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無法抹滅的記憶:《 帝國大審判 》(Sophie Scholl – Die letzten Tag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虞田良 著(2022/10/28)

作家沈旭暉曾提及:「德國的懺悔只能解決部份問題,不能解決政治問題」與電影的關係密切,可能是因為這部電影中的主角為一介平凡的女學生--蘇菲。

《帝國大審判 》能不能讓德國被救贖?

蘇菲在二戰期間的地下反抗納粹組織「白玫瑰」中協助製作與發送傳單,而被以叛國罪處以死刑。

依照這電影的故事劇情走向,顯示出二戰時的德國社會中仍舊有對於希特勒政權的反抗勢力,並且這些組織也試圖將保有人道觀念的思想散布出去,企圖使其他人民也能透過這些傳單上的文字內容將內心的真理喚醒,影評人沈旭輝認為這部電影只讓大家看到了單方面的故事,只讓觀眾看到了即使生在亂世之中,仍舊有人會為了理想而犧牲奉獻,反觀德國人在戰後試圖透過《帝國大審判 》這樣的歷史電影傳達他們已經正視到自身的問題,並開始以行動去面對當時納粹對於人權價值的摧殘,然而,就猶如文章中所說的一樣:一位國家總理公開在猶太墳墓前下跪,並沒有辦法一筆解決納粹對世界帶來的傷害。

這部電影位德國人的身分有著如救贖般的功用,幫德國洗清大部分的罪孽,但這仍舊不足以使人遺忘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曾經」犯下的錯誤。

苟且偷生、不問世事的人 v.s 為了社會群體奮不顧身的人?

電影中的角色們對生命極為熱愛,並且更是對於自身的國家有著尤其尊敬與熱情,在法庭上的審判中,主角兄妹兩人在眾人面前平靜卻又很熱烈地表達對於在場聽眾順服於希特勒行毫無人道思想的盲從感到不齒,也講述出「如若德國繼續固執的盲目服從納粹這個非法政府,那麼日後你們這群認為德國是最偉大的國家的人將會使德意志國成為全世界所唾棄的民族」,他們的話,終究成為了德國的未來。

我想本部電影中的導演試圖以影像的方式去使人們省思,為何當時多數人沒有選擇去反抗這一個一看就不合理的統治方式。

回到電影劇情中,在聽完兄妹兩人苦口婆心的告誡過後,在法庭上的聽眾們陷入了沉思,在內心深處的和平與理想似乎正在被兄妹兩人的一番話給喚醒了,然而,這些群眾只是默默低頭不語,沒有任何人群起反抗,他們選擇了沉默。

這些群眾們的反應就像是電影中審訊妹妹蘇菲的官員一樣,在一次次與蘇菲辯論「何謂真理」的他,內心的真理似乎開始在動搖,但回到現實的他仍舊遵循著黨的行為準則行事,沒有反抗,也沒有為蘇菲伸出援手。

這些人就像傀儡般盲目順從黨的安排,毫無思考的勇氣,這種群眾渲染起氛圍或許是導演想藉此表現出現實的冷漠,這種冷漠猜測可能是民族文化所致,所以多數人不敢去反抗納粹,而德國人民在當時欠缺群起反抗的勇氣,最終導致德國這段不可抹滅的汙點。

群眾即真理?

這部電影隱藏了許多矛盾的德國歷史在其中,在人物之間、政策之間都是如此,或許他在試圖淡化一些歷史中對於盲從群眾不得已才做出來的行為,將其合理化,為此背書,然而,其實這些看似順從的人們或許早已覺醒,只是不敢反抗。

你認為這樣的人們,無辜嗎?

