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叫1980年代系列📞西洋流行歌曲~嘻哈/饒舌(Hip Hop/Rap)經典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嘻哈(Hip hop)是1970年代源自紐約市南布朗克斯與哈林區的非洲及拉丁裔青年之間的一種邊緣次文化及音樂型態,而後在嘻哈文化的發展中,DJ(Disc Jockey)、饒舌(RAP)、塗鴉及地板霹靂舞便成為其主要發展的四大元素,另外亦衍生出節奏口技(beatbox)、嘻哈時裝、嘻哈俗俚語等次文化。

raw-image

1979年由Sugarhill Gang演唱的第一首饒舌歌曲〈Rapper's Delight〉在迪斯可全盛時期橫空出世,之後DJ也從幕後轉至台前參與演出,使80年代的嘻哈曲風更為多元,到了80年代末期因Scratch(刷碟,DJ不斷的來回刷動唱盤上的黑膠,配合節拍發出聲音)的技術純熟,加上混音器、合成器功能的進步,使嘻哈的取樣風潮達到鼎盛,成為主流曲風,然而物極必反,就在2000年後取樣作品紛紛遭到原創者撻罰與反撲下(有時甚至被告上法庭),2005年起嘻哈音樂的銷售量嚴重的下滑,直到2010年代中期才又好轉,繼而發展成為流行歌曲的一股龐大勢力,並席捲全球。

以下介紹1980~1989年間的這八首經典嘻哈/饒舌歌曲,在以搖滾為主的80年代唱出了他們的經典與光榮紀錄,也為接下來2000年後的嘻哈年代奠下基礎、立下典範!

One Night In Bangkok/Murray Head(1984)

此曲原為1986年在倫敦首演的音樂劇「Chess」中的一首歌曲,講述在冷戰時期在曼谷的國際象棋錦標賽中,美國和蘇聯的兩位西洋棋大師檯面上、下所展開的一場爭奪戰,歌詞以西洋棋比賽為背景,描述了曼谷及其夜生活,與湄南河、臥佛寺等景點,主饒舌歌詞部分由飾演美國代表的英國演員Murray Head演唱,副歌部分由瑞典歌手Anders Glenmark主唱,單曲推出後獲得Billboard單曲榜第三名,音樂劇至今也仍持續在世界各地演出。

編曲以管弦樂開場,充滿著東方神秘的色彩,進入主歌後驟然變為中速節奏的RAP曲風,並加入多人的合唱;而在加長版本裡,間奏則轉變為令人驚豔的變奏形式,除了有東方的蕭聲,也有歌劇演唱的背景歌聲,使得神秘氣氛更加濃厚。

Rock Me Amadeus/Falco(1985)

為奧地利歌手Falco第三張專輯裡的歌曲,是至今唯一一首在Billboard和Cash Box單曲榜上均獲得第一名的德語歌曲。編曲因受到當年獲得奧斯卡獎的電影「Amadeus」的啟發,以管弦樂與合成樂混音完成,RAP歌詞則使用德語講述莫札特的事蹟及當時他受歡迎的情形,MV一開始Falco穿著20世紀風格的晚禮服,從穿著18世紀正裝的人們身邊走進宮殿,之後他以打扮成莫札特及西裝裝扮穿插演出,完美融合兩個時代的社會元素。

在2022年重新混曲的版本裡,前奏除了加長混音外,也搭配了製作人Rick McCullough口白講述莫札特在他生前六個年度裡發生的大事,及最後說到Falco在1985年推出了這首歌,來表達對這兩位已逝音樂大師的致敬(Falco於1998年車禍過世)。

Walk This Way/RUN DMC ft. Aerosmith(1986)

Run DMC是來自紐約市皇后區的嘻哈樂隊,由Joseph Simmons、Darryl McDaniels和Jason Mizell於1983年組建,團名乃使用了Joseph Simmons的DJ名字DJ Run與另外兩位名字中的三個字母組合而成,Run DMC是第一個在MTV上播放音樂錄影帶、成為滾石雜誌封面並獲得葛萊美獎提名的嘻哈樂團。〈Walk This Way〉原來是美國搖滾樂團Aerosmith於1975年推出的單曲,曾獲Billboard Hot 100排行第十名,為其在70年代的代表作,1986年Run DMC則與Aerosmith合作翻唱了這首歌曲。

前奏先以兩小節鼓點開始,隨後是Aerosmith的Joe Perry電吉他獨奏,加上DJ Run刷碟配合節拍合為一體,相當有記憶點,也是饒舌搖滾的先驅代表歌曲,推出後登上Billboard Hot 100排行榜第4名,成為第一首進入BillBoard排行榜前五名的黑人饒舌歌曲,使饒舌音樂不再只是黑人的自嗨音樂,同時在MV中的牆面被打破也象徵打開了當時的黑白藩籬。

