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被時代淹沒的另類之聲】— HUM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90年代,吉他樂團如海嘯般湧現,這股浪潮席捲而來,永遠地改變了文化的面貌,儘管Grunge、Britpop 和 Shoegaze 運動是其中媒體爭相報導的主力軍,但由於這些浪潮的集中爆發以及聽眾口味的改變,一些樂團也因此被忽視了。

雖然地下音樂在80 年代就已悄然興起,但直到1991 年Nirvana的專輯《 Nevermind 》的出現才打開了這扇大門,吉他演奏再次風行全球,轉眼間,各大唱片公司和 MTV 爭先恐後地發掘下一個最佳樂團。


raw-image

然而,也有一些樂團被錯誤地歸入了 Nirvana 帶起的熱潮,他們發現自己在錯誤的時間出現在了錯誤的地點。Grunge 的悲劇性消亡、油膩的Post-Grunge崛起,以及人們對舞曲和電子音樂日益濃厚的興趣,都意味著他們受到了各種不可控因素的影響。

來自伊利諾伊州香檳市的 Hum 就是其中最具特色的樂團之一,著名另類金屬先鋒樂團 Deftones 認為,Hum 的抽象歌詞、強而有力的旋律和節奏對他們產生了重要影響。而當代一些年輕樂團,如 Deafheaven、Nothing、Narrow Head、Teenage Wrist 和 Ovlov 等的音樂也在不同方面讓人想起 Hum。

HUM

HUM

Hum 成立於 1989 年,由吉他手 Andy Switzky 和 Matt Talbott、貝斯手 Akis Boyatzis 以及鼓手 Jeff Kropp 組成。Andy 和 Matt 在一家咖啡廳相識,兩人因音樂結緣,決定組建一支樂團,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他們在 Akis 的地下室不斷創作和調整自己的音樂風格。

在討論了各式樂團名稱後,他們最終選擇了 Hum。沒過多久,Jeff 離開了,之後他們偶然聽見 Bryan St. Pere 在自己的公寓內播放 Rush 的歌曲,於是便邀請他接棒新鼓手,而 Bryan 也不負眾望成為當時最被低估的傑出鼓手。

raw-image

1990年,Akis去希臘旅行,曾在Andy 先前樂團中演奏過的 Joe Futrelle 前來暫代,之後又交棒給了Rod van Huis,然而,他們的最終陣容仍沒有確定下來,在 Akis 確定離團後,他們迎來了 Balthazar de Lay,接著在 Steve Albini 的芝加哥地下室錄製了第一張demo — 《 Kissing Me Is Like Kissing an Angel 》。

此時,Andy 成為了樂團的主要詞曲作者,這一點從他們 1991 年的首張專輯 《 Fillet Show 》中就能明顯看出,與之後更加響亮的作品相比,該專輯融合了龐克和金屬元素,而充滿幽默的歌詞也為這一時期的亮點之一。


《 Fillet Show 》

《 Fillet Show 》

最後,de Lay 離開了樂團,隨著時間推移,創作上也出現了分歧,Andy 也因此離開。Matt 接下了領導權,並找來Tim Lash 擔任吉他手,現在,他們的經典陣容已經成形。

《 Electra 2000 》

《 Electra 2000 》

他們與 Brad Wood 合作錄製了第二張專輯《 Electra 2000 》。在這張 1993 年發行的大作中,他們打破了早年的風格,將後硬核、另類搖滾、迷幻和金屬元素完美融合,成為令人崇拜的經典樂團,〈 Iron Clad Lou 〉和〈 Pinch and Roll 〉等歌曲就是這種風格轉變的最佳體現。

raw-image

Hum 最終被 RCA 唱片公司簽下,並於 1995 年發行了他們在主流唱片公司的首張專輯《 You’d Prefer an Astronaut 》。這張專輯收錄了他們的成名作〈 Stars 〉,以及隨後的單曲〈 The Pod 〉和〈 I’d Like Your Hair Long 〉等曲目,琢磨多時的獨特音色在這一刻結晶,專輯很快就賣出了 25 萬張,四人已經準備好進入大市場了。


