600"]

raw-image

第三代基隆車站,已於1967年時拆除。圖片來源:"Kirun Stati on" 由 未知 - My collection。 使用來自维基共享資源的公有領域條款授權[/caption]

 

1891年(光緒17年),當時「雞籠—水返腳」段鐵路通車,清朝統治者在基隆站現址北方(牛稠港南岸西四號碼頭處)設置了傳統閩南式建築的「雞籠火車碼頭」,是基隆最早的火車站。兩年後的1893年(光緒19年),基隆至臺北間鐵路竣工。這段鐵路所經過的地勢起伏,日本殖民後,統治者為求運行更平穩、省時而進行改線工程,在火車站原址興建木造臨時站房,開始修築新的鐵路。1907年(明治40年)殖民政府進行「市區改正」,將火車站移到現址,隔年(1908年,明治41年),許多基隆人記憶中的基隆驛,一座有著鐘塔與寬敞大廳、美麗的急斜式金屬瓦頂、紅磚外牆、大拱形窗和左右對稱老虎窗,以及聯通西二碼頭天橋的英國式車站正式啟用。  

 

這座文藝復興式建築造工精美、外觀雄偉富麗,展現了殖民政府的治理思維;啟用十年後,站前設置了時任總督樺山資紀的雕像,足見其亦成為統治權力的象徵。基隆驛與當時同為文藝復興式建築的新竹站和臺中站等,並稱臺灣七大驛。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基隆驛雖然挺過了戰火,沒有在盟軍轟炸中遭完全炸毀,卻也滿目瘡痍。戰後,接收車站的國民政府並未多花心思好好整頓、修復,新的統治者拆掉屋頂鐵飾及老虎窗,以水泥塗覆受損的紅磚牆面,車站已不復往昔的美麗姿態,只有殘存的鐘塔與日漸黑污的水泥牆面共存。1967年,為因應客貨運量增加進行重建工程,也讓基隆驛老舊、受傷的身影永遠離開了這座多雨的城市。取而代之的,是一座也許現代、方便,但在濛濛霧雨中難以辨識的蒼白建築。

 

[caption id="attachment_121" align="aligncenter" width="369"]第四代基隆火車站。圖片來源:"TRA Keelung Station" 由 Taiwan Junior - Photoed by myself。 使用來自 维基共享資源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條款授權[/caption]

 

基隆驛不只是一座曾經佇立在城市中的美麗建築,它見證了基隆港最繁榮興盛的年代,也與眾多臉孔模糊的日人本、臺灣人、中國軍民和碼頭工人一同經歷了無數的歷史轉折與悲歡離合。日本殖民時代,每星期都有往來基隆與日本的「日臺聯絡船」在港口停駐,無論是日人進入台灣,還是留學的臺灣子弟歸鄉,都是在二號碼頭下了船後,步上天橋、走到車站,搭上一班等著南下的火車,深入臺灣這塊土地。戰後,遭遣返的日本殖民者循著同樣路線,下了火車、走過天橋來到港邊,或面無表情,或頻頻拭淚,或急著變賣家私,最終乘船離開。

 

後來成為臺灣獨立運動領袖之一的彭明敏,戰後從日本回到臺灣,就是在基隆港上岸。他第一次接觸祖國的印象便來自這座火車站:「基隆的火車站非常髒亂,擠滿了骯髒的中國兵,他們因為沒有較好的棲身處,便整夜都閒待在火車站......這就是『中國的臺灣』,不是我們所熟悉的『日本的臺灣』。」當時基隆火車站之於對祖國懷有憧憬的年輕人,便是整個「中國的臺灣」的縮影。也許就在基隆火車站的月臺上,知識菁英便隱隱知悉了臺灣不久後的未來。

 

如今,火車站依然佇立在同一個地點,但已看不出當年的風華絕代。若擁有高聳鐘塔的美麗基隆驛代表著殖民時代的高壓、代表著充滿西方現代想像的城市治理,那麼看著現在毫無特色的基隆火車站,我們也許就可以理解,基隆市政府究是如何看待、對待這座城市。

 

[caption id="attachment_88" align="aligncenter" width="386"]第五代基隆火車站。圖片來源:”TRA Keelung Station”由Taiwan Junior- Photoed by myself。使用來自維基共享資源的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3.0條款授權[/caption] [caption id="attachment_45880" align="aligncenter" width="700"]

raw-image

第五代基隆火車站入口,外牆為基隆創作者可樂王的經典作品,陳薇仲攝[/caption] [caption id="attachment_45878" align="aligncenter" width="700"]

raw-image

尚未完工的新火車站站體(南站),陳薇仲攝[/caption]

 


參考資料:

  • 龍應台(2009)《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台北:天下雜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雞籠霧雨的沙龍
18會員
16內容數
<p>我們是來自基隆的年輕人,透過採訪與深度報導,寫下基隆這座城市的產業故事。希望透過我們的眼睛,描繪出有著豐富文化與歷史底蘊的基隆。</p>
雞籠霧雨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06/22
親愛的讀者們: 感謝各方好友長期以來對我們寫作計畫的支持與回饋,由於團隊內部人力與時間的不足,已經有一段時間未能好好進行訪調與寫作計畫,也因此專欄的經營與更新完全停滯至今,很遺憾我們將終止本專欄寫作計畫。 對於在專欄經營停滯的這段期間進行訂閱的新朋友與持續訂閱的老朋友們,真的很不好意思,我們在此致
2019/06/22
親愛的讀者們: 感謝各方好友長期以來對我們寫作計畫的支持與回饋,由於團隊內部人力與時間的不足,已經有一段時間未能好好進行訪調與寫作計畫,也因此專欄的經營與更新完全停滯至今,很遺憾我們將終止本專欄寫作計畫。 對於在專欄經營停滯的這段期間進行訂閱的新朋友與持續訂閱的老朋友們,真的很不好意思,我們在此致
2018/05/26
心干寶貝的工作室位於一棟老公寓的地下室,不同於一樓入口處的狹仄,推開地下室的紗門後,舒展開了的視野內是一個明亮整潔的空間。心干寶貝是吳永安和杜淑姿夫妻經營的海鮮醬品牌,主打以八斗子特色漁產為主要食材,他們也在店裡掛上了自製的八斗子觀光地圖,熱心地和來往的客人分享八斗子的美麗風光和特別的習俗。
Thumbnail
2018/05/26
心干寶貝的工作室位於一棟老公寓的地下室,不同於一樓入口處的狹仄,推開地下室的紗門後,舒展開了的視野內是一個明亮整潔的空間。心干寶貝是吳永安和杜淑姿夫妻經營的海鮮醬品牌,主打以八斗子特色漁產為主要食材,他們也在店裡掛上了自製的八斗子觀光地圖,熱心地和來往的客人分享八斗子的美麗風光和特別的習俗。
Thumbnail
2018/05/26
「行船走馬三分命,豬吃狗睡螃蟹走,聽到報頭(風浪)心就驚。」漁娘船情的老闆娘林大姐,微微笑著用道地有勁的台語念出這段形容漁村生活刻苦的俗諺。小小的咖啡店位在海灣邊,木料搭出頗有東南亞風情的高腳露台上,放著幾組簡單的桌椅,帶著鹽份和水汽的海風一陣陣吹來。
Thumbnail
2018/05/26
「行船走馬三分命,豬吃狗睡螃蟹走,聽到報頭(風浪)心就驚。」漁娘船情的老闆娘林大姐,微微笑著用道地有勁的台語念出這段形容漁村生活刻苦的俗諺。小小的咖啡店位在海灣邊,木料搭出頗有東南亞風情的高腳露台上,放著幾組簡單的桌椅,帶著鹽份和水汽的海風一陣陣吹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嘉義車站是嘉義最重要的門戶,也是我回嘉第一個會到的地方。往往下了車,看到「嘉義」兩字,總會有無限情緒一湧而出。看著這座車站不斷的美化,但同時又不因此破壞到原本的歷史結構,就如同這座城市,不斷的在維持舊有的典雅的同時,又能些許的添增點一美感。
Thumbnail
嘉義車站是嘉義最重要的門戶,也是我回嘉第一個會到的地方。往往下了車,看到「嘉義」兩字,總會有無限情緒一湧而出。看著這座車站不斷的美化,但同時又不因此破壞到原本的歷史結構,就如同這座城市,不斷的在維持舊有的典雅的同時,又能些許的添增點一美感。
Thumbnail
說到基隆,大家可能會想到以前,世界第七大貨櫃港榮景,甚至繁華到在當時有個大計畫,打算把基隆打造成超大的深水港口,但後來卻因為大環境影響而逐漸沒落,不過,其實基隆港周遭在這幾年,可說是發生了非常大的改變。究竟現在還有哪些工程正在施工?規劃中的項目有哪些?未來基隆港又會變成甚麼樣子?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Thumbnail
說到基隆,大家可能會想到以前,世界第七大貨櫃港榮景,甚至繁華到在當時有個大計畫,打算把基隆打造成超大的深水港口,但後來卻因為大環境影響而逐漸沒落,不過,其實基隆港周遭在這幾年,可說是發生了非常大的改變。究竟現在還有哪些工程正在施工?規劃中的項目有哪些?未來基隆港又會變成甚麼樣子?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Thumbnail