Word Up/Cameo(1986)

Cameo樂團於1974年成立於紐約,由主唱Larry Blackmon及13名成員組成,最初是一支以銅管樂器為主的Funk曲風樂隊,到了80年代因受到嘻哈、搖滾和雷鬼音樂的影響,他們的音樂也加重了鍵盤和鼓機的使用,並成為當時Hip Hop和R&B排行榜的熱門樂團。歌名「Word Up」是一個在美國很流行的口語,亦即「You're so right、對極了」的意思,表示別人說的想法你完全同意,而曲風則為RAP結合Funk的混搭,編曲以口哨音色的西部牛仔旋律開始,接續著加重音的BASS、吉他及大鼓節奏,搭配主唱特別的RAP音色,以即興重複段為基礎持續延伸,由於旋律簡單、易唱易記,推出後即登上Billboard R&B及熱舞單曲排行榜第一名,並在Billboard Hot 100排名第六,之後也被多個搖滾樂團及歌手翻唱,是一首聽過就不會忘記的RAP歌曲。

Wipe Out/Fat Boys Feat. The Beach Boys(1987)

Fat Boys是來自紐約布魯克林的嘻哈三人組,在歌曲中常以幽默、自嘲的RAP歌詞,並使用大量beatbox而深受歌迷喜愛,他們的團名最初是The Disco 3,後來因在歐洲巡演時都到晚上12點才結束,那時候只有麥當勞和漢堡王有東西可吃,所以團員們愈吃體重愈增加,便乾脆將團名改為Fat Boys。因〈Walk This Way〉的翻唱成功,他們也接著翻唱1963年The Surfaris的演奏曲〈Wipe Out〉(歌名是南加州的一個衝浪術語),由於The Beach Boys也曾翻奏過此曲,於是Fat Boys便邀請他們一起錄製,成為一首有歌詞的Hip hop、beatbox和優美合音伴奏的衝浪歌曲,推出後在Billboard Hot 100中排名第12、英國OCC排行榜第2名,而MV中他們有趣的演出也讓人記憶深刻。

Wild Thing/Tone Lōc(1988)

Tone Lōc以其刺耳的嗓音而聞名,由於患有癲癇,每次表演時都會戴著他的標誌性太陽眼鏡,以減少發作的可能性,他曾在多部電影及電視劇中演出,也為動畫中的角色配音,並多次獲得葛萊美獎嘻哈類的提名。〈Wild Thing〉這首歌收錄於他的首張專輯,編曲取樣了Van Halen的1978年歌曲〈Jamie's Cryin'〉中爵士鼓和電吉他旋律,由於取樣沒有諮詢原創作人,經民事訴訟後Van Halen獲得了18萬美元作為和解金,而其MV(據稱拍攝成本僅500美元)也模仿了1985年Robert Palmer的〈Addicted to Love〉的MV,結果這首饒舌搖滾歌曲在當時卻登上Billboard Hot 100排行榜第二名,專輯銷售額達數百萬美元,反而比取樣原曲和MV原作大發利市,之後此歌曲也成為Tonya Harding在美國花式滑冰錦標賽奪得冠軍的背景音樂,都成為嘻哈界一大軼事!

Girl You Know It's True/Milli Vanilli(1989)

此歌曲為美國的Numarx樂團於1988年所演唱,1989年德國R&B二人組Milli Vanilli翻唱後收錄於其北美首張專輯中,此專輯包括這首共有三首於Billboard排名第一,1990年Milli Vanilli更以此歌曲獲得葛萊美最佳新人獎。

照理說應該是一個如日中天的雙人組合,但最後卻成為當時歌壇的一大醜聞,話說當初Morvan在德國擔任舞者時,在慕尼黑的一家夜總會遇到了Rob Pilatus,兩人便合組樂團開始公開表演,音樂製作人Frank Farian看過表演後簽下了他們組成Milli Vanilli,並翻唱此首歌,不過卻是以幕後代唱的方式完成,以至於專輯大紅後被指控他們在舞台上假唱,且沒有在專輯中演唱任何歌曲,最後製作人在1990年11月承認此事,四天後Milli Vanilli的格萊美獎也被撤回,法院並裁決允許任何購買該專輯的美國人獲得部分退款。之後Pilatus於1998年因吸毒過量死亡,享年32歲,Morvan則除了擔任電台DJ外也發行個人專輯,發展得還不錯,而這首歌後來一直被再翻唱,事件始末也於2023年10月以紀錄片「Milli Vanilli」在全球上映,成為充滿戲劇化的一首嘻哈歌曲!

