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田良 著(2022/10/28)
作家沈旭暉曾提及:「德國的懺悔只能解決部份問題,不能解決政治問題」與電影的關係密切,可能是因為這部電影中的主角為一介平凡的女學生--蘇菲。
《帝國大審判 》能不能讓德國被救贖?
蘇菲在二戰期間的地下反抗納粹組織「白玫瑰」中協助製作與發送傳單,而被以叛國罪處以死刑。
依照這電影的故事劇情走向,顯示出二戰時的德國社會中仍舊有對於希特勒政權的反抗勢力,並且這些組織也試圖將保有人道觀念的思想散布出去,企圖使其他人民也能透過這些傳單上的文字內容將內心的真理喚醒,影評人沈旭輝認為這部電影只讓大家看到了單方面的故事,只讓觀眾看到了即使生在亂世之中,仍舊有人會為了理想而犧牲奉獻,反觀德國人在戰後試圖透過《帝國大審判 》這樣的歷史電影傳達他們已經正視到自身的問題,並開始以行動去面對當時納粹對於人權價值的摧殘,然而,就猶如文章中所說的一樣:一位國家總理公開在猶太墳墓前下跪,並沒有辦法一筆解決納粹對世界帶來的傷害。
這部電影位德國人的身分有著如救贖般的功用,幫德國洗清大部分的罪孽,但這仍舊不足以使人遺忘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曾經」犯下的錯誤。
苟且偷生、不問世事的人 v.s 為了社會群體奮不顧身的人?
電影中的角色們對生命極為熱愛,並且更是對於自身的國家有著尤其尊敬與熱情,在法庭上的審判中,主角兄妹兩人在眾人面前平靜卻又很熱烈地表達對於在場聽眾順服於希特勒行毫無人道思想的盲從感到不齒,也講述出「如若德國繼續固執的盲目服從納粹這個非法政府,那麼日後你們這群認為德國是最偉大的國家的人將會使德意志國成為全世界所唾棄的民族」,他們的話,終究成為了德國的未來。
我想本部電影中的導演試圖以影像的方式去使人們省思,為何當時多數人沒有選擇去反抗這一個一看就不合理的統治方式。
回到電影劇情中,在聽完兄妹兩人苦口婆心的告誡過後,在法庭上的聽眾們陷入了沉思,在內心深處的和平與理想似乎正在被兄妹兩人的一番話給喚醒了,然而,這些群眾只是默默低頭不語,沒有任何人群起反抗,他們選擇了沉默。
這些群眾們的反應就像是電影中審訊妹妹蘇菲的官員一樣,在一次次與蘇菲辯論「何謂真理」的他,內心的真理似乎開始在動搖,但回到現實的他仍舊遵循著黨的行為準則行事,沒有反抗,也沒有為蘇菲伸出援手。
這些人就像傀儡般盲目順從黨的安排,毫無思考的勇氣,這種群眾渲染起氛圍或許是導演想藉此表現出現實的冷漠,這種冷漠猜測可能是民族文化所致,所以多數人不敢去反抗納粹,而德國人民在當時欠缺群起反抗的勇氣,最終導致德國這段不可抹滅的汙點。
群眾即真理?
這部電影隱藏了許多矛盾的德國歷史在其中,在人物之間、政策之間都是如此,或許他在試圖淡化一些歷史中對於盲從群眾不得已才做出來的行為,將其合理化,為此背書,然而,其實這些看似順從的人們或許早已覺醒,只是不敢反抗。
你認為這樣的人們,無辜嗎?
我不知道,但於良心,他們肯定充滿不安。
- 參考文章:沈旭暉,《國際政治夢工廠 》看電影學國際關係。 帝國大審判:德國反右女神的接班路,P.13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