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15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呼叫1980年代系列📞西洋流行歌曲~英美以外的流行搖滾樂團經典篇(三)

由於80年代的西洋流行歌曲是以英語為主流,所以除了英、美之外的英語系國家,如愛爾蘭、加拿大和澳洲也誕生了不少大咖流行搖滾樂團,比較特別的是北歐的瑞典,英文雖非官方語言,但從ABBA風靡全球後,亦有多組樂團在英文搖滾歌曲市場撐起一片天!

愛爾蘭

U2

1976年由當時為高中生的Bono(主唱和節奏吉他)等四人成立於都柏林,音樂風格源自於於Post-punk,1980年首張專輯獲得英國專輯榜第52名,1981年發行以精神和宗教為主題第二張專輯,獲得英國專輯榜第11名,名氣漸增,1983年發行「WAR」專輯,描寫他們當時對世界及戰爭的看法,除了在英國獲得冠軍,也獲得Billboard專輯榜第12名,打入主流音樂市場。1984年推出第四張專輯,其中的歌曲〈Pride(In the Name of Love)〉是對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恩的致敬,在單曲榜上英國獲得第三、Billboard第33名。

受到美國文學和政治的啟發,1987年Bono以美國為主題作詞,融合愛爾蘭及美國的本土音樂推出第五張專輯,隨即獲得Billboard、英國及多國專輯榜的冠軍,〈With or Without You〉更是橫掃各國排行榜,歌曲先在Bono歌聲中伴隨著BASS和大鼓的低音一起進入主歌,到副歌時轉為高亢爆發,再搭配吉他手Edge所彈奏的Infinite Guitar(可使音色有無限延音效果),成就了這首冠軍經典單曲,另外〈I Still Haven't Found What I'm Looking For〉和〈Where the Streets Have No Name〉也登上Billboard單曲榜第1及13名,使U2成為國際巨星之列。

1988年的第六張專輯在多個國家排名第一,其中主打單曲〈Desire〉採用了節奏藍調Bo Diddley的切分音節拍,伴隨著口琴伴奏及激昂的歌聲,獲得Billboard單曲榜第三名,U2也榮獲當年葛萊美最佳搖滾雙人或組合演唱獎。另外〈Angel Of Harlem〉則是一首向美國爵士女歌手Billie Holiday致敬的歌曲,歌詞包括了紐約的各個地標及爵士樂的歷史,而〈When Love Comes to Town〉是與藍調吉他手BB King合作,這兩首歌曲也分別獲得Billboard搖滾榜第一及第二名。

加拿大

Loverboy

於1979年由主唱Mike Reno等五人在艾伯塔省卡加利市組成,1980年發行的第一張專輯銷量超過300萬張,主打歌〈Turn Me Loose〉在合成器及電吉他的強烈前奏下展開,在加拿大及Billboard單曲榜分別獲得第7及第35名,意外的大受歡迎。 1981發行第二張專輯,獲得Billboard專輯榜第七名,其中包括〈Working for the Weekend〉等多首單曲進榜,並奪得加拿大的朱諾音樂獎(Juno Awards)。

1983第三張專輯中的〈Hot Girls in Love〉在Billboard排名第11名,在美國屢獲佳績後樂團也被邀錄製了1984年奧運美國隊主題曲〈Nothing's Gonna Stop You Now〉。隔年乘勝追擊推出第四張專輯,其中充滿力道的〈Lovin' Every Minute of It〉(MV歌曲出現在1:06之後),和與Journey鍵盤手共同創作的抒情搖滾歌曲〈This Could Be the Night〉分別獲得Billboard的第9名及10名,1986年演唱電影捍衛戰士中的插曲〈Heaven in Your Eyes〉也登上單曲榜第12名。但1987的第五張專輯銷量大不如前,樂團則於1988年解散(1991年又重組成功)。