Ice Ice Baby/Vanilla Ice(1989)

此曲原本收錄於1988年「Play That Funky Music」專輯,而專輯的同名主打歌曲是以RAP來翻唱Wild Cherry樂團的冠軍Disco歌曲,但推出後並沒有在舞廳裡流行起來,反而在DJ播放專輯B面的非主打歌曲〈Ice Ice Baby〉時,在舞廳獲得了更大的迴響,於是Vanilla Ice在隔年便將此單曲重新包裝發行,推出後也成為史上第一首Billboard Hot 100排行榜冠軍的嘻哈單曲。

其歌詞是Vanilla Ice於1983年16歲時所創作,取材於他(Ice)與DJ朋友Shay於某個周末在南佛羅里達州所經歷的一個毒品事件,曲的部分則是取樣1981年Queen和David Bowie合唱的冠軍歌曲〈Under Pressure〉,包括了前奏的貝斯、鋼琴和弦及打響指的節奏,由於音樂取樣成功及MV裡的塗鴉、舞蹈氛圍滿分,也將白人嘻哈音樂打入了主流市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克樂透客/Mark Happy Talk的沙龍
136會員
158內容數
這裡是分享【好聽音樂和好看影劇】的園地,讓我們一起來聆聽🎧悅耳的國、台語、西洋、日文Jpop及韓文Kpop流行歌曲🎼,欣賞動聽的古典音樂🎹,閱讀精彩的影劇介紹📽️及其配樂欣賞🎶,在這裡有的就是▶️「好聽的歌曲、音樂和好看的影劇」❗
2025/04/07
本文繼續介紹2006~2025年的十三首國語迪斯可歌曲,歌手及樂團包括:伍佰、張惠妹、蔡依林、溫嵐、大嘴巴、糯米糰、旺福、拾參樂團、宇宙人、比莉等,這些涵蓋自創、翻唱、老歌新唱的迪斯可歌曲,經由本土樂團創作、世代接棒、母子合唱等方式繼續傳承,也讓70年代的迪斯可熱潮一波接一波地在國語歌壇延燒下去!
Thumbnail
2025/04/07
本文繼續介紹2006~2025年的十三首國語迪斯可歌曲,歌手及樂團包括:伍佰、張惠妹、蔡依林、溫嵐、大嘴巴、糯米糰、旺福、拾參樂團、宇宙人、比莉等,這些涵蓋自創、翻唱、老歌新唱的迪斯可歌曲,經由本土樂團創作、世代接棒、母子合唱等方式繼續傳承,也讓70年代的迪斯可熱潮一波接一波地在國語歌壇延燒下去!
Thumbnail
2025/04/01
本文(上集)介紹1980~2004年的二十首國語迪斯可代表作,包括:高凌風、楊美蓮、城市少女、藍心湄、馬玉芬、裘海正+方文琳+伊能靜、楊林、草蜢、庾澄慶、蕭亞軒等所演唱的迪斯可歌曲。80年代初期的國語迪斯可歌曲大多是從西洋或日本歌曲翻唱而來,80年代中期後在多位音樂人的創作下,自創歌曲逐步開花結果。
Thumbnail
2025/04/01
本文(上集)介紹1980~2004年的二十首國語迪斯可代表作,包括:高凌風、楊美蓮、城市少女、藍心湄、馬玉芬、裘海正+方文琳+伊能靜、楊林、草蜢、庾澄慶、蕭亞軒等所演唱的迪斯可歌曲。80年代初期的國語迪斯可歌曲大多是從西洋或日本歌曲翻唱而來,80年代中期後在多位音樂人的創作下,自創歌曲逐步開花結果。
Thumbnail
2025/03/09
本文介紹80年代的Disco音樂發展過程,包括Dance-pop、Dance-pop+R&B、New Jack Swing(1980~1986年)三個時期的歌曲,共有:Bananarama、Pet Shop Boys、Kylie Minogue、Janet Jackson等十位歌手及其17首歌曲。
Thumbnail
2025/03/09
本文介紹80年代的Disco音樂發展過程,包括Dance-pop、Dance-pop+R&B、New Jack Swing(1980~1986年)三個時期的歌曲,共有:Bananarama、Pet Shop Boys、Kylie Minogue、Janet Jackson等十位歌手及其17首歌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夏天就愛這一味!」 ♡ 為您帶來爵士經典、滿滿童年回憶的吉卜力。 同時奉上爽快熱辣到像正午日曬刺痛肌膚的kpop、校園戀曲。 最後,還有宛如陷入微醺,令人忍不住想隨著音樂自在搖曳、漫舞,夏夜晚風般迷人的一首歌。