我不知道,但於良心,他們肯定充滿不安。


  • 參考文章:沈旭暉,《國際政治夢工廠 》看電影學國際關係。 帝國大審判:德國反右女神的接班路,P.133-13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虞的沙龍
4會員
14內容數
大學生活已結束,目前正在回顧這四年的光陰,同時在沉澱了一年之後,繼續記錄自己的生活與感想,希望能讓讀者們有共鳴。
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4/21
虞田良 著(2022/11/25) 影評人滿曾說:「《甜蜜蜜》裡有愛情,卻更有比愛情更深刻的東西,它不僅僅是兩個人的故事。」所謂「比愛情更深刻的東西」指的是什麼?我認為所謂「比愛情更深刻的東西」是什麼? 《甜蜜蜜》中的愛情,我認為這位影評所指的比愛情更深刻的東西指的是一種
Thumbnail
2023/04/21
虞田良 著(2022/11/25) 影評人滿曾說:「《甜蜜蜜》裡有愛情,卻更有比愛情更深刻的東西,它不僅僅是兩個人的故事。」所謂「比愛情更深刻的東西」指的是什麼?我認為所謂「比愛情更深刻的東西」是什麼? 《甜蜜蜜》中的愛情,我認為這位影評所指的比愛情更深刻的東西指的是一種
Thumbnail
2023/04/14
曾經有位影評人說過這部電影訴說的是「當下的契合是人與人之間在特定時空背景下促成的結果」。 我認同電影中的「當下的契合是人與人之間在特定時空背景下促成的結果」這種類型的說法。
Thumbnail
2023/04/14
曾經有位影評人說過這部電影訴說的是「當下的契合是人與人之間在特定時空背景下促成的結果」。 我認同電影中的「當下的契合是人與人之間在特定時空背景下促成的結果」這種類型的說法。
Thumbnail
2023/04/12
基於個人觀點: 到底是心靈捕手?還是驕陽似我呢? "Good Will Hunting"這部電影被翻譯成幾個不同名稱,最常見的翻譯有{心靈捕手}和{驕陽似我}兩個不同的解讀,其中,{心靈捕手}這個電影名比較接近於我個人觀影後對於這部電影的心得感受。
Thumbnail
2023/04/12
基於個人觀點: 到底是心靈捕手?還是驕陽似我呢? "Good Will Hunting"這部電影被翻譯成幾個不同名稱,最常見的翻譯有{心靈捕手}和{驕陽似我}兩個不同的解讀,其中,{心靈捕手}這個電影名比較接近於我個人觀影後對於這部電影的心得感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虞田良 著(2022/10/28) 作家沈旭暉曾提及:「德國的懺悔只能解決部份問題,不能解決政治問題」與電影的關係密切,可能是因為這部電影中的主角為一介平凡的女學生--蘇菲。 《帝國大審判 》能不能讓德國被救贖? 蘇菲在二戰期間的地下反抗納粹組織「白玫瑰」中協助製作與發送傳單,而被以叛國
Thumbnail
虞田良 著(2022/10/28) 作家沈旭暉曾提及:「德國的懺悔只能解決部份問題,不能解決政治問題」與電影的關係密切,可能是因為這部電影中的主角為一介平凡的女學生--蘇菲。 《帝國大審判 》能不能讓德國被救贖? 蘇菲在二戰期間的地下反抗納粹組織「白玫瑰」中協助製作與發送傳單,而被以叛國
Thumbnail
德文真好聽。熟悉有節奏優雅的腔調、常出現的Scheiße,慶幸大學時第二外語學了德文,雖然只是骨幹都沒觸及的皮毛,只能識別出幾個單字,那時沒想到在觀看歐洲電影還是稍微有點用處的。 「不知怎麼了,我的計劃也自行找到出路,我為母親一手打造的東德,逐漸變成我所期望的。」
Thumbnail