基隆是台灣對外貿易相當重要的港口,在日本時代的建設中走向現代化,歷經近五十年的擴張才逐漸站穩台灣的玄關地位。除了能夠讓大型船隻停泊的碼頭,與此搭配的便是與貫通全島的縱貫線相連的臨港鐵道,有效率地將貨物在海陸之間轉運。接著跟著場長從基隆車站向北走,尋找這段臨港鐵道最後的遺跡吧。
Thumbnail
基隆是台灣對外貿易相當重要的港口,在日本時代的建設中走向現代化,歷經近五十年的擴張才逐漸站穩台灣的玄關地位。除了能夠讓大型船隻停泊的碼頭,與此搭配的便是與貫通全島的縱貫線相連的臨港鐵道,有效率地將貨物在海陸之間轉運。接著跟著場長從基隆車站向北走,尋找這段臨港鐵道最後的遺跡吧。
Thumbnail
  在基隆捷運計畫提出之前,為解決基隆和臺北之間大量的通勤流量,已有板南線延伸至汐止與基隆的建議。但興建高運量捷運的經費不便宜,而且以捷運延伸與台鐵過於平行、效益有限,改以執行臺鐵捷運化,新設三坑、百福,其餘車站進行改善程。
Thumbnail
  在基隆捷運計畫提出之前,為解決基隆和臺北之間大量的通勤流量,已有板南線延伸至汐止與基隆的建議。但興建高運量捷運的經費不便宜,而且以捷運延伸與台鐵過於平行、效益有限,改以執行臺鐵捷運化,新設三坑、百福,其餘車站進行改善程。
Thumbnail
你知道台灣基隆的五堵、六堵、七堵、八堵地名由來嗎?常見說法古代住這裡的漢族移民,建很多堵牆防原住民攻擊,或跟基隆河道彎曲地形有關。 其實......
Thumbnail
你知道台灣基隆的五堵、六堵、七堵、八堵地名由來嗎?常見說法古代住這裡的漢族移民,建很多堵牆防原住民攻擊,或跟基隆河道彎曲地形有關。 其實......
Thumbnail
世紀之美 高中時曾隨學校國樂團造訪嘉義,如今幾乎半世紀過去,仍還記得蘭潭很美,其餘記憶模糊。 再訪嘉義,第一站畫的便是嘉義火車站。 微雨的早晨坐在站前廣場,眼前的嘉義火車站靜靜佇立,兩側平頂烘托出中央主建物傾斜屋頂,國防色溝面磚及無屋檐外觀更顯它的沈靜典雅。 古蹟卸妝 悲情車站
Thumbnail
世紀之美 高中時曾隨學校國樂團造訪嘉義,如今幾乎半世紀過去,仍還記得蘭潭很美,其餘記憶模糊。 再訪嘉義,第一站畫的便是嘉義火車站。 微雨的早晨坐在站前廣場,眼前的嘉義火車站靜靜佇立,兩側平頂烘托出中央主建物傾斜屋頂,國防色溝面磚及無屋檐外觀更顯它的沈靜典雅。 古蹟卸妝 悲情車站
Thumbnail
這是趟為安排行程而出發場勘的旅程,關於一座站房未滿百年,但隨著高架工程進行,逐步與地面鐵路及相關景物告別的車站。曾在嘉義唸書的自己,似乎也是頭一次,這麼留心嘉義車站的每個風景。
Thumbnail
這是趟為安排行程而出發場勘的旅程,關於一座站房未滿百年,但隨著高架工程進行,逐步與地面鐵路及相關景物告別的車站。曾在嘉義唸書的自己,似乎也是頭一次,這麼留心嘉義車站的每個風景。
Thumbnail
在臺北求學的高中學子,應該對「北車」——臺北車站一詞不陌生。 今天想分享的,是臺北車站背後,我們也許未曾凝視過的城市風景。 臺北畫刊第582期 那些歷史 歷史課本曾經提及,臺灣的鐵路建設始自清朝劉銘傳擔任巡撫的時期,日治的1908年,臺灣也蓋了第一條縱貫鐵路。 然你可曾想過,眼前看到的臺北車站建築
Thumbnail
在臺北求學的高中學子,應該對「北車」——臺北車站一詞不陌生。 今天想分享的,是臺北車站背後,我們也許未曾凝視過的城市風景。 臺北畫刊第582期 那些歷史 歷史課本曾經提及,臺灣的鐵路建設始自清朝劉銘傳擔任巡撫的時期,日治的1908年,臺灣也蓋了第一條縱貫鐵路。 然你可曾想過,眼前看到的臺北車站建築
Thumbnail
熟悉的聲音,陪伴著許多臺灣人的通勤時光,這座被火車枕木環繞的島嶼,用軌道串起一世人的時代記憶。
Thumbnail
熟悉的聲音,陪伴著許多臺灣人的通勤時光,這座被火車枕木環繞的島嶼,用軌道串起一世人的時代記憶。
Thumbnail
​ 「鐵路的火車載走了許多人的記憶,但是一旦記憶回來了就成為世人的觀光景點。」這裡說的是甚麼呢???其實應該說是台鐵的車站不只是人潮的交通工具集散地,更是許多人的日常交通工具搭車點。而老舊車站只要除役往往變成鐵道公園,台灣各地有不少的鐵道公園(像是七堵、山佳、台北、台東、苗栗等等)。這裡小編要介紹
Thumbnail
​ 「鐵路的火車載走了許多人的記憶,但是一旦記憶回來了就成為世人的觀光景點。」這裡說的是甚麼呢???其實應該說是台鐵的車站不只是人潮的交通工具集散地,更是許多人的日常交通工具搭車點。而老舊車站只要除役往往變成鐵道公園,台灣各地有不少的鐵道公園(像是七堵、山佳、台北、台東、苗栗等等)。這裡小編要介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