然而事與願違,專輯中的其他單曲未能像〈 Stars 〉那樣引起人們的興趣。1998年發行的《 Downward is Heavenward 》雖被許多樂迷譽為他們最出色的作品,音樂更有張力,Matt 的詞曲創作也更具渲染力,但無奈卻未能產生任何影響。到年底,這張專輯的銷售量僅為慘澹的3 萬張,也表明時代又再一次發生變化。

好景不長,令人失望的銷量使得 Hum 決定在 2000 年被解散,之後每位成員都投入到不同的項目中,其中 Matt 另組新樂團 Centaur,但也只發行了一張專輯便就此隱沒。


《 Inlet 》

《 Inlet 》

直到現在,一些新秀樂團將他們奉為偶像,間接也讓年輕一代樂迷開始上網搜尋他們的音樂,熱烈的迴響讓 Hum 在 2020 年 6 月驚喜地發行了第五張錄音室專輯《 Inlet 》,他們再一次的突破自己,繳出截至目前為止最出色的作品,錄音室技術終於得到了適當的應用,可以極大限度地展現樂團的聲音。從各個方面來看,這張專輯都清楚地證實了樂團之所以能夠歷久不衰,甚至起死回生的原因。

不幸的是,Bryan 於 2021 年去世,享年 53 歲,目前尚不清楚樂團的現況和未來規劃,盼望他們能走出傷痛推出新作,繼續發揮影響力引領無數後進新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克里夫異象 Visions of Cliff
54會員
209內容數
|實體唱片的死忠擁護者 |為各位介紹從60年代至千禧年間的搖滾樂、專欄、系列訪談和樂評 |出版品:《克里夫異象誌Vol.1 & 2》 |歡迎邀稿:visionsofcliff@gmail.com
2025/04/24
《Hours…》也似乎反映一位年長者回顧過去、細細咀嚼人生經歷,同時以一種細膩而樂觀的眼光看向未來,而藝術搖滾和流行風格進一步喚起了他過去作品中曾經探討過的類似風格與理念,這種情緒讓整張專輯呈現出前所未見的坦率與不設防,對於這位以多疑、複雜歌詞聞名的音樂藝術家而言,無疑是一種顛覆性的轉變。
Thumbnail
2025/04/24
《Hours…》也似乎反映一位年長者回顧過去、細細咀嚼人生經歷,同時以一種細膩而樂觀的眼光看向未來,而藝術搖滾和流行風格進一步喚起了他過去作品中曾經探討過的類似風格與理念,這種情緒讓整張專輯呈現出前所未見的坦率與不設防,對於這位以多疑、複雜歌詞聞名的音樂藝術家而言,無疑是一種顛覆性的轉變。
Thumbnail
2025/04/19
曾被視為龐克暴徒中的匪類— The Stranglers,從不在乎討好主流大眾或音樂媒體。他們早期的演出常常引發觀眾集體離場或鬥毆事件。早在他們發行首支單曲的兩年前,就曾被媒體攻擊貶低,如今回看反而顯得更加可笑,在他們輝煌的生涯裡擁有多達 23 首暢銷單曲和 19 張進入英國專輯榜前四十名的作品
Thumbnail
2025/04/19
曾被視為龐克暴徒中的匪類— The Stranglers,從不在乎討好主流大眾或音樂媒體。他們早期的演出常常引發觀眾集體離場或鬥毆事件。早在他們發行首支單曲的兩年前,就曾被媒體攻擊貶低,如今回看反而顯得更加可笑,在他們輝煌的生涯裡擁有多達 23 首暢銷單曲和 19 張進入英國專輯榜前四十名的作品
Thumbnail
2025/04/15
對於那些曾深刻體會生命被壓縮、匱乏與邊緣化的人來說,這張專輯可能會太過真實,幾乎讓人不願重溫。然而,如果你相信藝術不只是現實的重現,而是能為這個世界帶來些什麼,那麼你會發現,倆人歌聲中的謹慎與恐懼,最終會在你那段幽暗不明的旅程中,找到一盞永不熄滅的燈光。