德文真好聽。熟悉有節奏優雅的腔調、常出現的Scheiße,慶幸大學時第二外語學了德文,雖然只是骨幹都沒觸及的皮毛,只能識別出幾個單字,那時沒想到在觀看歐洲電影還是稍微有點用處的。 「不知怎麼了,我的計劃也自行找到出路,我為母親一手打造的東德,逐漸變成我所期望的。」
Thumbnail
經典名片《再見列寧》透過詼諧幽默的手法描繪歷史事件,亞歷山大過去父親曾叛逃到西德,留下母親與姊姊三人在東德長大,隨著時代東德群眾抗議聲浪劇烈亞歷山大的母親在一次遊行抗爭中不省人事,在睡夢裡東德正劇烈變化,當柏林圍牆倒塌時,亞歷山大這位忠貞愛黨的母親卻醒來了,他該如何粉飾太平讓母親以為還活在那東德時代
Thumbnail
經典名片《再見列寧》透過詼諧幽默的手法描繪歷史事件,亞歷山大過去父親曾叛逃到西德,留下母親與姊姊三人在東德長大,隨著時代東德群眾抗議聲浪劇烈亞歷山大的母親在一次遊行抗爭中不省人事,在睡夢裡東德正劇烈變化,當柏林圍牆倒塌時,亞歷山大這位忠貞愛黨的母親卻醒來了,他該如何粉飾太平讓母親以為還活在那東德時代
Thumbnail
這般相互欺瞞雖然建構於虛無飄渺的世界,帶來的情感卻再真摯不過,穿越意識形態重重對抗,人性終究是共同語言。母親真正放不下的一切,其實不是社會主義,不是哪個領袖,而是她相信的世界,她活過的一生。在冷戰結束後三十年的現今,《再見列寧!》這部電影巧妙得像是亞利亟欲重塑的空間,提醒我們上一代人類曾經歷過的荒謬
Thumbnail
這般相互欺瞞雖然建構於虛無飄渺的世界,帶來的情感卻再真摯不過,穿越意識形態重重對抗,人性終究是共同語言。母親真正放不下的一切,其實不是社會主義,不是哪個領袖,而是她相信的世界,她活過的一生。在冷戰結束後三十年的現今,《再見列寧!》這部電影巧妙得像是亞利亟欲重塑的空間,提醒我們上一代人類曾經歷過的荒謬
Thumbnail
媽媽因病陷入昏迷,睡過了柏林圍牆的倒塌,卻在東西德統一之後,緩緩甦醒。記憶混亂的母親被留在了過去,深愛著她的兒子,便接近偏執、瘋狂地,在現代平地築起一棟屬於歷史的屋子:只為了騙媽媽,東德仍然存在。
Thumbnail
媽媽因病陷入昏迷,睡過了柏林圍牆的倒塌,卻在東西德統一之後,緩緩甦醒。記憶混亂的母親被留在了過去,深愛著她的兒子,便接近偏執、瘋狂地,在現代平地築起一棟屬於歷史的屋子:只為了騙媽媽,東德仍然存在。
Thumbnail
(The Bloom of Yesterday,2016)  納粹與猶太民族錯綜複雜的情感糾結,時至今日仍是一道雙方不願揭開的瘡疤。以納粹與屠殺為題材的電影,如(辛德勒的名單,1993) 、(戰地琴人,2002)、(為愛朗讀,2008)皆在影壇上享譽崇高的地位,當然也不免有嘲諷納粹的喜劇電影(兔嘲
Thumbnail
(The Bloom of Yesterday,2016)  納粹與猶太民族錯綜複雜的情感糾結,時至今日仍是一道雙方不願揭開的瘡疤。以納粹與屠殺為題材的電影,如(辛德勒的名單,1993) 、(戰地琴人,2002)、(為愛朗讀,2008)皆在影壇上享譽崇高的地位,當然也不免有嘲諷納粹的喜劇電影(兔嘲
Thumbnail
兩部電影中,可以看見近似於古典好萊塢的神話結構:正義與邪惡的對抗,最後正義勝出、被藝術所記錄與保留下來。反之邪惡的歷史被西方價值所忽略、被我們所忽略,因為我們接受了西方的意識型態─納粹、希特勒、共產主義都是邪惡的,毫無價值可言。基於藝術是天真且純潔的,只有正義、和那些展現人類崇高價值的行為被保存下來
Thumbnail
兩部電影中,可以看見近似於古典好萊塢的神話結構:正義與邪惡的對抗,最後正義勝出、被藝術所記錄與保留下來。反之邪惡的歷史被西方價值所忽略、被我們所忽略,因為我們接受了西方的意識型態─納粹、希特勒、共產主義都是邪惡的,毫無價值可言。基於藝術是天真且純潔的,只有正義、和那些展現人類崇高價值的行為被保存下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