Thumbnail
「夏天就愛這一味!」 ♡ 為您帶來爵士經典、滿滿童年回憶的吉卜力。 同時奉上爽快熱辣到像正午日曬刺痛肌膚的kpop、校園戀曲。 最後,還有宛如陷入微醺,令人忍不住想隨著音樂自在搖曳、漫舞,夏夜晚風般迷人的一首歌。
Thumbnail
《Hip-Hop Is History》是Questlove與Ben Greenman合作撰寫的一本深度探討嘻哈音樂歷史的書籍。這本書從Questlove的獨特視角出發,將嘻哈音樂的發展歷程娓娓道來,並結合了個人經歷和行業見解,使其成為音樂文學中的一部重要作品。不僅是一部音樂歷史書...
Thumbnail
《Hip-Hop Is History》是Questlove與Ben Greenman合作撰寫的一本深度探討嘻哈音樂歷史的書籍。這本書從Questlove的獨特視角出發,將嘻哈音樂的發展歷程娓娓道來,並結合了個人經歷和行業見解,使其成為音樂文學中的一部重要作品。不僅是一部音樂歷史書...
Thumbnail
那段時間讓音樂之於我不只流行,還有回憶,專輯則是回憶的證明,歷史的見證。
Thumbnail
那段時間讓音樂之於我不只流行,還有回憶,專輯則是回憶的證明,歷史的見證。
Thumbnail
從中文使用者的角度來看,我不禁認為「Gay Pop」其實是個非常有潛力的標籤。特別是作為對中文以外流行音樂的介紹、讓新生酷兒們能更快尋找到社群支持、單純作為推廣也好——如果能有這樣一個賦予支持感的「標籤」,所有人都知道意義的詞彙——Gay Pop,何樂不為呢?
Thumbnail
從中文使用者的角度來看,我不禁認為「Gay Pop」其實是個非常有潛力的標籤。特別是作為對中文以外流行音樂的介紹、讓新生酷兒們能更快尋找到社群支持、單純作為推廣也好——如果能有這樣一個賦予支持感的「標籤」,所有人都知道意義的詞彙——Gay Pop,何樂不為呢?
Thumbnail
流行樂壇形形色色眾多歌手,能走紅不僅靠實力,很大部分還有機運與人和,能成為長期暢銷歌手或頂級流行歌手都不容易。有些歌手,實力備受肯定,音樂比較沒那麼大眾化,不算真正的頂級,卻一直有著不差的銷售。有些幸運兒,突然有一首歌成為經典代表作,即使後面的作品沒能在攀上高峰,但這一首歌卻足以使其長久立足歌壇。
Thumbnail
流行樂壇形形色色眾多歌手,能走紅不僅靠實力,很大部分還有機運與人和,能成為長期暢銷歌手或頂級流行歌手都不容易。有些歌手,實力備受肯定,音樂比較沒那麼大眾化,不算真正的頂級,卻一直有著不差的銷售。有些幸運兒,突然有一首歌成為經典代表作,即使後面的作品沒能在攀上高峰,但這一首歌卻足以使其長久立足歌壇。
Thumbnail
看到格友咚咚的思辨學堂分享的「30天歌單挑戰」;其實,我聽歌是沒什麼歌單的。因為不管哪個年代,都有好的音樂(好聽的歌)出現。不過,這個好像挺有意思的!我也來PO一篇,只是怕太有年代感🤣🤣🤣 很多時候,哥聽的是回憶啊~~~
Thumbnail
看到格友咚咚的思辨學堂分享的「30天歌單挑戰」;其實,我聽歌是沒什麼歌單的。因為不管哪個年代,都有好的音樂(好聽的歌)出現。不過,這個好像挺有意思的!我也來PO一篇,只是怕太有年代感🤣🤣🤣 很多時候,哥聽的是回憶啊~~~
Thumbnail
這一次音樂饗宴要跟大家分享大嘴巴的Rock It。
Thumbnail
這一次音樂饗宴要跟大家分享大嘴巴的Rock It。
Thumbnail
常聽西洋歌曲,總記得許多歌曲的歌名,突然升起一個想法,不少歌曲的歌名都出現「城市」名,甚至直接以城市之名為歌名,以這樣的主題來找歌聽,也許是另一種有趣的方式。結果搜尋歌曲時,這類歌曲竟然遠比想像的多太多,這一篇只能挑出歌名裡有「一個城市」的歌曲,僅僅一個城市,便有好多歌曲,找到諸多歌曲,只好分篇寫,
Thumbnail
常聽西洋歌曲,總記得許多歌曲的歌名,突然升起一個想法,不少歌曲的歌名都出現「城市」名,甚至直接以城市之名為歌名,以這樣的主題來找歌聽,也許是另一種有趣的方式。結果搜尋歌曲時,這類歌曲竟然遠比想像的多太多,這一篇只能挑出歌名裡有「一個城市」的歌曲,僅僅一個城市,便有好多歌曲,找到諸多歌曲,只好分篇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