Thumbnail
2025/04/15
對於那些曾深刻體會生命被壓縮、匱乏與邊緣化的人來說,這張專輯可能會太過真實,幾乎讓人不願重溫。然而,如果你相信藝術不只是現實的重現,而是能為這個世界帶來些什麼,那麼你會發現,倆人歌聲中的謹慎與恐懼,最終會在你那段幽暗不明的旅程中,找到一盞永不熄滅的燈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樂團有了名氣之後開始有人想從中牟利,然後展開一連串的惡搞,樂團就倒了...
Thumbnail
樂團有了名氣之後開始有人想從中牟利,然後展開一連串的惡搞,樂團就倒了...
Thumbnail
放眼所有在後龐克浪潮中湧現的古怪樂團,Swell Maps 的存在也仍然像個格格不入的異類,他們既喜愛早期前衛搖滾和實驗先驅如 Gong 和 Faust,也熱衷 Buzzcocks 的龐克搖滾精神;既能使用吸塵器、氣球和木琴演奏長達八分鐘的實驗音樂,也可以乾脆地用電吉他彈奏九十秒激情放縱的搖滾樂。
Thumbnail
放眼所有在後龐克浪潮中湧現的古怪樂團,Swell Maps 的存在也仍然像個格格不入的異類,他們既喜愛早期前衛搖滾和實驗先驅如 Gong 和 Faust,也熱衷 Buzzcocks 的龐克搖滾精神;既能使用吸塵器、氣球和木琴演奏長達八分鐘的實驗音樂,也可以乾脆地用電吉他彈奏九十秒激情放縱的搖滾樂。
Thumbnail
初來這個網站 放一些以前畫的,有關音樂的圖
Thumbnail
初來這個網站 放一些以前畫的,有關音樂的圖
Thumbnail
MOD有線電視的古典音樂頻道節目越來越多元,包括Big Band爵士音樂會等內容。觀眾可以期待更多管樂音樂會等不同類型的音樂節目。歐美人對音樂的喜好也在節目內得到體現,展現了音樂的普遍魅力。
Thumbnail
MOD有線電視的古典音樂頻道節目越來越多元,包括Big Band爵士音樂會等內容。觀眾可以期待更多管樂音樂會等不同類型的音樂節目。歐美人對音樂的喜好也在節目內得到體現,展現了音樂的普遍魅力。
Thumbnail
在串流媒體和線上購物盛行的現代,我們常常會覺得音樂隨手可得,但多數樂迷們還是嚮往在唱片行翻箱倒櫃尋找夢寐以求的專輯,又或是偶然發現那些從未聽聞過的樂團,而即使在今天,仍有無數精彩作品正等待著人們去發掘,像是車庫搖滾樂團Gin 就是一個最好例子。
Thumbnail
在串流媒體和線上購物盛行的現代,我們常常會覺得音樂隨手可得,但多數樂迷們還是嚮往在唱片行翻箱倒櫃尋找夢寐以求的專輯,又或是偶然發現那些從未聽聞過的樂團,而即使在今天,仍有無數精彩作品正等待著人們去發掘,像是車庫搖滾樂團Gin 就是一個最好例子。
Thumbnail
90年代,吉他樂團如海嘯般湧現,這股浪潮席捲而來,永遠地改變了文化的面貌,儘管Grunge、Britpop 和 Shoegaze 運動是其中媒體爭相報導的主力軍,但由於這些浪潮的集中爆發以及聽眾口味的改變,一些樂團也因此被忽視了,Hum 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Thumbnail
90年代,吉他樂團如海嘯般湧現,這股浪潮席捲而來,永遠地改變了文化的面貌,儘管Grunge、Britpop 和 Shoegaze 運動是其中媒體爭相報導的主力軍,但由於這些浪潮的集中爆發以及聽眾口味的改變,一些樂團也因此被忽視了,Hum 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