Glass Tiger

於1983年由主唱Alan等五人在安大略省紐馬克特鎮成立,1986年發行首張專輯即獲得加拿大專輯榜第三名,主打單曲〈Don't Forget Me(When I'm Gone)〉搖滾味十足,Bryan Adams也有客串一起演唱,在加拿大排行榜登上冠軍、Billboard單曲榜排名第二,另一首抒情搖滾歌曲〈Someday〉歌聲高亢而輕柔,訴說著一對戀人的等待及失去,Billboard單曲榜排名第十,也一舉獲得三個朱諾獎。1988年推出新專輯,風格與上張專輯類似,其中的單曲〈I'm Still Searching〉在加拿大排名第二,於90年後又發行了四張專輯,但表現不佳,80年代便成為其生涯高峰。

瑞典

Europe

於1979年由主唱Joey等四人於烏普蘭斯韋斯比鎮成立,當時的團名為Force,1982年他們在瑞典參加「Rock-SM」大賽前將團名變更為Europe並贏得冠軍,也獲得Hot Records的唱片合約。隔年發行首張專輯在瑞典專輯榜獲得第八名,在日本市場也受到注意,1984年的新專輯引起了CBS唱片的興趣,並於1985年與其簽約,團員小幅改組後隔年為瑞典電影「On the Loose」錄製原聲帶,使得單曲〈Rock the Night〉大受歡迎,於Billboard單曲榜排名第30名,並在歐洲成為熱門歌曲。

1986的第三張專輯在Billboard專輯榜獲得第8名,而本來是為了作為演唱會的開場曲而寫的〈The Final Countdown〉則為樂團帶來了國際性的商業突破 ,在激情的鍵盤合成樂音開場後,鼓和電吉他、BASS同步爆發而出,加上主唱高亢激昂的歌聲,使歌曲充滿倒數計時的震撼氣息,推出後隨即在英國等25個國家單曲榜登上冠軍,並在Billboard排名第8,成為樂團最知名和最受歡迎的歌曲,另外專輯中以鍵盤和主唱歌聲為主的抒情搖滾歌曲〈Carrie〉,在Billboard也獲得第3名,而〈Cherokee〉、〈Love Chaser〉也進入前100名,晉升為當時的搖滾天團。

1988年發行第四張專輯成績稍遜,但銷量仍超過300萬張,Billboard專輯榜排名第19,其中〈Superstitious〉在瑞典登上冠軍、Billboard單曲榜第31名,〈Open Your Heart〉則獲得英國單曲榜86名,80年代也成為其最火紅的時期。

Roxette

由Marie Fredriksson(女主唱)和Per Gessle(男主唱和吉他)所組成的流行搖滾二人組,他們早在1979年就已經認識,當時Marie已發行個人專輯,Gessle則是 Gyllene Tider樂團的主唱,1986年在EMI唱片的建議下,兩人組成Roxette後錄製了第一首單曲〈Neverending Love〉獲得瑞典單曲榜第三名,接著發行首張專輯在瑞典排名第二,隨後在12月因應聖誕節發行了抒情單曲〈It Must Have Been Love〉,雖在瑞典成為熱門單曲但未進入其他國家的排行榜,直到1990年成為電影「麻雀變鳳凰」的插曲後才大為風行,並登上Billboard單曲榜冠軍。

1988年的第二張專輯除了在瑞典取得冠軍外,其中的〈Dressed for Success〉獲得Billboard單曲榜14名,成為第一首打入美國市場的熱門歌曲,而抒情搖滾歌曲〈Listen to Your Heart〉為他們第一首登上Billboard單曲榜冠軍的歌曲,接著編曲明亮大氣、旋律好聽好唱的〈The Look〉則成為第二個Billboard冠軍曲,也在10個國家的排行榜上名列第一,另一首〈Dangerous〉在口琴+電吉他+雙主唱的完美搭配下也獲得第二名的好成績,使他們在80、90年代的國際知名度大增,成為繼ABBA之後談論度最高的瑞典樂團。

澳洲

Midnight Oil

為1976年在雪梨由Hirst等四人組成的龐克搖滾樂團,1978及1979年發行第一、二張專輯,儘管未進入主流排行榜,但其特有的曲風在澳洲獲得一群死忠粉絲的支持,1981年的第三張專輯打進澳洲專輯榜第12名,接著1982、1984年的專輯在榜上再往前邁進,並進入Billboard專輯榜前200名,跨出澳洲之外的主流市場。1987年發行的第六張專輯主題是關於澳洲原住民與移民者白人之間的鬥爭與和解,推出後廣受好評,在澳洲專輯榜連續六週位居第一,並獲得Billboard專輯榜第21名,其中的〈Beds Are Burning〉以他們獨特的演奏(鼓和電吉他)及歌唱方式探討了原住民的土地權利問題,推出後獲得Billboard單曲榜第17名,成為他們至今最熱門的歌曲,另一首〈The Dead Heart〉則是講述了過去對澳洲原住民的不公平對待,也獲得了Billboard搖滾榜第11名。

INXS

1977年由主唱Hutchence與高中同學等六人在雪梨成立,初期以新浪潮流行曲風為主,1980、1981及1982年推出的三張專輯獲得澳洲專輯榜第27、15及22名,1984年的第四張專輯進入Billboard專輯榜第52名,跨出澳洲市場,1985年的第五張專輯曲風搭配了Funk和舞蹈元素,在澳洲專輯榜連續兩週排名第一,在Billboard專輯榜達第11名,主打歌曲〈What You Need〉則獲得Billboard單曲榜第五名,開始嶄露頭角。

1987年推出最成功的第六張專輯,節奏搖滾的曲風讓每首歌都令人朗朗上口,在專輯榜中美國排名第三、英國排名第9,全球銷售量超過2000萬張,也產生了四首Billboard單曲榜熱門歌曲,其中的冠軍曲〈Need You Tonight〉為融合Funk舞曲與搖滾的特殊曲風,而主唱富有魅力的舞台表演也成為樂團的焦點,MV則結合了真人和動畫,並獲得五項MTV音樂錄影帶獎,而曲風類似的〈New Sensation〉、〈Devil Inside〉也獲得第三及第二名,以華爾滋節奏+弦樂器編曲再加上畫龍點睛的電吉他及薩克斯風演奏的〈Never Tear Us Apart〉則獲得第七名。他們於全球至今已銷售超過9500萬張專輯,為澳洲有史以來銷量最高的樂團。

Men at Work

於1978年由主唱兼吉他手Colin Hay等五人在墨爾本組成,他們的歌聲乾淨清新,並以快節奏的鄉村雷鬼搖滾樂風,與具特色的節奏及合音闖出名號,用獨立樂團方式自己發片,1980年推出首張單曲〈Down Under〉,歌詞描繪了一位澳洲男子環遊世界,結識了對澳洲感興趣的人,雖然歌詞中包含澳洲的俚語和毒品術語,以諷刺的方式描述了澳洲的過度發展,但卻造成轟動,不僅登上澳洲單曲榜冠軍,也獲得Billboard及多國單曲榜冠軍,迄今仍在澳洲很受歡迎,並常在體育賽事中播放。

專輯中另一首冠軍熱門歌曲則是〈Who Can It Be Now?〉,靈感起於當時Hay為自己尚未起飛的音樂事業感到焦慮,有人敲門會讓他感到不安,以至於他不敢開門的心境,其薩克斯風獨奏令人記憶深刻。1983年推出第二張專輯,其中帶點憂鬱的〈Overkill〉獲得Billboard單曲榜第三名,另外反戰歌曲〈It's a Mistake〉也獲得第六名,1985年推出最後一張專輯後,樂團因有團員離開而於隔年解散。

Crowded House

1985年由主唱Neil Finn等三人在墨爾本成立,是帶著一股清新民謠風的搖滾樂團,由於在錄製專輯時他們住在非常狹窄的公寓,於是便以此成為團名。隔年發行的首張專輯一鳴驚人,專輯榜於澳洲登上冠軍、Billboard獲得第12名,其中的〈Don't Dream It's Over〉一開始的節奏吉他切入讓人印象深刻,搭配主唱彈著吉他在不同時段穿過同一所房子,及團員做家務、演奏樂器的畫面讓人很有懷舊感,在Billboard單曲榜獲得第二名,在紐西蘭、加拿大等國登上冠軍,並獲得MTV的三項音樂大獎,而另外在穀倉裡演唱的這首清新熱情的〈Something So Strong〉則獲得Billboard第7名。1988年的第二張專輯雖獲得Billboard專輯榜第40名,但其中的單曲卻都沒能進榜,之後又發行二張專輯後便於1996年解散單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馬克樂透客/Mark Happy Talk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